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珲春人文历史概述

 家住苍烟 2012-11-12
                                                         珲春人文历史概述
      据《三国史记》和《新唐书》记载:早在公元前27年(汉河平二年),今珲春市境内的温特赫部城就已是高句丽的栅城。唐渤海国强盛时期,在珲春温特赫部城设东京龙源府,领庆、盐、穆、贺4州。明朝奴尔干都指挥使司下属的密拉卫、乌尔珲山卫、童宽山卫(今珲春通肯山)等,都设在珲春一带。清初珲春属封禁区。1714年(清康熙五十三年),清政府设珲春协领,这是有资料可查的珲春地名第一次在官方出现。珲春协领下设卡伦(哨所)15处,隶属于宁古塔副都统。次年始建协领衙门于浑蠢水(即珲春河)之北,并开始建城。1859年(清咸丰九年),珲春协领升为副都统衔协领。1881年(清光绪七年),增设珲春副都统,统辖延边大部分地区。首任副都统依克唐阿继续在珲春筑城,初在今珲春市靖和街东部(第一百货商店东—东关路一带),俗称旧城。同年设吉林边务督办、珲春招垦局,开放荒围。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前后在珲春相继建有副都统衙门、招垦总局、边务行营等军政机构。1909年(清宣统元年),设珲春厅,辖密江以东之地,治所仍在珲春城。添设吉林省东南路分巡兵备道,珲春厅抚民同知衙门与道台衙门同城。从此废除了吉林围场,实行“移民实边”政策,招民垦荒,驻靖边军,置防俄炮台,修通道路,整设驿站等,使珲春进入了重新建设时期。1913年(民国二年),珲春厅改为珲春县。

  关于“珲春”之名,最早在《金史》中有“浑蠢”名,后来在《明史》中也出现了“浑蠢”一名,并说明“浑蠢”来自女真语,也就是后来的满语。在此后的诸多史料中“浑蠢”还写作“浑淖浑”、“温车恨”、“浑蠢浑”、“弗出浑”、“弗出”、“训春”等,最后音译汉化为“珲春”。从“浑淖浑”到“珲春”,变化很大,但都是不同历史时期,由于满语音译时所用的汉字不同而造成的差异,珲春是其最后较稳定的译音。据《珲春县志》和《珲春乡土志》记载:珲蠢金时称作浑蠢,为魏晋时“沃沮”二字的变音。凡勿吉、窝集、扶余皆此音之转。《明史》又载,珲春为满语“边地、边陲、边陬(角落)、近边”之意。也有人说,珲春是满语“尾巴”的意思,表达河流的概念,可译为江岔、河岔子,或意为“末端”、“边陲”。还有人说,珲春是以水得名,满语意为“边远之城”。

  综合起来,珲春是满语大概无疑,可做3种意思理解:一、可当尾巴和末梢之意来讲;二、作为河流的概念可当作岔子、江岔、河岔来讲;三、由于珲春东部、东南部濒临大海,颇有天涯海角之感,故又可当作边陲来讲。虽然多数人同意珲春是满语,但其中有人认为是针对自然地理形态而言;有人却认为是由古代土著部落名演化而来的。

  珲春群峦拱卫,濒临江海,是渚水流入江海的地方,正所谓“九河下梢”之地。这些情况适于满语的译解,且因其最早见于《金史》。据《珲春乡土志》(1935年)河流部分记载:红溪河又名珲春河、红旗河(旧作浑蠢、一作乌春),源于珲春东北通肯山。因红旗河当时亦称珲春为红旗街,因而推测,金代以前,当地先民因地理形貌而取河名,始有珲春河;此后因河名而派生珲春政区名珲春协领;最后因珲春政区名而派生城区名(聚落名)。又有人说今天的珲春市城区最早叫大八屯,后因随珲春县名而改称珲春镇。

  也有人说,关于珲春土名“大八屯”一说,经查访当地近100名古稀老人和乡土材料,均未发现有此说,可能是“八大屯”之误(八大屯在珲春市哈达门乡,距市区东7.5公里)。

