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夏文字与汉字的起源

 逸心茶舍 2012-11-20

华夏文字与汉字的起源

(2011-11-15 18:09:49)
标签:

转载

杂谈

分类: 史前文字

内容摘要

    文字起因于社会发展的需要,产生于农业经济确立、氏族公社出现之后,这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探究文字起源的重点是前文字,前文字具有自己的特点,最初的文字应有象形与指事两种类型。早期文字用于人类交际,且用于人神交际。华夏文字起于多源,汉字是华夏文字多元起源的优胜者。汉字产生于距今10,000年至4,000年之间,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创制期,二是形成期。汉字创制于母系氏族时期,即传说中的三皇时代,时间界限为距今10,000年至5,500年前后,这个时期的汉字属于当时华夏文字的一种。汉字成熟于父系氏族时期,即传说中的五帝时期,时间界限为距今5,500年至4,000年前后。

 

关键词:汉字、起源、时间   

 

    本文所称“华夏文字”,是指史前在华夏大地上出现过的包括汉字的祖先在内的文字。汉字起源,是文字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长期以来,吸引着众多学人参与讨论,然而缘于问题复杂,证据不足,致使见仁见智,迄无定论。笔者认为,汉字的起源,包容于华夏文字的起源之中;探讨汉字的起源,应该把视野扩大到华夏文字的范围,且要考虑到关乎文字起源的诸多方面。特此不揣冒昧,对其中一些问题,略呈浅见,以就教方家。

     

对于文字起源一些相关问题的认识

 

     讨论汉字的起源,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对已知的史前图画、符号作出它们是否文字的判断。

一些学者在在讨论这个问题时,通常把问题局限在文字与语言的范围内,他们坚持两个标准,一个是字形本体的标准:与商代的象形文字形体相似者,就认为是文字;否则,就不是。另一个是功能标准:如果这些图形、符号具有记录语言的功能,就是文字;否则就不是。

    ——这些标准当然很重要,也貌似有理,但是其实这两个标准都是有些问题的。第一,字形标准不够全面,因为人们无法证明甲骨文的字形就是最早的文字的唯一形式。第二,根据现有的资料,人们也无从直接证明史前刻画符号是否具有记录语言的功能。

    因而,探讨文字的起源,应该有更广阔的视野,除了要注意文字本体的标准而外,还要考虑文字产生的环境:首先,文字是一种社会现象,它的发生发展,最终受着社会的制约。其次,文字是一种不断发展着的事物,创制过程中的文字,与创制成功后的文字有着诸多不同。如果对于这些因素不加考虑,只是把问题局限于文字体系及其与语言的关系之内,难免失之于片面。

 

一、文字起因于社会治理、文化传播的需要

 

    一些学者认为,文字产生于记录语言的需要。这个说法不很确切,因为它无法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语言已经产生了几十万年,分为音节的语言也有二万多年了,为什么文字的产生还不到一万年?其实,文字不是语言的伴娘,它是一种根植于社会的事物,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文字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的需要。许慎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他还说:“盖文字者,经艺之本,王政之始,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

    这就是说文字起因于社会需要:既有认识的需要,又有管理的需要,还有传承文化的需要。而且他的说法还表明,文字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前苏联著名文字学家伊斯特林说:“文字的产生比有声言语要晚得多。由于社会的发展,有声言语不再能满足人们交际中已增长了的和复杂化了的需要,这时文字才应运而生。”

    法国学者海热然说:“经历数十万年的时光,史前时期群体生活的适应能力与语言能力决定性地完成了一个新物种的区分。然而,目前的研究水平告诉我们,文字仅仅出现在为数不多的几个社会里,而且看来无例外地是一些人与人的关系特别复杂、等级制度的组织极为细密的社会。”

    文字产生于社会发展的需要,这是一种唯物主义的解释,也是从根本上对于文字起源的解释。这个认识比文字起源于记录语言的需要的说法深刻,更加科学,它应该成为探讨文字起源的出发点。

 

二、文字产生于农业经济确立、氏族公社出现之后

 

    文字起因于社会需要,这仅仅是一种原则的认识,它还不足以回答文字的产生时代问题。那么,文字产生于哪个时代呢?根据已知的世界文字史来看,文字是发生在农业经济确立、氏族公社出现之后。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摩尔根说:“文字的使用,或在石上刻象形文字,提供了文明开始的最适切的标准。”

    英国著名人类学家泰勒也把文字出现看作人类社会文明的标志。他们都认为,文字产生于农业出现之后。唐兰则明确地说到,图画早在旧石器时代就产生了,但它不是文字,直到“人类由渔猎社会,进入了农业社会……有了图画,加上统一的语言,如其那时的文化已经发展到的那种需要,就立刻有了文字。”

