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朱章志教授治疗糖尿病的文章 糖尿病中医治疗——章真如

 初生之犊 2012-11-16

朱章志教授治疗糖尿病的文章+ 糖尿病中医治疗——章真如  

2011-01-09 23:50:08|  分类: 默认分类 |字号 订阅

扶阳法治疗糖尿病-(转载)朱章志教授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质量的疾病,近年来其发病率日益升高,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也越来越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对应于祖国传统医学中的“消渴病”。关于消渴的论述最早见于《素问·奇病论》,曰:“数食甘美而多肥,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历代医家对于消渴的病机,多认为属于“阴虚燥热”,治疗上多使用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之法,常用天花粉、石膏、知母、麦冬、熟地、玉竹、山栀子等中药,但是从临床疗效看,并不能使人满意。

一个健康的人体之所以产生疾病与人体阳气的虚损有关,糖尿病的发病也不例外。这里需要正确认识“阳气”在此处的概念,它不是一个与阴气相对应的概念,而是比其更高一个层次,这个“阳气”,是先天肾气与后天脾胃之气的统一体。如果把人体比喻成一个国家,此处的阳气就相当于保护国家安全,防止敌人入侵的军队。《黄帝内经》中提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还有老百姓常说的“人活一口气”,这个“正气”、“气”以及平时常说的“元气”都与此处提到的“阳气”是对等的概念。李可老中医在第一届扶阳论坛上曾讲到:“阳萎则病,阳衰则危,阳亡则死;所以救阳,护阳,温阳,养阳、通阳,一刻不可忘;治病用药切切不可伤阳。”笔者在多年的临床中发现,扶助阳气为治疗疾病之本,将此大法应用于糖尿病的治疗中,取得满意疗效。

糖尿病早期的典型临床表现是: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日渐消瘦,简称为“三多一少”,是一种高代谢性的疾病。我们再看一下“阴虚燥热”的病机,患者一般有口干口苦、饮水多、多喜冷饮、多食易饥、尿多、大便多秘结等,上述症状多数为阳证、热证,此即“燥热”,但燥热为标,阴虚为本,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燥热愈甚。阴虚不能敛阳,虚火浮游于上,浮游于外,灼伤津液,故“渴”,需引外水以自救,即成“消渴”之症。进一步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阴虚燥热,其实是因为“元气”、“正气”,也即本文的“阳气”不足所导致的。“阴”可以理解为“阳气”的收敛、收藏状态,“阳”可以理解为“阳气”的升发、生长状态。糖尿病的早期症状表现就是因为阳气不足导致收敛不足,升发过度而出现的。从这个角度看,阴和阳是一不是二,收敛不足自然会生发过度,收敛过度自然会升发不足,这样也就很好的理解了阴虚愈甚燥热愈甚。所以糖尿病的治疗要立足于人生立命之本----阳气,通过扶助阳气来治疗才是治本之法。

生水者金也,消水者木也,木气主疏泄。先天禀赋不足,饮食失调,它病误治损伤阳气,房劳伤肾等都可导致消渴之发生,病因多种多样,但病位不外乎东方之木气受损疏泄失常。 临床上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土不载木、水不生木、少阳通道不畅和厥阴风火相煽,现分述如下:

一、土不载木。大地可以长养万物,包容一切,人身之土性也一样,木气正常的疏泄作用依赖于一片肥沃、健康的土壤。人身有两个土,足阳明胃经戊土之气和足太阴脾经己土之气,糖尿病早期的“三多一少”症状主要是戊土的问题,此期迁延日久或者经失治误治便会虚化、寒化,阳明转属太阴,己土也出现了问题。中土有问题,木气不能正常疏泄,横逆中土,便出现相应的症状,病在戊土,则多食易饥,病在己土,则纳差,不消化,嗳气,形体肥胖。然土性本湿,加之现代人的生活方式不健康,日日不离空调、凉茶、饮料,损伤中阳,故临床上所见上述两种症状并不成比例,多是病在太阴,真正的阳明燥热百不见一。黄元御之《四圣心源》曰:“阴易进而阳易退,湿胜者常多,燥胜者常少”,又提到“阳明虽燥,病则太阴每胜而阳明每负,土燥而水亏者,伤寒阳明承气证外,绝无而仅有,是以仲景垂法,以少阴负趺阳者为顺。”在治疗上,此种类型多选用理中汤或附子理中汤加味。方中之干姜气味辛、温,气温禀厥阴风木之气,味辛得阳明燥金之味,土虚则寒,干姜辛散温行,可祛中焦之寒;白术气味甘、温,为脾之正药,以祛中焦之湿;人参气味甘、微寒,恐刚燥剂中阳药太多,用人参以养阴配阳,臻于中和。炙甘草顾护中气,调和诸药。上药共奏祛除中焦寒湿、恢复脾胃阳气之功。少阴证显现者或者素体虚弱者,未病先防,可加用附子,合为附子理中汤,以补釜底之火,以复水中之阳。

