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重农抑商的真相

 東泰山人 2012-11-17

重农抑商的真相

 

 

大洋新闻 时间: 2012-11-12 来源: 信息时报

  王文剑(学者)

  在古代中国,历朝历代的皇帝和百姓对商人这个群体存在很重的偏见,从始至终,对他们不待见,不给好脸色。刘邦平定天下后,就明确要求,那些有钱的商人们即使再有钱,也不许显摆,不许穿丝绸做的好衣服,不许坐车出行,还要交纳更多的税收。到了宋代以后,商人们的子弟不许参加科举考试,连奋发努力、报效祖国的机会都被褫夺了。那些掌握话语权的知识分子们,不管文章写得如何,但在公开场合,也绝不和商人们往来(私下里暗送款曲不算),仿佛和这些人一旦沾边,自己的名誉和前程从此就彻底完蛋,一辈子都无法抬头,八辈子都无法翻身。老百姓更是以各种方式往这些人身上泼脏水,喜欢把龌龊不堪、让人丢脸的事儿(比如,男盗女娼、逼死佃农家的女儿之类的)往这些人身上联想。江湖中那些以杀人越货为生的盗匪们,本来自己已经活得半人半鬼、死了不能入祖坟了,他们也竟然觉得自己的社会地位比商人高,很有资格看不起靠劳动和智力求活的商人,比如,宋江经常向兄弟们表达,那些斤斤计较利益得失的商贾行为不是好汉所为,他的意思好像是,从商等同于矮脚虎王英强霸良家妇女的行为,一样让英雄好汉很不齿。

  古代中国商人们就是在极度压抑的生活中活着。按说一个群体都活到这个份上了,大家还有什么积极性去从事这个行业,早应该就绝种了。可是,实际上,商人们尽管活得很憋屈,但从来都没有消亡过。大家嘴上骂、手上打,实际上也就是表达一下对别人富、自己穷的不忿之情,商人们要摇着拨浪鼓,送来吃喝用度的好东西,没见几个不兴高采烈地跑出来,争着抢着往商人们手里塞钱。皇帝们在公开场合经常宣扬重农抑商的国之大策,可真正执行起来,却是两回事儿。商鞅变法之后的秦国大搞重农抑商,但到了秦始皇时期,尽管把孔、卓两家巨贾迁到别处,但到汉初之时,这两家在老本行上依然是我行我素,经商的劲头没有丝毫退减,做派依然威风。在巴蜀的寡妇清,继承夫家的产业,几乎垄断全国丹砂、水银的生产和销售。看来,秦始皇也没把这些人怎么样,从来没有表达过把这些富可敌国的商人逼到绝路上的意思。即使到了汉初,刘邦确实是对商人发家致富和他们的摆阔行为不满,他的儿孙们登台后,对商人们却松绑、解开镣铐,摆出十足的支持姿态。汉武帝时期,还聘请商人家庭出身的桑弘羊、齐地大盐商东郭咸阳、南阳大冶铁商孔仅来担任财政部和农业部部长,为自己打理全国财政。此后的皇帝们对商业始终抱着极大兴趣,唐玄宗还对在自己眼前摆阔的商人王元宝说,朕天下之贵,元宝天下之富,对商人表达了一种你玩你的、我玩我的,大家相安无事、各取所需的意思。而到了宋朝,来自商业的税收已经成为国家财政的主流,看看《清明上河图》,大家就知道了,画家张择端站在东京汴梁的郊区虹桥附近,纤毫毕现地展示出商人们快乐发财的表情和鳞栉比鳞的商铺,由此可以想象,在东京大相国寺附近的商业繁华区,商业该会发达到何种程度?有空闲时间的人没事可以想象一下。

  种种迹象表明,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也就是说给大家听听的,国家从上到下都没怎么太认真。大家都知道,农业生产的附加值实在太低,商业利润实在太丰厚,那么多国家级的理财家绝不会放着肥猪不杀,杀瘦的。这么看,硬说古代中国抑制商业发展,就显得很牵强了,最起码在作案动机上很难成立。不过,国家对商人的态度却绝对是很苛刻的,所谓重农抑商也不是说着玩的。国家对商业态度好,是因为能得到好处,对商人态度差,则是因为在皇帝看来,商人是一帮危险分子。说他们危险,是指这些人对于皇权的稳固会产生极大威胁,让皇帝时刻不放心。

