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缸维护/水温/活石处理/名词基础解释

 匆匆行者 2012-11-15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4 12:13:28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很多都是学习海水知识的时候个个论坛搜集的 很多都很有用 虽然是转来的 但也不是在某一个帖子就能找到这么多对新手有帮助的东西 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人 也希望CN海水新年 人气多多


日常维护
1.每日
o鱼缸内所有生物的一般健康检查 (检查鱼类﹑珊瑚﹑软件﹑等等的数量﹐及有没有伤口﹑疾病等的征状。)
o喂鱼 (喂食次数不定﹐以小食多餐最为常用。份量不定﹐但要避免过量喂食而道致残余的食物做成污染。)
o检查水温 (以摄氏 26oC 为标准。如没有饲养珊瑚﹑海葵和软件的﹐水温界孚摄氏 20oC 至摄氏 30oC 也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o清除化氮器收集杯内的废物
o器材的一般检查 (检查所有使用中的器材是否操作正常。)

2.每两日
o加水 (鱼缸内的水份会随着附近环境空气的湿度变化而被蒸发掉﹐而盐份会被保留在鱼缸中。为了减低对鱼缸内所有生物带来太大的外来冲击和压力﹐所以只须慢慢的加入淡水便可以了。)

3.每周
o清洗鱼缸表面
o清除鱼缸内附着的盐份
o加入所需的微量元素 (如有必要)

4.每两周
o更换鱼缸内 15% - 25% 的水 (要视孚鱼缸内所饲养的生物多寡而定)
o检查比重 Salinity (利用盐份比重计来量度水的盐份比重。正常的比重是 1.021 - 1.024)
o检查酸碱度 pH (利用酸碱度测试剂来测试水的酸碱度。正常的酸碱度是 pH 8.1 - 8.3)
o检查 Ammonia (NH3/NH4+)
o检查 Nitrite (NO2)
o检查 Nitrate (NO3)
o更换圆筒过滤器内的过滤绵
o清洁已冷却的照明系统
o清洁鱼缸内电子系统 (如电子温度计的探测器)

5.每月
o把底砂扫平 (如有底砂)

6.每两个月
o更换气石及化氮器内的气木
o更换活性炭
o清洗化氮器
o清除鱼缸内过多的藻类
o检查所有使用电力的器材﹐确保电源接驳是否安全

7.每季
o清洗圆筒过滤器
o清洗所有接驳用的喉管内部
o清洗紫外线杀菌灯石英管内部
o更换气泵入气口的过滤绵

8.每六个月或以上
o更换紫外线杀菌灯的灯管 (如有必要)
o更换照明系统的灯管 (如有必要)

水温
首先要说水的比热﹐由于水的比热很高﹐那就是说水的水温并不会有急速的改变。因为水能吸收或释放大量的热﹐而水温可以有相对细的改变。水容量越大﹐比热就越大﹐水温的改变就越小。相反﹐水容量越细﹐比热就越细﹐水温的改变就越大。
在大自然里﹐温度会随着四季改变而有所升高及下降。海洋拥有极大的水容量﹐比热大﹐所以海水的温度能够长期保持稳定。可是我们并不可能在家中放置这么巨大的鱼缸﹐所以鱼缸的水容量细﹐比热细﹐所以鱼缸的水温会随着环境温度而改变。大的鱼缸﹐比热比较大﹐水温改变比较小。细的鱼缸﹐比热比较细﹐水温改变比较大。
水温高并不会直接导致鱼的死亡﹐但是鱼并不能承受及适应急速的水温改变。当水温突变时 (一日内相差2℃)﹐鱼会受到压力﹐减小粘液分泌﹐令鱼表外粘膜的保护功能降低﹐因此鱼会容易受到其它天然灾害所感染(如病毒及细菌)而导致死亡。
水温改变﹐还会影向水的溶氧量。水温越高﹐水的溶氧量越低。水温越低﹐水的溶氧量越高。


关于活石
好的“活石头”
1、有很多红褐色的藻类,钙化藻,最好是一片片的形状;
2、质地很轻,多孔,易碎裂,裂开的时候会有很多粉末,说明其中微量元素多
3、上面长满很多的小生命,比方螺丝、管虫、水珊瑚、大型藻类、螃蟹、甚至是小珊瑚等等

处理活石头的过程;
1、千万不要用臭氧来处理,一些不要的生物自然杀死了,但有用的东西,比方最重要的氮化细菌和各类硝化细菌也杀死,用海水冲一冲就可以;
2、活石头不能在开缸就马上大量入缸,一些你不要的生物也会进入你的爱缸,同时带来批量活石上生物的死亡,水质大大变坏;
3、活石不然用日光晒和开水或化学药水处理,也就是不能完全破坏其自然的生命体;

再具体说下如何处理活石:去掉表面的巨藻,水螅,海绵,坏掉的软体,抓出虾蟹,然后泡在容器里循环,打氧,有条件使用蛋白分离器,温度保持在30度以下,数天后活石没有了浓重的腥臭味就处理完毕,下缸前再用海水稍微冲洗,轻微刷下。

