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过年,看好你的血糖

 昵称10856558 2012-11-18
过年,看好你的血糖
王莹 2012年01月06日 06:46  我要说两句

糖尿病患者即便在节假日也要进行定时定量的饮食,如果出门拜访亲友,可以预先安排好回家吃饭或在外就餐的时间,过规律的生活。

  春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是亲朋好友欢聚的日子。在饮食上,自然是各种美味应有尽有,令得许多糖尿病患者难以抵制诱惑,过量进食造成血糖升高,另一方面,也有的患者因为会朋晤友,通宵玩乐,而错过饭点或过于疲劳,导致血糖过低,甚至更严重的问题发生。所以,糖尿病患者过年,一定要看好自己的血糖。

  其实,许多糖尿病患者,特别是一些患病多年的患者,对自己饮食的控制都颇具心得,血糖也比较平稳,为什么到了过年过节反而出问题了呢?只要我们找对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再结合糖尿病的饮食原则,一定可以在节日中守护好我们的血糖。

  首先,暴饮暴食,忌中大忌。

  限制总能量的摄入是糖尿病患者节日饮食控制的重点。面对丰盛的饮食,可能每个菜只吃多了几口,但是总量已经远远超过了合理的能量摄入范围,在不知不觉中血糖超了标。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参加节日宴会时,应该有选择的进食,分清哪些可以吃,哪些尽量少吃。比如,蔬菜、豆制品、瘦肉、禽肉、主食等,可以按照日常用量食用,一些油煎、油炸、拔丝、糖醋的食物尽量不要吃,如果有饭后的水果、甜点也要做到浅尝辄止,不可疏忽大意。但也有的患者很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一日的进食量超标了,就擅自加大了药量,其实这种做法是非常危险的,患者的用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这个时候患者可以选择出去散散步,增加一些运动量或延长运动时间来作为调剂。当然,最好还是从“管住嘴”做起,以免增加身体负担。

  其次,定时定量,雷打不动。

  平日规律的生活是血糖平稳的保证之一。但是在节假日,由于探亲访友、迎来送往,生活规律很容易被打破,平时三顿饭可能变成两顿饭,或多了一顿晚上的夜宵,对于平常人来讲,可能可以适应这种突然的变化,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老年患者,胃肠道功能也不能很好的适应饮食的改变,就会造成血糖、血脂、血压等多重问题的发生。更加危险的是未按时吃饭却按时吃了药,会引起低血糖的发生。所以,糖尿病患者即便在节假日也要进行定时定量的饮食,如果出门拜访亲友,可以预先安排好回家吃饭或在外就餐的时间,过规律的生活。

  第三,饮酒限量,贪杯无益。

  节日期间,亲朋相聚,推杯换盏是人之常情,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尽量不要饮酒,如饮酒一定要限量。虽然酒精在人体代谢过程中不需要胰岛素参与,一般不会使血糖升高,但酒精作为一种高热量物质,每克酒精在人体内可产生7千卡(29.3千焦)热能,如果饮酒必定会影响饮食中的热量控制,所以,如果饮酒要从主食中扣除相应的能量。另外,酒精能抑制糖异生,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病人如果同时饮酒尤其是空腹饮酒的话,极易发生低血糖。严重低血糖症可使病人出现昏迷,此时易与醉酒相混淆而误诊耽误抢救时间,造成病人不可逆的大脑损伤。所以,糖尿病患者在饮酒的同时一定要进食。

  许多酒或酒类饮料,除含酒精外还含有葡萄糖或蔗糖,如葡萄酒及某些果酒中多含有葡萄糖或果糖;某些滋补药酒中加有溶化了的冰糖、红糖或蜂蜜等。这些纯糖物质是糖尿病人“敬而远之”之物。因此,这类酒即便在节假日时也尽量不要选用。

  糖尿病患者如饮酒还有以下几点需注意,一是需血糖控制良好,无其他重要的慢性病和糖尿病并发症;二是肝功能正常;三是饮酒量每天葡萄酒不超过100毫升,啤酒不超过350毫升,尽量不要喝白酒。

  第四,零食点心,切勿小看。

  过年了,家里的茶几上总是少不了几样小吃,糖果、点心、花生、瓜子等招待客人,虽然知道自己是糖尿病患者,但也免不了在聊天、看电视时随手抓起一把吃吃,这种容易被忽视的小动作,往往导致了能量摄入的超标。花生、瓜子等坚果类的食物,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少吃对身体有益,但是不加限制的吃,脂肪和能量摄入都会超标,不利血糖控制。糖果、点心含糖量高,容易引起血糖波动,这点糖尿病患者都很清楚,但是过节时,亲朋好友送来的无糖饼点心,往往成为“甜蜜的陷阱”。无糖二字往往让人们误解为完全没有糖的食物,其实所谓无糖点心,是没有外加蔗糖而已,但糕点本身是含有碳水化合物的粮食制作的,同样会产生热量,故同样不能随便多吃。

  春节是个举家欢乐的节日,虽然身为糖尿病患者,也应与家人共同分享这份快乐,饮食上不能太随意,也不要有过重的思想负担,只要保持平日的良好习惯,同时注意以上四点,相信可以很好的保持血糖平稳,愉快的度过假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