    法国语言学家海然热说:“有文字的三大文明中心均庇荫着古老的农业社会,部分地实现了城市化、人口稠密,交通体系发达。”

    文字产生于农业时代与氏族公社时期,这是具有其内在的必然性的。因为,在此之前,人类社会处于采集渔猎经济时代,那时候,生产力低下,社会还不能组织成为庞大的复杂的群体,还没有使用文字的需要;而农业经济的确立,使人们开始了定居生活,发展起了饲养业、手工业等产业,人类社会的组织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复杂,最终导致了氏族公社的出现。而氏族公社的公共管理事务要比过去的社会组织复杂得多,仅靠自然语言显然是不足使用了,于是社会出现了使用文字的需要。这时候,文字就应运而生了。这就是说,农业经济的确立、氏族公社的建立,是文字产生的历史条件。肯定了这个认识,就可以大致确定文字的时间:文字的产生不可能早到在距今20,000年前的采集渔猎经济时代,也不会晚到国家出现之后的时代里。

 

三、文字的产生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研究文字的起源,不能仅仅局限于产生后的文字,而要研究文字产生的全过程。换句话说就是,研究文字的起源既要研究产生后的文字,也要研究产生中的文字,还要研究产生前的文字。如同研究个体生命的诞生过程,不能只从他出生以后开始,而必须研究他的出生过程和孕育过程、甚至不能抛开孕育他的母体。另外,既要从个体的角度进行考察,还要从系统的角度进行考察。因为个体与系统是文字的两个基本单位。个体文字就是一个个独立的整字,这是文字的自然单位,它们是构成文字系统的基本要素;而系统则指一种文字的全体及其规则,它是个体文字存在的文字环境,犹如社会是个人存生的社会环境一样。文字最初是由个体发展为系统的;文字成为系统后,才能用来系统地记录语言。

    文字产生的全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文字起源于原始图画,这已经成为现代学者的共识。然而,有些学者似乎认为,由图画到文字,是一个直接的过程,它用不了多长的时间就可以完成。例如,许多学者认为汉字的起源大概只比殷墟甲骨文早500年左右。他们认为,文字从创始到发展为甲骨文这样的文字,有500年时间就差不多了。这样未免把事情简单化。实际上,从图画到文字,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间经历了许多变化。对此,一些学者有着比较详尽的论述。许慎把文字的创制过程,从伏羲算到黄帝,时间跨度达2,000年之久,文字形制的变化有八卦、结绳、书契,最后才是文字。据人类学考察,文字从创制到成熟,经历了“图符——图画文字——文字”这样的过程。陈望道说:“文字从起初到现在约略可以分为下列四个时期:(一)记认时期;(二)图影时期;(三)表意文字时期;(四)表音文字时期。”

    在这四个时期中,前两个时期都属于文字的创制起。伊斯特林认为,在图画到“表词文字”中间还存在着一个“句意文字”阶段。再如,水书和东巴文字,都是发展了千年以上的文字,可是至今仍未到达甲骨文那样的成熟阶段。于此可见,文字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阶段,它从图符发展成为甲骨文那样的文字,不是直接的现的,而是中间还经历一些复杂的过程。

    笔者曾经提出文字来源于视觉图形符号与语言的结合,认为文字是“视觉图形符号与听觉语言符号相结合的产物”[1]。那么,文字的产生的过程就是视觉图形符号与语言逐渐结合过程。从这个角度研究文字的起源,要涉及这样三个不同的阶段:尚未与语言结合的视觉图形→与语言结合过程中的视觉图形→与语言结合后的视觉图形。

    为了便于区分,我们把尚未与语言结合的视觉图形称为图符,把正在与语言结合过程中的视觉图形成为前文字,把已经与语言结合后的视觉图形称为文字。

    最初,图符不是为标记语言而是出于其他目的而制作的。例如,为了计数而刻制一些简单的线条,为了标记而制作一些简单的符号,或者为了表述生活场景、记载生产经验而绘制一些图画。这时候,人们还没有想到把它们与语言结合起来,它们还是单纯的意义符号。这种图符,与语言无关,它们属于图画。

后来,人们想到,把这些图画与语言结合起来用于记述或交流,就像印第安人所使用的图画文字一样。这时候,图画开始与语言相结合了。但是,二者的结合还是初步的:视觉图形本身的形体不固定,一定的图形与一定的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还不甚明确,也不很固定。这个阶段的文字,就是起源过程的文字,我们称它“前文字”。

然后,“前文字”进一步发展,字符本身的形体固定了,它与语言的一定单位的结合关系固定了。就汉字而言,最终形成了“1个形体·1个概念·1个音节”这样的符号。这时候,文字形成了,成了“真正的文字”。

文字系统的形成,也是经历了较长的过程。最初,是用一幅幅图画或一些简单的刻符来笼统地表示一大堆话语;后来逐渐发展,终于成为能够完整、确切地代表整个语言系统的庞大而又严密的视觉符号系统。当然,文字的个体发展与系统的发展是同步的。