二、水不生木。水生木,木气之根本在于肾水之中。自然界中的冬季,北方雪下的越大,南方不下雪亦是越寒冷,阳气藏的越深,藏的越足,俗话说“瑞雪兆丰年”,因为阳气的根本足了,来年春天木气才会有序升发,经夏到秋有一个好的收成。如果冬天不冷,打雷或者起雾,说明阳气泄露了,木气的根动摇了,来年的年景就不好,俗话说“雷打冬,十个牛栏九个空”。在人身上,相当于肾水不足,木气失根,疏泄失常,出现小便过多等症,也可以说是“下消”。这种情况病至少阴,先后天之本俱病,亟当恢复下部之阳,当用四逆汤或者肾气丸加减,两方中都有一味不可或缺之附子,用来补足水中之火,以稳固木气升发之根本。肾气丸中之地黄、山药可以补水生木,两药质润,均可补肾填精;桂枝可助疏泄失常之木气正常升发、山萸肉不仅能补厥阴风木之体,又可调畅厥阴风木之用,两药合用,共同恢复木气正常的疏泄作用。

三、少阳通道不畅。少阳主枢,张仲景在《伤寒论》中云: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其真正含义是告诫读者,在实践中要学会活学活用,抓住主要证候、主要病机即可,不必拘泥于条文,反而被条文约束。笔者在临床中体会到,少阳的主枢机作用其实是输转阳气的作用,可以概括为“少阳通道”理论,此通道即阳气运行的道路。没有阳气人身不过是一具行尸走肉,阳气一处不到便是病,道路通畅是治病的前提。临床上,凡见病人情志抑郁、口苦、咽干、目眩、脉弦等,便可合用小柴胡汤或小柴胡片,效果较明显。

四、厥阴风火相煽。《伤寒论》中厥阴病的提纲条文提到:“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此属于厥阴风火相煽,病位主要在厥阴风木,厥阴肝经内寄相火,木气疏泄过度,容易动风化火,则成消渴。在上焦,则消耗肺家津液,故口渴多饮;在中焦,则多食易饥,饥不欲食是因为脾之阳气不足,下之利不止是误下进一步损伤中气;在下焦则尿多。治疗上当遵仲景之意取乌梅丸加减治之。


从元气角度论消渴病的病机与证治原则(转载)-朱章志教授
 

消渴病是一种发病率高,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证,近年来发病率更有增高的趋势。一般认为消渴病的根本病机是“阴虚燥热”, 但是针对此病机,采用滋阴降火的原则治疗消渴病,却使中医在消渴病的治疗上陷入了困境。

笔者认为阴虚燥热的提法是对的,只是我们对于阴虚燥热的解读错了。阴虚是因为元气虚衰所导致的元气的收敛功能不足,燥热是因为元气虚衰所导致的元气的升发功能偏盛,所以元气虚衰才是消渴病的根本病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错误,是因为我们对于元气、阴阳、正邪、虚实等概念有所混淆造成的。下面笔者先对这些概念做一下阐述,以供同道们批评指正。
1概念辨析
1.1元气
    《难经》首先将元气引入医学领域,又称原气、生气、动气。认为,“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难经·六十六难》)。”
      元气,又名真气,是生命的本原之气,是生命健康存在的根本保证,是人体机能活动的根本动力所在,是生命的能量,人生立命之根,在许多的书中又被称为正气、真阳元气、真阳、元阳、阳气、相火、命门火、龙雷火、无根火、阴火、虚火等。俗话说的“人活一口气”,也是指人靠此元气而活。
       只要人体出现不健康的状态,就说明病邪已侵犯人体,人体内的元气失其所。人体的修复能力、防御能力和调控能力,都是元气激发、推动、鼓舞功能的具体表现,若丧失了这种功能,无论中药西药,其作用将微乎其微。
1.2阴阳、正邪、虚实

