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研究的太极禅4

 皖林 2012-11-17

太极与禅的关联:

    围绕太极与禅的关系,如何来认识二者之间的相关性问题呢?关于太极的理论,上面已经谈论了很多,而关于禅,也点到为止说了一二。其中,有关禅的话题,提及中国禅和庄子的关联,这般,我们就要从这点上找到一种突破,以便我们来认清太极及太极运动与禅之间究竟有什么妙不可言的联系。以便我们接下来探讨什么是太极禅的话题。

    说及庄子,必谈道家。而道家的代表人物有两个,其一是老子,其二便是庄子。老子可谓道家鼻祖,传世的《道德经》便是老子的杰作。而要阐述太极之哲理,如果对《道德经》有深刻的研究,便能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太极。相知对太极拳也能有个一点就破的认识。

    《道德经》以论道而证德来说事。其中,围绕“道”讲得最直接。也是直至根本的话题。老子言:“一阴一阳之谓道”。道便是一阴一阳的合成物。这个是一种抽象的把握存在。在这个道中,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没有什么不包含其中了。那么,在论述这个道的问题上。老子说了最直接的就是“上善若水”。

    老子的《道德经》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说的是,最善的人如水一般。水能够滋润万物却又不与万物相争,而停留在别人都不喜欢的地方(低洼处),所以是最接近“道”的。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而无私,说话善于恪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老子在自然界万物中最为欣赏的应该就是水了,能“圣人”的化身,更是“道”的完美诠释。
    水者如雨,“润物细无声”是我们众所周之的了,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但凡是有生命的物体都是离不开水的。
    其次,是“水往低处流”,应该也算是水“不争”的写实。因而才有了“人往高处走”的对比了。水源自高山之巅,能俯瞰世界,却是甘心一路顺流而下,滋润万物已是最伟大的了,却又不与万物相争,甚至是安身于别人都不喜的低洼处。而且水是最善于循环的物体了。只要有一点不平,便会开始流动。循环着,“生命不息,流动不止”永远想着前方行进。难得的是,停下来的时候,表面是最平静的,而在平静之下仍是不断的渗透、循环。

    相关水的特性,运用到太极运动上,便有了“以柔克刚”的说法,这也算是一条处世之道吧。水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至柔”之典范了。好比说女子,“当女人温柔到了极处,就是一种无与伦比的力量”,这“温柔到极处”应该也就是如水般。“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不知,莫能行。”滴水穿石乃是最好的写照,而洪水冲垮堤坝,形如猛兽,造成灾难也让我们对水的力量绝对不敢小觑。柔弱如水,可以不与世为争,慢慢化解刚强的力量。而水的“柔”更是到了一种“无形”的状态,只要有一点点间隙,水就能渗透进去,然后将其占满。当然,我们的至柔绝对不是懦弱,而是一种温柔的坚持。

    《庄子?山木》有语:“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这里的水,可能是山中的清泉,沾满了大山的灵气;可能是甘甜醇爽的有着井之魂灵的井水;可能是小溪中绵长的涓涓细流……总之,这水,明净、清澈、甘甜、充满灵性,如此便成了对友谊至高的评价。而且水能洗涤污垢,让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心保持明净。如此才能干干净净、清清爽爽地立足于这世间。
    “上善若水”,若水乃为上善。“道”是产生万物的总根源,先于具体的事物而存在,是世间万物的基本规律及本源。

    立足于水,让老子看到了世界的另外一种现象,看到了宇宙的总体发展规律。这个规律就是道法自然的道。当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时候” ,其实就是等于告诉我们,了解了那个道,也就懂得如何地自然而然地生活,如何的修行了。从老子到庄子,让我们看到生活的另外一面,尤其是在当下的社会,芸芸众生在尔虞我诈的追逐名利当中沉沦了自己,更加看不到世界的本质,就此,唯有对老庄思想有了深入的理解和践行,才能回归到崭新的生活方式当中来。

    如何悟道、求道、得道。再而秉承此道而生活呢?老子在道德经中已经给我们做了明确的指导。其中提及的“举轻若重”观念,画龙点睛地阐述了一个生活态度的话题。

    这里的“轻”与“柔”有着异曲同工的意义。当我们对待轻的事物,包括对待柔的作为时,如果你能在实践中运用好的话,你也就能真正明白太极运动的实质,反过来,练习太极拳的时候,就能获得极高的成就。

