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街游踪

 苏迷 2012-11-19

古街游踪

 

文/邓乾彬

 

        昨晚武汉过来的书友告诉我,他不去虎丘玩了,因为去过所以取消,决定让我带他去玩,于是两人商量好去先去山塘老街。

        原本想早起,可是书友说他起不来,索性我也睡懒觉。九点多,醒了,起来匆匆洗漱在路边匆匆解决早餐之后,就去邮局给书友把昨日在我住处选的书寄回他家里。拖到十一点,书友已经打电话来说他已经到石路南了,而我居然还没上车,等了半小时,在车上又晃了会,终于到了石路,而书友已经在广场等了我一小时。

        时间已经十二点多,大家都没有吃午餐,于是由我作东请书友在石路小食街的一家店里吃过麻辣烫。之后,我们边走边说游古街山塘,并且拜访了山塘古戏台一侧的琴川书店。琴川书店最早由常熟人夏淡人老先生于民国年间在护龙街(原人民路)创立的书店,五十年代公私合营,并掉的琴川书店就没再开,夏淡人老被请入苏州大学图书馆善本部整修古籍至退休。后来现在琴川的老板李彪从夏淡人老手里接过夏老琴川书店的名号开起了琴川书店,琴川书店数易其址最后落户山塘街古戏台旁。我和书友在琴川呆了三刻钟,并且顺便参观了琴川楼上的谭金土老照片收藏馆.在琴川店里,我和李老板谈了一下最近旧书市的一些情况,而书友则选购了三本书,并在其中的一本上钤上了琴川书店不轻易使用的藏书印,印刻很好为苏州某金石名家的作品。最后还和李彪合了影,给书友的苏州访书之行留个纪念。

        别过李老板,接着又游山塘。 转了一圈出来,一路经阊门金门景德路城隍庙观前街平江路一路走下来,感觉好久没有这样走路了,身体显得很舒服。最后逛完平江路,我又带书友拜访了处在临顿路与平江路之间钮家巷的文育山房的江澄波老先生。文育山房是人民路古旧书店的延续,五十年代并掉的文学山房为古旧书店的前身,亦为江家的祖业,因为文学山房已经在相关部门注册,而江老因为某种原因最后在开书店时为书店定名为文育山房,因为在苏州话中文学与文育同音,这不失为一种高明的取名智慧。我和书友进入江老的店,向江老问好之后,我一眼就看到书架上的两本新增加的书,因为江老的书店已经来过多次,新增的书一眼我就看出来了,我大喜,新增加的书为江老本人的著述,连忙从书架上抽了下来,一本《古刻名抄经眼录》,一本《江苏活字印书》,翻了翻还是1997年的一版一印,连忙问江老书的来历,得知是最近江苏人民出版社转过来的仅有的一点库存,高兴之余立即决定要买下,此书早就想买,今日居然碰个正着,而且还是在江老的店里,江老本人也在,真是千载难逢,岂不知此书在市场上以高出原定价几倍的价格在出售,于是连忙请江老签名钤印留念,江老说他的字并不好,事实也是如此,但并不影响我们对他万分的崇敬之情,我说没有关系,我们喜欢这书,末了我们又和江老及夫人拍照留念。向阿姨问及江老的准确贵庚,得知江老今年已经86岁的高龄了,不禁感叹不已。苏州古籍线装的泰斗,一共有两位,一位江澄波老先生八十六岁,另一位夏淡人老先生九十多岁了,一直没有机会见面,却已经于去年国庆期间仙逝,给我留下了巨大的遗憾。今天和其中一位合影留念也是一件令人激动和兴奋的事情。我和书友每人都买了两本,结完帐又和江老聊了几句,江老说他当初租房开书店是为了孙女的学业,如今孙女早已毕业有了比较好的工作,工资比他卖书都高,说时两位老人显得相当的高兴。江老还说,开书店现在是为后辈们有书看,并不在乎于赚钱。

       我们和江老夫妇道别之后就出平江路在相门公交站分手。这一天,我们两个人都非常的高兴,因为今天所获颇丰,是别的淘书人难有的际遇,这就是我们的古街游踪。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