    总之,文字的起源,是个漫长的过程,它经历了创制视觉符号阶段;视觉符号与听觉符号结合的阶段;文字创制的完成阶段这样的全过程。完成这个过程,远远不止几百年时间,特别是在原始社会那个步履蹒跚,节奏缓慢的时代里。

 

四、研究文字起源的重点是前文字,前文字具有自己的特点。

 

    研究文字起源的重点是“前文字”,“前文字”处于文字产生的中间环节,把这个中间环节把握住了,就可上接图符、下连文字,把文字产生的全过程彻底弄清楚。

研究前文字,重要的是要掌握它的特点。一些学者,判断史前图符是否汉字,老是拿甲骨文字的体制作标准,就是看它是否“1个形体·1个概念·1个音节”。我们说,这标准也不完全对,因为它没有充分考虑到起源过程中的文字的特点。甲骨文已经是完全的文字了,而产生过程中的文字,则只是前文字和图符,它们的情况颇为复杂。

    前面说过,文字的产生过程,也就是一定的视觉图形单位与一定语言单位相结合的过程,或者说是视觉图形符号由单纯的图画发展到最终能代表语言的符号的过程。视觉图形代表语言,具有各种可能性:用一幅包括若干个体图形的画面来表达一系列模糊的话语;用一副图画来表达一句话或者一个词;用一幅个体图画形象来代表一句话、一个词或者一个语素或者一个音节;用一个简单的刻画符号来代表一句话、一个词或者一个音素。在文字的发展史上,这些情况都曾出现过。有人叫它做“图画文字”、“史前文字”、“文字画”等等,还有人并未把它们区分得十分清楚,常常统一用“文字”这个术语来指称它们。

    不管怎么称呼,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在“真正”的文字产生之前,存在着一个前文字阶段,“前文字”是文字的前身。如前所述,它与后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前文字”与文字的关系,犹如胎儿与婴儿,胎儿已经初具人形,但他还未从母体剥离,还没有成为独立的生命体,而婴儿已经脱离母体,成为独立的生命体。“前文字”还没有从其母体——图画中彻底分离出来,而文字则已经图画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个体,它已经取得了准确表达概念、语音的功能。然而,犹如研究生命的诞生不能不研究胎儿乃至坐胎过程一样,研究文字的产生,就不能置“前文字”乃至图符于不顾。同时还须注意“前文字”与图符的差异,“前文字”已经在与语言结合,在有意识去表现概念、与一定的话语相结合,具有了后来文字的所具有的特征,这是它与图符的不同。而图符仅限于模糊地表意,不会考虑与一定的概念相结合,更不会考虑与一定的话语相结合。

 

五、最初的文字应有象形与指事两种类型

 

    按照一般的说法,文字最初产生于原始图画。于是有人断言“汉字是受原始图画的启示而创造出来的,最早的字体是象形字,不是指事字。”

    这种观点未免有些偏颇。文字不过是一种符号,它既可以用图画来代表,也可以用示意符号来代表,这本来没有什么必然的逻辑顺序。固然,有些事物是需要而且可以用绘画来记载表达的。例如:马、牛、羊、人、口、手等等有形可象的事物,但是,还有些事物,无形可象,或者是不便于用绘画来表达,它当然也可以用一些简单的符号来代替。例如:数字,方位、等等。从甲骨文的实际情况来看,汉字的大多数最初是从图画发展来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由指事符号发展来的实证。同样的例子,在东巴文字、彝文中、苏美尔文字、古埃及文字中也都可以看到。也就是说,最初的造字方法有两种,即象形和指事。伊斯特林把前文字称为“句意文字”他说:“按所用的手段来说,句意字分为两类:形象的图画字和古老的约定符号。”

    而郭沫若则认为,中国早期文字“在结构上可以分为两个系统,一个是刻划系统,另一个是图形系统。”“指事先于象形,也就是随意刻划先于图画。”他的说法也不无道理。要之,最初的文字具有两种类型:象形与指事。

 

六、华夏文字起于多源,汉字是华夏文字多元起源的优胜者。

 

    在探讨汉字起源时,人们一般都从甲骨文出发,向上追溯。于是就有人以甲骨文作为判断是否文字的标准。一些史前图符,凡是符合甲骨文系统特征者,就认为是文字,不符合者,就认为不是文字。这个做法有点武断,在中华大地上,起源时代的文字,不会只有一种文字系统。当时应该有多种体系的文字,甲骨文只是当时诸多文字系统中某一个系统的后裔。这是由文字发生的规律决定了的,文字的产生说到底是由社会发展决定的,当一个社会发展到需要文字之时而没有可资借鉴的文字,它就会想办法创造出来。华夏文字的起源应该与华夏民族的形成相一致。

