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阆中旅游政务网

 白礁 2012-11-24
米 仓 道 上

作者:张 中 信 阅读2805次 发表时间:2007-06-07

                                   米 仓 道 上

                                                张 中 信

 

                                     1

    古巴州,一处隐蔽在大巴山怀抱,巴河之滨的古城。自古以来,只有一条“北通兴汉,东下渝夔”的“古道”。古道以巴州为中继站,穿越大巴山、米仓山,曲曲折折地蜿蜒向北通往古都长安。这是一条从荒蛮巴州通往繁华京城的古道,一条从历史的悲喜交织中走过的大道。巴州古名汉昌,实由“汉仓”演绎而来。《汉书·食货志》说:“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壁州(通江)得汉城为汉高祖刘邦屯粮之据点,“汉高帝据此以通饷道”。楚汉相争之时,巴蜀争战少,生产力未遭到破坏,加之宗人兴汉有功,不贡税赋,因而成为全国最富庶的 “天府粮仓”,汉高祖也才能够迁关中之民“就食蜀汉”。大巴山成为灾民心中的一座大米仓,似有运不尽的大米,故称此段山脉为“米仓山”,那绵延其间的古道,便是“米仓古道”。

    米仓古道北起陕西汉中,东线至壁州至绥定(达州)抵涪州(重庆),南线至保宁(阆中)至成都,西线接利州(广元)汇入剑门古道,绵延数千公里。“蚕从及鱼凫,开国何茫然”传说中的“五丁开山”,开凿古蜀道,米仓古道便是其重要通道。从商代起,这条道就非常繁荣,历朝历代的军事活动、民间往来、商贾贩运十分频繁,沿途关隘、路口、驿站众多。米仓古道又称大行道、巴岭路、宋以后叫大竹路,清始称米仓道。我国最早的地理志《元和郡县志》记载:“汉中南取巴岭路至集州(南江)二百八十里”。北宋《大平寰宇记》也说“兴元府南取巴岭路至集州三百里。”南宋胡三省注《通鉴》称“兴元(汉中)之南有大竹路通于巴州。”清嘉庆《四川通志》载“米仓关在南江县北一百里许,旧置小巴山,后迁大巴山麓,明嘉靖八年重修。”清咸丰十年,大坝以北五公里处(龙形山坝)建有“官仓坪”,石凿的门额还悬嵌关隘,石仓库遗址犹存。巴州境内有关米仓古道的题刻、碑记颇多,平州(平昌)江口镇路旁石壁上有清人廖伦题书的“长安古道”及《石峡颂》:“天开灵奇,重峦叠嶂,岗抱双环,路开一线。水汇岷江,云连秦栈,剑阁夔门,东西相间……”历代诗人描述米仓蜀道的诗作更是不胜枚举:“飞梁驾绝岭,栈道接危峦。”咏古道之雄险;“春风来回野,晓斗挂空山。”叹古道之秀美;“鸟道微通处,烟霞锁百辰”吟古道之神奇。不知是古道艰险给诗人以灵感,还是诗人的飘逸,为古道添神韵。设若没有这些名篇佳句,米仓古道岂能如此险绝绚美?

    米仓古道上,还有无数的古镇老街,以及沿着古道老街的“三十六座老店”、“七十二家房客”。其中最有特色的铺店是光雾山的桃园镇和大坝牟阳城。城居米仓古道要冲,地势险奇,位置独特,铺店林立。铺店里最有魅力的是那些罗列在道路两侧的“伙铺”。每家门前都有铺位和雕刻精致的摊板,老板们聚集在摊位上招呼客人,或卖酒卖水,或留客住宿。这些伙铺相当于客栈,价格比较低廉,一个大房间,摆着可容数十人睡觉的“大通铺”,一挂麻纱蚊帐里,天南地北的过客“雷声”起伏,拳打脚踢……黄昏来临,古道上匆匆往还的官民兵匪们鱼贯而来,进入铺店,他们早已精疲力竭了。当然,更多的画面也还是那大小旅客结伴而行的场景。为了抵御山贼的袭击,那拼凑而成的队伍,从晨曦初露一直延伸到月华高升。行旅之中,不乏各色各样的人群,或腰缠万贯的商旅巨贾,或仗义疏财的侠客,或满腹经论赶考的才子,他们怀着共同的希望,盼望能顺畅走完这条曲折的古道。

