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醉汉误吞牙签直插入胃 导致胃部出现穿孔 潮州男烧伤成“焦炭” 数十老乡来穗献血

 昵称6791042 2012-11-14

醉汉误吞牙签直插入胃 导致胃部出现穿孔

2012年11月13日08:20广州日报[微博]翁淑贤

吞入异物后出现不适者,应及时就医,莫盲目“自治”

本报讯 (记者翁淑贤 通讯员庄昆海 、张秋霞)醉酒男子连牙签吞落肚都未知觉,直到近日胃部屡觉不适,吃药难缓解,做胃镜检查才揪出“元凶”。专家称,临床上因各种原因误吞异物的例子时有发生,吞食者轻则不适,重者甚至可造成食管或胃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建议街坊一旦吞入可疑异物应及时就医。

醉汉误吞牙签直插入胃

38岁的阿钟是个生意人,平日里为了拓展业务,隔三岔五都要应酬陪客,喝酒是免不了的。原本就有胃病的他,偶尔喝高了便疼痛发作。上个星期,他跟客户喝了个痛快,第二天胃便不舒服了。按以往的经验,他上药店买了点胃药吃。但这一回,吃了两天胃药,不适症状仍没有缓解,反而明显加重。

阿钟到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医师考虑到他过往有胃病,未规范治疗,也没做过检查,便建议他做胃镜。这一建议突然提醒了阿钟,他想起几天前跟朋友喝酒时,恍惚中似乎误吞过一根牙签。医生在检查过程中,果然在他的胃里发现了牙签,它直插入胃,已将阿钟的胃刺出一个小孔。医生用异物钳顺利将牙签取出。好在处理及时,未出现并发症。

误吞异物 多停留在上消化道

“误吞异物的病例并不少见。”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内窥镜室副主任技师黄烈平介绍,临床上常见的吞食异物的病例主要发生在上消化道,异物可停留在食管的上、中、下各段以及胃内,少部分可到达十二指肠球部。被吞食的异物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牙签、纽扣、义齿、动物骨刺,甚至连别针、钱币、图钉、钥匙都有。但是,并不是每位患者都像阿钟这么幸运,有些因异物过大、形状不规则甚至尖锐,导致食管或胃部穿孔出血等并发症,还需手术治疗。

应及时就医诊断并不难

“其实异物的诊断并不困难,误吞异物者多有将物品放在口内有意或是意外咽下的病史。”黄烈平称,如果吞下的是金属异物,作X线检查可确定其位置;若非金属异物,用X 线钡餐或胃镜检查基本也能确诊。如果异物已明显影响到消化道,一般来说,胃镜检查是首选的检查方法,除可确定异物的性质外,大多能将异物取出。

需要提醒的是,有些患者吞食异物后,因听取他人的所谓“土方法”,通过喝醋、大口吃饭、吞菜等方法希望能将异物带入胃内,并随食物消化后一起排出体外,有时反令不规则或较尖锐的异物更深地插入食管或胃内,引发不同程度的出血、穿孔等并发症。因此,建议吞入可疑异物后出现不适者,应及时就医,莫盲目“自治”。

(广州日报)

潮州男烧伤成“焦炭” 数十老乡来穗献血

2012年11月13日08:10广州日报[微博]黎蘅

潮州男烧伤成“焦炭” 数十老乡来穗献血

阿辉全身九成被三度烧伤。记者黄澄峰 摄

潮州男烧伤成“焦炭” 数十老乡来穗献血

红会医院的医生为阿辉检查病情。 记者黄澄峰 摄

广州好人

躺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科的病床上,今年31岁的阿辉至今还会在梦中被迎面扑来的烈火吓醒。

今年夏天,潮州青年阿辉在给自家柴油机加油的过程中因点火不慎引起爆炸,全身九成被三度烧伤。看着全身只有脚底还剩一点好肉的阿辉,家人曾经以为他没救了。可最后,阿辉在村民和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医护人员的帮助下击退了死神的召唤,先后经历6次植皮手术,如今已经可以自己下地走路了。

文/记者黎蘅

通讯员崔艳玲

同乡情深 村民凑钱50万救命

今年6月17日清晨,家住潮州凤凰镇大庵村的年轻人阿辉给自家的柴油发电机加油,由于点火不慎,柴油被引燃,柴油机发生爆炸,烈焰卷着凶猛的火舌顷刻间将阿辉吞噬。

阿辉被家人发现后送到当地医院,全身九成被三度烧伤,“当时他躺在那里,整个人就像一块焦炭,除了脚底,身上没有一块好肉……”回忆起那段日子,阿辉的妻子阿玲眼噙热泪。阿玲对记者说,由于阿辉伤势太重,医生曾经劝家人考虑放弃治疗。“医生说,像他这个样子,治好也是终身残废,还不如把治病的钱留着用来养孩子。”可阿玲说,她不甘心。“我们是夫妻,他一天没有断气我都不会放弃,何况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他们不能没有了爸爸呀。”

