分享

岩白翠

 chh71 2012-11-12

岩白翠

编辑本段科属及拉丁异名

  Scrophulariaceae玄参科 Mazus通泉草属
  异名:Mazus crassifolius P. C. Tsoong Mazus neriifolius H. L. Li Mazus merrifolius Li

编辑本段CFH分类系统位置

  生物 Vitae [三域系统]
  峨眉山海拔1200左右的岩白翠

峨眉山海拔1200左右的岩白翠

  真核域 Eukarya [三域系统]
  植物界 Plantae [三域系统]
  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传统系统]
  木兰纲 Magnoliopsida [Cronquist系统]
  菊亚纲 Asteridae [Cronquist系统]
  玄参目 Scrophulariales [Cronquist系统]
  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 [Cronquist系统]

岩白翠

岩白翠(5张)
  玄参亚科 SubFam. Scrophularioideae [Hutchinson系统的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水八角族 Trib. Gratioleae [Hutchinson系统的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通泉草属 Mazus [Hutchinson系统的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通泉草组 Mazus Sect. Mazus [Hutchinson系统的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岩白翠 Mazus omeiensis [Hutchinson系统的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该节点下的分类子树

编辑本段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缩短或伸长而横走,无毛或疏被多细胞白色柔毛。叶全部基生,莲座状,革质,少有纸质,倒卵状匙形至匙形,长3-15厘米,渐狭成短柄,边缘疏具粗齿,齿端具胼胝质短突尖,上面光泽,下面灰白色,仅主脉明显。花葶常单生,高10-30厘米,总状花序有花数朵;苞片长达6毫米;花梗常被腺毛;花萼钟状,长约7毫米,萼齿为萼筒一半长,卵状三角形;花冠紫色或蓝色,长约2-3厘米,上唇直立,略比下唇短,2裂,裂片宽达4毫米,顶端圆钝,下唇3裂,裂片顶端叉状凹缺。蒴果卵圆形,包于萼筒内。

编辑本段生境分布

  产四川西南部及贵州西北部。生海拔500-2000米的湿润岩石上。药用,去疯毒。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岩白翠(5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