  据吴桭臣1721年(清康熙六十年)著《宁古塔纪略》中载:“在宁古塔西南(应为东南)地名红旗街与高句丽接壤颇近海,今设官府,出海参为头等”。其所说的“红旗街”亦即珲春。

  另外,在民间有“珲春”是“浑(混)春”的转语之说。其根据是:因珲春近海,晨雾较多,尤其在春夏之交季节,晨雾濛濛缭绕近午方消,故曰“珲春”。

  民国初年,市区逐步向西门外扩展,与日本商埠地(指今珲春市第一百货商店西部至珲春第一商业中学一带)连成一片,构成当年珲春市区的大致轮廓。珲春初建县时县城称首善乡珲春城。1930年后改称第一区。沦陷时期,1936年改称珲春街。1945年以后先后称珲春市、城区、城关区、第一区、珲春镇等。1988年撤销珲春县,改置珲春市。

  人文景观:

  中俄国界界牌

  “土”字牌是中俄两国第一界牌,位于珲春敬信镇防川村中俄边界的起点处。它是 1886 年中俄勘珲春东部边界时重立的。 “ 土 ” 字牌东是俄罗斯的哈桑镇,西是朝鲜的豆满江市。西北部的高地是我境内的吴岗,其上有我方的边防哨所。东南约 600 米有驼峰状的小山冈,平地兀立,系俄名西卡西墨。南面约 600 米是横跨图们江的俄朝铁路大桥。“土”字牌高 1.44 米,宽 0.5 米,厚 0.22 米,为花岗岩质。我侧正中竖向刻有“土字牌”三个大字,其左竖向刻有 “ 光绪十二年四月立 ” 八个小字;俄侧刻有俄文 “ T ” 字。

  据《中俄查勘两国交界道路记》载:“ ……牌下入土深一俄尺,约中国二尺三寸;四周地基用坚石筑成,外掘深沟,填以碎石,均灌灰浆,以期经久。 ” 1960 年,我国政府为保护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完整的疆域标志不被江水冲毁,修筑了高 6-8 米不等,长 1860 米的江岸护堤。目前, “ 土 ” 字牌牌体完整,字迹清晰。

  “ 萨 ” 字牌,位于珲春市区东部约 61 公里处。在马滴达乡镇压安岭村驻地正东 12 公里,大界牌沟顶分水岭中俄边界上。此处是珲春与俄镇压阿济密往来的山口,是中俄两国昔时的通道之一。此牌是根据 1886 年签定的《中俄珲春东界约》添立的。《中俄珲春东界约》第二款记: “ 土字牌与怕字牌中间相隔太远,议明……;又于俄镇阿济密与珲春交界之路,添立萨字界牌。 “ 萨 ” 字牌高 1.44 米,宽 0.5 米,厚 0.23 米,由花岗石凿成。我侧用正楷体写有 “ 萨 ” 字牌和 “ 光绪十二年四月立 ” 字样,俄侧写有俄文 “ C ” 字。 “ 萨 ” 字牌目前字迹尚清晰,只是牌身有四处破损,并向南侧倾斜两度。

  “啦”字牌位于珲春市区东北约78公里处,在春化镇分水岭村东1公里的无名高地的山腰上。周围是树林,西北20米处是我方防火线,界牌所在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呈缓坡,坡下是山口。此处原是珲春前往俄境蒙古街,海参崴的通道。“啦”字牌是根据《中俄珲春东界约》添立的。“啦”字牌高1.44米,宽0.5米,厚0.23米,由花岗岩石凿成。我侧竖向刻有“啦”字牌和“光绪十二年四月立”字样,俄侧镌刻俄文“P”字。“啦”字牌牌体完好,字迹清晰。