    沿米仓古道寻觅,最具吸引力的便古巴州城了。巴州城座落在万绿丛中,巴山连巴水、巴水绕巴城,群山碧水,风景秀丽。城中“九井十八街”乃古城繁荣的历史见证。“九井”井井都有神话般传说,城南一口“桂花井”,桂花倒映入井水,水含桂花浓香;大东街一口“观音井”,乃观音圣母净水瓶中之水。饮此水可延年益寿;城西一口“白马井”,传说有白马出于井中,预示喜气祥瑞。书院街一口“虎井” ,传说井内每有雷鸣,州城必出科第。“十八街”主街九条,次街九条,纵横交错,组合成古巴州城内四通八达的交通路网。主街以方位命名,以中城街为轴心,如东城街;次街以街旁主要建筑或主景命名,如书院街,反映了古巴州城的地形地貌。因为米仓古道,古巴州还是川陕渝的货物集散地,除了市井罗列的“九井十八街”,古巴州境内还有古壁州、恩阳、曾口、兰草、白衣等沿米仓古道和巴河蔓延的城镇及“水码头”。城镇中更有“江西会馆”“湖广会馆”“南方商会”等令人眼花缭乱的商号。有了商贸,有了繁荣,便有了银行、商号、茶楼、戏院,自然也少不了暴力与血腥,苦难与悲欢的光顾。那繁荣与喧嚣,噪动与欲望,在人操纵着人,货挤兑着货的古道沧桑中追逐着、变幻着。

     米仓古道上,除了场镇老街,沿着羊肠小道的河畔山腰,还奇特地生存着一种叫“穿心店”或“幺店子”的路边店。那些店子都是木架青瓦房,临河边的必定是吊脚楼,傍山崖的定是穿斗形,也有一些茅草屋。店小设施简陋,只有粗茶淡饭,木板老床陈列,颇具“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景象。光顾的大多是那一杵一哼的“巴山背二哥”。幺店子的经营极其简单、粗陋,店主一般都半商半农,既接待南来北往的背二哥,也开荒种茶、养猪喂鸡,收入的散碎钱便只为添补家用。因而在漫长的米仓古道上,这独具特色的穿心店、幺店子顽强地生存着、繁衍着。几乎所有的穿心店、幺店子门外都放一种模样雷同,笨拙宽大的板凳,长短不等,腿脚密布,那不是供行人坐的板凳,而是专供背二哥们放背架的“哨凳”。过往行人,只要看一眼哨凳上的背架数量,便可知晓小店歇了多少客。这已成为行人了解店家行情的约定俗成。幺店子吃住价格极便宜,一种“顿儿饭”,一菜一汤一碟泡菜,米饭管饱,每客一角钱。另一种“冒儿头”,一只大碗装满饭,筑进一只盛饭的大碗中,米饭便光滑如锅底高高的冒出头。冒儿头配一碗汤一碟泡菜,每客收五分钱。所有的背二哥都喜欢吃“冒儿头”,也只吃得起“冒儿头”负千斤担走万里路,只要每顿有“冒儿头”管饱就心满意足了,舍此,“背二哥”还奢求什么呢?

    背二哥生活艰苦异常,可他们的精神并不贫乏,风里来雨里去,炼就一身钢筋铁骨,也演绎出诸多振奋精神的山歌野调:“弯弯背架一张弓,装起背架上汉中。你背背架小心些,谨防啄个火鸡公。”这是古道沿途那些痴心的山妹子唱给背二哥的情歌;“大巴山来诺水河,遭孽不过背二哥。夏天两头顶日月,冬天只有毛裹脚”。这是描绘背二哥艰苦生活的山歌;“背老二,背老三,背起背架老高肩。高肩老起行路难,伤心最是闫王碥”。这是描写背二哥路途艰辛的歌谣。背二哥们见了姑娘妹子也有心情放松的时候,便忍不住主动地骚扰:“贤妹当门一条河,日日夜夜门前过。我背背架想看你,为啥只露一只脚?”歌才落脚,便只见吊脚楼上半山垭口有妹子气哼哼地唱回腔:“背二老哥心莫慌,妹妹今天人不爽。等到哪天人爽了,叫你背架背不长”。一唱一和的男女对唱,让古道在夕阳中冉冉褪色,使背二哥们精神倍增,背起背架一口气冲出好几里路……

    时过境迁,沧桑巨变。那迤逦于米仓古道旁的穿心店、幺店子早已遗迹无存,背二哥的历史也早已被时代改写。那刻骨铭心的山歌民谣却仍在大山深处生根发芽,息息生长。

                                    2

    探寻古道遗踪,查阅史册典籍,可以肯定的讲,米仓古道不仅仅是南北的交通贸易要道,更是历代军事关隘要道。《华阳国志》载:“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师勇锐,歌舞以凌殷人。”文中所提到的巴师,即巴山渠水流域的宗人。宗人曾出征河南牧野,参加了历史上有名的“牧野之战”,走的便是米仓古道。汉高帝募宗人平定三秦时,宗人在战场上以“锐气善舞”冲锋陷阵。汉高帝说:“此武王伐纣之歌也”,并令乐人习学之。可见,米仓古道自商周时期起,已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汉代民谣:“武功太白,去天三百;孤云两角,去天一握;米仓天池,去天四尺。”讲的就是米仓古道关隘险山的壮美雄奇。因而,便有光雾山中萧何月下追韩信的”韩溪河”横空出世,以及“不是韩溪一夜涨,哪得汉家四百年”的歌谣流传。《蜀中名胜记》“孤云两角,去天一握,有石刻萧何月下追韩信处,下有溪流是为韩溪。”《玉堂闲话》云:“淮阴侯庙在焉,昔汉高祖不用韩信,信遁归西楚,萧相国追之,及于兹山,故立庙貌。”看来,韩信当时意欲东归荆楚,彼时由汉中往荆楚,须经巴州折向鄂西,米仓古道为必经之路。