阴阳有不同的层次,从元气的角度来分阴阳,则元气生长为阳,元气收藏为阴。从邪气的角度来分阴阳,则具有升浮特性,能够阻碍元气正常收藏功能的邪气为阳邪;具有降沉特性,能够阻碍元气生长功能的邪气为阴邪。从元气和邪气的角度来分阴阳,则元气为阳,邪气为阴。
      《内经》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也就是说,当人生病时,必然是元气虚弱,元气虚弱是生病的前提条件。在描述人体病理状态的时候,我们常会用到“阳盛阴虚”、“阴盛阳虚”,在这里我们需要分辨一下盛虚的正邪。对于人体来讲,邪气哪怕只是一点点,那也是多余的,有害的,要除恶务尽,只要有能力就容不得丝毫邪气的存在,所以只要有邪气,那就是邪盛:正气哪怕再多,那也是不足的,我们还是要让他继续增多,就好像我们没有人会嫌钱多,当然是多多益善了,所以元气不怕多。“阳盛阴虚”,必然是阳邪盛,真阴虚;“阴盛阳虚”,必然是阴邪盛,真阳虚。
1.3元气与阳气辨析
      如上所述,我们知道阳气是元气处于生发时候的一种状态,元气包含阳气。另外,我们再来讨论一下“火神派”所说的阳气与元气的关系。火神派的创始人郑钦安根据《素问·生气通天论》中:“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之义,提出火神派最重要的观点就是重视阳气,崇尚扶阳。地球上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均直接或间接来源于太阳,在这里《内经》以太阳喻阳气,说明这里所说的阳气是等同于元气的,均是人体生命的能量。又如郑钦安的《医理真传》中说:“阳者阴之根也,阳气充足,则阴气全消,百病不作”,此处“阳”和“阳气”均等同于元气,但“阴”和“阴气”则所指各有不同。“阴”指人体内血、津液等有形之物是随着元气的正常运行而产生的;“阴气”指病邪,正邪不两立,故“阳气充足,则阴气全消”。
      可见,从不同的角度来看,阳气有不同的含义。看到“阳气”,我们会想到是生发状态的元气,但不易想到是“阳气”还有包含阴(元气的收藏)、阳(元气的生发)的意思。所以,本论文题目中用“元气”而不用“阳气”,也是为了避免因对“阳气”的解读不同而产生误解。
1.4阴阳平衡与阳主阴从辨析
      在讲到“阴阳平衡”的时候,我们常会想当然的认为, “阳”是指人体生命的能量,是元气:“阴”是指血、津液等有形的物质。在治疗“阴盛阳虚”类疾病的时候,会想到“扶阳以抑阴”,使之达到阴阳平衡,疾病就会痊愈;在治疗“阳盛阴虚”类疾病的时候,会想到“滋阴以配阳”, 使之达到阴阳平衡,疾病就会痊愈。

殊不知血、津液等有形物质是通过阳气(元气)的运化而产生的,我们平常认为的阴(血、津液等)、阳(元气)如同父母与儿女的关系,辈分不同,不能称兄道弟,不能讲平衡,应该讲主从,即阳主阴从。
      真正的“阴阳平衡”应该是指元气的生长(阳)和收藏(阴)的平衡。如自然界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夏和秋冬的平衡。
2消渴病的病机与证治原则
      消渴病的发病与禀赋不足、过食肥甘厚味、情志不舒、房事过度等有关,其发病的根本病机是元气虚衰。
2.1重新解读“阴虚燥热”
      近现代在施今墨等名医的倡导下,普遍采用滋阴降火的原则治疗消渴病。但是在临床实践中,我们注意到很多消渴病人长期服用养阴润燥之类的药物,非但没有很好的疗效,反而加重了患者的病情,这给我们的临床治疗敲响了警钟。
      从元气学说的角度来看,“滋阴降火”的提法也可以是正确的,但对“阴”之一字的理解却值得商榷, “阴”不是阴液津液,应该是“五脏主藏精”“肾主藏精”的“精”,是元气的收藏状态,是生命能量的浓缩状态。虽说治疗“消渴病”以津液为重,但应该知道所缺少的津液不是滋阴药物所能滋生的,而是在元气的作用下由脏腑生出的。
      所谓“阴虚”,是指由于元气不足所导致的“脏腑的收敛功能虚弱”,不可以认为是“津液不足”。津液是由中焦运化而生出的,而中焦运化之源在于釜底之火,即命门之火。命门火衰,则津液无由生矣!并且五脏属阴,“脏者藏也”,所以《内经》认为消渴病的病因是“五脏皆柔弱”、“五脏脆”。因“太阳之上,寒气主之,中见少阴”,寒主收敛,故要恢复脏腑的收敛功能,应该从太阳入手。而太阳为表,少阴为里,要发挥太阳的功能,就要恢复少阴的功能。又《素问·六微旨大论》“少阴之右,太阴主之”,所以要恢复少阴的功能,又要从太阴入手。总之,治疗消渴病要以太阴、少阴为主,四逆汤和附子理中汤为主方。而太阴之表是阳明,少阴之表是太阳,所以还要兼顾阳明和太阳。
      “燥热”是在元气虚衰的情况下人体发挥自救功能的表现。“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阳明在人体有足阳明胃和手阳明大肠。燥热在胃则表现为消谷善饥;在大肠(大肠主津),则大肠津的功能增强,多尿,多饮而不解渴(消渴)。如此则人体运化水谷的速度大大加快,以利于人体元气的恢复和补充。如果这时候我们在治疗上只着眼于消除燥热,治用寒凉,则脾(喜燥而恶湿)胃运化功能败坏,元气恢复遥遥无期,反而越来越虚弱,消渴病人的病情只会越来越重,没有痊愈的希望了。

