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多年前,中国最富有的一批人,之后,却因地利人和逐渐衰落了

 漫步之心情 2019-03-05

做生意的行业叫做“商业”,市场上用来交换的物品叫做“商品”,做生意的叫做“商人”。为什么凡是与生意有关的事和人,都要冠以“商”字呢?原来,这与我国的商朝有着直接关系,“商人”就是从“商族人”这个词演变而来。

4000多年前,黄河流域居住着一个古老的部落,他们的首领叫契,契协助大禹治水有功,他的部落被称为商部落,契之孙相土首先发明了马车,六世孙王亥又发明了牛车。农牧业的迅速发展,他们生产的东西有了过剩,契的六世孙王亥很会做生意,就变卖了这些马车跟牛车。

所以,之后大家就把这些做生意的人称之为“商人”。

多年前,中国最富有的一批人,之后,却因地利人和逐渐衰落了

多年后,有一首诗里这样描写古代的商人:“商人河下最奢华,窗子都糊细广纱。急限饷银三十万,西商犹自少离家。”

这首诗出自《扬州竹枝词》,在明清时期流传极广,描述的是西商,也就是当时来自陕西、山西的商人在扬州地区行商的盛景。扬州下关紧挨着京杭大运河,这群来自外地的商人凭借出众的商业头脑迅速致富,成了一个又一个雄踞一方的商业巨子。

时隔数百年,我们仍能在扬州城看到历史悠久的“山陕会馆”的风貌。然而,随着事过境迁,盐商会馆的繁荣盛景已不在,仅剩一些破败的门楼和摇摇欲坠的旧屋。这些遗址深藏在东关小巷中,逐渐被世人淡忘。

多年前,中国最富有的一批人,之后,却因地利人和逐渐衰落了

明太祖率领的义军击败了蒙古人后,残存的元军仍觊觎着中原大地,随时准备卷土重来。由于,时局动荡,西北地区的少数民族也逐渐有了离心倾向。朱元璋崛起后,将大量财政投入到西北地区的防务上,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巩固关中。

然而,西北地区环境恶劣,人口不多,庞大的边防军们驻扎在贫瘠的土地上,很难从当地获取给养,每年朝廷都要拨付大量军饷粮草供养当地边防军队。由于,物资数目庞大,从内陆调往西北的过程中颇为费事费力,国库逐渐难以负担这项开支。

所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朱元璋特批民间商人,可以通过帮助运输边防补给,来换取贩卖食盐的许可证。

朱元璋的这项政策是开明的,淮盐的利润丰厚,无数商人趋之若鹜,大量商人的涌入使边防补给问题迎刃而解。作为地理条件最优的陕西商人,从这一政策中赚的盆满钵满,从全国商人中脱颖而出。关中地区的农民们发现了商机,纷纷进城贩粮卖盐。

多年前,中国最富有的一批人,之后,却因地利人和逐渐衰落了

与陕西相比,山西的粮食产量不多,山西商人若想享受换取贩盐许可的国家政策,必须大费周章地前往山东购买粮食,然后,转道抵达边关,换取贩盐许可。而后来,崛起的徽商,由于,徽州地形复杂且远离边关,所以,在这场贩盐热潮中吃了大亏。

自然,这也是徽商并未在这一时间起步的原因。

明朝中叶时期,陕商一家独大的格局发生变动。1492年,负责全国税务的户部尚书叶淇走马上任,将原本的输粮换取盐引的“开中法”改成用银钱换盐引的“折色法”。这项改革使商人们不必大费周章地将补给送到边关,而可以直接用银钱兑换盐引。

叶淇出身江苏淮安,这一举动明显是为故乡商人谋福,打破了边商一家独大的格局,给内陆商人提供了绝佳良机。

有了这一改革,原本,留在寒苦边境种粮食的商人们失去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山西、陕西的商人们离开故乡,凭借早年积累的资金跻身两淮市场,成为专业的盐商。据统计,在“折色法”颁布后,有五百余名陕西商人来到扬州经商。

而正是在扬州,陕西商人与厚积薄发的徽商们展开了激烈的商战。

多年前,中国最富有的一批人,之后,却因地利人和逐渐衰落了

为了保护陕西商人的权益,陕西商人们集资修建了陕西会馆。随着双方商战的规模越来越大,陕西商人联合山西商人共同建立山陕会馆。山陕商人凭借早年积累的资金雄踞一方,徽商根本无法与之抗衡,最终,徽商不得不从山陕商人们的手中购买盐引。

而陕西商人逐渐胃口大开,不仅涉足盐业,还逐渐将市场扩展到皮具、布料、典当等产业中。

那么,徽商与山陕商人相比,又有什么优势呢?

答案就是地利与人和。

徽商的文化水平普遍较高,他们喜欢通过法律的手段制衡山陕商人,经常对山陕商人发起诉讼。根据史籍记载,当时徽商与山陕商人之间的诉讼案里,徽商经常大占上风,而山陕商人往往只能得到不利的判决。晚明时期爆发的一场“商籍之争”,就是双方商人积怨已久的体现。

那么,何为商籍?

