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南:绿道上的骑行风景

 智慧旅游519 2012-11-15

    □本报驻海南记者王赵洵文/摄

    近日,随着2012海南岛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在海南拉开帷幕,电视、网络、报纸图文并茂报道赛事的同时,也展现了海南独特的骑行风景,点燃了自行车旅游爱好者环岛骑行的热潮,为自行车的绿道建设提供了动力。

    绿道慢游风生水起

    在海南省自行车运动协会资深教练谢春桔看来,近年来海南自行车运动的兴起为绿道建设提供了动力,一股建设方便自行车骑行者的“绿道”、鼓励“慢游”的热潮在琼岛涌动。

    近两年,长50多公里的定安“百里百村”绿道网和10多个服务点陆续投入使用;环绕文昌八门湾的54公里绿道网建成接待游客;100多公里的海口绿色慢行休闲系统一期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再加上屯昌先后投入使用的6条总长40多公里的绿道,海南已经有4个市县有绿道投入使用,道路总长250多公里。此外,三亚、昌江、万宁等多个市县也计划或正在建设考虑了自行车骑行需求的绿道或旅游道路。滚滚车轮似乎正载着海南骑向一个低碳、休闲的“绿道慢行”时代。

    这些绿道所依托的环境和自身条件都各不相同,并由此体现出不同的特色。如文昌八门湾绿道依海而建,在红树林中穿行;定安和屯昌的绿道深入丘陵原野深处的各个村落,一派田园风光;海口的绿道特色更为多样,有西海岸的海边长廊,也有的在地质公园的火山群中穿行,还有的连接起一个个文明生态村。

    开发建设海口“绿野仙踪”观光绿道的海南润京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唐微微说:“随着城市生活压力增大,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亲近自然,体验农家乡村生活,释放工作压力。不少游客慕名来骑行,游玩,观赏田园风景,感受‘慢行’生活方式。”

    海南渐成骑行圣地

    “对于骑车人来说,海南无疑是个不可多得的骑行圣地,海风、沙滩、椰林,如画风景,加上强度难度适中的线路,让越来越多的人奔向天涯海角,感受丰富多彩的轮上之旅……”这是自行车发烧友“走走悠游”(网名)在网上写下的一段话。

    海南省自行车协会成员、在海南“骑友”中颇有名气的“发烧友”吴圣海说,在自行车文化中,骑行的过程最为重要,骑行者时刻都和道路周围的环境密切接触,发生着互动,这和坐在封闭的汽车里,从一个景“点”到另一个景“点”的传统旅行方式截然不同。海南一年四季的气候都适宜骑行,生态保护又比较完整,沿着小小绿道穿梭于山、海、田园之间,田野里一个劳作的农民、路边一条清澈的小溪、一颗挺拔的椰子树……都能感受海南随处可见的美景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让人们在景区之外认识一个真正的海南。

    “10年前,海南玩自行车的爱好者最多不超过20人。目前,海南的自行车发烧友最少有5000人,自行车爱好者数万人。”海南省自行车运动协会资深教练谢春桔说。

    配套设施须重细节

    “环岛线一直是骑行海南的最主要线路,如果能够把各市县建设的绿道对接,建成相互连通的环岛绿道,那将实现我们的一个梦想。”吴圣海说,海南当前的条件不能和广东相比,并不一定要修建庞大的专用绿道,对现有道路稍加改造一样可以实现这个目标。

    实际上,已投入使用的绿道中,仅文昌环八门湾和海口西海岸、“绿野仙踪”等少数绿道有专门建设的自行车道,其他绿道多是对已有乡村道路加以整修。这种模式同样得到了骑行者的认可。“只要做好最基本的两点,一是安全,二是标识。”吴圣海说。

    海南不少“骑友”们建议,应该把有限资金主要投入到道路整修,包括填补坑洼、平整路面。考虑到“村村通”道路一般较窄,还应该适当加宽两侧路沿,便于自行车与机动车并行时避让,有条件的在路侧画出自行车道。道路的标识也必须鲜明,在路口一定要有指示牌,在比较偏远的地方最好还有线路图。此外,还应该有适当的配套措施,即设立一定数量的驿站和服务点,提供休憩、饮水等,还应该配备简单的骑行装备和修车工具。

    “未来消费者对于自行车旅游来说会有更多的要求和期望。追求专业的行程和细致的服务,将是自行车旅游群体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要求。如何迎合消费者的需要?”田志奇认为至少在五个方面加以重视:一是提供地图和骑行路段的状况、距离、时间等方面的准确资料;二是骑行路段的选择和路标指引;三是安全保障;四是随行导游的专业知识和服务技能;五是骑行车辆的维护、保养等相关服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