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 画(huà)![]() “画水镂冰,与时消释。”出自桓谭《新论》。意谓在水上画画,在冰上雕刻,它的形迹马上就消失了。比喻劳而无功。 这里的“画”是会意兼指事字。甲骨文上部是一只握笔的手,在那里勾画出由两条曲线构成的图形。到了金文阶段与甲骨文所不同的是两条交叉的曲线之下又增加了一个“田”形,从金文中 可以看出,文字未成熟之前,书(写字)也即画图,并无明显的区别,所以并未另造“画”字。对“画”字的解释,王筠的《文字蒙求》说:“界也,田有界,聿以画之,囗象所画之界,聿者,笔也”。他的解释非常明白。小篆与金文略有差别。至于说到楷书,形体发展得更为复杂了,简化字“删繁就简”,直接截取小篆下半部而成为今天的“画”字。 “画”字的本义是画分界线。也可以引申为从物体上划过等。如白居易《瑟琶行》:“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这 个“画”就是“划过”的意思。还可以引申为“描画”、“绘画”的意思。如《战国策?画蛇添足》“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这个画就当“绘画”解。 画界鲁肃 我国当代著名画家和美术教育家高希舜,作为一位艺术家,在文人相轻,孤芳自赏的旧时代就能与同行友善,团结共进。 当时,王梦白与齐白石是同时代的国画大师,同著画名,但两人之间互存戒意。而高希舜却与他们双方都十分友好,并全力从中和解,终于使这两位大师握笔一起作画。这件事在画界传为美谈。 高希舜曾邀集画友王君异、大师齐白石、王梦白四人共同创作了一幅《蒲田雅聚图》,高希舜以犀利的线条一笔画出荷叶,王君异添上一朵花苞,白石挥笔作草虫并题记,后由王梦白兴致勃勃地写鸳鸯,画水,点萍。这也是现代美术史上唯一有齐王参加合作绘制,可谓珠联壁合的艺术珍品。 齐白石对高希舜的品格深有所感,他曾在高作的《葫芦图》上题句:“诸老不在眼前名,惟有虚名殊足辱,君如叹向此何人,画界之中一鲁肃。”三国时候的名将鲁肃,才华内蕴,不露锋芒,而对吴蜀的联合起来重要作用,高希舜—鲁肃,这个比喻是对他的中肯评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