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朝巡抚变成清朝宰辅,名臣乎?汉奸乎?

 tjhx0526 2012-11-16
明清易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王朝更迭的最后一场压轴戏,色彩绽纷,人物各异。从地缘政治的角度看,明末农民起义军崛起于西北,八旗铁骑则从东北方向挥师入关,对北京形成东西夹击的钳形攻势,最终导致祟帧上吊自杀。在这兵荒马乱的蹉跎岁月中,千千万万的明朝子民都面临着生与死的严峻考验以及如何生、如何死的艰难抉择。在停滞的官僚机器中,大多数明臣都自觉或不自觉地变成了“大明骨,大清肉”,宋权也不例外。不过,宋权的演变经历了一个传奇般的过程,他从明朝巡抚摆身一变为大学士,成为清朝宰辅,这在当时是罕见的。

      宋权,生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字元平,另字雨恭,河南商丘人。相传,他是商纣王庶兄微子的后代,其先祖是隆庆万历年间与海瑞齐名的庄敏公宋熏。宋权少时好学,明天启五年(1625)中进土,时年28岁。此后,他历任阳曲县令,吏、工、兵三科给事中,山西按察使副使,大名道、顺广道副使,遵化监军。

      早在他任阳曲县令时,险些丢官。一日,快马来报,圣旨下:“着宋权进京候审!”原来东厂主魏忠贤四处建生祠。身为县令的宋权看不过.多次犯颜上书,要求熹宗朱由校废止。宠信魏忠贤的熹宗发怒,命人拿他回京问罪。但没过两天,熹宗没,崇祯继位,下令撤掉了魏忠贤。此后,崇祯皇帝对宋权颇为器重,使他连连升官。

      崇祯十七年(l 644)三月,宋权官迁顺天巡抚。上任刚三天,就传来京师被李白成攻陷的消息。宋权见大势不妙,急忙夜奔白羊峪,召集顺天总兵唐钰,率50骑攻打太平,一将出面反对,宋权挥剑杀之。接着,宋权假冒李自成部下.单人独骑弛住喜峰口,面见农民军守将黄锭,乘其不备。挥剑杀死李自成部将黄锭.诈称10万明军已包围喜峰口,迫使农民军投降。后又招纳3000人马,突入遵化,袭杀农民军。不久,李自成兵败山海关,被迫撤出北京。

宋权在明朝为官近20年,对明崇祯皇帝忠心耿耿,且素以清廉忠孝、正直敢言而闻名。史载:“公为人清慎仁厚,事亲孝,为吏廉而慈。在朝廷慷慨遇事敢言……”清太宗破昌平时,听到身旁有人朗诵宋权的奏稿,被其文辞和见识所打动,大声感叹道:“中原若行此,岂不常有太平乎!”马上命人抄录下来,以备浏览。

作为明朝顺天巡抚,宋权留守北京近郊密云。明崇祯十七年,即清顺治元年(1644)五月,多尔衮挥师进入北京。在范文程等人的建议下,清廷厚葬崇祯。当时,群龙无首,一片混乱。宋权召集将士,登高而呼:“我封疆臣,国亡无所属,复故主仇者,即吾主也。”他当机立断,将所辖4路21州县归降清廷,并面见多尔衮要求解甲归田,说:“主仇复,臣事毕矣。”多尔衮见宋权仪表不俗,举手投足之间颇有一股气势,一口回绝了他的请求,仍然命他但任巡抚。不料宋权提出三项条件,声称若不答应,决不赴任。多尔衮益发觉得宋权非等闲之辈、便问是那三项条件。宋权一一道来:

第一,要求敕议崇祯皇帝的庙号。宋权认为,崇祯登基十七年,宵衣旰食,勤于政务,声色玩好一无所嗜。不幸有君无臣,酿成大乱。幸逢清廷圣主挥师入关,歼灭李自成,为崇祯报了仇,而且予以祭葬。“倘敕下廷臣议定庙号,以光万世,天下咸颂大圣人之仁至义尽,四海可传檄而定。”

第二,要求废除明朝的苛捐杂税。宋权指出,明朝军需浩繁,田赋加派不断增多,有所谓“辽饷”、“剿饷”、“练饷”之分。许多负责征税的官吏假公济私,从中加征“火耗”,明征之外有暗征,公派之外有私派,民困已极。他主张:“今请照万历初年《赋役全书》为正额,其余各项加增,悉予豁免,则百姓熙然乐业。”

第三,要求广泛起用有作为的汉族儒生、官吏,“广育贤才,以佐上理”,并推荐蓟辽总督王永吉、监军道方大猷、苏州道杨毓揖、南京礼部尚书朱继柞、户部恃郎叶廷桂等人。后来,又举荐宝坻进士杜立德等11人。