  “怕”字牌位于珲春市区东北约100公里处。在青泥洼河,昂邦毕拉河,瑚布图河三源的分水岭上,是珲春与黑龙江省东宁县行政界线的起始点。“怕”字牌高1.44米,宽0.5米,厚0.23米,边基座通高2.30米,由花岗岩石凿成。我侧正中竖向刻有:“怕字牌”3个大字,其左边竖向刻有“光绪十二年四月立”8个小字,俄侧刻有俄文“IT”字。“怕”字牌牌体保存尚好,字迹清晰。

  东炮台遗址

  东炮台遗址位于市区东南马川子乡炮台村境内,距市区约6公里。炮台呈椭圆形,东西径直100米,南北径70米,东、西、南各有一个圆形的炮位,炮位之间相距60米,围墙与炮位均高6米,墙为含石灰的“三合土”筑,墙外环以宽约9米的护墙河,现尚存积水。西炮台遗址位于市区西南板石镇春景村境内,距市区5.5公里,东距东炮台5公里。炮台呈椭圆形,东西径直90米,南北约80米,东、西、南各有一个炮位。围墙为含有石灰的“三合土”筑。环以宽约9米的护墙河。遗址较完整,结构清晰可辨。东西炮台始建于光绪七年,光绪十六年完工。两炮台的结构与布局大同小异,各设置3尊从德国购买的克虏海口要塞炮。两炮台间有土垣相连,土垣底宽9米,高1.2米,长6公里。当时东炮台驻清靖边军1200人。光绪二十六年,沙皇俄国趁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之机,向东北地区大举进攻。7月30日凌晨,俄军开始向东西炮台进攻。两炮台将士英勇阻击,击毙波斯特科夫中校等俄军200多人,打击了侵略才的气焰。后因东炮台炮口震裂,抵敌不过,清兵撤退。西炮台清兵把炮件折卸下来,隐藏在水里,终被俄军发现并彻底捣毁。东西炮台遗址均为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英莪城

  位于市区西北6公里英安河东岸平整的台地上。城址西距图们江约1公里,西南约80米处为图珲与珲大公路的的交岔路口。英莪城呈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短,四周长1098米。城墙为黄土筑,除西墙已变成珲大公路外,其余三墙尚可见原貌大体。城址的北大半部,再已为英安小学和职工住宅等建筑物所占。从古城的地理位置和形制规模分析,该城可能是渤海时期所建,辽金时期沿用,明代是卫所址。“英莪”原为英额,因英额河得名。英莪城遗址为延边州重点保护单位。

  中俄国界铜柱

  中俄国界铜柱仅有一处,立于板石镇太阳村驻地东南中俄边界第八记号处,称长岭子铜柱。这个铜柱是勘界大臣吴大澄于1886年勘界结束时添产的。铜柱高4.15米,宽1.03米,其上刻有吴大澄撰铭文14字:“疆域有表国有维,此柱可立不可移”。在铭文前有序文42字:“光绪十二年四月,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吴大澄、珲春副都统依克唐阿奉命会勘中俄边界既竣事,立此铜柱。”1900年沙俄入侵东北时,将铜柱碎为两段,运置哈巴罗夫斯克博物馆。现铜柱台基保存完好,整齐无损。台基是用人工雕凿的石块垒砌的正方形石坛,长1.6米,高0.5-0.7米。

  龙虎石刻

  “龙虎石刻”原座落在图们市凉水镇境内之图们江畔孤山子角下。“龙虎”二字系清末爱国大臣吴大澄所书。

  1860年沙俄又夺走了我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割去了珲春以东大片领土和广大海域,还偷移界碑,蚕食领土,大兵压界,随时有进犯我珲春的危险。

  1880年,吴大澄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奔波于吉林、珲春、宁古塔之间。1881年吴大澄前往珲春的途中路过凉水泉子,发现这里空无人烟,遂命工匠修筑了七所房屋,令人前来开发,并在一所房屋上挂了匾额书日“劝农所”三个字,始有七户来此种田,以后几年间这里则变成了一大村庄。

