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蓑衣烟雨任平生

 十八小子 2012-11-23
蓑衣烟雨任平生

任崇喜

在我居住的这座城市,少见的是它的影子。这乡土气息浓郁的物什,只生长在乡村的土地上。于我而言,蓑衣只是一个依稀的身影,熟悉的只是由它衍生出的诗意。

学生时代,就记得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是一副古典的江南场景。不要说张志和这样的烟波钓徒,对于居住在都市的每个与乡村有关联的人而言,柳下垂钓趣、烟雨透蓑衣都是一种美的境界。想想看,西塞山下,原野青翠,白鹭浅翔,桃花粉红,绿波荡漾,镢鱼畅游。面对如此美景,斜风细雨又怎能淋湿野渡口披蓑戴笠的孤舟呢?垂钓的人当然是不思归也“不须归”了。

蓑衣什么时候出现的,没有考证过。据说,早在周代,人们已使用起雨衣。最早的雨衣为草制品。记得《诗经》中有对蓑衣的记载:“尔牧来思,何蓑何笠。”几千年前那杨柳依依的阴雨天里,牧羊人就披着蓑衣,戴着斗笠,背着干粮,在整天守护着牛羊。可见,它的历史悠久了。编制蓑衣的材料主要是蓑草,蓑草的表皮比较光滑,本身又呈空心状,用它来制作雨衣雨水不容易渗透。在我的印象中,有人披的蓑衣是用高粱叶子做成的。想来,该是因为它同蓑草一样“虽为贱物,轻易可得”。

蓑衣为人们遮挡着烟雨,抵御着风雪,许多人的一生就是默默地从蓑衣中走过的。

与蓑衣最有感情的要数农夫村妇。自古而今,与大地最近的农人是最清苦的。“两足高田白,披蓑半夜耕。人牛力俱尽,东方殊未明”的场景并非个例。“秋千旗下一春忙”。因为“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农事不等人,哪怕是“子规声里雨如烟”也得去劳动。烟雨氤氲中,几只鹧鸪一声接一声地叫唤着春天的农事。披蓑带笠的农民在秧田里紧张地劳作着,身上厚重的蓑衣如同一只张开双翼的棕色大鸟,潇潇春雨顺着蓑衣的外沿向下流淌。屋后的菜园里,勤劳的村妇身披蓑衣在斜风细雨中种瓜点豆,愉快地感受泥土的气息,蓑衣上结满了一颗颗珍珠似的水珠儿……蓑衣、斗笠、锄头、竹篮,再加上蒙蒙的烟雨,构成了韵味十足的乡村表情。

穿着蓑衣在风雨中出没的还有牧童。烟雨无声,四周静谧无人,只有炊烟被雨打湿了,散发着若有似无的香味儿。溢水的田埂上,一头老牛缓缓地行走在乡间小道上,长尾巴一甩一甩的,深深浅浅的脚印里注满了浑浊的春水。骑在牛背上的牧童,头上戴着残破的竹笠,身上斜披着刺猬似的蓑衣,十分悠闲自在。在清明的雨中,不知那位“遥指杏花村”的牧童是否就是这般形象?“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这一幅春山牧游图,诗意得令人陶醉。

把蓑衣与江南烟雨连在一起的是文人。一蓑风雨,一叶孤舟,这样的意境多有文人达士洒脱飘逸的身影。在古典的映衬下,蓑衣总是显得那么楚楚动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也许,这位渔翁钓的并非是鱼,而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苏东坡是一位深得出游乐趣的人。你瞧他,竹杖芒鞋轻胜马,披蓑着笠,吟啸且徐行。这时的他,没有了“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的黯淡心情,没有了“一辈子又能有几次落叶缤纷的秋天”的愁苦感慨,有的是一直行到水穷处,来个“一蓑风雨任平生”。由是,蓑衣似乎成了高士的专有名词,在富春江上垂钓的严子陵,不是也招来后人“一着羊裘不蔽身,虚名传诵到如今。当时若着蓑衣去,烟水茫茫何处寻”的讥讽吗?毕竟,“我有一峰明秀,尚恋三升春酒,辜负绿蓑衣”是大众的心态。

百姓人家过的是暖老温贫的生活,心思念想的不是烟雨的诗意。蓑衣如同斗笠、锄头一样,就是惯常家用物什,在风雨中历练成的黑色,如主人无法摆脱的生活清寒。清寒中还有烟火的温暖。风雨中,那蓑衣总是豁然地张着蓑针,把侵袭而来的雨一一排遣在外,让包裹在里的人们涌起阵阵暖意。蓑衣十分宽大,可作垫卧之具。“归来饭饱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那该是劳累了一天的牧童,把蓑衣当成眠床,露宿在明月下。这件蓑衣中,多多少少透露出了农家人的辛劳。相比之下,“细雨桃花水,轻鸥逆浪飞。风头阻归棹,坐睡倚蓑衣”和“软绿柔蓝著胜衣,倚船吟钓正相宜。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中的蓑衣就显得悠闲多了,也显得轻飘许多……

这个季节,已经远离了绿色,浅浅的雨声里早已觅不到蓑衣的身影了。想念蓑衣的时候,我们只好从古诗中翻回记忆,去淋得满身尽是烟雨了。前人轻描淡写的词句,经时光捎寄到今天,仍然玩味不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