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全国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通过专家审核验收

 舟人枫 2012-11-19
全国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通过专家审核验收
2012-11-12

  本站讯 近日,全国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通过水利部组织的审核验收。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严重的水土流失造成耕地资源损失,土地生产力降低,直接影响国家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防洪安全。为了促进全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2009年水利部布置开展了全国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规划在对“十一五”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分析的基础上,以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为目标,以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为保障,提出了“十二五”期间水土保持建设目标、任务、主要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等,形成了全国水土保持“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规划以及全国革命老区2010~2020年水土流失治理工程专项规划等规划成果。

  规划确定了“十二五”期间水土保持发展与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具体目标。总体目标是:全国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和生态修复初见成效,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和生态脆弱区土壤侵蚀强度大幅度下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全国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进一步完善,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控制。水土保持监测及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不断深入,水土保持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能力和行业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具体目标,一是综合治理方面,到2015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5万平方公里,国家重点治理小流域2万条,治理程度达到70%。实施专项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整治1500万亩。二是预防监督方面,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教育覆盖面达90%以上,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基本落实,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水土保持方案申报率达到80%以上。三是生态修复方面,重点治理区全面实施封禁保护,80%以上的山丘区县(市)出台封禁政策。大力推广沼气、节柴灶等能源替代项目,积极推行舍饲养畜、轮封轮牧、生态移民和免耕措施,为大面积封育保护创造条件。四是信息化建设方面,建立健全水土保持信息化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体系,完善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库,构建满足各级水土保持业务应用服务和信息共享的技术平台,在全国重点水土流失区建设30个以上全自动、高标准的水土保持监测站点。五是改革与管理方面,配套完善水土保持法规体系,建立健全水土保持政府目标责任制,形成比较完善的预防监督管理和监测评价制度,完善水土保持政策、技术标准、规划、科技支撑、机构队伍体系,进一步完善部门协调机制、水土保持补偿机制、公众监督和参与机制、投融资机制。

  规划围绕保护优先、综合治理、分区防治、项目带动、生态修复、科技支撑的“六大战略”统筹布局,明确了发展与改革管理的各项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十二五”期间,规划拟续建革命老区水土保持、农业综合开发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南方崩岗治理工程、黄土高原淤地坝工程等12项重点工程项目,新建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拦沙工程、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工程等5项重点工程项目,实施预防监督管理制度建设、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建设、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等18项管理改革重点项目。

  规划对水土保持重点项目投资和预期效益进行了分析测算,并提出了保障规划顺利实施的政策措施。

作者:   责编:魏永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