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着黄馍馍的黄老汉 还记得《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专题中,那位骑着三轮车,沿街叫卖“黄馍馍~黄馍馍~~”陕北老汉吗?他的全名叫黄国盛,从每年农历十一月初开始,老黄每隔三天,会拉着自己家里做的七百个馍馍,骑一个半小时的三轮车,到绥德县城里去卖。 如今黄老汉带着他的黄馍馍进京了。前天我有幸在老黄夫妇的指导下做了几个黄馍馍。这夫妻俩为人真是热情,不仅教大家做馍馍,还特爱说话,黄老汉真实在。黄国盛一辈子没出过陕西省,即便省城西安也没去过几次。他说自己夏天晚上八店点到夜里三点去山上抓蝎子,冬天卖黄馍馍,家里还有六十亩地,种些五谷杂粮。《舌尖上的中国》这部火爆的纪录片让绥德县名州镇亢家沟村农民黄老汉的生活陡然发生了变化。《舌尖》热播后西贝西北菜的老板找到他,说要请他做代言。老汉将信将疑地揣着两万块钱来了北京。现在他们两口子在西贝做代言的收入是三十万,老汉说他要用这钱盖新房。黄老汉聊高兴了还唱了段陕北民歌,特可爱的一个人。 老黄做的黄馍馍是用黄米面和糜子面和的面,包着枣泥和豆沙做的馅料。黄馍馍是陕北人冬天最爱吃的一种主食。做黄馍馍用的糜子,又叫黍,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最主要的农作物。8000多年前,中国黄河流域开始栽培黍。也是《舌尖》这部纪录片让跟多的人知道和认识了陕西省北部,榆林市东南部的绥德县,这里的农民有种植杂粮的习惯,因为雨水少这里的粮食产量不高但是出产的品质却很好。现在西贝餐饮集团在绥德投资种植杂粮,希望这一举措可以让这里的老百姓增加收入,过上更好的生活。 老黄夫妇一起为大家演示黄馍馍的做法。 别说这二老长的是真有夫妻相啊! 面是用黄米面和糜子面和的发面,里面揣了碱。馅是枣泥和豆沙混合的。 在老黄两口子的指导下我也包了几个黄馍馍。 黄老汉叮嘱我包黄馍馍的注意事项。包好了之后一定要用手掌在团一团,揉圆。 要说西贝西北菜的老板真够精明的,自从《舌尖上的中国》热播后,他专程去黄老汉家请签约并取得了黄馍馍的做法,现在全国的西贝西北菜馆都能吃到香甜的黄馍馍。 西贝的负责人说自从他们添加了黄馍馍之后,上座率增加了不少,几乎每座都十个八个的打包,还有个老板打包了二百个黄馍馍带到单位给员工当下午茶,这馍馍不仅比蛋糕实惠,还质朴。 热腾腾的面馍馍好吃着呢!不过老汉说凉的比热得还好吃。 除了黄馍馍我们在西贝还吃到了很多豪爽美味的西北菜: 凉拌面皮面筋--西贝卖得最好的一道菜,也可以说是主食。 和大厨聊了聊做法,这面皮面筋就是用雪花粉做的,也是用面团洗面,沉淀后蒸煮成面皮,面筋是蒸出来的。拌的时候除了蒜、辣椒、香菜、芝麻、黄瓜、胡萝卜、紫甘蓝之外还放了酸菜,很提味呢!对面皮和面筋的做法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以前我写过的旧文:在家自制【凉皮】全攻略 ![]() 扁豆鱼鱼 用莜面做的鱼鱼汤,汤里还放了土豆、肉末,陕北的小扁豆,这种扁豆不是我们平时吃的那种炒菜用的扁豆,而是一种好吃的陕北杂粮。 ![]() 香豆酥饼 放了香豆的素饼,是烤出来的,上面还刷着蜂蜜,吃起来很香很香! ![]() 肉夹馍 这就不多说了,看着就知道有多香了! 上面的主食都是陕北特色的主食,主食在我们的餐桌上占了最重要的地位,提供了人类所需要的大部分卡路里。中国人的烹调手艺与众不同,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一个馒头,到变化万千的精致主食,都是中国人辛勤劳动,经验积累的结晶。然而,不管吃下了多少酒食菜肴,主食,永远都是中国人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 水晶肉皮冻 想做肉皮冻的朋友可以参考这篇美食博文:美容皮冻的两种美味演绎 ![]() 开胃小菜 辣椒、小萝卜、腌萝卜和黄瓜。 ![]() 酱肘子 做肘子的猪是用西部养了很多年的大猪做的,味道比平时吃的猪肉要香些。 ![]() 果蔬大拌菜 放了蔬菜和水果的大拌菜,如果按照“彩虹饮食原则”这盆大拌菜足矣。 ![]() 一笼石磨豆腐 ![]() 打开上面的石头盖子,下面压着豆腐。 ![]() 这热乎乎的都不不用过多的烹饪,只需要淋上酱油醋汁就很好吃了。 ![]() 生烤羊腿串 西贝上的新菜生烤系列,品质好的肉不用腌制,也不用放过多的调料,烤的时候只放盐来突出肉的本味。 ![]() 生烤羊排串 ![]() 生烤羊肋排 ![]() 手把羊肉 ![]() 铁锅炖鲫鱼 ![]() 油泼木耳牛心菜 ![]() 西贝大盆鸡 与新疆的大盘鸡有点不同,这里的大盘鸡还放了排骨和豆腐。 ![]() 红汁羊肚 这道菜我很喜欢,吃着香辣过瘾,有嚼劲。 ![]() 酸菜酥牛肉 酸菜和肉真是好搭档! ![]() 红汤羊杂 我觉得羊杂还是红汤的更和我的口味。 ![]() |
|
来自: 昵称10337889 > 《各地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