  1886年,吴大澄再次前往珲春同沙俄重新勘查国界,再次路过凉水泉子时,他发现这里已变成了“鸡犬家家相毗连”的大村庄,吴氏很是欣慰。吴大澄在这次谈判中据理力争,争回了黑顶子地方,重新立了“土字牌”,并把“土字牌”往前推移了十几华里,从而又为我国争回了一些领土。同时又在马滴达、春化两处补立了“萨字牌”和“啦字牌”,在长岭子要隘上立了铜柱,争回了图们江出海权。

  对于吴大澄的这些丰功伟绩,凉水人们深深的敬佩和爱戴,他们派人从珲春到都统衙门借了吴氏在珲春期间新书写的大龙大虎二字携刻在孤山子角下图们江岸上的一个平整石头上。1940年日本人重修珲图公路时,日本学者乌山喜一发现了吴氏当年的石刻,认为价值重要,遂移至珲图公路的北侧山角下,1980年国家拨专款在此修筑了具有清代风格的亭榭,1986年又由于修筑珲图二级公路和铁路将石刻移至珲春河畔。

  辽金古城——斐优城

  斐优城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图们江畔之左岸,位于三家子满族乡古城村所在地的东城,隔江相望即是朝鲜的塞别尔郡市。

  该城周长2023米,墙高3-4米,基宽9米,东西南北各一门,具有角楼、马面等辽金古城的典型特点,是辽金古城中保存较完整的一座。

  该城内曾出土过十枚铜印,其中一枚为金代晚期的铜印,一枚无年号的铜印和两枚纽小铜印外,其余均为朝鲜方奴建立东夏国的铜达。铜印为两种:一种是东夏国“天泰”年号的铜印;另一种为东夏国“大同”年号的铜印。因此认为,该城为金代晚期和东夏国的城址。

  在城内外,除出土一些渤海莲花纹瓦当和辽金朝代滴水瓦、瓦片、陶片外,还出土9方铜印,其中有崇庆年号的“勾当公事威字号之印”、天泰年号的“副统所印”、“行军万户之印”、大同年号的“副统所印”和“尚书礼部之印”等。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元代曾设有奚关总管府,又据李朝《龙飞御天歌》记载:“奚关城东距薰春江(珲春河)七里,西距豆满江(图们江)五里”。斐优城崐可能是元代奚关总管府治所。

  密江西岗子遗址

  该遗址位于珲春市密江乡所在地,西南约1华里为图们江与密江河汇合处的平角高台地上,隔江相望则是朝鲜的稳城郡。站在遗址上中朝两国的风光尽收眼底。

  遗址虽已夷为平地,但这里风光秀丽景色迷人,不怪乎古人喜欢此地居住。1964年吉林省地质勘查队来此考察时,在该遗址上掘出的石器、骨器、陶器等40余种类,200余件。其中石器最多,种类包括石斧、石矛、石刀、石猴;骨器有针、锥以及装饰品;陶器有盆、罐等物。1964年7月31日《吉林日报》发表了“珲春发现原始文化遗址”一文。

  据调查,这里不但是一处原始社会晚期遗址,而且还有渤海、辽金等各个时期的遗物。说明这里是一处近几千年的古文化遗址。这里地理条件优越、气候宜人、资源丰富,是古人类理想的生活场所。更为重要的是历史上各个时期通往珲春的必经之路,是历史上各个时期通往珲春的交通驿站。

  八连城遗址(无国家级永久性说明牌)

  八连城又名半拉城,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珲春市英安国营良种场境内,东距市12华里,图们江在城西约5华里处,由北向南流过,北2华里有图(们)-珲(崐春)公路穿过。

  八连城分内城和外城,城墙均为土筑,外城呈方形,方向为北偏东10度,周长2894米,外墙北墙长712米,东墙长746米,西墙长735米,南墙长701米,外有护城河尚依稀可辨,八连城建筑布局,无疑是仿唐代。