一般在应用寒凉药的同时,我们还会喜欢用滋阴药。须知任何药物作用于人体都要通过脾胃的运化吸收,而不能直接作用于人体。大家都知道一般滋阴药都比较滋腻,不易消化。在人体急于通过消化吸收来恢复和补充元气的时候,我们反而用了不易消化吸收的药物,增加了脾胃的负担,是与治疗目的背道而驰的,也会导致病情逐渐加重。
2.2消渴病的证治原则
      现代社会,人们大多生活在不良的生活习惯当中,“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导致元气大虚,发为消渴病。此类消渴病人往往病史较长,病势缠绵,变证丛生,根据六经辨证大多属三阴证,以太阴、少阴为主。
(1)太阴证,主方是附子理中汤。
①三阴统于太阴,消渴病三阴证以治太阴为主
      元气寄居于肾,肾主藏,为先天之本;脾胃为水谷之海,主运化,为后天之本。人出生之后,脾胃太阴之气最为重要,先天之气,非胃气不能滋之。内经云:“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伤寒也有除中死证,太阴为后天之本,与刚明同为中气,统“胃气”。故三阳统于阳明,三阴统于太阴。
      临证宜时时顾护中气,急危重证则宜回阳救阳。总之,时时处处要顾护“胃气”,阳明太阴为胃气之本也。另外,阳明太阴属于中焦,为坎离心肾水火交通之要塞,宜通而不宜滞,宣温而不宜寒,寒凝滞塞,水火不交,否结诸证生矣。
      三阴统于太阴,则治疗消渴病三阴证须以治太阴为主。消渴病的元气不足主要表现在脾的功能不足。如消渴病人,受伤以后,伤VI不能愈合,而且不能愈合的伤口老往外流血或脓液,说明脾统血、脾主肌肉的功能失常。
②补土伏火
       寄居于肾中的元气经肝生、心长、肺收、肾藏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循环,脾胃属土,居中央调度。
       如前所述消渴病病因病机的关键是元气亏虚,火不归元,治疗有凉降和温补二法。凉降着眼于阳明胃,胃主降,凉降顺胃之性,胃属阳土,故可曰“补土”;胃降则火亦随之归元,故可曰“伏火”。
       温补着眼于太阴脾,太阴主开,太阴的开机就是为了使火归元,使火能够收藏于肾。温补脾土,正可以恢复太阴主开的功能,使火归元,故亦可曰“补土伏火”。
(2)少阴证,主方是四逆汤。

①驱肾中阴寒,引火归元
      有一等久病之消渴病人,服上述“补土伏火”之理中辈不效,且三消症状不明显,反而有脉微细,但欲寐的少阴证的症状。理中辈乃理中焦之阴寒,此阴寒在下焦肾,所以不效。人身之元气寄藏于肾,元气本属阳热之气,其性趋上,但能寄藏于人身下焦肾中,皆赖肾之藏性,肾主藏。今肾被阴寒所占,肾之藏性亦失去效用,元气上越而为害,正所谓“气有余便是火”。
       我们能够去除肾中的阴寒,则肾的收藏功能自然恢复,太阳寒水之气的收敛功能亦能得以发挥,浮越于外的元气自然回归于肾,则不需清火而火自除,不需引火则火自归元。
      另外,在服药期间出现太阴少阴经之外,其他经的症状,可以根据具体病情,“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对症下药。
       总之。消渴病发病的根本病机是元气虚衰,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脾肺肾三脏的元气虚弱。元气虚衰也是消渴病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是消渴病久治不愈的病理基础,并且贯穿于消渴病发生发展的始终。所以,扶助元气法是治疗消渴病的根本方法,任何能够减少元气耗损,能够保养元气,增长和恢复元气的方法,都是消渴病治疗的正法。


你主宰 我崇拜--糖尿病防治重在扶阳(转载)-朱章志教授
 

如果你是一个对生活观察细致的人,你一定会最先注意到春天树梢的第一颗嫩芽;聆听到夏日第一声蝉鸣;看到秋风渐起吹落的第一片黄叶;触摸到冬天的第一场雪!昼夜的更替、四季的轮回,你能感知到是什么力量在支配这种规律吗?这种力量就是太阳——天、地、人之间的“阳气”!四季的变化不过就是阴阳交替,天地间阳气生、长、收、藏的过程。中医防治疾病最高境界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就是一切向自然取法。 

人体的阳气对于人体,如同太阳对万物一样重要!所以,太阳——正如一首流行歌曲里面所唱到的“你主宰,我崇拜,没有更好的办法!”难怪乎大医家张景岳就说:“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中医最早的经典著作——《黄帝内经》明确指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人的五脏六腑、气血津液,四肢百骸必须在阳气的推动下才能发挥正常活动,而阳气又是容易耗失的!所以《黄帝内经·灵枢》上称:“人四十,阳气不足。损与日至”,就是说人过了四十岁,阳气就在走下坡路了,于是很多疾病都在这个年龄阶段容易发生,糖尿病就是其中一例。 

