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表达技巧之表达方式---------描写手法

 liubaoliang 2012-11-21

复习目标

1、复习诗歌常见描写手法

2、了解诗歌表达技巧题的设题方法

3、掌握诗歌描写手法题的一般解题步骤

 

诗歌的表达技巧,是指诗人在塑造形象、创设意境、表达思想情感时所运用的特殊艺术手法;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歌运用了什么表达手段,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表达方式亦可称为表达方法,是作者根据客观事物和表达思想感情的需要而运用的一种语言表达形式,属于文章的整体的语言运用形式。常用的表达方式有五种: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诗歌中一般没有说明这一种)。描写是重在刻画、描摹,重在表现细微之处或侧面局部,其作用是使读者感受对象,唤起想象与情感体验。

按内容分,描写包括人物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等;按风格分,描写包括细描和白描;按角度分,描写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诗歌中的描写技巧十分丰富,下边选取几种手法作些介绍。

  

 1、 烘托、衬托

烘托本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像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即《艺概》中所说:“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衬体作主体的陪衬,突出主体。烘托一般用多个次要事物来突出主要事物,主要事物不一定交待出来。汉乐府《陌上桑》:“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作者意欲极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绝世美貌。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第一曲弹完,“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这个情景描写真切地烘托出听者沉湎于动人的艺术境界中,醉心神往的情思,含蓄地描绘了音乐的神妙动人。

衬托只是烘托的一种具体形式,利用事物间相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衬托是两方面的事物都得交待,二者相互映衬。衬托可以是一对一的映衬,也可以是多对一的映衬。用相同性质或特点的事物来衬托,称正衬;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以高衬高。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以反面为背景,衬托主体,称反衬。常见的反衬有以动衬静,以静衬动,以美衬丑,以丑衬美,以乐衬苦,以苦衬乐,以哀衬乐,以乐衬哀、以褒衬贬、以贬衬褒等。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是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以后写的一首词。这首词通篇不对当时的处境作正面描写,而是写梦境,写梦中游上苑的热闹景象和“花月正春风”的美好景色。为什么这样写?是用梦境来反衬现实。梦境写得越是繁华热闹,梦醒后的悲哀越显浓重,对昔日繁华的眷恋越深,便越显得今日处境的凄凉,“恨”的含意便表达得越充分。

2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对比主要强调事物间的差异性,所列举的事物都是并列关系,无主次之分。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如李白的《越中览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诗人给我们展示了两幅画面:一幅是越王大败吴国,凯旋而归,战士们个个脱下战袍,换上了锦衣,向国人炫耀他们的战功,宫女们个个打扮得花儿一般,在宫殿里恣情欢乐;另一幅则是只今惟有鹧鸪飞”———现在只有几只鹧鸪在王城故址上飞来飞去,昔日的胜利、热闹早已烟消云散。诗篇将昔日的繁盛和今日的凄凉,通过具体的景物作了鲜明的对比,抒发了盛衰无常之感。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主题,发人深思。

3、渲染
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指正面着意描写。诗歌中则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如赵师秀《约客》:“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诗中以“家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白乐天《琵琶行》(第二节)极尽笔墨之能事,通过对琵琶声及其富于变化的演奏的铺叙渲染,表现了音乐的高妙。
4、虚实结合
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书上所言,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 
1、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借助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叫以虚象显实境。《梦游天姥吟留别》仙境就是一个虚象。诗云:“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李白描绘了一幅美好的图景,图景的美好反衬出现实的黑暗。
2、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李煜《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云:“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再现了火烧赤壁这一史实。显然不是发生在眼前,故也是虚景。 
3、设想的未来之境。柳永《雨霖铃》中云:“今霄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这是设想的别后的景物:一舟离岸,词人酒醒梦回,只见习习晓风吹拂萧萧疏柳,一弯残月高挂柳梢。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
实:
“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
《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都是写实。 
虚实结合:
“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实结合的作用一般概括为“虚实相生”,具体说来,有以下两种:
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例如刘禹锡《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诗中的“野草”、“夕阳”、“燕”等是实景,而六朝古都的繁华是虚景。从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中,我们不难想像出当年宫殿歌舞之盛、美人之多、珍宝之富,可如今野草遍地,荒凉无比,寄寓着作者昔盛今衰、物是人非的感慨。 
②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踏莎行》(欧阳修)“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上阕写实,通过初春景象反衬“行人”的离愁别绪。下阕写虚,通过设“行人”想妻子凭栏远望,思念“行人”的愁苦之象,来写愁思。妻思夫,夫想妻。虚实相生,从而将离愁别绪抒发得淋漓尽致。
此外还有白描、细节、以小见大、以少总多、正侧结合、点面结合、虚实结合、明暗结合、声色结合、远近结合、观察角度变化等描写手法。

课堂练习案

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题2007年山东卷)

出关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关,指居庸关。旆(pèi),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常见题型:

这首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对某个诗句的表达技巧,略加分析。

这种乐趣是怎样表现的?

本诗运用衬托对比和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比较两首诗的不同表现手法。

 

答题规律小结

 

 

 

巩固练习

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2题(2011安徽)

琅琊溪

【宋】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狼牙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解析。(4分)

 

 

 

课后巩固案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416题。(8) 09年上海卷)

早兴   白居易

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

 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 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

【注】觉:醒。

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画线句。

 

 

 

2、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2011福建)

晓至湖上【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1)这首诗情感丰富,请作分析。(3分)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