多尔衮接受了宋权的三项要求,命他仍驻守密云,抚治20多个州、县,兼理军务。旋以遵化为军事要冲,又命宋权移驻遵化。在此期间,宋权先后击杀、收降李自成农民军数千人。不久,丰润地区发生民变,宋权受命捕治,但成效甚微。宋权疏请革职处分,清廷却温旨慰留。顺治三年,宋权擢升内翰林国史院大学士。次年,充任会试主考官。顺治六年,再度出任会试主考官,担任纂修《太宗文皇帝实录》总裁官,诏加太子太保。

宋权在清廷为官的近八年中,居相位就有六年。其忠心效力的精神一如既往,积极议政的风格丝毫未减。“公处满、汉间,持大体,不激不随,以济国事,上下倚之。”他多次上疏,呼吁芟除明朝积弊,认为明朝自神宗、熹宗以来,朝政情堕,铨法弊坏,奸并猾胥,上下其手,终于导致农民起义渐成燎原之势。他疏陈祖军、民壮之害,说:“明制祖传军籍,隶在营路;选取民壮,隶在州县。身故则勾子孙,子孙绝则勾宗族,宗族尽则勾戚属,流离逃窜,乱由此阶。”宋权认为应该废除这种侵害民生、繁琐不堪的制度。

宋权进一步认为,安民在于吏治,吏治在于考绩,古法昭然。他上疏请定考核官吏政绩的律令,以三年为限。当时,有人私刻顺天巡抚官印,伪造纠举咨文,阴谋陷害忠臣良吏。宋权迅速侦破此案,逮捕为首分子,并上疏提醒清廷,必须严明权限,以防大权旁落,小人得势,滋生流弊。军队的廉政问题也是宋权关注的焦点。清廷下诏优抚绿旗阵亡官兵家属,每户给银30两。宋权算了一笔帐,总计三协费帤金多达数万两。他认为这是皇恩浩荡的举措,就怕负责发放的军官有混冒侵欺的行为,遂奏请派遣中央大吏蒞视散给,俾各沾实惠。宋权还竭力调和满、汉之间的矛盾,以求同心协力同襄国事。

在恢复农业生产方面,宋权也提出了许多有益的主张。清廷定鼎中原之后,颁行圈地令,把北京附近的土地以及明朝权贵的庄田,一律划为旗地。由于民田错杂其间,清廷又另外拨给官田相交换。为了确保广大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害,宋权斗胆上疏,严正指出:“农民甫种易授之田,庐舍无依,耕种未备,请特恩豁租三年,与民休息。”他还接连上疏,请求免除蓟州农民田租一年,免除密云荒地逃丁派征钱粮,将宝坻储仓中的粟谷赈济贫民,招徕百姓开垦荒地,暂免起科。宋权特别注重军屯,建议大兴三协屯政,将18万余亩的农田分给驻防的士兵耕种,每人给40亩,充作五个月的军粮。

主持会试时,宋权全力纠正文体诡辩的学风。他认为文风与人品是高度统一的,文体正则忠孝由此出,文体不正则奸恶由此出。当时,有人通过亲威关系走后门,想通过科举做大官,被宋权严辞回绝,说:“为国得人,非为私也。”

清廷对宋权的奏议十分重视,将其多数建议予以采纳。但宋权最后也因敢于直谏,难免急躁冒进而断送了自己的仕途。顺治七年,清延让群臣议沦是否采用明制,派遣御史巡方。宋权力主停差,上奏罢除诸巡方御史。顺治八年,宋权条陈时政,又说应该恢复明制,设立巡按。宋权的弹奏失误给政敌创造了攻击自己的口实:给事中陈调元、王廷谏等人连疏弹劾宋权、指责他不揣圣意,前后自相矛盾,而且追劾其母丧未除,入闱主试。吏部大臣认为宋权年老多病,应该辞官回乡。清廷遂下诏,命宋权退休。

归隐田野的宋权自号“归德老农”,常与挚友故人对酒当歌、吟诗作赋。宋权酒量惊人,每饮必大醉方休,对身体颇有损害。有人劝他饮酒须有节制,宋权笑着说:“若知我耶?吾母逝,吾事毕矣。”言罢,狂饮如故。一年之后,即顺治九年(1652),宋权因酗酒过度而病逝,享年55岁。宋权一生为官清廉,家无储蓄,儿子宋犖清产以葬。当时,礼部大臣上奏朝廷.称宋权被劾致仕,应减祭葬之半。顺治皇帝摇头否决,指出宋权本无大过,在清军入关之初,诛杀李自成农民军,率众首先投诚,功不可没,特赠少保兼太子太保,赐祭葬如例,谥文康。

宋权作为明朝高官,忠心耿耿,清廉忠孝、正直敢言;作为清朝宰辅,对满清王朝收揽民心、定鼎中原起了重要作用。名臣乎?汉奸乎?何以盖棺论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