    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年),“魏武帝西征汉中张鲁,鲁走巴山”。汉中王张鲁被曹操攻破,张鲁败,弃汉中,军队经米仓古道退守巴中。张鲁治理汉中,应该说是颇有建树的,但他实在不谙军事谋略,因而一遇“魏武挥鞭”,便成落荒而逃之败局,拱手将富庶的汉中平原留给了曹魏。三国争雄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兵北伐中原,张飞驻守阆中,米仓古道成为连接蜀汉政权北上的重要通道。而位于大坝关的“牟阳城”则成为古道之重要战略支撑点。史载:魏王曹操屯兵于牟阳城,诸葛亮用计火烧之,曹兵败逃回汉中。诸葛亮夺城后大兴土木,修城筑池,使之成为蜀汉政权南北干线的秣马厉兵之所。在诸葛亮的苦心经营下,牟阳城一度成为兴旺发达的古道边城,城中居住有“烟户三千,客栈二十余家,铺面百余个,作坊数十家,城内居民近万人”。最兴旺时,过往商家,成群结队,牛车马帮络绎不绝。

    至于那段巴州人津津乐道的“张飞夜过巴州”“张飞擒严颜”的故事,亦发生在米仓古道及古巴州城。张飞“大军已至,何不下马受降?” 的咄叫,守将严老将军“吾城没有投降将军,只有断头将军”的豪言,至今引人自豪。而正是那气壮山河的豪言,令猛张飞亦为之折服,从而成就了一段米仓古道英雄“惺惺相惜”的美妙传奇。世人皆知张飞骁勇善战,粗暴鲁莽,岂很少人知其书法字艺亦银勾铁画,气势磅礴。诺水河畔峭岩上“天柱中原”四个遒劲大字,渠县八蒙山张飞“立马勒铭”摩崖,可窥见张飞当年气吞河山,问鼎中原,图谋天下的英雄气概。张飞驻守阆中期间,经常往来米仓古道向驻守汉中的丞相诸葛亮禀报军情。为方便往来,曾大力整治古道,在集州至巴州境内,广植柏树,“十里一亭,四十里一驿”,沿途柏林,蔚为壮观,此为“皇柏林”。米仓古道,除了征战、斯杀、浴血的画面,古战场遗迹处处,透过那风雨浸蚀的岩石,似乎还可以听到当年战马的悲鸣声。

    隋末战乱,蜀中偏安。618年,李渊长安称帝,建立唐朝。令关中饥民到蜀中就食,数以万计的饥民自米仓古道风涌蜀中。太府少卿李袭誉亦急运蜀中粮米至长安,充实京师。此时,古道之上的牟阳城仍肩负着南来北往的枢纽作用,那不绝于耳的牛马车驾之声,在漫长的古道上卷起阵阵烟尘。在唐王朝的统一中,天府之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一度成为唐朝都城长安的大后方。终唐一代,巴蜀地区始终是朝廷的粮仓钱库。“自陇右及河西诸州,军国所资、邮驿所及,商旅莫不取给于蜀。”而“京师府库,岁月珍贡,尚在其外。此诚国之珍府。”而这都因为有一条连接长安和巴蜀的米仓古道起着重要的纽带作用。

    南宋末期,原本脆如纸芥的蒙宋关系破裂。淳佑初年,“蒙国大举进蜀”。壁州籍将领向亻全奉命自江西吉州刺史任上入蜀出任巴州知事,主持抗蒙大业。被敕封为“开国将军团练使”,提兵镇守壁州城北“地环三玉涧,天铸一铜城”的“得汉城”。向亻全率领巴山儿女,奋起抗御蒙军,累建战功。1242年,兵部侍郎、四川宣慰使余王介曾不远千里赴“得汉城”视察守备战况,命“储粮建仓”,并在巴州“指挥规画”,同时构筑“平梁城”和“小宁城”部署屯兵,开辟粮饷通道,以为兴复之基。“得汉城”、“平梁城”、“小宁城”遂成为抗蒙的重要战略险隘。余王介返回后,亲自建立抗蒙的又一战略据点合川“钓鱼城”,以此与巴州三城互为犄角,依托米仓古道,共同抗击蒙古骑兵的进攻。向亻全战死后,其子孙继率重兵,坚守城池,保家卫国,被敕封为“有勇有谋,独守孤城”。英勇的巴蜀儿女前仆后继,用血肉之躯筑起的“得汉城”“钓鱼城”防线,虽然为偏安的南宋王朝赢得了几十年的苟延残喘的岁月,却因朝廷腐败残弱,回天无术,最终无法挽回南宋王朝兵败山倒的灭亡厄运。

