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冯久和的石雕造型艺术

 率我真 2012-11-23

冯久和的石雕造型艺术

20110527 来源: 寿山石收藏网

 

        冯久和讲究石雕作品的造型,追求其特色。特别是大型作品,借鉴中国画的布局,讲究虚实、疏密,并像国画一样留有布白。看过其雕刻作品的人,总能从作品中感受它特有的情趣和浑然天成的美感。社会上也有人模仿他花果篮的创作,但在造型上总不尽如人意,有的把作品雕成满满的一篮子水果花卉,满到看不见篮子,显得臃肿、累赘,喧宾夺主;有的四方形或是三角形的石头,完工后造型仍是原样,没有体现艺术的虚实、疏密,更没有做好材料的取舍,盲目堆砌,淹没了主题。在创作水果篮和群猪的雕像中,冯久和有他独到的看法和技艺:

        开拓新的艺术形式,丰富寿山石雕的内容。冯久和打破了以花鸟虫鱼为配景的旧习,将花果和鸟类题材发展为俏色的专题作品,开创了将花鸟和器皿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在花鸟中增加螳螂、甲鱼或者蜜蜂,增强石雕作品的情趣。在他的寿山石雕作品《求知》中,群鸟轻啄一本泛黄的书页,如在书中觅食,又如在窃窃私语,交流所得。该作品以书为衬,以鸟儿为主角,用幽默诙谐的手法把鸟儿拟人化,似乎他们在以求知之心获取书中的精髓。

        在传统的造型布局艺术方面有巨大的突破。冯久和的石雕造型艺术宏伟但不失精彩别致,别有一番滋味。改革开放之初,冯久和选择了一块重达一百多公斤的高山石,设计了大型花鸟作品《欣欣向荣》。有花有鸟,有山有水,构出了一幅春意盎然的繁荣景象。整件作品布局大气,造型宏伟,色彩丰富艳丽,细看线条和构图,做工也格外精美。

        在寿山石雕因色取巧上,冯久和利用自己独到的想象力,不避难就易,在平凡中创造奇迹。他在创作花果盘时,将红色荔枝果上的白色斑刻成裸露的果肉,雕刻花果篮时,在黑色的灵芝上取巧镂雕了两只白色的螳螂。这些取巧作品,使石雕作品五彩斑斓、妙趣横生,出奇的创意给冥顽的石头增添了一番情趣。

        以雕刻动物为例,如何正确运用造型艺术,使石雕作品妙趣横生。在雕刻动物时,首先要深入生活,了解动物的各种习性,理解动物的形和神。比如动物是合群还是独居,是温顺还是凶猛。了解后,在雕刻过程中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对于他们的肢体行为,在雕刻中要伸缩有度,该藏的藏,必要时做适度的夸张或者淡化;在雕刻过程中要取舍得当,有所强调;根据画理,正确处理好虚、实、远、近的关系。只有经过一系列的设计布局,才能打造出纯真的美感。冯久和的石雕作品《松鹤》,一排的松鹤,形神不一,有特写头部鲜红的冠花,有注重羽毛上清晰的纹理,在造型上有所取舍,有所夸张,松鹤如浑然天成一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