其实,这就是朝廷特批给外来经商的山陕商人的“户口”。并且,凭借这一户口,山陕商人的子弟可以就读于淮安、扬州地区的学校,每年还享有七个当地科举的名额。相比之下,徽商就没有这么优厚的待遇了,徽商的家乡因为与淮扬同属南直隶省,不享受“商籍”,按规定:徽商的子弟无法就读于淮扬两地的学堂。

多年前,中国最富有的一批人,之后,却因地利人和逐渐衰落了

崇祯时期,徽商们联名请奏,希望能让徽商子弟就近读书,获得了朝廷的批准。然而,获批“商籍”的徽商在无形间损害了原有商籍的山陕商人的权益。前文我们提到每年山陕商人子弟享受七个科举名额,在徽商获取商籍后山陕商人子弟与徽商子弟共享该名额,所以,这就引起了山陕商人的不满。

当时恰巧扬州知府出身山西,为同乡鸣不平,徽商获得商籍的政策便迟迟没有落实。1643年,徽商们再次联名上书,双方再次就商籍一事吵得不可开交,最终,也没争出个结果,不了了之了。直到康熙时期,经徽商不懈努力,朝廷才特批在扬州另增七个外地商人子弟科举的名额。

最终,这场由“子女入学问题”引发的纠纷跨越两个朝代,持续了几十年,山陕商人逐渐落败,徽商则趁势崛起。

多年前,中国最富有的一批人,之后,却因地利人和逐渐衰落了

实际上,这场商籍之战的态势恰恰反映了陕、晋、徽三地商人在淮扬的实力变化。

似乎命运在冥冥之中已做出安排,攻入京城的李自成是山西人,将祖籍安徽的朱由检逼得自尽,而镇守边关推翻李自成的吴三桂又是扬州人。这一场朝代更迭,最终,给淮扬带来难以平复的灾祸,1645年多尔衮围困扬州,大开杀戒,酿成“扬州十日”的人伦惨祸,八十万民众死在这场灾难中。

至此,不论山陕商人还是徽商均未能幸免,各地商人运营百年的兴盛景象破灭于一旦。

当三地商人重回扬州后,扬州商业的格局已经历了一场大洗牌。原本,紧密合作的山陕商人逐渐产生芥蒂,陕西商人逐渐被排挤出扬州,只剩下十几家商号苦苦支撑,已无法组建成商帮,徽商趁势崛起,逐渐取代了山陕商人成为扬州商业的领头羊。

多年前,中国最富有的一批人,之后,却因地利人和逐渐衰落了

那么,陕西商人为何会在商战中落败呢?原因有很多个。

首先,明朝中期叶淇改革盐商法时,从边境发迹的陕商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地理优势,只能前往扬州与其他地区的商人争锋。满人入主中原后,清朝不再将边防视作头等大事,陕商进一步失去了客观环境优势。

从陕商本身来看,当他们背井离乡来到扬州后,虽凭借早年积累的财富优势打压了徽商,但是,他们毕竟远离了自己的故乡,失去了地利。加上,陕西人与淮扬人之间的民俗、商俗迥异,很难与当地人建立稳固的关系,进而失去了人和。

而相比之下,距离淮扬较近的徽商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些障碍,人和与地利也成了他们战胜陕商的优势。

并且,用徽商的话来说,陕商就是“农民进城”。

陕西民风质朴,陕商虽在早年的贩盐中积累了大量财富,在扬州出手也颇为阔绰,时常出入酒楼柳巷,但他们根深蒂固的质朴性格是很难有所改变的。徽商用一句顺口溜讽刺陕商:“高底馕鞋踩烂泥,平头袍子脚跟齐。冲人一身葱椒气,不待闻声是老西。”

多年前,中国最富有的一批人,之后,却因地利人和逐渐衰落了

相比于陕商,徽商普遍受过一定教育,言谈举止张弛有度,且附庸风雅。徽商的思维比较灵活,能够较快地融入当地,徽商们懂得“官商”关系网的重要性,所以,会花大力气攀附达官显贵。贩盐本来就是一种官方色彩浓厚的生意,盐商要时刻关注朝廷对于盐务的政策变动以及各地盐官的态度,而老实巴交的陕商们则并未在这方面下功夫。

久而久之,徽商们凭借与官员们搭建的友谊桥梁,逐渐战胜陕商,更是将后者排挤出淮扬。

根据史学家们总结,从明中叶至清初的二百年时间里,三地盐商在淮扬进行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陕西、山西两地的商人联手与徽商作战,最终,徽商摘取胜利果实,陕西人被排挤出淮扬,而山西人则转行,不再经营盐业。

但是,遭受打击的陕商们离开扬州,却并未销声匿迹,他们来到饱受战火摧残的四川,以此为根据地重新崛起。陕商先是在四川开办钱庄,积累了一定量的资本,后来,又以“借地入股”的形势在当地干起了老本行——盐业,逐渐一扫颓势重回商界巅峰。

多年前,中国最富有的一批人,之后,却因地利人和逐渐衰落了

现今,闻名全国的自贡盐业,可以说,就是陕西人翻盘的最佳例证。

这时的陕商虽重新经营盐业,但却不局限于盐业,聪明的陕商逐渐意识到银钱业才是最有赚头的买卖:他们将钱庄、典当行开遍四川、甘肃。陕西人严谨、认真的态度使他们在银钱业的生意上如鱼得水,加上甘、川两地民风质朴,陕西商人迅速积累了大量财富,逐渐掌控了兰州、西宁、四川等地的金融命脉。

可以说,清朝时期,西南、西北市场几乎都是陕西商人或山陕商人的天下了。

参考资料:

【《明清时期的“西商”》、《扬州竹枝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