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作为交换生,前往柏林进行为期一年的学习。爸爸找到好友琼斯,恳求她做我的“租赁妈妈”,暂住她家。
琼斯阿姨在德国做生意,家境富裕。她的小儿子叫卢瑟,今年15岁,在中学读书。卢瑟心地善良且开朗活泼,闲暇时常常带我出去玩,我们很快就成了好朋友。
周末,卢瑟准备带我去博物馆玩。早上,吃完早餐后,琼斯阿姨按照惯例给卢瑟发零花钱。他先给了卢瑟30欧元,又对我说:“你是我们家的贵客,今天阿姨提前支付500欧元,但这些钱会从你以后的劳动中一一扣除。”
“啊,不会吧,还要靠做家务赚零花钱?”我惊奇地问。
“哈哈,是的。你刚到这儿不久,以后就会知道德国与中国的不同了。”
“怎么才给卢瑟这么点儿?”我心里一阵嘀咕。
卢瑟似乎猜出了我的心思,拉着我出了家门,在路上解释道:“这周我陪你到处玩,没做什么家务,能够拿这点钱,妈妈已经格外开恩了。”
游玩回来已是晚上,我感觉很累了。谁知,卢瑟刚到家就系上围裙,跑到厨房里去洗碗。我惊诧地问:“你这么累了,还洗什么碗呢?先去睡觉,明天再洗吧。”
“不行,洗碗是我的工作。要是不做,我就要受处罚了。”
“这是为什么?”我不解地问。
“在我们德国,孩子从6岁开始就必须帮助父母干家务,这是法律规定了的。我们要是拒绝做家务,父母就会去法院起诉我们。再加上,我要用零花钱,就必须劳动。”
“那样干的话,你不是很累吗?”我担心的问道。
“有点累。不过,难道你父母挣钱的时候不累吗?”卢瑟反问道,“既然父母干活也累,我们怎么可以怕累呢?”
翌日,琼斯阿姨在餐桌上说:“从这周起,卢瑟负责清洗餐具、收拾房间、外出购物和擦洗全家人的鞋子;水墨刚来德国,只要周末负责为花园里的各种植物浇水、翻土以及擦洗汽车就好了。”
然而,周末一向是我的懒觉日。转眼到了周末,我将琼斯阿姨布置的任务忘得一干二净。等到起床时,已经临近中午了。午餐时,琼斯阿姨并没有指责我,只是默不作声地吃着饭。见状,我心想:可能她不会计较的,毕竟我是她的客人嘛!
从那以后,接连几周,我都没有做过家务,连之前偶尔帮助卢瑟的热情都没了。卢瑟每次见我太阳晒到屁股才起来,似乎想对我说些什么,却又欲言又止。
终于,让我诧异的事发生了。那天,我在教室上课,一个穿制服的叔叔来找我。他对我说,因为拒绝做家务,现在你受到了法院的传唤,将面临长达10页的指控。
听到这个消息,我吓得差点晕过去。
最终,我去法院领回了一张500欧元的罚单,并写下了保证书。见我满脸愧色的回到家,琼斯阿姨安慰道:“你不要见怪,我去过中国,也知道你们中国父母的想法。他们认为,不让他们做家务是爱孩子的一种表现。可是在我们德国人眼中,这确实害孩子。我们认为与其让孩子做寄生虫,不如教给他们劳动技能,这样他们长大之后才能有出路,才能找到自己的饭碗。”
我想:尽管德国父母有些做法“不近人情”,但的确目标长远,毕竟薄技养身,与其让自己的孩子将来做寄生虫,不如现在就养成劳动的好习惯。
转自《知识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