  历年出土的文物有:瓦当、简瓦、板瓦、花沿瓦、花纹砖、绿釉瓦、文字瓦等建筑构件和铁刀、玉石饰件、铜泡钉等武器与装饰品。

  八连城是唐代渤海国(公元698-926年)的东京,也是龙原府的治所,大钦茂是渤海国第三代王。他确定了全面学习唐朝的政策,在渤海内政、外交诸方面进行了重大改革,奠定了“海东盛国”基础,并于大兴四十八年(公元784年)将都城由上京(今黑龙江省宁安县渤海镇)迁到东京龙原府直至大兴五十七年(公元793年)。东京龙原府是渤海时期“日本道”的枢纽,也是“栅城三豉”的产地。东京龙原府地处珲春河下游冲积平原上,四周群山环绕,其地下形势和自然条件同上京相仿,但东京面向大海,别有资源可利用,比上京更为优越,迁都东京,对发展渤海更为有利。八连城作为渤海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长达九年,这段时间促进了珲春境内渤海经济的发展。

  温特赫部城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城址位于珲春河冲积平原末端,今三家子乡古城村所在地,与斐优城仅一墙之隔,故有“姊妹城”之称,该城东距三家子乡十华里,南距沙坨子村3华里,西北距图们江2华里,东北距县城20华里,距著名的八连城5华里。

  该城为渤海早期城址,于698-926年修筑,呈长方形,用土劳夯筑。古城周长2269米,东西墙各长710米,南墙长381米,北墙长468米,不见角楼、马面、瓮城等。

  出土文物有碎瓦、残陶片等,瓦多为灰色布纹里瓦,红褐色瓦,质地坚硬,陶片均为轮制的泥质灰陶。还有铁坩锅,当是溶化金属的器具。

  看城的形制和出土文物,它是渤海时期的遗址无疑,以前断为辽金古城是不正确的,它对研究东北历史与民族都是举足轻重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研究的价值。

  萨其城

  萨其城遗址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遗址,位于珲春河下游三角形冲积平原东北边缘的南山上,北距杨泡乡杨木林子村落3华里许,城乡6华里有珲春河自东向西流,南山的东脉自然形成的两个山口,即小汪沟和大汪沟,面对泡子沿村,紧贴南山西麓的一条大道,向南通往松林村。

  该城依山而筑,石城,高2-3米不等,周长14华里,有门址5,各门宽8米,北门址是出入山城的重要孔道,城内分东西二沟岔,沟口向西北,城内有古遗址两处,城内东南和西南了望台一处。

  该城在八七年前未列入任何级别的保护单位,1972年,省考古研究所李健才、张新庭二位同志来此考察,发表的《珲春渤海古城考》一文,在学术界轰动很大,被列入吉林省第四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目前,学术界对萨其城的考证说法不一,有人考证该城内曾出土了红褐色的板瓦、斜方格纹板瓦等,认为它是高句丽晚期的山城,也有人认为渤海时期的山城,但不论哪种,它都对研究东北古代史与珲春地方史有着重要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东炮台遗址,位于珲春市所在地东南隔珲春河相距约4.5公里合作区炮台村所在地,近处东为水田地,南、北、西为农民居住区。南部护台河外为炮台村小学校后院。炮台北门外是由向西延伸的珲春南部水利干线所经之处。炮台四周远处为视野开阔的珲春河下游冲积平原。

  东炮台始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光绪十二年改建,光绪十六年(1890年)竣工。

  炮台为椭园形、土筑,台基高六米许,东西直径为98米,南北直径为85米,台上有三个炮座,周转有一道护台壕。东炮台是我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斗争的产物,它凝聚着我国人民为反对侵略、维护祖国领土完整和民族主权而进行的卓越努力和顽强的斗争精神,1900年,沙俄入侵东北,当年7月30日炮台官兵与俄侵略者交战,取得了辉煌成果,战斗自上午5时始,至下午8时终。共歼灭俄官兵200余名,为珲春人民反侵略斗争史谱写了壮丽的一页。

  东炮台的建筑结构,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劳动人民所创造的丰富而优良的建筑技术,并引进标志西方军事科技技术发展水平的克虏卜大炮,使其成为土洋结合的又一标本。

