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启示类”试题的基本模式及解题策略

 天雷教育 2012-11-18

“启示类”试题的基本模式及解题策略

浙江省上虞市春晖中学    王国芳

   “启示类”试题一般都以“启示”一词为题眼,以“××(指材料)给我们什么启示”,或“××(指材料)启示我们应该如何做”为设问,要求学生根据材料有关信息分析出有关借鉴意义,即启示。另外,也有个别题目没有“启示”一词,而代之以“应该”一词,如“材料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但其实还是属于“启示类”试题。此类试题要求学生能很好的阅读材料,从中提取出有效的信息,并能在此基础上更进一步,分析出相关信息背后的意义来,因此对学生有较高的能力要求。

    一、“启示类”试题的基本模式

    1、现状呈现式

    【例1】[07高考政治广东卷第41题第3小题]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根据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2:2001年一2005年广东省人均GDP变动情况

年份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广东省人均GDP(美元)

1660.22

1812.09

2081.38

2382.95

2882.00

    材料3:广东省单位GDP能耗变动状况

鈥溒羰纠噔澥蕴獾幕灸J郊敖馓獠呗

 

    注:吨标准煤/万元是国际通用的能耗指标。

    问题:材料2和材料3对我国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简析】现状呈现式的“启示类”试题通过材料呈现出某一个问题的现状,要求考生从试题所呈现的现状中来分析“启示”。材料所呈现的现状可能是积极的、正面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反面的。象例1中材料所呈现的现状就是积极的、正面的。

    2、措施展示式

    【例2】[08高考文综重庆卷第38题第4小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学毕业生李某自愿到农村工作。他从桑蚕丝的市场需求出发,整合某村桑蚕养殖物资和人力资源,成立桑蚕养殖合作社,邀请母校专家向村民传授桑树改良技术,普及了桑蚕养殖新技术,推广桑树一步成园面积2000亩。养殖户由此节省劳动力成本50%,增产蚕茧5000公斤,增收10多万元。他为村民开辟了致富之路,凭借出色的工作成绩,当选为该村党支部书记。

    材料二    为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粗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形成来自基层和生产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链,以服务于党更好地领导人民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和国家研究和制定了包括津贴、补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助学贷款代偿、公务员招录、户口管理、一次性安置费等激励和保障措施,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应聘到村任职。

从人生价值观角度,谈谈上述材料给你的启示。

    【简析】措施展示式“启示类”试题则通过材料展示出某人、某单位或某地区的措施、做法,要求考生从他们的具体措施或做法中来获得相应的“启示”。此类试题材料所展示的措施或做法可以是正确的,也可以是错误的。如例2中所展示的做法就属于正确的。

    二、“启示类”试题的解题策略

    【解题要领】“启示类”试题的解题要领是两点:

    一是分析材料,挖掘材料的信息点。对材料要全面分析,对现状呈现式试题,既要分析材料所呈现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是什么,然后从问题产生的原因中吸取教训,获得启示,也要分析现状中的可贵或成功之处,从成功之处总结经验,从而得出“启示”。对措施展示式试题,既要分析材料中成功的做法有哪些,成功的做法启示我们可以或应该这样做,又要看到不成功的做法有哪些,不成功的做法则启示我们不应该或不可以这样做,这也是对我们的启示。

    二是回归课本,找到知识的对应点。在上述分析材料的基础上,再回归课本,把分析得出的结论与教材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对应起来,即弄清材料对我们的启示——“应该怎样做”或“不应该怎样做”,在课本上的内容到底是哪些,然后把材料与基础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即可。

    【答题策略】“启示类”试题在答题过程中一般可采用问题导航策略和材料点击策略。

    1、问题导航

    即根据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提出诸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之类的小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寻找答题的方向,获得设问所要求的“启示”。问题导航策略特别适宜于现状呈现式试题的解答。如例1中,我们可追问如下两个问题:一是广东省在人均GDP增加的同时,单位GDP能耗在下降,这说明什么?给我们有何启示?二是广东省单位GDP能耗下降的原因何在?这对我们又有何启示?通过这两个问题的导航,基本上可获得此题的大概答案了。具体列表如下:

问题导航

答案追溯

启示

广东省在人均GDP增加的同时,单位GDP能耗在下降,这说明什么?

说明他们贯彻落实了科学发展观,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应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广东省单位GDP能耗下降的原因何在?

单位能耗下降的原因可能有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等。

我国在经济发展中应依靠科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等。

    例1的参考答案:①树立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②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路子。③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全面提升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水平和效益。

    2、材料点击

    即在答题中对试题所提供的材料逐句逐层地进行分析,提取出其中的有效信息,再与教材基本知识相对应,从而获得“启示”。材料点击策略一般更适合于措施展示式试题的解答。下面结合例2,运用材料点击策略,列表作一分析:

材料点击

知识对应

启示

李某自愿到农村工作、为村民开辟了致富之路。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取向。

李某整合资源、请专家向村民传授技术,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后备人才。

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

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

李某开辟农村致富之路,凭借出色的工作成绩,当选为该村党支部书记。

人生价值是贡献和索取的统一、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要在实践中、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的干部后备人才。

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要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例2的参考答案:①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多为社会做贡献。②要树立崇高理想,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实现人生价值。

    【失误警示】“启示类”试题在解答过程中,学生极容易出现两个问题:一是脱离材料,只是简单地罗列教材知识,这是不符合设问要求的。一定要注意是从材料中得出启示。二是原理与方法论的相脱离,要么只写原理性的知识,要么只写方法论的内容。对于现状的分析,直接找到的往往是原理性的内容,我们在答题过程中不应忽略其方法论要求;对于措施的分析,虽然直接找到的往往是方法论的内容,但在答题过程中也应指出有关方法论的原理依据,特别是哲学题目。

(本文已收录于《做个爱思考的教师》一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