    关于举轻若重,这是本人创建“太极悬空书法”艺术形式过程中领悟到了至理名言。就是举轻若重这句话让我明白了如何去坚持,如何去通过举轻若重获得一种不可言状的内在收获。用在太极运动上,就是如何地练就出一种太极内劲,如何地练就出特殊的用意功夫,如何地理解太极拳上讲述的以柔克刚的奥妙。

    探索举轻若重的道理,确切地说,语言已经显得有些苍白。只有通过几十年乃至更久的时间加以实践,你才能感触到举轻若重的实际意义和价值。当你做到了,就能理解有关太极或者禅的世界,能感悟到人生的终极意义。

    话说回来,围绕太极与禅的关联问题。以上提及“老子”,继而再提及“庄子”,围绕中国禅曾经重点讲到了庄子的“坐忘”等,那么,太极与这个中国禅之间是否有着一种“泾渭分明”的关联呢?如果说太极与中国禅有着不一样的身份,二者是不相容的两个体系,我们的话题就无法阐述下去了。

    如果用哲学来概述这个问题,太极与禅的关系,我们还是可以用体用不二来加以说明。

    讲述到太极,更重要的是探讨有关其用的话题。这个用就是实用性。太极的实用性就是有关太极运动的现象。而太极运动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中国的太极拳。其被广泛的实践,通过太极拳的实践,让我们对太极运动有了很深的体会和感悟。那么,既然讲述太极要通过其用来实质化,那么,我们就把这个用放在了第一位。当我们把太极放置在用的位置上后,其前者就要有一个“体”的哲学命题存在。何者能担当这个“体”呢?话已至此,我们暂且把“禅”划到这个“体”中,于是,我们围绕太极和禅,来个哲学性的论述,便有了禅为体,太极为用的体用不二学说。

    也就是说,有了禅这个顿悟法门之“体”,继而结合太极之“用”,禅与太极不谋而合,由禅太极而化生出太极禅。也就是说太极之用结合于禅,太极禅运动就成为太极运动复归“本源”的一种特殊的表现方式,而这个太极之用回顾禅之体,也是更好体现禅学的一种方式,太极禅既是太极运动的独特行为方式,也是拓展禅学的当下作为。

    体用不二,离开了禅,太极之用便不能升华到更高的高度。也就是说,太极运动便不彻底,不能到达一种究竟的状态。好比说人为的成分与自然的作为一样,我们现有的太极拳,很多都是人为因素过重,很少能进入到自然而然的状态,很少有人能理解或把握无极生太极以及无招胜有招的大道至理。

    关于太极与禅的问题,理论高度的认识还值得进一步的阐述。这里简单论述一二,本人在太极拳与太极悬空书法一文中给予了深刻的论述,通过这样的论述,我们不再局限在太极拳运动而说事,通过太极拳及太极悬空书法有关太极与禅的深度剖析,我们才能更完整地把握禅与太极对我们生活的全面影响,才能全息地认识太极禅的现实存在意义。

 

    太极禅的名词解释:

    太极拳合于大道,效法阴阳,贯通黄老,融会儒释,是当之无愧的“哲拳”和“国拳”。融会中华博大精深文化精髓的太极拳已经成为二十一世纪最受人们喜爱的第一健康运动,帮助崇尚健康的人们走出亚健康,提升生命品质。为此,创建太极禅体系,就不可或缺地成为我们重新认识自我和打造自我的一种生活方式。

    太极禅的由来

    “太极禅”是由李连杰和马云先生发起的太极拳文化传播品牌,它以传统太极拳为基础,融会佛学之禅法,旨在强健体魄,净化身心,摈除不良习气,摆脱负面情绪,提高情商,使习练者趣向健康快乐、善良聪慧、朴质厚道、宽容豁达、沉稳冷静、雍容优雅、自在清凉之境。

太极禅的

    太极禅拳法的特点

    太极禅拳法有一套完整的功法和技巧放松身心、锻炼形体和培养觉知,使行者在行、住、坐、卧、语、默中,时时处处保持身体的放松和心灵的觉照,活在当下;于种种境界中,腾达任运,涤荡内心千百结缚和苦忧,逐渐趣向恬淡虚无、清净祥和之境,达成生命的真正意义。

    太极禅的发展现状

    2011年4月8日,在《英才》杂志主办,中信银行私人银行独家协办的第八届“我们的生活方式”中,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连同武打明星李连杰成立了太极禅文化公司,李连杰任全职CEO。意在弘扬中华太极文化,将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太极这一载体把健康和快乐传播到全世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