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日一字一故事(318)

 相约归渡头 2012-11-19

 

11月16日 用(yòng)

 

“兼收并蓄,待用无遗。”出自韩愈《进学解》。意谓不管哪家学说,哪家知识,全都采纳,保存下来,用时便有选择的余地,不感匮乏。

这里的“用”是象形字。于省吾先生《释用》中说,甲骨文字形象有柄之甬(桶)形,左象桶体,右象把手,出土的云梦秦简中的用字证明了这一点。金文和小篆的形体基本与甲骨文相同,可是到了楷书形体时就看不出是“桶”的形状了。

“用”字的本义是“桶”。因为在古代祭祀祖先时,往往把杀好的祭祀用的牲畜盛在桶里,所以引申为施用的“用”。如《史记·陈涉世家》“吴广素爱人,士率多为用者”。意思是说:吴广平时很爱惜别人,士率们都愿意为他使用(效劳)。

也可以引申为“执掌”。如《战国策·越策四》:“赵太后新用事,秦急攻之。”意思就是:赵太后刚开始执掌政务,秦国攻打赵国,形势十分危急。

还可以做“把”、“拿”、“凭借”讲,如《陌上桑》:“何用识夫婿。”意思就是:凭什么识别我的丈夫呢?

 

 

用心揣摩

 

版本专家郭松年,16岁当勤杂工。是靠自学成为北大图书馆副馆长、版本专家的。他说过这样一句话:知识的大门向一切人敞开着,就看自己的努力如何了。

他16岁那年,父亲托人把他送到北大法学院图书馆当勤杂工。他每天负责擦地板,打开水,扫厕所,给馆员买早点。妈妈给他一点零用钱,他悄悄地积攒起来,买了一套中学课本,制订了一套自学中学课程的计划。老馆员看他聪明好学,腿脚勤快,常常把到书库里取书一类的跑腿活儿让他干。他高兴极了,因为这样可以接触到更多的书了。他常常借几本书,晚上回家读。可是家里穷得连买灯油的钱也没有,他就要求晚上在图书馆里值班,借“光”读书。

1956年,他调到采编部任副主任,每次到旧书店采购古书,都虚心向店员请教。一次,他向馆长、历史学教授向达请教,为什么要一次买两部版本不同的宋代佛经,其中一部是假刻本。向达教授说:“考古专业和图书馆专业的学生,不通过对真假版本的对比,怎么能提高识别能力呢?于是他用心揣摩,如梦方醒,更加激发了他苦心治学的劲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