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地理高考复习总结与反思 刚刚结束的2011年高考,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我校文科综合取得了理想的成绩,面对成绩,在高兴之余,更需要冷静的分析和总结在这一学年的地理复习备考中存在的得与失。 一、备考复习中的成功之处 1、结合学生实际,制定相应的阶段复习计划,保证复习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由于复习的时间紧张,在每一个阶段,我们都制定相应的阶段复习计划,并把计划中每个小的专题分 2、广泛收集信息,结合教学实际,编写学案和训练题组。 面对2011年高考试题的命制中出现的新动向,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信息的收集就显的尤为重要。教研室领导的指导信息,学校提供的几个固定的网站,再加上我们自己联系的几个网站,就构成了教学信息的主要来源,依据这些资料和信息,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我们自己编写了相应的学案题组、提高性训练题组、检测题组以及反馈性题组。每一阶段我们都精心组编了试题,严格监考,细心评卷,及时讲评。试题中重点关注地图、地球的运动、天气与气候、工农业生产布局、人口与城市化、环境问题、国土整治与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所有的这些努力,在2011年的高考中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譬如在在今年的复习中,我们确定的几个重点的专题:自然地理中的地形、气候,人文地理中的工业、农业,热点地理中的新能源、区域发展等几个方面。特别是文综中第36题的两个小题,第39题的地理题,相关的知识点,在我们平时的练习中都得到了特别的强调和重视。 3、精读考纲,研究历届高考试题,大胆取舍,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在教务处的指导下,我们地理组的老师,对2011年考纲进行认真的分析与研读,并与2010年考纲进行比较,结合全国的考纲,然后将08、09、10年的全国文综试题进行分析和综合比较,从而确定了一部分必考的知识点,找出了一部分考察的可能性比较小的知识点。最后,对二轮复习的知识点进行了相应的取舍,特别是对时间的分配上做了一些必要的调整:如地球的宇宙环境专题,适当的减少了地球的空间位置判读和分析的难度,而增加了中等难度的时间的计算。在整个自然地理专题复习中,适当增加了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这些方面的知识的复习。而在人文地理的复习中,又将重点放在工业、农业与区域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方面上。现在来看,当时的这些调整是准确的,有效的。 4、注重学生情感发展,尊重学生意愿,适时激励和引导,保持学生长效的驱动力。 这批学生大部分是91、92年的孩子,其个性鲜明,情感意志和情感要求非常强烈。我们将学生的这种个性特征,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加以应用:对每一份教学案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在课堂上重点提问,并在下一节课上进行巩固性检查;对每一份周检测题,在全批全改的基础上,结合学生近期的发展状况,在试卷上写上一句或激励、或肯定、或温馨批评的话,让学生感受到无论自己是进步或是懈怠,老师时刻都在关注着自己,都在期望着自己的进步和努力,这样学生就能始终在一种充满关爱的情景中努力进取。 5、注重分工与合作,发挥备课组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实现整体的发展和提高。 在每周两次的集体备课时间,我们四个人首先将下一周的教学案的主题进行研究,包括体系的建立、问题的设置、拓展题目的选择以及巩固性练习的选编等,从而保证了学案的质量。 二、备考复习中存在的问题 1、文科综合知识的积累与能力培养的有效性有待提高。 2、自然地理与区域地理的整合复习效果研究亟待加强。近十年来,高考文综地理综合题多以区域为平台,提供图表、文字信息,设置问题情境,综合考查自然地理各要素的综合运用。近三年来该题难度增加,需要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加强研究。 3、答题规范性训练要严格。不考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口语化现象严重 ,出现答题模式化倾向, 地理要素的简单堆砌,缺乏逻辑性等问题普遍存在。需要进一步落实试卷的组卷、改卷、讲评工作,尽量减少非智力性失分。 4、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经常出现学生很快遗忘才讲过的、练过的重要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学生的思想情绪变化较大,影响复习的效果。需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前途理想教育,纯化班风学风;组织有益活动,稳定学生情绪。 5、各学科之间的时间均衡分配要在学校与年级组中引起高度重视。要合理和科学的从高考全局去考虑各学科间学生学习与复习的时间安排;要从学生学科复习成效的角度去考虑时间分配,不要单一的从学科分值去考虑时间分配。 三、学生复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1、审题能力差,题意理解不到位,答非所问(没有读懂题意就轻率下笔)。 2、不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 (榨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3、迁移知识的能力差,简单照搬复习资料的答案,不善于通过自己的分析,总结、归纳、概括、提炼,重新加工得出正确的结论。 4、对主干知识记忆、理解不够牢固、准确。 5、分析、归纳问题能力欠缺,不善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实际阅卷过程中就是“死扣字眼”,要点罗列全面、清晰)。 6、卷面问题。 四、对今后备考的几点建议 1、认真学习《地理课程标准》和《高考大纲》,明确高考的要求。教学应紧扣课标和考纲进行。 2、钻研地理课本,用好地理教材,强化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新课程采用在一个课程标准下的多种教材通用的局面,建议学校采购少量其他版本教材供教师参考使用。 3、研究高考试卷,把握命题走向 。 4、抓基础,重视复习成效。 5、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 6、注重地理能力的长期培养和提高。 7、复习备考中多选取鲜活的地理案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