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教育二三事(2)
孙阳立
孩子进入青春期了,逆反,叛逆随之而来,是什么促使孩子发生如此变化呢?这要从孩子大脑发育讲起。
说大脑。
人的大脑新皮质有四个脑叶,每一个脑叶有自己独特的功能,额叶主要是处理行为讯息,顶叶掌管体觉与触觉讯息,颞叶掌管听觉讯息,枕叶掌管视觉讯息。
新 皮 质 结 构 功 能 |
额 叶 |
沟通表达、思考判断、计划创造 |
顶 叶 |
语言功能、空间概念 |
颞 叶 |
语言理解、声音感受、记忆功能、情绪变化 |
枕 叶 |
视觉感受、视觉辨认 |
新皮质结构中,个叶结构比例如下:
额叶占41%,
顶叶占21%,
颞叶占21%,
枕叶占17%。
额叶结构最大,占41%,他的生理上发育完全要到10岁以后。
额叶的功能是沟通表达、思考判断、计划创造功能。
也就是说,10岁后孩子的大脑功能才会“健全”。之前,孩子考虑问题往往是单项的,答案简单的。10岁后,孩子开始有了左思右想,前思后想,推理预测的思维能力后,沟通表达的能力增加,可以清楚明白地说出自己的意图了,因为知识水平有限,为什么也就越来越多。
再说青春期。
10岁后,孩子们纷纷进入青春期。青春期的生理“闹钟”设置在基因密码中,时机一到就会启动,开始分泌荷尔蒙。
在荷尔蒙的刺激下,孩子身体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每一分的变化都在影响孩子心情。
试想,从仰视家长变成了平视或俯视,从被叫做“小孩”变成了“大哥哥”,从上学有人接送变成了独行,从小学老师半母亲式的关怀变成中学老师平等式教育,等等所以的一起都刺激他们的神经。
男孩看着自己的肌肉在突起,弹跳变得那么有力量,每天出门的时候觉得自己充满的朝气,同时,理解了遗精的意义那一刻,也深深地刺激了他们的神经。
女孩变得丰满,皮肤变得细润光滑有弹性,看到男孩投来飞目光心莫名的乱跳,等等一切让孩子们不敢面对,又欣喜地等待着下一个惊喜的到来。
他们兴致勃勃,想探索一切,无数的为什么萦绕在心中。
说大脑发育与青春期的巧合。
听评书的人总是听到“无巧不成书”这句话。没有巧合的青春期,真的是稚嫩的。一定有很多人见过9岁就开始有月经的女孩,生理上进入了青春期,但是,她还是那样傻傻的,不知道羞,经常搞得一塌糊涂,和同学们玩着稚嫩的把戏。为什么这样呢,因为大脑发育要的10岁后才能够完成,所以,她的思维模式依旧是小孩,这就是没有巧合的青春期。
巧合,就在10岁后大脑发育的完成,与青春期到来碰撞,从那一刻开始,孩子可以体会到每一刻变化,不管是身体的,心灵的,环境的,都让他们陷入深深地思考中。
思考伴随着提问,“为什么?”是孩子的口头禅,更是渴望了解世界的代名词,这也表现为青春期的逆反,这个逆反价值很大。思维的变化,带动了他们的主动性,更有行动力,喜欢探索未知,开始了个性化的创造,探索未来。
当他对家长说不的时候,家长你是不是理解了他?
他说“不”的时候,大脑在想“我还有更好的主意。”譬如,下着大雪,非要骑自行车上学的时候,大脑里在想“真的会摔倒?或许我可以掌握平衡!”出家门的时间还在照镜子的他,大脑里在想“不可以让别人把我看成邋遢鬼,我长大了,要帅帅地给他们看!”
家长问孩子为什么没有考好的时候,他嘴上说“不知道”,心里在想“我用什么方法可以学会好”或者“我为什么学不好呢”。家长问孩子为什么犯同样的错误,他们心里在想“我真的是笨,为什么犯同样的错误”或者“如何才能不犯同样的错误,我也很想知道”。
青春期的孩子,更多的时间在思考,迷惘、彷徨、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是谁……都因为大脑的理解力和青春期变化的“巧合”。
家长的理解和教育。
理解孩子的变化,给孩子帮助。
他们需要太多的知识武装自己,需要很多的方法面对问题,需要很多的鼓励才敢再一次迎接挑战。
没有一个孩子生来就是勇士,更不会甘心用家长标准衡量一切,即使家长说的是真理,他们也需要自己去实践,去碰钉子,只有自己走过的路,才可以获得经验和教训。
此阶段,请家长学会等待,请家长给孩子机会去犯错误,等孩子摔跟头后再说教育。
作为爸爸妈妈,看着孩子雄赳赳气昂昂地去闯,回家来,或者报喜,或者疗伤,此时家长的感受会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