  因此,它对爱国主义教育,揭露沙俄侵略政策和罪行,研究我国近代建筑和军事设施发展情况等,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西炮台遗址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东炮台以西5公里处于珲春市合作区春景村境内,东、南、西近处为水田地,北100米处为个体开发的西炮台煤矿。约400米处为图鲁桩居民区。距南约800米处为东西向珲(春)-防(川)公路。

  西炮台始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光绪十二年改筑,光绪十六年(1890年)崐竣工。建成后由清兵常年把守,并负责维修,成为珲春一带防俄军事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1900年7月30日,沙俄越过长岭子进犯珲春,炮台官兵英勇抵抗反击沙俄侵略者,自上午5时始,至下午8时为止,共杀伤俄军200余人,有力阻击了沙俄侵略。

  炮台为椭园形、土筑,台基高三米许,东西直径为98米,南北直径为85米,台上有三个炮座,周转有两道护台沟。

  从建筑结构上看,它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劳动人民所创造优秀建筑法,使其成为典型范例之一。引炮台为主要防御体系的一部分,并引进标志西方军事科学发展水平的德制克虏卜大炮,使其成为土洋结合、古今结合的又一标本。因此,它对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反侵略革命传统教育,揭露沙俄侵略政策和反动罪行,研究我国近代建筑和军事设施发展情况等,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大荒沟抗日根据地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它位于英安、密江两乡的北部,离珲春市城北约90华里的地方,这里山高林茂,峰峦迭起,沟谷纵横;密江河由东北向西南弯弯曲曲流过70华里长的谷地,最后注入图们江。

  大荒沟抗日根据地的主要遗址有:

  北一党校遗址、荒区苏维埃政府遗址、十三烈士殉难地、头道岭军事筹备会议遗址、中共珲春县委遗址、北荒沟苏维埃政府遗址、兵工厂遗址、被服厂和医院遗址。

  出土的主要革命文物有:在兵工厂制造的扎枪,改制手枪及根据地军民使用过的生活用具等。

  1926年,一些反日分子在大荒沟创办北一学校,从事反日革命活动。

  1930年夏,中共延和中心县委派人到此组建党组织。

  1931年秋-1932年春,举行了“看荒”、“秋收”斗争,形成抗日高潮。

  1932年1月,中共珲春县委在此建造密营,成立了县第一个抗日武装队伍-别动队。

  1932年冬,根据地人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组织,即赤队和少年队。

  1933年春至冬,日军讨伐实行“三光政策”。

  1934年夏,革命力量撤出大荒沟,转移到汪清县金仓地区。

  大荒沟抗日根据地是在东满多个根据地中最早创建的根据地之一,是珲春第二个根据地,是内陆根据地通往苏联、朝鲜的交通要道,又是汪清、珲春两县根据地的连结点,所以,对研究东满抗日史和珲春的抗日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州级文物保护单位:

  ⒈石头河子古城(年代:渤海,地址:开发区太阳村)

  ⒉英义城(年代:辽金,地址:英安乡所在地)

  ⒊营城子古城(年代:渤海、辽金,地址:春化乡草坪村)

  ⒋烟筒砬子抗日游击根据地(年代:1932-1933年,地址:杨泡、马滴达乡东部)

  ⒌梨树沟抗日游击区(年代:1931-1932年,地址:春化乡梨树沟村)

  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

  ⒈密江西岗子遗址(年代:原始、渤海,地址:密江乡所在地)

  ⒉立新寺庙址(年代:渤海,地址:三家子乡立新村)

  ⒊永丰寺庙址(年代:渤海,地址:三家子乡永平村)

  ⒋小城子古城(年代:渤海,地址:开发区红星村)

  ⒌一松亭遗址(年代:原始,地址:哈达门乡一松亭村)

  ⒍马滴达寺庙址(年代:渤海,地址:马滴达乡所在地)

  ⒎六道泡遗址(年代:原始,地址:敬信乡六道泡村)

  ⒏回龙峰革命洞(年代:1930-1935年,地址:敬信乡回龙峰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