为此,阿辉的家人几经打听,得知广州红十字会医院烧伤科的治疗技术全国有名,于是辗转将阿辉送到了广州。

据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科重症病区主任李孝健介绍,阿辉当时的伤势确实非常严重,不过按照现在的治疗技术,并非没有希望。“最大的问题反而是治疗费,要救命并且恢复他基本的生活功能,最少要五六十万。”

阿辉生活在潮州一个以种茶卖茶为生的小山村里,家里除了两个年幼的孩子,还有一位聋哑母亲和年事已高的老父,即使砸锅卖铁也拿不出几十万元。得知阿辉的情况后,小山村里并不富裕的乡亲们纷纷伸出援手,几天之内就凑到了50多万元。而在得知阿辉的情况后,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也帮助阿辉筹集到了2万元捐款。

爱心接力 病区护士“偷偷”献血

钱够了,但要救阿辉还面临着另一个困难——用血紧张。“像阿辉这样的重度烧伤病人面临着多次手术,用血量非常大。”李孝健说,光靠阿辉妻子和几个至亲的献血量肯定不够,阿玲只好再次向村里求助。“农村人本来对献血这种事情挺忌讳的,但没想到电话一打回去,第二天村里面就来了二十几个年轻人给阿辉献了血,有些连名字都没留下就走了。”阿玲说。

在乡亲们的帮助和医护人员的努力下,阿辉顺利进行了3次手术。可到了第4次手术的时候,用血问题再次成为“拦路虎”。“血液一旦供应不上,手术就做不了,医生和家属都着急得不得了。”可让李孝健意想不到的是,就在手术前一天,阿玲突然兴奋地跑进办公室告诉他:“又有人替我们献血了!”“是谁?”李孝健追问,开始阿玲不肯说,“因为答应了他们不告诉科室的。”可后来经不住李孝健的追问,阿玲终于坦白——原来是烧伤病区三个年轻的医生和护士偷偷跑到血液中心给阿辉献了血。不仅如此,护士小赵还把医院发的300元营养费和自己的200元硬塞给了阿玲。

在众人的帮助下,阿辉先后经历了6次手术,终于逃过了死神的魔掌。10月下旬,阿辉逐渐康复,打破了“救活了也是残废”的诅咒,不仅保住性命,而且还能下床行走,而且双手目前已经逐渐可以活动,甚至拿东西了。

昨日,阿辉回到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复诊。面对记者,阿辉断断续续地说:“我身上流的血都是大家的血,这些恩情我这辈子都还不清啊……”

迫在眉睫

专家呼吁成立救助基金

在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科重症病区,像阿辉这样的重度烧伤病人,每年最少都有250名左右,其中约有30%~40%是儿童。“这些患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成年人大多数是农民或者外来工,本来就不富裕,儿童则多数来自经济困难的家庭。这些患者除非在一些正规的企业工作,买了工伤保险,否则治疗费就是他们救命的第一重障碍。”李孝健说,其实按照目前的治疗技术,重度烧伤病人要救过来并非难事,“尤其是孩子,他们的治疗费用一般也就是3万~5万,但有时却因为家里凑不到钱,孩子病情一下子就急转直下,最终只有遗憾离世。”

面对这些不幸的病例,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这几年经过多番努力已经和几个慈善团体和热心市民建立了固定的联系,“像狮子会、妈妈网等,碰到困难的病人经常会帮助他们发动捐款。此外,还有一位从来不愿在媒体面前曝光的广州好心人左先生,这些年来已经先后帮助了很多病人。而且承诺,烧伤科只要有需要救助的人,只要给他电话,他都会帮忙。”按照红会医院的统计,2005年至今,由医院出面帮助过筹集医疗费用的重症烧伤患者有上百人。

“但我们始终觉得这些力量都太单薄了,关键是没有一个规范的运作系统和专门的基金管理。”李孝健呼吁,社会上有志于开展慈善事业的机构和团体可以考虑成立这样的救助基金,“谁把这个基金建起来了,谁就开创了这个领域的中国先河,谁就为广大贫困的烧伤患者做了一件功在千秋的大好事。”

(广州日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