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杨澜

 shuikouhappy 2012-11-19

2012-11-18 10:40:15


     每个人都会在生活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当年杨澜找到的第一个位置就是《正大综艺》的舞台,杨澜的清纯形象开始成为一种全新的电视主持风格,掀起了一场属于杨澜的电视主持风暴。1994年,从事电视主持仅4年的杨澜,就获得了中国首届主持人“金话筒奖”。这是中国电视主持人的最高荣誉,在很多观众尤其是青年观众的心目中,杨澜不仅仅是当时最杰出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也是当时中国最杰出的女性之一。

       但杨澜不是一个容易满足的女人。从心态上说,杨澜个性独立,古道热肠,有种侠义心肠。在事业上,杨澜兢兢业业,认认真真,让大家心服口服。但在内心深处,杨澜不是一个轻易就会满足的人。随着视野的开阔,社会经验的增加,杨澜越来越觉得自己知道得越多就有一种担心,电视的飞速发展让杨澜感觉到自己在4年的电视主持生涯里,虽然走到了顶峰,但却有种需要充实自己的潜意识一直在暗示着自己。

      就在这时,正大集团的总裁谢国民先生给了杨澜这个惊喜。


      当时,谢国民先生来到了北京,请《正大综艺》剧组成员一起吃饭,在吃饭的时候,谢国民先生突然对杨澜说:“杨澜啊,我觉得你应该到国外去学习,我觉得你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主持人。”

      因为是留学,所以,杨澜当时并没有认真,因为在聊天的时候谈,给任何人的感觉都是随便说说。

      所以,杨澜就用开玩笑的语气说:“谢谢您,谢先生。不过,我要真去留学的话,《正大综艺》岂不是没有主持人了?”

       谢国民先生没有听出来杨澜的玩笑语气,还是很认真地对杨澜说了一句话。“我觉得一个节目没有一个人重要。”

      杨澜这次听清楚了,意识到谢国民先生没有开玩笑。两个人之间的对话陡然上升到了一个决策的高度。

      有些人注定是要随波逐流的,但有些人却是选择自己的命运。杨澜从到《正大综艺》的那天起,就知道自己有天会离开,一个女主持人吃的是青春饭,总不能到无法站到台前的时候,再选择退路吧。杨澜不是那种人。

      杨澜说:“继续学习,我确实有这样的想法,但出国留学我还真的没有考虑过。”

      谢国民先生笑了说:“有想法就好,年轻人还是要有上进心的。我想你是因为学费的原因吧?你放心,我既然提出来了,当然学费由我赞助了。”

       杨澜平静地说:“感谢您,谢先生,我想知道,您需要我怎么回报您呢?是不是回来要为您继续工作呢?”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中国文化的底蕴还是让杨澜很自然地想到了回报的问题。毕竟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那时候很多单位送自己的工作人员进修,都是一个条件,学成回来几年之内不能跳槽。杨澜不想用这样的方式来换得学习的过程,所以,杨澜有此一问。

     谢先生笑着摇了摇手,说:“不用,你并不是我赞助的第一个去留学的年轻人,我希望你有好的前途。如果说回报,你有好的前途就是给我的最好回报。”

      杨澜后来说:“我非常感谢他,因为他,改变了我的命运。”


     如果说杨澜有今天的成功,谢先生功不可没。因为出国深造在杨澜的人生轨迹中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件大事。其实改变自己命运的不是别人,而是我们自己。别人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只是起到了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已,重要的还是我们自己的努力。

      在最后录制完《正大综艺》第200期的当天,杨澜踏上了飞往纽约的班机。从此开始了自己全新的人生之旅。

       杨澜在美国不仅学习了世界最先进的电视文化,归国回来创办了中国第一个采编播一提的属于主持人自己的品牌节目——《杨澜视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