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圣王羲之

 tjhx0526 2012-11-15
史书曾记载过一个“东床坦腹”的故事:约在东晋永昌元年(公元322年),太尉郗鉴想在当时的王氏贵族中为女儿挑选未来的丈夫。于是便派门生到王家找王导商议,王导让门生到东厢房王家子弟中任意挑选。门生观察了众多王家子弟后回禀郗鉴说,王家的众多子弟都不错,但听说来挑选女婿,都穿得整整齐齐,表现文质彬彬,很讲究礼节,只有一个人躺在床上,袒露着肚子,不慌不忙地吃东西,如同未听说此事一样。郗鉴一听,立刻答道,这正是我所要的女婿,并前往观看此人,于是把女儿嫁给了他。

  这位“东床坦腹”者,就是后来成为书圣的王羲之。郗鉴选择女婿的方式虽然颇有喜剧色彩,但他的眼力是不错的,挑选了一个最具有魏晋风度的名士。

  王羲之(公元303—361年),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县北)人出生于一个著名的贵族家庭,祖父王正,官尚书郎,父亲王旷,官淮南太守,从父王敦,官太尉,从父王导,官司徒。童年时期的王羲之,口讷而不善言辞,到了青年时期,显出才华,受到了家族长辈的注意,他们希望他长大后能有一番作为。王羲之初人仕途,作秘书郎,与笔墨打交道,在笔情墨意中“游目骋怀”。到了而立之年,征西将军质亮请他作参军,累迁长史,很受信任。庚亮临死前,还上疏朝廷,称羲之“清贫有贵裁”,建议重用。于是,王羲之便升迁宁远将军,并任江州刺史。王羲之以才名世,为政清廉,“朝廷公卿皆爱其才器,频召为诗中、吏部尚书”。可他是一个内心很矛盾的人,既想在政治上有所作为,又对政界的尔虞我诈非常厌恶,所以一次次推辞不就。儒家讲入世,道家讲出世,王羲之是个既有儒家传统、又有道家思想的人,所以入仕而不沉迷仕途,最后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曾数次写信给扬州刺史殷浩,说“国家之安在于内外和”,内外和国家就安定,国家安定人民才安居乐业。他还关心人民疾苦,“开仓赈贷”,“除其烦苛,省其赋役”,在政治上表现出了一定的才干。但他并不热衷于官场,而是对崇山峻岭,茂林修竹,以及与若干志投意合者一起畅叙表现了明显的兴趣。据《晋书》记载,年过半百的王羲之,经历了社会的动乱与为官的种种辛酸,有了摆脱世俗的强烈愿望。他“雅好服食,养性不乐”。从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山青水秀,名土多居之,谢安未仕时也居住在那里。当时,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知名的文人学土都在会稽建有别墅,他们与王羲之志同道合,经常宴集于会稽的兰亭。著名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就是在一次聚会时写出的。

  在战火四起,相互残杀的年代,王羲之的政治道路是不顺利的。在他53岁任会稽内史时,一个叫王述的人做了他的顶头上司。王羲之在年轻时就看不起王述,而这时王述又借职权处处向王羲之发难,王羲之耻于在其部下供职,本来对仕途就不太热心的他,借机称病辞职,离开会稽郡,隐居金庭。临行前,他来到父母墓前发誓,决心不再从政。此后的几年里,他漫游各地,以山水流云为伴,以访仙问道而逸,以书法创作抒怀,直到59岁去逝。

  王羲之虽然谢世较早,但因其杰出的书法艺术成就而永彪史册。王羲之7岁时开始学习书法,12岁时看到父亲的床头有一篇书法理论著作《笔论》,便认真地阅读起来。父亲认为他读书法理论著作太早,但他却认为长大再读就太晚了,执意要读。于是父亲就讲给他听。羲之领略了写字的一些道理后,学书大有长进。父亲看他很有写字的兴趣,就把他送到当时著名的女书法家卫夫人门下学习。王羲之后来曾自述其学书的经历:“余少学卫夫人书,将谓大能,及渡江北游名山,比见李斯、曹喜等书,又之许下见钟繇、梁鹄书,又至洛下见蔡邕石经,又于从兄洽处见张昶《华岳碑》,始知学卫夫人书,徒费年月耳。羲之遂改本师,仍于众碑学习焉。”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王羲之学习书法从不满足的精神。虽有家学,虽有老师的指点,但不是师法一家,而是博采历代书家之长,多方面继承传统。这是他在书法方面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之一。

  王羲之所以被后人称为书圣,主要是因为他在书法演变过程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王羲之生活在一个由隶书转变到楷书的过渡时期,这时虽然楷书已经形成,但用笔和结构都比较粗疏,行、草书的行气还不够连贯。历史需要书法家对楷、行、草话体进行完善和提高。王羲之不辜负历史重任,对前人的楷、行、草书进行了认真的研究,融会古今的笔法,加以发展变化,开创了时代的新风格,形成了新的体貌。由于年代久远,王羲之的真迹今天一幅也没有保存下来,但从后人摹刻的作品仍可看到王羲之所创造的书法风貌。

  传为王羲之的书法作品很多,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乐毅论》、《丧乱帖》、《孔侍中帖》、《奉橘帖》、《十七帖》、《姨母帖》、《袁生帖》、《快雪时晴帖》、《寒切帖》、《黄庭经》、《兰亭序》、《长风帖》等。