     到了清朝中晚期,一场席卷五省的白莲教大起义,再一次使米仓古道成为军事关隘的重要轴心。清嘉庆元年(1796)至九年(1804年),席卷川陕楚甘豫的白莲教起义,沉重地打击了清王朝,标志着清朝由盛转衰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大趋势。嘉庆二年,王聪儿率领襄阳起义军自湖北入豫西,奔陕南,转战四省,与川东北起义军在隆州、巴州胜利会师,起义军先后控制了川东北二十余州县。在风起云涌的起义军中,尤以巴山渠水的蓝号元帅冉元俦、冉天元率领的宗人后裔起义军声势浩大,战斗力极强。嘉庆三年,起义军封锁了米仓古道的所有关隘,以“烟户几千寓寨内,甲兵数万藏胸中”通江麻坝寨为据点,与数十万围追剿杀的清军进行了长达三年的殊死博斗。终因弹尽粮绝,起义军被迫突围,冉文俦战死,24岁的冉天元继任蓝号大元帅,高举起义大旗,重振旗鼓,转战巴山渠水,袭清营,夺关隘,攻县城,杀贪官,竞迫使通江县治迁往得汉城,继尔又建阆中县于此,更名“安辑寨”,以对抗白莲教义军。嘉庆七年(1802年)通江县建阆中县县令徐廷玉书联“固国不以山豁险,成城全凭众志和”。诫勉部属。蓝号起义军孤军奋战,在强渡嘉陵江,血战马蹄岗后元气大伤,冉天元被俘并惨遭杀害。轰轰烈烈纵横五省的白莲教起义军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却始终缺乏统一领导,缺乏协同作战,最终被清庭各个击破,而无法逃脱失败的命运。席卷于米仓古道的硝烟早已散尽,然历尽沧桑的题刻依然清晰,见证着风云变幻的那段历史。

                                   3

    沿着米仓古道寻觅,我分明听到一些清濯傲然却十分熟悉的声音:有“唐代诗祖”之称的大诗人陈子昂曾写下“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的空前绝后之作,“开一代诗风”。陈子昂乃梓州射洪人,21岁时,沿米仓古道北上长安,高中进士,因朝中无人,找不到施展才华的机会。直到唐高宗晏驾,武后临朝称制,招贤若渴,陈子昂进献《王霸大略》受到武后欣赏,拜麟台正字,后升迁右卫胄参军,才算遇到了“明君”。武则天称帝时,他又奉命写了《大周受命颂》,歌颂武后“正皇典,恢帝纲,建大周之一统,历革旧唐之遗号”,颂扬改国号为周是“顺乎天,而应乎人”。客观上为武则天篡位夺权起到了呼应作用,这时的陈子昂,差不多跻身武则天“宠臣”了。

    由于武则天极信佛教,也为了给自己君临天下扫清障碍,规定佛教在道教之上,招致满朝哗然,而受武则天赏识的陈子昂更坚决反对,君臣间存在着根本分歧,武则天生性多疑,“疑天下多图己”,盛开告密之门,一时造成冤狱遍国中。陈子昂亦不可避免地遭打击和排斥,便以丁继母忧解官返乡。其间,曾到壁州游历,隐居城南张康侯庙数月之久。后人为纪念他,将张康侯庙改称“射洪庙”。两年守制期满,陈子昂再回洛阳作右拾遗,人虽在职,却默然不乐,心中私有挂冠之意。698年,罢职归田,自米仓古道黯然返回故乡射洪,尚未及再游壁州,便遭权臣武三思亲信县令段简迫害,以致“杖不能起”,并罗织罪名下狱。一个小小县令竟敢下此毒手,其中自然大有文章。其实,陈子昂与武则天渐行渐远的结局,注定了他厄运的必然,文人从政,身负与生俱来的缺陷,陈子昂亦未跳出此窠,愤然绝命时年仅42岁,可怜开一代诗风之文豪,命丧恶奴之手,令后人为之怆然涕下。“诗圣”杜甫曾写诗高度称赞其绝世诗才:“有才继骚雅,哲匠不比肩。公生扬马后,名与日月悬”。

