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高效和谐的亲子教育,从改变自己开始

 007xm 2012-11-13
    引导语:“现在的孩子是越来越难管教了”,相信很多父母都有同感吧!其实教育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作为父母必须认识到孩子和你是平等的独立个体,父母根本就没有权利让孩子一味地适应自己。下面请看高效和谐的亲子教育,从改变自己开始。
   
图片
   
    一个人
内心的状态可以从语言中察得,而改变说话的方式,也可以改变内心的状态。我们可以从孩子对自己的评价中看到他信心不足,作为家长和老师可以首先引导学生,让他们自己用恰当的语言评价自己,以此来改变孩子的内心的状态。
    
    在我们平时的认知中,教育孩子意味着接受教育的主体是孩子。孩子有问题需要被修正,孩子犯错误需要被惩罚,孩子的坏习惯需要被禁止。很多家长在来访时,会不断地倾诉自己的“遭遇”,孩子如何不听话、叛逆、气人,仿佛他们是亲子冲突中的“受害者”。然而,我们都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在我们与他人,如:与配偶,同事,老板的关系中,我们常常需要调整自己来保持健康和谐的关系、避免冲突,通过改变自己对他人的态度和看法从而接受他人。同样,在亲子关系中,父母也需要调整自己,改变自己来加强亲子关系,避免和孩子之间的冲突。
   
图片
    
    你能很好地接受自己吗?
   
    父母需要向自己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对自己的接受程度如何?
   
    研究显示,在人们对他人的接受程度与对自己的接受程度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一个接受自己本身的人更有可能容易接受其他人。而连自己都无法忍受的人通常会难以容忍其他人。
    
    如果你的回答是“不能”,那么你需要重新检视自己的生活,找出一些方法来接纳自己。现在有的父母属于“间接自我接受者”,也就是说,他们需要他的孩子表现出某些特定的行为方式,一旦孩子背离了他们的意愿,他们就有可能无法接受他们。这些父母“需要”为自己的孩子感到骄傲,需要孩子以特定的行为方式使他们成为其他人眼中的“好家长”。在某种意义上,这些父母是在利用他们的孩子为他们带来自我价值感。
   
图片
   
    他们是谁的孩子?
    
    很多父母试图把孩子塑造成某种预先设定的模式时为自己寻找理由,我们经常会听到有些父母说:“我们难道不为我们的孩子着想吗?我们难道没有权利影响自己的孩子吗?”感到孩子归属于自己,并因此感到自己有权利用特定的形式塑造孩子的父母更容易对孩子的行为感到不可接受,尤其是当孩子的行为背离了父母预先的设定时。很多父母把孩子视为“自己的延伸”,这常常导致父母非常努力的对孩子施加影响,使其成为父母所定义的好孩子,或者实现父母未完成的梦想。但在健康的人际关系中,每个人都应允许对方与自己“分离”,这种分离的态度越强烈,这个人就不需要改变另一个人,不会无法容忍他的独特性,也不会无法接受他行为的特殊性。
   
图片
   
    纪伯伦的一首诗,很好的阐述了这一观点
    
    你们的孩子并不是你们的孩子。
   
    他们是生命对自身的渴求的孩子。
   
    他们借你们而来,却不是因你们而来。
   
    尽管他们在你们身边,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把你们的爱给予他们,却不能给予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努力仿效他们,却不可企图让他们像你。
   
    因为生命不会倒行,也不会滞留于往昔。
   
    父母必须深刻的认识到孩子不是自己的延伸,而是独立,独特的个体。
   
图片
   
    你真的喜欢孩子,还是只喜欢某种类型的孩子?
   
    有一些父母嘴上说喜欢自己的孩子,但他们的言行却反映出他们只喜欢某种类型的孩子。喜欢音乐的父母会对一个没有音乐细胞的孩子感到失望。注重学习成绩的父母会对一个学业平平的孩子表现出不满。如果父母能认识到出生在这个世界上的孩子有着无穷尽的差异,未来的生活也是各不相同的,他们就不会对孩子那么多的行为感到不可接受。我常常告诉家长们:“不要希望你的孩子成为某种特定的人,只要希望他有所成长就行了。”
   
    改变自己的态度、思维和看法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的。但你若想成为一个好的父母,就必须认真思考以上三个问题,并把你的反思,感悟运用到你和你孩子的关系中去。经验告诉我们,在教育孩子方面父母是需要花费一番努力的,不过试想一下,做好任何一件事情都需要付出努力,何况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呢?
   
图片
   
    编后语: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法是否合适?是否还忽略了哪些教育细节?我们相信:每一个人都渴望爱,每一个家庭都有爱。我们坚定:通往幸福的道路,就有幸福的方法。改变,从现在开始,从改变自己开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