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圆梦的赞歌

 红瓦屋图书馆 2012-11-19
圆梦的赞歌
——观音乐剧《告诉海》

    蔡体良

    无论从哪一个视角,观看宁波市歌舞剧院的音乐剧《告诉海》,都是一种别有滋味的视觉享受。这种感受,不光是乡恋情结,也不光是歌剧的魅力,我觉得是给我圆了一个梦:宁波的艺术家,像建造大桥一样,历尽艰险,勇于弄潮,在当代的舞台上,打造出一台音乐剧《告诉海》。

    《告诉海》是一台阳光流溢、彩旗高扬的音乐剧,是一曲拥抱劳动者之歌,一章赞美创造者之歌,一首“百年呼唤、圆梦今朝”的梦想者之歌。艺术家们理直气壮,激情满怀,投入如火如荼的大桥建设生活,并以忘我的献身精神,在舞台上叙说了看似普通却非凡的劳动者的故事。

    这个舞台上的主要人物都是普通劳动者,但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境遇和人生况味,都有自己的志趣和理想。男女主人公海波和宁宁,一位是大桥建设工程技术员,一位是服装设计师。海波愿献身事业,为建设百年一遇的大桥作奉献;宁宁为追寻理想的工作,飘洋过海。干事业还是求学业?顾大局还是顾小家?是暂别离还是相永别?这些常见的生活矛盾,成为贯穿戏剧情节的主线和表达情感的纽带。戏剧的唱词,更是紧凑洗练,引人入胜。无论是虚拟空间中的对唱,还是内心世界的“独唱”,都十分精彩。如海波和宁宁面临抉择的二重唱《不要轻易说》中,宁宁唱:“不要轻易说,让人心碎的语言。看着我的眼,再读一次它的期盼。”海波唱:“不要轻易说,难以抉择的语言。看着你的眼,禁不住心潮翻卷。”至于合唱中经典的反复吟唱:“情人的玫瑰会落成花瓣”“无言的目光把我心望穿”更是缠绵悱恻,情深意长。

    舞台美术不仅仅是外部的包装,而是舞台艺术大厦不可或缺的支柱。《告诉海》的舞美在主体形象的把握、动势的空间处理、现代科技包括LED屏的应用等方面富有新意,与音乐剧的整体风格相得益彰。音乐剧的舞台,既需要有写实的具象的空间,又需要有写意化的空间,应该把更多的表现空间留给演员去发挥,《告诉海》提供了这样的可能。如桥墩打桩工地,假定性化的脚手架的设置,就使舞台产生多层次的空间调度,也使表演空间灵动起来,不同的舞台视觉画面通过脚手架的旋转而呈现出来。

    当然,《告诉海》还可以有一些地方进一步打磨。如,戏剧文本的“戏核”还不殷实,情节有点单薄,戏剧纠结性不够。整个演出似显“正经”有余,活泼不足,还可放开、放松。展示大海大桥的LED屏,虽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但仍显单调和粗糙,其画面或做成逼真的景观,强化观赏性,或通过海水、阳光的色彩关系,宛如版画,展示坚强的生命力,甚或采用史诗性的纪实性画面,打造与人物、音乐等进行对话的表现性语言。

    在我国的艺术舞台上,音乐剧还是比较年轻的艺术种类,还需要不断摸索和提升,以走向成熟。但是《告诉海》的艺术家们用大胆、热情的创造性投入,在舞台上营造起飞虹般的大桥。天堑变通途,心潮逐浪高。面对大海,我们的劳动者是胜利者;面对艺术,我们的艺术家是追梦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