活石的处理

好的活石是很多孔的,又有大量生物寄居,提供了大量的表面积供其上大量寄居的细菌、藻类、微生物、和各式各样生物的生活环境,也正因为如此,当我们把新鲜活石搬回家后,由于运输过程(离水、融氧、温度…)或缸中环境(水质、光照、位置…)常常会造成其上大量寄居的生物死亡,如不处理,也就会污染缸水,造成翻缸。所以一般建议最好是在新设缸的养水阶段放入,如果缸已建好,就只有另外设缸来养了,不过其设备不需要太考究,如果没有多余的缸,用干净的水桶或容器也行。照明设备是不需要,不过skimmer、heater、powerhead 则不可缺,处理的步骤如下:
1.先将缸或桶设好,各设备运转几天,确定温度、比重等都很稳定,如要放沙,也要先安好。
2.柏林系统要求每一加仑1~1.5磅多孔的活石,或每一加仑1.5~2磅质地较密的活石,活沙系统可以用的更少一些,如会和沙层接触或埋到的地方,最好用无生物的咕咾石。活石应尽量避免被沙层盖着,否则其上被埋的生物就会死亡。
3. 建议最好分2~3次加入活石,每次加入0.5~1磅/加仑,采购活石时,最好能要求带水运输,不要干运不带水。
4. 活石到家后,在地上铺防水布,将活石摊在布上,先分分上下面,再依要摆入缸中的位置排好,活石的摆法,一般是用三点支撑法,上层石只三点接触下层石,如此可造成很多的洞穴,水流可以畅行无阻,结构不容易垮,鱼也有很多地方可以躲藏安身,想象堆积木,如何用一定数目的积木,堆出最大的空间就对了,大缸也可分成两三堆,比较生动自然,也有立体感。
5. 准备一桶海水来清洁活石,将已死或快死的生物除去,但不要将好的生物除去,软软的海棉离水很容易死,进而污染水质,也最好清掉。此外,螃蟹、螳螂虾等害虫也最好能清除就清除,清洁活石时可用钳子,但尽量不要用刷子,否则把珍贵的生物孢子和蛋都清光了。至于水草或海藻,则依喜好留或不留了。
6. 清理好的活石可放入缸中,此时水位会上升,可用来替换桶中的污水,再继续清理剩下的活石。
7. 活石都安置好后,要确定架构不会垮,再依个人喜好,加或不加硝化细菌。
8. 养水期间还是会有生物死亡,(石上白白的东东…)可将其吸出。螃蟹、螳螂虾等害虫也要继续注意,偶尔可用大吸管吹去活石上的沙粒或圬物。
9. NH3/NH4+ 和NO2 会先上升后又下降,等NH3/NH4+ =NO2=0后,养水就大功告成了(约2~6周)。
10. 此时可重复3~9的步骤,加入第二、三批活石,直到够数量为止。由于缸中已有大量的硝化细菌,NH3/NH4+ 和NO2 由上升到归零,会快的多((0~3周)。
11. 整个过程需时约3~9周,依石上生物量及死亡率而不同,其间水质管理和平时并无不同,除光照可不用或采逐周延长(第一周4小时,一周增一小时,直到正常),依石上水藻种类. 如在已建立好的缸中加入少量的新鲜活石,NH3/NH4+ 和NO2 应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不过变数太多,谁也不敢保证。
高质量的新鲜活石是很奇妙的,不要太为其上死去的生物难过,其生物所遗下的孢子和蛋,常常会在3~12个月之中再次成长茁壮,其喜乐和惊叹是不可用言语比喻的,只等你来发现和保护它们。

名词解释

主缸:观赏缸
水体:长X宽X高÷1000就是缸体的水体量单位是升(L)记得算底缸,再估算活石、器材、生物的占有量。
底缸:装载各种器材和功能的缸体,一般都置于地柜里面。
蛋分:一种分离海水中有机盐、营养盐含量的器材,由于淡水的张力大所以只是海水专用的器材。
主灯:主要的照明工具,模仿日光,通过光合作用使生物得到健康的成长。
补光:由于一些灯具的色温较低,需要调整观赏性,需加补光,补光同样具有使生物生长的作用。
藻缸灯:底缸设置藻缸,加以光照,与主缸相反时间开关,稳定PH。同时使藻类生长吸收营养盐。
造流:模拟海水中的洋流,使生物加强新陈代谢。
主泵:用作支持底缸与主缸或主缸与背滤的循环系统
海盐:人工调制的专业海盐,可代替真正的海水。
辅助过滤:承载一些活性炭等滤材的设备。
纯水机+DI:可产出最纯净的水质,DI是树脂过滤消除水体中的重金属离子
数字控制器:多功能器材可监视温度、PH、控制造流、造流、日月光模拟(闪电)、邮件报警等
冷水机:控制水体温度的器材。
测试剂:测试各项水质指标的工具。一般珊瑚混养缸温度在25~28度之间。
添加剂:添加每天生物消耗的元素,一般多用于SPS。
月光灯:模仿海水夜间月光的灯具,只做观赏用。
加热棒:控制水体温度的器材。一般珊瑚混养缸温度在25~28度之间。
比重器:测试海缸盐度的工具,推荐光学比重器。
活性炭:吸收海缸中一些营养盐、重金属、有毒物质的一种滤材。
缸擦:清洁缸壁的必要工具。
自动补水器:保证海缸的液位,补充蒸发的淡水。
PH表:监测水体PH值的仪器。
温度表:监测水体温度值的仪器。也可用温度计代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