一、糖尿病症状和阳气的关系 

“糖尿病”——中医称之为“消渴病”,在古代属于“富贵病”。主症为“三多一少”,就是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多饮是口渴之后“饮水自救”的一个表现,为什么消渴病患者容易口渴?这其实与人体的脾肾阳气亏虚和枢机不利息息相关。为了便于理解,这里我们“道法自然”举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不知大家见过抗旱没有,炎炎夏日,农田缺水龟裂,很深的水井往往还是有地下水的,要水从地底下流上来,我们需要借助水泵这种工具,有了水泵水就可以源源不断抽上来滋润干涸的土地。其实我们的肾阳的蒸腾作用就相当于水泵的动力,而脾阳的输布功能就相当于水泵本身,如果两者其一虚弱,或是两者都虚,津液不能上承于口那就会出现口渴多饮的症状了,同样的道理如果三枢不畅,特别是水火气机运行之通道——少阳之枢不畅就会导致阳气内郁不能布展,结果出现津液输布不利的问题也能引起口渴。津液输布障碍,津液就会下渗于膀胱,这样又出现了消渴病的另一个主症——多尿。消渴病还有一个主症就是多食。我们中国人民讲究“民以食为天”,连孔子都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大家见了面寒暄的第一句常常是“您吃了吗?”于是很多人认为能吃是福,其实食量很大并不是好事,往往提示着你的脾阳开始虚衰了,道理很简单??——打个比方那就如同小马拉大车。开始你给小马加鞭,它也许可以拉动大车,但是很快就会衰惫下来,最后别说是大车就连小车也拉不动了。脾阳也是如此,开始的时候处在一个代偿的阶段,当脾阳不能代偿时,它会突然垮掉,其结果就是发展为消渴病。

二、怎样扶阳气?

笔者多年从事糖尿病的临床实践与研究,认为消渴病之发生、发展,自始至终都和阳气密切相关,简而言之,消渴病的病机就是:脾肾气(阳)亏虚,枢机不利。所以在治疗方面着重固脾肾两本,畅达三枢,扶阳气和畅通阳气之道路要贯穿在消渴病的治疗始终,并且扶阳不忘补阴,于阴中求阳。

1.固其两本

祖国医学认为,“两本”指先天、后天之本,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肾乃生命之根,内寓元阴元阳,“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景岳全书》),脏腑的气化皆始于此,故为先天之本。这就好比说肾阳就是我们人体的太阳。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人资之以为生,故为后天之本。脾肾两脏在水液代谢方面亦起着重要的作用,“肾主水液”。人体的水液代谢,肾阳的功能最为重要,就像自然界一样,阳光普照、烈日炎炎,水气上蒸,河流才会干涸。而在人体若肾阳不足,则气化、推动和固摄作用失常,引起水液代谢障碍,出现痰饮、水肿,多尿,遗尿、尿失禁、小便余沥、尿少、尿闭等病症。脾主“运化水液”。脾气健运,既能使体内各脏腑组织得到水液的充分滋润,又能防止多余水液在体内停滞,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而在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肾阳脾阳的不足,就会产生诸如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正是危害我们生命健康的元凶,引发多种并发症。这就好比社会现象中正气不足,歪风邪气就盛行、肆虐无常一般。所以,治疗的根本就是固护脾肾阳气,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的临床经典著作《伤寒论》非常注重“扶阳气”,清朝温病学家吴鞠通指出“伤寒一书,始终以救阳气为主”,而扶阳只有扶脾阳、肾阳,才是扶阳的根本。书中所论扶脾肾阳气又兼有祛邪的代表方就有:苓桂术甘汤、茯苓四逆汤、理中丸、附子理中汤、真武汤、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汤、五苓散等。

 

2.和畅“三枢”

阳气功能异常不单单只是盛衰问题,更与其升降浮沉运行的大环境相关。我们讲究“道法自然”,还是用自然现象来做比喻吧。刚才讲了脾肾阳气两虚,是好比自然界没有了太阳或是太阳热力衰退了——这是阳气的绝对不足;但是还有另外一种状况——阳气的相对不足,那就是太阳还是那个太阳,只是有层层乌云遮挡了它的光芒,阳光通向大地的道路被隔断了,这个时候要获得光和热,就要拨开云雾,才能见天日。人体也是如此,有时病人明明是阳虚表现,根本的问题却是阳气运行的道路出现了问题。体内阳气要正常的布展要通过一张张的“门”,对于“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论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朱济公对此释云:“阴阳出入,故谓之门”,这个门是相当重要的,我们一再的强调要“天人相应、道法自然”,人体的阴阳出入变化必须与四时阴阳的变化协调同步,就必须设立某种调节门户的机理,使其能适时地开户与闭合。而“门”的开合关键不就是门轴吗?“枢”即门轴也!在人体这个轴有三个,这便是《素问·阴阳离合论》所说的“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太阳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也就是少阳之枢、少阴之枢、半上半下之枢。由于开合枢关系到人体本身及其与天地的协调,影响着阴阳之气的出入升降,因此,开合枢的障碍必然会导致人体的阴阳失调,升降紊乱,从而成为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所以,调理开合枢纽,使其作用恢复正常,就成为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伤寒论》论述到调理少阳之枢为小柴胡汤,少阴之枢为四逆散,半上半下之枢为半夏泻心汤。临床随证加减之,或单调枢机,,或与温脾肾阳气两者合用,往往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3.阴中求阳

《易经》里有云“孤阳不生,独阴不长”,阴阳是互根互用的,两者互相依存,互为根本。如果阳虚单单扶阳,则阳气易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所以在扶阳气的同时不能忘了补阴,正如《景岳全书·新方八略》中所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这一点医圣张仲景早有认识,在《金匮要略》中有一个治疗消渴病的名方——肾气丸,原文如此论述“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分析这个肾气丸的组成特点就是:大剂量的补阴药如干地黄、山药、山茱萸等加上小剂量的温阳药如桂枝、附子。制方的思路很好的体现了阴中求阳的思想。源于这个思想,笔者在临床治疗消渴病温脾肾阳气的同时,还让患者同时服用中成药消渴丸,因为消渴丸中有大队的养阴药如地黄、花粉等,这样可以加强温阳的疗效,取得不错的效果。

三、怎样护阳气? 

