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昭烈皇帝刘备竟是不孝之徒?

 猎人狼 2012-11-19

昭烈皇帝刘备竟是不孝之徒?

 

昭烈皇帝刘备竟是不孝之徒?

◎陈鲁迅

 

昭烈皇帝刘备竟是不孝之徒?

古话常说将门虎子,天子的父母亲戚大多都是不凡之辈。纵观三国历史,曹操父亲曹腾、祖父曹腾都是当朝权贵,曹操也算得是达官贵族。再看吴主孙权,兄长孙策、父亲孙坚都是当世猛将,其家族地位也算得上乱世崛起的显赫豪门。但是到了蜀汉昭烈皇帝刘备这里,历史便失去了可遵循的规律。《三国志·蜀书·刘备传》记载:先主祖雄,父弘,世仕州郡。雄举孝廉,官至东郡范令。刘备的祖父刘雄只不过做过一个县城的小县长这类的小官,到了刘备的父亲刘弘,似乎是一代不如一代,不仅没有半点儿功名,还是一个短命鬼。《三国演义》第一回中说道:汉朝政府要求各地行政长官自行募兵讨伐黄巾军的榜文张贴到了涿县,便引出了涿县的一位英雄。也就是以后蜀汉昭烈皇帝刘备。刘备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刘备祖父刘雄、父亲刘弘。父亲早丧,守寡的母亲以贩屦织席维持生计。而之后的《三国演义》便再也没有提到刘备的亲戚父母的情况了,这不免引起读者的一番思考,莫非这位仁义道德的刘玄德竟然是一位不孝之徒?如果是这样的话,刘备君子、英雄的赞誉不免要大打折扣了。

 

◎曹、孙、刘的家世

曹操的祖父曹腾在《后汉书》中专门立传,《后汉书·曹腾传》记载:曹腾字季兴,沛国谯人也。安帝时,除黄门从官。顺帝在东官,邓太后以腾年少谨厚,使侍皇太子书,特见亲爱。及帝即位,腾为小黄门,迁中常侍。桓帝得立,腾与长乐太仆州辅等七人,以定策功,皆封亭侯,腾为费亭侯,迁大长秋,加位特进。曹腾死后,养子曹嵩继承他的爵位,而曹操正是曹嵩的儿子。

据《三国志·曹操传》裴注引《吴书》记载,曹操的父亲曹腾等一家人,前去投靠曹操,路过徐州的史海,陶谦遣派都尉张闿带领军队护送曹嵩家人。但是张闿在路途之中,见曹嵩所带家产甚多,便生歹心。将曹嵩一家全部杀害,抢夺财产,投奔淮南去了。而曹操认为这是陶谦的责任,便发生之后的一幕讨伐陶谦,血洗徐州的悲惨场面,这也是曹操所被后人诟病的重大失误之一。

而孙权的父亲、哥哥,陈寿的《三国志》都专门为其列传,孙坚在攻打黄祖时,兵败被杀。而孙策则是被许贡门客击伤,不治而亡。后孙策托孤于张昭等人,要求他们辅佐孙权即位。

纵观各朝史书,这些开国君主大多被史家描述的祖先显赫,比如曹操祖先曹参,汉初忠臣。而孙权的祖先则是有名的军事家孙武。到了刘备这儿,自然也不能例外。刘备被标榜成为大汉朝的皇亲国戚,并且得到了当代人的承认。

但是刘备的祖父、父亲虽然在史书中有过记载,但是他的母亲,除了在《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用了区区“先主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和“年十五,母使行学。”来概括一下刘备母亲的存在,之后的种种,这位老人家便再也没能被哪位史学家记载流传了。

 

◎刘备的母亲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从寥寥数字的记载中,我们很难发现这位汉昭烈帝母亲的一些事迹,甚至连她的姓名都无法考证,这既是由于中国古代男尊女卑的原因,也是因为这位老人家果真是非常平凡之辈。

我们从这十九个字的记载中,可以推论出,这位刘母必然是一位持家有道的贤惠妻子。刘备父亲刘弘早逝,而母亲甘守清贫,靠着贩屦织席来维持生活。并且在刘备十五岁的时候让刘备前去拜师学习。显然,刘备日后能取得如此大的成就,必然离不开这位贤惠英明的老母亲。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一位守寡母亲能让儿子拜名师学习也算是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记了。就算时至今日,恐怕也没有几位年轻的守寡母亲能做到刘母的地步吧?

按照儒家的学说,父母去世,子女必须守孝三年,这也是中国两千多年来“百善孝为先”的传统,虽然说刘备并不是儒教徒,但也是一位“事母至孝”(《三国演义》)的仁君,岂有不为母亲守孝的道理。

但是通过史书了解刘备生平,自讨伐黄巾以后似乎年年都在历史潮流中出现,并没有守孝的迹象,难道是这位仁义道德君刘备不忠不孝,或者母亲早早的便离开人世。

据《三国志》记载,刘母在刘备十五岁的时候还健在,而刘备讨伐黄巾的时候大约二十多岁了,刘母应该在此期间去世。否则,刘备必定要背负不忠不孝的名声了。但是究竟是怎么样的情况呢?由于没有史料加以佐证,笔者也不能妄自推测。

但是唯一可以证明的是,刘备母亲如果在刘备出道之前去世,尚有其守孝的可能,若是在刘备出道后去世,那刘备便算得上是一位不孝之徒了。

 

◎恐怕不孝

从《三国志》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父亡、家境贫寒的刘备不光不能按照母亲的心愿好好读书,反而追求衣服上的雍容华贵,狗马、音乐之类的浪荡公子的爱好。不免让我们联想到他可能是一位败家子。

如此追求虚荣的刘备,若果真母亲当时去世,他依靠宗族亲人的资助度日。恐怕也只能与那些清谈之士混些俗套名声罢了。守孝三年的正统大礼未必能遵守啊!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人以“孝”治天下,若一位以仁义名扬天下的英明君主刘备背上了“事母不孝”的丑名,又如何算得上一位仁义明君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