   “初唐四杰”之首,少年诗人王勃,天资聪颖,善文辞,工诗赋,未冠应试及第,沛王李贤(章怀太子)闻其名,诏任修撰兼侍读。因戏为《檄英王鸡》被高宗斥责。遭贬谪时年仅弱冠。669年,王勃自长安经褒斜道,走米仓古道入蜀,曾旅居巴蜀数年,遍访巴山蜀水。王勃旅居巴蜀多有诗作传世,其描写古巴州风光的《江亭送别》却别有风味:“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津亭秋夜月,谁见泣离群。”“江亭”即今“柳津桥”,为古巴州迎来送往之所也。由诗作可以看出,作者虽郁闷愁苦,只能寄情山水,却始终心存希望,未坠青云之志。28岁那年,王勃探亲路过南昌郡,应邀即席作《滕王阁序》,一时名动文坛。序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更为文坛流传的千古奇句。史载:王勃探亲渡海而溺,不幸身亡。可怜一代诗才英年早疫,令人抚腕涕泣。诗人虽逝,然文中抒发“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的浩然之气,历千余年仍与日月共存,同沧桑不朽。

    唐代大诗人李白仗剑出蜀之前,遍游巴山蜀水,曾徒步走过米仓古道,为巴山巴水之雄浑诡奇所感染,写下诗作《巴女词》:“巴水急如剑,巴船去若飞。十日三千里,郎行几时归?”。诗中描绘的巴山巴水的险奇风光和巴山女子的闺中怨情,极具巴山巴风。之后,李白自三峡顺流而下,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先是访司马承桢到天台山,赋诗表达炼丹成仙的愿望,而心中装的却是激昂青云的壮志。后在剡中与道士诗人吴筠谈诗论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受到了吴筠的极度礼遇和夸奖。由于吴筠鼎力向唐玄宗举荐,亦因当时李白诗名已颇有些“名动京师”。唐玄宗接连三次下诏,李白乐得喜形于色,踌躇满志,顾不得妻儿牵衣挽留,更未在乎“问我西行几时归”,便仰天大笑出门去,快马加鞭出米仓古道奔向长安去了。然而,曲高和寡,遗世独立的“谪仙人”怎能见容于那些当朝权贵呢?虽然在朝廷出尽了风头,“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把自古以来文人学子的狂傲与风流挥洒到了极致,却最终成为众矢之敌。不到三年光景便在“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的愤慨中心灰意冷离开了长安,经米仓古道、剑门蜀道返回故乡。开始“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闲云野鹤式生活。

    长安归去来,一步一辛酸,李白激愤地写下了震烁文坛的千古绝唱《蜀道难》:“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诗中之“鸟道”,显然指的是米仓、剑门古道。至于那些描写奇山险径的“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飞瀑湍流争喧兀,石水崖转石万壑雷。”的语句,则更是千里米仓古道奇峰秀水,鸟道缘崖的诗意描摹。长安官场的尔虞我诈,心中的耿耿块垒,使李白感慨万千。他疲惫地发出了“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诘问。那是怎样的诗思和忧愤啊!那是李白心中的郁闷之思,更是他对仕途和人生坎坷的竭斯浩叹!

    “自古词人多入蜀”。还是这条古道,继“诗仙”李白之后,“诗圣”杜甫也不得不走来。自华州司功参军任上弃官入蜀,杜甫就是沿着这条古道走过,最终于成都浣花溪畔筑草而居。年迈天命的诗人,在蜀中度过了8年艰辛潦倒的生活,经历了难以为过的苦难。虽然其后被巴州刺史严武推荐,出任剑南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挣了个“杜工部”的称谓。然而,在那个可有可无的幕僚位置上,杜甫仅作了短暂的“旅行”,便飘然挂印而去。在剑南任上,杜甫曾沿米仓古道游历巴州,并在南龛山吟诗题铭。与严武交游,他写下了《九日奉寄严大夫》的诗篇:“九日应愁思,经时冒险艰。不眠持汉节,何路出巴山。小驿香醪嫩,重岩细菊斑。遥知簇鞍马,回首白云间”。这首诗细腻地刻画了巴山古道的风物人情。也表露了诗人苦闷忧郁的心情和对山河破碎的忧怨,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诗人当时流离失意的生活窘象。杜甫返剑南回川西平原后,在朋友帮助下,于城郊置地,盖起了一座“草堂”,却无法使自己的茅屋不为秋风所破。只好在诗中仰天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悲壮呼唤……

    另一位大诗人岑参,出身官宦之家,天宝年间进士,授兵曹参军,先后两次到西北边塞,佐高仙芝,封常清军幕,写有雄浑大气的边塞诗篇。后因为在朝中触怒了权贵,被外放嘉州刺史,史称“岑嘉州”。命运与杜甫相当,渴望追求一生,却最终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他经米仓古道赴任时有感而发的《巴南舟中夜》,融情于景,真实再现了米仓古道奇险雄诡的凄冷苍凉:“渡日欲黄昏,归人争渡喧。近钟清野寺,渔火点江村。见雁思乡信,闻猿积泪痕。孤舟万里夜,秋月不堪论。”落魄潦倒的莫名幽怨,让诗人夜不能寐,万里孤舟行,愁思万万千,却只有一江渔火空含悲。