广东地处岭南,南方在五行里面属火,那么人体的阳气就会旺盛吗?的确地处南方气候要比北方温暖很多,我们穿着短衫开着冷气在电视机前看“神六”升空,而酒泉那却是雪花飘飘。南方得到太阳的阳气确实比北方要多,可是阳气的特性除了升发外还需要收藏,《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云“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冬天阳气潜藏下来是为了春天的阳光更加明媚,就如拳头打出去还要收回来,才能再次打出去一样,人体的阳气同样需要收藏。而在岭南地区,在相对暖和的天气里,人的活动时间长,汗出多,阳气耗散得快,更容易导致阳虚。

太阳是自然界阳气来源之根本,其实太阳也是需要“休息”的,每到一定周期,太阳的热力就会相对减退。而今年就是太阳的低潮期,根据 “天人相应”相应的观点,这也会影响到人体的阳气。这时保护阳气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正常人如此,更何况糖尿病患者!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注意控制饮食,切不可贪图一时之快,暴饮暴食或是喝大量的冷饮,这些都是容易损伤脾阳的,另外在喝凉茶时一定要谨慎,确定是真的“上火”了才可以适量的饮用,否则伐伤脾阳,有百害而无一益。另外在房事上应该有所节制,惜精节欲,保护肾阳。总而言之,在生活中处处要做到“天人一致”,时时注意固护阳气,只有这样才能颐享天年!

中西医结合是防治糖尿病的最佳模式(转载)-朱章志教授
  近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升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生命健康,对于糖尿病的防治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着即时降糖效果不理想、检验指标改善不明显等一些不足之处,有的临床工作者和学者因此提出,降糖疗效确切、作用迅速、能够替代西药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的中药尚未问世,从而怀疑、甚至否定中医药在糖尿病防治中的地位与作用。针对这些情况,笔者认真研究中医消渴病发展史以及近年来相关文献报道,并结合自己多年来经验与体会,充分肯定了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同时应进一步加强临床与实验研究,走中西结合的道路,推动中医药防治糖尿病研究不断深入开展,从而促进糖尿病防治水平的整体提高。 

 

1.中医药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糖尿病隶属于祖国医学的“消渴病”范畴,又称其为“消瘅”、“肺消”、“膈消”、“消中”等。在我国最早的古典医籍《黄帝内经》中就对糖尿病的病因、症状、病机、治法等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如《素问·奇病论》云:“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指出了消渴病是由于过食肥甘厚味引起,治疗以芳香化湿健脾为法,这些观点在今天看来都不过时,“除陈气”的治疗原则如今依然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东汉时期,医圣张仲景发展了《内经》的理论,在《伤寒杂病论》中较为详细地论述了消渴病的病因、病机和辨证论治。张仲景依据消渴病的不同症状,确立了三消辨证之法,辨明了消渴病肺胃津伤、胃热、肾虚的病因病机,治疗上采用白虎加人参汤清泄肺胃,生津止渴,以治中、上二焦,八味肾气丸补益肾气,阴阳双补助气化以治下消,这些辨证方法和用药方法,为后世对消渴病的辨证论治奠定了基础。

明、清代,中医学对消渴病的认识也进一步完善和加深。如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三消干渴》提出“三消之病……有虚实”、“消证有阴阳”,因此认为“凡治消之法,最当先辨虚实”,并在篇末列出三消主方及备用方共计42首以供临床随证选用。李梃在《医学入门》认为“治渴初宜养肺降心,久则滋肾养脾……然心肾皆通乎脾,养脾则津液自生,参苓白术散是也”提出应把补脾益肾放在首位。陈修园在《医学实在易·三消症》中亦提出了以“燥脾之药治之”的观点。叶天士在《临证指南》中说:“三消一症,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在用药上,他倡导应用养阴药为主,这与现代中医临床认为消渴证多气阴两虚,用药多选用益气、养阴、清热之法基本吻合。

近年来,口服降糖药物不断更新,胰岛素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大广泛。与此同时,中医药在防治糖尿病方面的研究中亦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既发展了祖国医学对于糖尿病的认识,使其理论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同时在治疗方面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医药以其整体调节、增强体质、疗效稳定、毒、副作用少等优点,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医药在消除或减轻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西药用量,改善脏腑功能,纠正糖脂代谢紊乱,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循环的作用,改善或逆转胰岛素抵抗,尤其是对慢性并发症防治更具明显优势和潜力。随着中医学与现代科技的相互渗透,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防治糖尿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正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2.中西医结合是防治糖尿病的最佳模式 