    考古资料证明,华夏民族的起源是多元的,华夏文字的起源也应是多元的。中国这块大地,在距今8,000—5,000多年的时候,形成了六个相对独立而又互相联系的文化圈:

    1陕豫晋临近地区;

    2山东及邻省一部分地区;

    3湖北和临近地区;

    4长江下游地区;

    5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为主轴的南方地区;

    6以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地区,它们对于中国文明早期形成发挥过重要作用。

    这些地域文化出现在新石器文化的晚期,社会已先后进入阶级社会的门槛。一般说来,这个阶段的社会也应该到了发明应用文字的阶段。而考古证明,这一时期,在上述的各个文化圈内,都有图符出现。这些不同的地域,各有图符,各有传承。应该说,它们都是华夏早期文字。这些图符,即就是不符合甲骨文系统的特征,不是甲骨文的祖先,但并不意味着它不是文字。它不是甲骨文的祖先,但有可能是别的文字系统。汉字的祖先只是当时诸多种文字中的一种,后来随着中华大地古老文化的逐渐融合统一,文字也就慢慢地统一成汉字了。至于是怎样统一的,是汉字取代了其他文字,还是吸收了它们,这些都要仔细研究。

    近年来,人们在对水书、彝文、东巴文研究过程中,发现它们的起源可能与史前图符有关。又,据《光明日报》2005年5月25日发表的《浙江省仙居县首次发现古越族文字》报道,发现了古越族文字。它与中原文字不同,也与越王剑上的变形汉字不同。古越族文字也当源于史前华夏文字。这些情况展示了古老的华夏文字来源和演变的复杂性。

    《说文解字·叙》说,文字“以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体,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这种说法也表明了古代文字的分歧。但最初的分歧,不应是同一文字的“改易殊体”而形成,这分歧当来自文字的多源。

    长期以来,人们拿着甲骨文作标准,来判断它们是否文字。我们认为,这是一种方法论的错误:他们都在用单源论的观点来看待这些史前字符。世界文字起于单源论,已经被证明是错误的,华夏文字起源单源论也是不正确的。用单源论的观点研究华夏文字的起源,有可能人为地推迟中华大地文字起源的时间。

    笔者认为,汉字应是多种史前文字中的优胜者。这种文字的史前形体特点是以图画为主体的象形文字。它应该肇始于伏羲的“观物取象”的原则,发展于黄帝之史仓颉的“依类象形”,而后逐渐发展成为今天可以看得到的甲骨文。从现有的资料来看,这种文字极有可能起源于西北黄河的几字形湾内的陕甘宁地区,然后随着黄帝部落的东移而逐渐发展到中原和东部,与当地的文字结合,成为夏代文字和商周文字。

 

七、早期文字不仅用于人类交际,而且用于人神交际

 

    现代文字用于人类社会,而早期文字却可以用于人神交际。在史前文化中,人们普遍认为,文字是一种神奇的事物,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因此用它来作为与神灵交际的手段。

    例如被称为幼儿文字的“水书”就是如此,它由水书先生掌管,主要用来从事宗教文化,是一种记录“卜筮之书”的文字,一般人不学不用。云南纳西族的“东巴文”也常常被用来与神灵打交道,“东巴”是纳西语,意为“智者”,也就是巫师和祭司。“东巴文”就因为被他们所用而得名,这是一种古老的象形文字,其主要用途就是书写经文、布道念经、求神算卦。彝文也由“毕摩”即巫师掌握,主要用于各种祭祀仪式。古埃及的文字也是如此,最初由祭司掌管,用来为宗教、葬仪和皇室服务,后来才用于日常生活。

    汉字更是如此,它既可以用于人际交往,也可以用于人神交际。关于汉字起源于河图洛书的传说,就意味着,文字是神灵对人的启示。“仓颉作书而鬼夜哭,天雨粟”的说法就说明文字具有通神的效用。

文字用于人神交际,这种做法一直延续到很晚。商代甲骨文的一个重要用途就是用于人神交际——占卜。晋国的侯马盟书,秦国的诅楚文,都是诉诸神灵的文字。直到今天,仍然有人用文字来卜占。古代的泰山勒石,更是利用文字来向上天报告自己的功绩和地位。许慎说:“仓颉之初作书,……以五帝三王之世,改易殊體,封于泰山者七十有二代,靡有同焉。”这“封泰山”,就是用文字向神灵致意。

    如果用这个观点来看问题,那么,史前的许多岩画,如将军崖的摩崖石刻,大麦地的岩画等等,就应该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了,它们不是一般的图画,而是一种与神灵沟通的文字。

 

 

文章作者:连登岗(南通大学文学院)

发布媒体:北大中文论坛网

发布时间:2010年1月8

网页链接:http://www./viewthread.php?tid=2505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