  《乐毅论》可作为王羲之小楷的代表作。是王羲之46岁时书写给儿子王献之的书法范本。内容为三国时夏侯玄所撰,论战国时代燕昭王乐毅攻打齐国取胜,反而被国王怀疑有野心,无奈只好离开燕国去赵国的故事。此帖字44行,书法开阀纵横,柔中寓刚,被后人称为最优秀的小楷。现在存世刻本有多种,以《秘闻本》、《赵州石氏本》最佳。虽然是小楷,与《黄庭经》、《曹娥碑》一样,写得雍容和雅,行笔自然。王羲之的楷书是师法钟繇的,但又有新的创造。钟繇的楷书笔画还未能摆脱隶书的意味,而王羲之则基本脱尽了隶意,属于较为地道的楷书了。王羲之的楷书寓宏洒于方正之中,现飘逸于工整之外,在隶书向楷书的过渡中,迈出了关键的一步。

  王羲之的草书以传世的《十七帖》为代表。该帖收王羲之的草书信札28通,107行,942字,因第一帖首行有“十七”二字而得名。王羲之以前的草书,还未能很好地解决行气的问题,不注意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气脉贯通。而王羲之的草书,将字与字之间、行与行之间的气势处理得自然,笔画的起止如天造神运,变化倏忽,莫可端倪,令人惊叹目失。

  行书是东晋的主要书体,也是王羲之成功的主要书体。王羲之的行书以《兰亭序》为代表。《兰亭序》是王羲之在极为愉快的心情下用蚕茧纸、鼠须笔写出的。全文共28行,324字。通篇道美飘逸,字势纵横,变化无穷,如有神助,充分体现了行书起伏多变、节奏性强、形态多姿、点画相应的特点,在章法、结构、用笔上都达到了行书艺术的高峰。从章法上看,布局自然,采取纵有行、横无列、行款紧凑、首尾呼应的手法。28行的字距大致相等,偶有疏密。通篇的行距,前4行较疏,中幅较匀,末5行紧密。字与字之间,大小参差,不求划一,长短配合,错落有致,表现出行书随手书写的自然姿态,颇得自然滞洒之美。结构上灵活多变。《兰亭序》的结构可说极尽变化之能事,它不强求平正,强调歌侧,不求对称,强调辑让,不求均匀,强调对比。结体或修长或浑圆,突破了隶书扁平方正的形貌。特别是文中字有重复者,则转构别体,无一雷同,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二十多个“之”字,写法个个不同,或平稳舒放,或藏锋收敛,或端整如楷,或流利似草,变化不一,尽态极妍。用笔也变化多端。《兰亭序》的用笔,看似无法而万法具备。笔画的提顿导送、使转运行具有上下起伏的节奏感,给人以浑然天成的感觉。点画中以露锋入纸,凌空取逆势,而且取势决,笔意活泼生动,可谓笔画粗细并出而锋芒特见。以勾、挑、牵丝来加强点画间的呼应,使点画之间脉略相通,意气流动,其牵丝带络,揖让挪移,则又气脉贯穿,俯仰有情,增加了行书的波动性和呼应关系。线形多变,于不经意中,涤尽隶书逆入平出的笔意,可谓人古出新,夏县独造。至于其他以歌例代替平整,以圆转代替方折,用笔内批,朝辑向背,敛收有致之法,无不精妙。通观《兰亭序》中的章法、结构、用笔,虽各自称雄,但互不侵夺,配合得非常默契。通幅作品显示出浓纤得体,圆润流畅,充分表现出晋人游洒自然的风致,无愧于“天下第一行书”的称号。

  作为书圣,王羲之不仅在创作上取得了杰出的成就,而且在书论方面也表现出自觉的探索。他论述书法强调“意”的表现。即强调创作主体的情感、意绪的抒发表现。他曾指出:“点画之间皆有意,自有言所不尽。得其妙者,事事皆然。”他认为书法要点画之间皆有一种言所不尽的深意,才能得其妙。这一点极精辟地概括了书法艺术的特征。

  由于王羲之创造了新的书法风貌,因而赢得了人们的敬重。他在世时,其书法就得到了高度评价,许多青年人纷纷学习他的书法。就连当时的庚氏家族中的青年人也以学习王羲之的书法为荣,气得偏于保守的庚冀大为恼火地说:“儿辈厌家鸡而爱野鹜!”所谓家鸡,是指比较质朴的旧派书法,而所谓野鹜,则是对王羲之新体的蔑称。大凡一种新的艺术流派面世时,总会遭到守旧一派的反对。但反对是无济于事的,因为王羲之的新体符合书法历史发展规律的需要,因而被越来越多的人作为范本来学习。王羲之去世后,人们对王羲之的书法评价越来越高。到了唐代,经唐太宗李世民的大力推崇,王羲之登上了书圣的地位,他的书法也成为正统的书法。唐代以后,北宋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南来的皇帝赵构、元代的赵孟顺、清代的乾隆皇帝等有影响的书家都是王羲之书法的爱好者和提倡者。直到现代,沈尹默等著名书家仍然大力提倡王羲之的书法。经过一千多年的考验,证明王羲之的书法是站得住脚的,王羲之本人无愧于“书圣”的称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