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糖尿病控制和并发症试验(DCCT)等研究证实血糖控制对糖尿病并发症、特别是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发现,糖尿病仅仅是控制好血糖是远远不够的,许多病程超过5~10年的糖尿病患者,虽然血糖控制的较为理想,但是并没有阻止其并发症的发生,而糖尿病的重大危害恰恰是其并发症,因此,糖尿病的防治不能以降糖效果作为评价疗法价值的唯一指标,对于糖尿病的防治不仅要将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更重要的是要积极的预防其并发症的发生,这就要求我们超越血糖,全面控制危险因素。

在今后的研究中,特别是要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中医和西医是两种不同的医疗体系,西医主张对因、对症治疗。西医的降糖药物具有降糖快、力度强、疗效显等优点。对于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如糖尿病酮症、酮症酸中毒等,使用胰岛素可以迅速、有效地控制病情。但长期大剂量应用口服降糖药物,容易产生继发性失效,并且多数降糖药物都有一定毒副作用。中医主张整体治疗,强调辨证论治,对预防和延缓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有一定的优势。中、西医治疗糖尿病各有其优缺点,将两者结合起来有利于优势互补、扬长避短,既发挥西药降糖即时效果好的优点,又可以发挥中医药标本兼治、整体调理、防治并发症的优势,两者相得益彰。在中西医结合过程中,要注意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既体现了治疗的针对性,又发挥了辨证论治的优势,更有利于重新认识病证与糖尿病病因病理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规律性,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打开实质性的突破口。现代研究和实践也充分证明,中西医结合、中西药联用可以更加有效控制血糖,稳定病情,还可以程度不同地减少降糖药物的剂量,是我国糖尿病防治的最佳方案。

 

3.中医药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笔者多年从事糖尿病的临床实践与研究,谨遵《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原则,以及《伤寒论》“扶阳气,顾胃气,固两本”之精髓,认为消渴病之发生、发展,自始至终都和阳气密切相关,正虚失枢邪凑为糖尿病病机关键。所以在治疗方面以扶正、和枢、祛邪为大法,着重固脾肾两本,畅达三枢,扶阳气和畅通阳气之道路要贯穿在消渴病的治疗始终,并且扶阳不忘补阴,于阴中求阳。

2.1固其两本以扶阳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指出人体的生命活动全赖乎阳气。张介宾《类经附翼》中指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进一步强调了阳气在机体生命活动过程中的重要性,人体的精血化气、血液运行及脏腑进行各种功能活动,都是在阳气的推动、激发下来进行和完成的。所以说阳气为一身之瑰宝,是机体活动的原动力。

祖国医学认为,“两本”指先天、后天之本,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肾乃生命之根,内寓元阴元阳,“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景岳全书》),脏腑的气化皆始于此,故为先天之本。这就好比说肾阳就是我们人体的太阳。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人资之以为生,故为后天之本。脾肾两脏在水液代谢方面亦起着重要的作用,“肾主水液”。人体的水液代谢,肾阳的功能最为重要,就像自然界一样,阳光普照、烈日炎炎,水气上蒸,河流才会干涸。而在人体若肾阳不足,则气化、推动和固摄作用失常,引起水液代谢障碍,出现痰饮、水肿,多尿,遗尿、尿失禁、小便余沥、尿少、尿闭等病症。脾主“运化水液”。脾气健运,既能使体内各脏腑组织得到水液的充分滋润,又能防止多余水液在体内停滞,从而维持体内水液代谢的平衡。

在糖尿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肾阳脾阳的不足,就会产生诸如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这些病理产物正是危害我们生命健康的元凶,引发多种并发症。这就好比社会现象中正气不足,歪风邪气就盛行、肆虐无常一般。所以,治疗的根本就是固护脾肾阳气,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的临床经典著作《伤寒论》非常注重“扶阳气”,清朝温病学家吴鞠通指出“伤寒一书,始终以救阳气为主”,而扶阳只有扶脾阳、肾阳,才是扶阳的根本。临床上要根据脾肾两者病变之不同情况辨证施治,灵活运用。病程较短而阳气不足者,脾弱为主,治当补脾;病程较长而阳气衰微者,肾虚为主,急宜补肾;脾肾两虚者宜双补,肾为全身阴阳之根本,肾阳旺盛,自能温煦脾阳,运化水谷,化生精微,充养全身书中所论扶脾肾阳气又兼有祛邪的代表方就有:苓桂术甘汤、茯苓四逆汤、理中丸、附子理中汤、真武汤、附子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桂枝汤、五苓散等。

2.2和畅“三枢”以祛邪

《素问·六微旨大论》云:“升降出入,无器不有。”凡物之成形者,皆有气化活动存乎其中,升降出入则是其基本表现形式。然而升降出入的正常与否,又与“枢”的运转状况密切相关。枢者,门轴也,是事物运动的关键。若机体的枢机运转正常,则生机盎然,虽病亦轻,或病重易治,反之则病重,甚至于危。故《素问·六微旨大论》指出:“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

