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旅游商品产业:零散型特征明显

 智慧旅游519 2012-11-19
撰稿: WebMaster
   我国旅游商品产业现状

    旅游业在我国是发展势头正劲的新兴产业、朝阳产业。我国旅游业目前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例是5.4%。旅游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将逐年上升,到2005年将达到6%,2010年将达到7%,2015年达到8%,到2020年有望翻一番,达到11%。目前年创汇204亿美元,到2020年,年创汇将达到580亿美元。

    随着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应运而生的旅游商品产业依托庞大的旅游客源所形成的消费力,前景广阔,潜力无限。然而,我国旅游商品产业现阶段的发展情况却遇到了瓶颈,显得相对滞后。我国国际旅游购物比重占市场的20%,国内旅游购物比重占市场的15%。按世界平均水平30%(购物占旅游收入比重)计,2002年,全国、广东和佛山分别具备1650亿元、400亿元和22亿的旅游商品市场份额。这无疑也证明了我国旅游商品产业仍有着巨大的市场与利润空间,大有可为。

    我国旅游商品产业结构分析

    一般人都认为旅游商品产业是一项新兴产业,但从产业结构环境的角度来看,旅游商品产业却具有鲜明的零散型产业特点。所谓“零散型产业”,指的是在产业环境中,有许多企业在进行竞争,没有任何企业占有显著的市场份额,也没有任何一个企业能对整个产业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企业们各自为政,自扫门前雪,产业中欠缺了整合统一的市场策略;再者,新产业的特点也使许多企业欠缺经验曲线,无法从中寻找有效的竞争战略,让利润在缝隙中流走。

    后期,我国旅游商品产业因旅游业的兴旺而渐渐受到了更大的重视与关注,纷纷搭起了大规模性的交易平台。然而,产业的发展仍然缺少系统性,难以形成全国性的规模经济。纵观全国,上海豫园、杭州旅游商品市场、河南金博大旅游交易中心等这些大型旅游商品市场也只位于华北地区,在旅游资源丰富、生活富裕的华南地区仍是大片的空白。欠缺全国性的旅游商品经济格局是导致了我国旅游商品产品的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让本来庞大的利润白白流失。

    我国旅游商品新机遇

    二十一世纪的来临,加快了我国经济与接轨的步伐,各种利好都给我国各行各业都带来了新的希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此关键时期,旅游商品产业要开拓新局面,就要克服零散,形成规模经济格局。利润割据的时代已经过去,整个产业的兴旺才是真正的兴旺。旅游商品产业在华南地区的空白促使我们急需搭建一个全国性的旅游商品流通平台,依靠政府的支持,企业的力量,让我国旅游商品产业火起来!

    因此,世人的眼光落到了珠三角这片肥沃的土地上。广东作为全国第一位的旅游大省,2002年旅游业总收入达到1433亿元,占全国旅游收入的1/4,旅游人数7800万人次,旅游购物达400亿人民币,是全国最旺盛的旅游市场。而位居于广东经济腹地的珠三角地区,涵盖了广东最富有的4000万人,人均收入过万元,对观光、休闲、购物旅游产品具有巨大而持续的需求;旅游支出占人们生活总支出的20%,孕育出一个相当可观的消费市场。而临近港澳的地理位置更辐射到数以亿计的境内市场和境外市场。

    可以断定,珠三角是我国旅游商品产业起飞的关键,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性地位。这里急需一个功能强大的交易舞台,建立行之有效的整合营销策略,提高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让我们的企业唱好戏,让我国的旅游商品产业振翅高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