    值得关注的是唐代大历诗人于鹄仿巴山民歌写下的《巴女竹枝词》:“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竹枝词乃起源于巴地的巴人音乐,早在先秦时,巴人创造的竹枝词《巴渝歌》,后来成为古乐府重要组成部分。到了唐代,竹枝词开始广泛流传于巴渝荆楚之地。白居易、刘禹锡、元稹、李商隐等都曾作过《竹枝词》。其中刘禹锡所作的巴东《竹枝词》与于鹄作的巴山《竹枝词》异曲同工。只因刘禹锡诗名盛大,知者甚广,而于鹄之作便显得有些寂然了。对巴蜀竹枝词,后人以“诗之国风,辞之九歌”相称。至今传唱不衰,生命力极盛的巴山民歌,实乃巴山竹枝词千百年相续的诗意传承。

    晚唐诗人李商隐,唐文宗开成三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的小官。因卷入牛(僧孺)李(德裕)“党派”之争,最终遭受双方排挤,政治前途黯然,一生郁郁不得志。后辟为剑南东川节度判官,长期往来长安与巴蜀之间的米仓古道,那首“君问归期末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千古名篇《夜雨寄北》便写于米仓古道“牟阳城”。也有史载:“诗寄北方友人,实为缅怀亡妻,即写于符阳。”符阳乃通江涪阳。另一首《初起》:“想象咸池日欲光,五更钟后更回肠。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更生动地描绘诗人滞留巴山蜀水,却思念长安之月的苦闷情怀。还有诗作《巴江柳》:“可惜巴江柳,柳色绿浸江。好向金銮殿,移阴入绮窗”。那些满载诗人心中的渴求和苦闷,统统都被丢失在米仓古道上了。纵观李商隐一生诗作,皆苦涩离奇,生僻费解,多为“无题”。其实,只要略知诗人官宦生涯之不得意,和人生际遇之坎坷,再看看晚唐王朝风雨飘摇的悲怆局面,便不难理解诗人诗作为何总是那样“无题”了。

    沿着米仓古道,还走来了“细雨骑驴”的南宋大诗人陆游。陆游出生在山河破碎的南宋王朝,绍兴中应礼部试,本应钦点状元,却不幸为奸相秦桧所黜。孝宗即位,赐进士出身,任过镇江、隆兴通判,官场甚不得意。乾通六年(1170年)陆游自米仓古道入蜀,任夔州通判,后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作宣抚司干办。陆游一生虽无缘做得显赫官位,却始终满怀忧国忧民之心。入蜀经年,陆游在宣抚司干事任上,为收复长安而奔走呼号。1172年,陆游路过巴州,曾盘恒大坝“牟阳城”,夜宿奇章僧刹,卧听钟馨之声。想平生满腹经纶,却无报国之门,年老体衰,仍为风雨飘零的南宋江山社稷而忧愤,为抗金复国之事而奔忙。辗转反侧,难以入睡,提笔写下了《过奇章僧刹》:“转尽穷山入翠微,松阴拂拂冷侵衣。长天秋水自一色,断山里孤云空四飞。客路何年闲马足,石番溪平昔负鱼矶。僧窗不得呤清昼,又拥蓝舆到夕晖”。以幕僚之职劳禄奔波于漫无边际的古道缘崖,悲伤无奈之意溢于诗情。南宋一朝,奸佞当道,国穷日蹇。虽有大金国雄踞北方虎视眈眈,偏安江南一隅的王公贵族仍歌舞升平,“隔江犹唱后庭花”。陆游在巴蜀期间,写了不少感事咏怀诗,意在借古讽今,警告南宋统治者不要蹈历史覆辙。但昏庸的统治者除了穷奢极侈外,如何懂得“存亡终在人”的道理呢?身为落魄文人,一介书生,心系国家命运,关怀人民疾苦,却无处报效,难有作为,破碎之心,惟巴山蜀水为证,米仓古道可凭……

                                  4

    除了文人学士们清濯的诗篇,米仓古道何幸,竞迎来了天子龙撵响彻谷宇的轰鸣:有唐一代,两代皇帝先后丧家失国奔蜀避乱。天宝十五年(756年)那位曾开创过“开元盛世”,却最终晚节不保,甚至“穷天下之欲不足为其乐”的唐玄宗,因宠幸杨贵妃,信任奸相杨国忠,荒废朝政,松驰纲纪。被“干儿子”安禄山叛军所逼,风尘仆仆仓惶奔蜀,颠簸奔走于米仓古道,后辗转自剑门入蜀,并最终在蜀道上被迫赐死杨贵妃,才得以保全身家性命。玄宗虽然没有走完米仓古道全程,却沿途留下了诸多风花与传奇。757年,当这位风流天子以“太上皇”身份重返西京,车驾再走米仓剑门时,竞赋诗曰:“銮舆出狩回”。生生把逃难美化成“幸蜀”和“出狩”。倒是后世诗人刘斯栋一语道出了老玄宗的悲老伤怀:“谁闻铃响似三郎,玉撵曾经古驿旁。千古伤心黄土尽,开元遗事最凄凉。”