阳气功能异常不单单只是盛衰问题,更与其升降浮沉运行的大环境相关。有时病人明明是阳虚表现,根本的问题却是阳气运行的道路出现了问题。体内阳气要正常的布展要通过一张张的“门”,对于“门”《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有论述:“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朱济公对此释云:“阴阳出入,故谓之门”,这个门是相当重要的,我们一再的强调要“天人相应、道法自然”,人体的阴阳出入变化必须与四时阴阳的变化协调同步,就必须设立某种调节门户的机理,使其能适时地开户与闭合。而“门”的开合关键不就是门轴吗?“枢”即门轴也!在人体这个轴有三个,这便是《素问?阴阳离合论》所说的“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太阳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也就是少阳之枢、少阴之枢、半上半下之枢。由于开合枢关系到人体本身及其与天地的协调,影响着阴阳之气的出入升降,因此,开合枢的障碍必然会导致人体的阴阳失调,升降紊乱,从而成为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阳气的作用得以正常发挥,有赖于体内阳气运行的道路通畅。在枢机的协调之下,机体“真阳”散布于全身各处,以激发和调控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和新陈代谢,抗御病邪的侵袭,并驱除体内病邪,从而维系人体生命的进程。若枢机不畅,阳气这一运行规律被打乱,则导致人体的阴阳失调,气机升降紊乱,从而成为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如脾胃升降之枢不利则机体气机逆乱,升降失常;如少阳之枢不利,阳气运行通道受阻,则水饮痰湿瘀血内停,甚则郁而化燥化热,损伤津液;如少阴之枢不利则阳气不能生长、潜藏。

所以,调理开合枢纽,使其作用恢复正常,就成为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若枢机运转,则阳气得以正常运行,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亦可随之而去。《伤寒论》论述到调理少阳之枢为小柴胡汤,少阴之枢为四逆散,半上半下之枢为半夏泻心汤。临床随证加减之,或单调枢机,或与温脾肾阳气两者合用,往往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2.3阴中求阳

《易经》里有云“孤阳不生,独阴不长”,阴阳是互根互用的,两者互相依存,互为根本。如果阳虚单单扶阳,则阳气易为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所以在扶阳气的同时不能忘了补阴,正如《景岳全书?新方八略》中所云“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这一点医圣张仲景早有认识,在《金匮要略》中有一个治疗消渴病的名方——肾气丸,原文如此论述“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饮一斗,小便一斗,肾气丸主之”。分析这个肾气丸的组成特点就是:大剂量的补阴药如干地黄、山药、山茱萸等加上小剂量的温阳药如桂枝、附子。制方的思路很好的体现了阴中求阳的思想。源于这个思想,笔者在临床治疗消渴病温脾肾阳气的同时,还让患者同时服用中成药消渴丸,因为消渴丸中有大队的养阴药如生地黄、天花粉、山药等,这样可以加强益阴和阳的疗效,取得不错的效果。

2.4固护阳气为要

当世之人不知顺应自然养生,或紧张烦劳,起居无常;或熬夜作乐,醇酒无度,不慎风寒以护卫气,节生冷以护胃气,谨房帏以护肾气,戒怒郁以护肝气,致阳气不得潜藏于内,久则阳气渐虚,正气戕伐而致消渴症起。临床所见,现代糖尿病多为中老年起病,并以2型多见,临床上“三多一少”症状并不典型,细审其证,阴虚之症不明显,却多伴阳衰气虚诸症,临床表现为倦怠乏力,神疲气短,面色晄白,形体肥胖,不耐劳作,虚胖体弱、心悸气短,脉沉细无力,虽口渴但无舌红少津,反多舌淡齿痕、苔滑之象。故养生防病中要注意固护机体阳气。

阳气的特性除了升发外还需要收藏,《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云“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冬天阳气潜藏下来是为了春天的阳光更加明媚,就如拳头打出去还要收回来,才能再次打出去一样,人体的阳气同样需要收藏。而在岭南地区,在相对暖和的天气里,人的活动时间长,汗出多,阳气耗散得快,更容易导致阳虚。

太阳是自然界阳气来源之根本,其实太阳也是需要“休息”的,每到一定周期,太阳的热力就会相对减退。根据 “天人相应”相应的观点,这也会影响到人体的阳气。这时保护阳气就显得更为重要了。正常人如此,更何况糖尿病患者!所以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时时注意控制饮食,切不可贪图一时之快,暴饮暴食或是喝大量的冷饮,这些都是容易损伤脾阳的,另外在喝凉茶时一定要谨慎,确定是真的“上火”了才可以适量的饮用,否则伐伤脾阳,有百害而无一益。另外在房事上应该有所节制,惜精节欲,保护肾阳。总而言之,在生活中处处要做到“天人一致”,时时注意固护阳气,只有这样才能颐享天年!


 糖尿病中医治疗——章真如

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章真如

摘自http://www.docin.com/p-48405870.html

 

 

 

糖尿病证治述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