  在古代中国,生产力不发达,农业也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生产规模小,农地分布分散,农民们靠自己的一把子力气和上天的脸色,生产自己的所需产品。在这种经济形态下,大家的经济活动实际上遵循的是自然经济法则,也就是丛林法则。如果没人管着,必然会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结局。商人们在融通资财的过程中,赚取巨额利润,只要经商路上不被打劫,不被贪官恶吏强取豪夺,自己还足够聪明,很容易变成一个地区甚至全国的富商大户。这些人有钱后,除了置买家财和多娶几个媳妇,还会想着买个官爵,变成有钱又有权的人,然后,再用权去赚取更多的钱和更多的地盘,这样类推下去,是不是最后那个大商人应该就有能力当皇帝了。从历史上看,那些经商的人造反很多都闹出了让皇帝招架不住的动静,比如,玩奇货可居游戏的吕不韦、资助刘邦起事的吕太公和贩私盐的王仙芝、黄巢、张士诚,等等。不对这些商人严加管束,皇帝睡觉也不会踏实。另一个原因是,在以郡县制为基本行政管理架构的古代中国,如果那些挤扁头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们,是很有钱商人的后代,这些人一旦当官,在家庭熏陶下,搂钱的手法和手段比皇帝还高明,皇帝开的公司还咋挣钱,所以,商人的子弟不能当官,逐渐成为古代中国的通例。再说了,有钱的商人子弟一旦铆足劲学习,肯定比农家子弟从小受的教育好,一般而言,这些人遍布官场的机遇,比农家子弟要高得多,广大农村地区的爱学习的孩子们肯定不服气。

  当然,商人们不受皇帝喜欢,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从秦汉开始,皇帝总是想着法子地搞专制独裁,经过比较后,皇帝们发现,守着本乡本土过生活的农民见识比较少,分布比较散,皇帝编瞎话骗人,役使这些人,即使很过分,这些人也不容易发现,即使发现了,反抗的力量也不容易积聚起来,对皇帝的专制独裁结下的果子也不得不强忍着咽下去。而对商人们来说,情况就大不相同了。一直经商且没有破产的商人们必然要经常走街串巷,这些人见识多,和人沟通多,因为还有钱,很容易形成利益联盟,比如成立一个商会之类的组织。对于来自皇权的厚颜无耻剥削,这些人表示起不满,可就不是停留在发发牢骚了。大家都是从商的,锱铢必较是职业素养,脑子灵光是必备能力,爱财如命是天生品性,皇帝想忽悠他们,抽他们的钱,他们的疼痛感比那些没钱的人更敏感,也就更容易反抗皇权。一旦凑到一起,大家凑点份子,煽动起个把民变和罢市之类群众性活动,也是很容易的,可这样一弄,皇帝也就糗大了。日本侵华期间,来自大阪市的第4师团,遇到要打恶仗,兵士们会接二连三的申请病假,出征前,互相祝福的是,保命第一,而不是说写为天皇尽忠之类不要命的狠话,后来中国军队知道第四师团参战,本来能打赢的仗,也会打输,很愿意和他们见面,见面后大家的情绪就被激发得无比高涨。之所以会出现这种软蛋部队,也是因为大阪是商人积聚的地区,对天皇的那套教唆人干坏事的说法从来都没当回事儿。看这帮人为大东亚共荣圈打仗则能躲就躲,但如果天皇对大阪横征暴敛,这帮人反抗起来也是很不怕死的。明朝末年,因为皇帝派太监来搜刮民财,东南的工商从业者也没少和这些皇帝的化身、皇权的狗腿们动手打架。商人们不好被专制,这是皇帝们看在眼里,恨在心里的。

  一般而言,皇帝们尽量把商人们赶到自己可以控制的区域内,让他们尽情发财,然后自己抽税,至于这区域多大,这要由当时的生产力来决定。同时,皇帝们也会亲自下场子,开铺经商,比如,汉武帝推行那套国家计划经济,其核心就是各级政府利用武装力量,代表皇权经商。但是,这么做,有心眼的商人们不会坐以待毙,会主动买通官府,形成官商手挽手地勾结起来、合力鲸吞皇帝财物的局面。而国家经商的最后结局总是很惨的——大官僚、大商人肥得冒油了,没成色的小商人、小农户们却一个个倾家荡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