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 去(qù)![]() “春色无情容易去。”出自欧阳修《玉楼春》。意谓春天是那么短暂,它很快就会过去。比喻人的青春有限,应该珍惜年华,努力向上。 这里的“去”是会意字。甲骨文的形体上部是一个人的形体状,下部是“口”,表示古人所住的洞穴的出口,人离开了洞口就是“去”的意思。金文形体的上部和甲骨文相同,下部的洞口却换了方向,但其义未变。小篆形体则在“口”字的上部又打开一个口,表示人走了的意思。这个字到楷书时形体变化较大,上部的人(大)形居然变为“土”字。 “去”字的本义是“离开”。如范晔《后汉书?张衡列传》:“自去史职,五载复还。”意思是说:自从离开太史令的职务,五年以后又恢复了。 也可以引申为“距离”义。如《孟子?离娄下》:“地之相去也,千有余里。”意思就是:两地相距离,有千余里。还可以引申为“除掉”义。如《尚书?大禹谟》:“去邪勿疑”。意思就是:除掉邪佞不要迟疑。 含恨而去 焦菊隐是北京人艺的创建人之一,是著名的戏剧教育家、翻译家,他一生中导演许多剧目,时代却导演了他悲剧的一生。 1972年,剧院新创作的多幕剧《云泉战歌》彩排了。军宣队通知72岁老人焦菊隐可以来看戏。彩排结束后,没有请他参加讨论。第二天派人去问他,让他谈观后感。他没提一条具体意 见,只说了十四个字:“政治上刚及格,艺术上只能给20分”。这无疑是对极左方针与法西斯式文艺专制的一次严重挑战。 当“批林批孔”逐步深入的时候,他被诊断为肺癌。他知道病情后对女儿说:“我在‘文革’中写了几百万字……可是都是交代问题的材料。我要去了,没有别的东西可留,但还有点作导演的心得体会,一定要把他留给后人,你把我说的都记下来,这要难为你了,孩子!” 女儿虽然也做好了记录的准备,但不久焦菊隐先生由于对化疗反应强烈,病情随之不断变化,他实在支撑不住了。在他离开人世之前,唯一一点珍贵的希望也没能实现,终于在1975年2月28日含恨而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