    另一位晚唐皇帝唐僖宗,被黄巢起义军所追逼,于880年,惊人相似的再一次步先人之路奔蜀。许是战乱之故,或是情势使然,已没有人为他巡幸开路了。那位苦命的唐皇,整整在米仓古道上奔波了数十个日夜,才总算走进天府之国的大道,在新都大觉寺(宝光寺)修建行宫苟且安顿。因为有剑门、米仓古道等蜀道天险阻挡,黄巢起义军最终未能攻入巴蜀。直到885年,唐僖宗在巴蜀避乱五年之久,方自蜀中返回长安。后世诗人杨升庵有诗“始知蜀道蒙尘驾,不及胡僧渡海杯。”分明是在讥诮,逃难的皇帝还不如乘木排渡海的和尚那样安详怡然。后世史家称“僖宗幸蜀”,所谓之“幸”,乃皇帝之幸,岂是米仓古道、巴山蜀水之幸耶?

    米仓古道还有一段与皇家渊源颇深的“荔枝道”传说。唐代诗人杜牧《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讲的是运送荔枝经米仓古道至长安的故事。米仓古道自通州(达州)至壁州至汉中达长安段,乃史书所载的“荔枝道”。也有史载,杨贵妃所啖荔枝,产自广东高州。高州距长安关山万里,即使快马运送,也少不了数十天时日,唐时的鲜荔枝不可能“保鲜”如此之久。 “高州荔枝”之说不可靠。《方舆胜览》载:“涪州城西十五里,有妃子园,其地多荔枝,为杨贵妃所喜,当月以马递驮载,七日七夜至京城,人马多毙于路,百姓苦之”。 涪州至长安最快亦需十天半月时日,“涪州荔枝”之说亦有些牵强。诗人元稹任通州司马时曾作《荔枝图》,寄与好友江州司马白居易。白居易为之作《荔枝图序》:“荔枝出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叶如冬青,枝如枇杷,壳如红缯……”查考史料:“隋唐时期大巴山一带气候温和,1110年至1178年间经历两次大的冰冻,将大巴山的荔枝林成片冻死,致使荔枝从此绝迹。”因而,唐代杨贵妃所啖荔枝,实乃出自大巴山。可见,米仓荔枝道当时的繁忙景象了。而今古道已废,只要翻动道旁的某一块石头,便可看见那驿站怆忙,马蹄声碎,押运荔枝的繁忙场景,甚至谛听到劳民伤财的泣血叹息。

    米仓古道上,不仅仅张扬着皇家浩荡的威风,也流落着皇室倾轧的血泪。最血腥和绝伦的莫过于武则天与儿子们之间的血雨腥风了。史载:武则天幼年在蜀生长生活14年,有8年是在壁州度过的。武氏之父武士寻 ,唐初为工部尚书,武德七年(624年)参与除山獠时生武后,次年置壁州。贞观元年(627年),唐太宗即封调任利州都督,此时武则天已满3岁。《旧唐书》:“贞观十二年,右武侯将军上官怀仁大破山獠于壁州”。《新唐书》:“武氏自幄后呼曰:何不扑杀此獠?”14岁那年,武则天随上官怀仁将军经米仓古道北上长安,被太宗选为才人,开始了她辉煌而凶残人生的起点。武则天曾言她本人是“弥勒下世,要做人世间主”。故当政后,广建弥勒佛龛,制造宗教神学预言,为她当皇帝制造舆论。壁州、巴州、利州在武则天时期,佛龛建造蔚然成风,气像恢宏,规模巨大,引以为胜。

    武则天从一个宫女受宠于太宗、高宗两代皇帝,几经废立,甚至削发为尼,经过数十年的苦心经营,而最终临朝称制,入主正宫。武则天临朝称制后,为了实现君临天下的野心,毒死原太子李泓后,决意向继任太子李贤下手。《唐史》:“高宗上元二年四月,立雍王贤为太子,永隆元年八月废为庶人,开耀元年十一月徙于巴州,中宗嗣圣元年太后杀太子贤”。武则天正是为了谋取帝位,才“莫须有”贬谪太子李贤,并将其放逐荒僻之地古巴州。李贤是沿着米仓古道,一步一回首离开长安的。其实,当朝太子李贤极有威信与人缘,不除之,武则天便不可能顺利登基。历代的研究者往往臆测太子被贬是因为母后所不容。须知李贤太子命中注定只有死路一条,因为只要武则天要称帝,太子贤就不可能有活路。除了被贬谪、赐死,还能抗争什么呢?

    唐弘道元年(683年),高宗驾崩,武则天第三子李显继位,是为中宗,旋被废为卢陵王。第四子李旦即位,是为睿宗,不久被软禁。武则天用“毒”、“贬”、“废”、“囚”等计接连废除四个皇子,于唐戴初元年(690年)于洛阳登基,成为“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大周。开创了中国历史上女人做皇帝之先河。远在巴州的李贤悲愤而作《黄台瓜辞》,不过只是文人士子般泄愤之举,反成“杀身”借口。时人有云:“断一指,得天下,凡人不为;杀爱子,窃要位,武后行之。”太子贬巴州的故事,千年流传,后人挖苦心思为太子鸣冤叫屈,故多传太子爱民之举,忧民之思。纵观历史,即使宫廷中充溢着“无情最是帝王家”,“悔不该生帝王家”的哀泣。心向往者仍多如过江之鲫。李贤太子的悲剧,成为千百年人文传承和文人诗赋的话题。清代张景旭有诗:“长安回望白云遮,错上黄台咏摘瓜。遥说空留巴子国,生身悔向帝王家。千年碧血成磷火,万叠青山作翠华。杜宇声中春日黯,墓前开遍野棠花”。偏僻的巴山巴水,江山已改,沧桑迭更,太子的故事世代流传,巴州城太子北望长安的“王望山”犹在,人民祭祀太子的“章怀寺”,太子住跸的“圣乐堂”遗迹历历。历史的恩怨已化作“甘棠遗爱”的故事,至今也只得令人空有怀念,而难动悲伤了。

    唐代以后,都城南徙东迁,长安不再是政治文化中心。米仓古道少了莘莘学子进京赶考,更没了达官贵人车马喧嚣。却鬼使神差迎来了另一位逊帝的孓孓身影。《通江县志》:“西御河(诺水河)以明建文帝居此,故名御河。”《西乡胜迹录》:“明建文帝入蜀,禅师(御史程济)相随,圆寂于此。”史传建文四年(1402年)建文帝叔父燕王朱棣“清君侧”的旗号出兵“靖难”,意在谋夺侄子大明江山。皇城金陵失陷,皇宫起火,建文帝改扮僧人从秘道出走。先避难云贵高原,继奔赴蜀中邻水寻访天官杜景成,以图复国再起。后转辗大巴山,沿米仓古道至诺水河隐居。在巴山诺水建文帝“三潮水祈雨”及“中峰洞参佛”的传说至今犹存。

    有两首诗可作建文帝隐居的佐证。其一:“牢落西南四十秋,萧萧白发已盈头。乾坤有恨家何在,江汉无情水自流。长乐宫中云气散,朝元阁上雨声收。新蒲细柳年年绿,野老吞声哭未休”。诗中流露了建文帝对帝王生活的留恋,也更多的倾注了对“民间疾苦,野老吞声”的同情。另一首:“巴山小径慢探寻,且把通邑作金陵。眼前瑞雪纷纷下,寄情南岭一枝春”。描叙的建文帝流落壁州时,与民女何正兰相亲相爱时之愉悦心情。何正兰曾经与建文帝的海誓山盟,最终因建文帝行踪缈茫而破灭,抑郁成疾,英年早夭。明英宗正统八年(1444年),朝廷曾诏示建文帝回朝。而此时的建文帝早已看破红尘,乐作闲云野鹤游,不愿再回朝廷了。正统十二年,英宗下旨为何玉兰建造皇莹,后人称 “娘娘坟”。流落江湖多年的建文帝已安然于平淡的田园生活,熄灭了心中曾经燃烧的复国之梦,也避免了又一场生灵涂炭的悲剧重演,实乃黎民苍生之幸!

                                     5

    探寻米仓古道,翻拣历史篇章,还可以看到许许多多成王败寇的血泪历史。这其中闪动着与古巴州、古壁州息息相关的几个风云人物的身影:十六国时期大成皇帝李雄,五代时前蜀皇帝王建,明末大西皇帝张献忠。

    《华阳国志》:“秦始皇时,有长人二十五丈见宕渠”。秦代史官胡毋敬预言“五百年后必有异人为大人者”。果然,五百年后的五代十六国时期,“异人”惊现了宕渠”(通江)一带。303年,宕渠宗人李特、李雄父子率领十万流民起义军攻克成都,建立成汉王国,这是历史上第一个宗人政权。李雄称帝后国号大成,聘青城山道教领袖范长生为丞相。据考:曹操大败汉中张鲁时,宕渠宗人李特率五百家归降曹操,魏武帝拜李虎为将军,其子李慕为东羌猎将。刘备入蜀,张飞战三巴时,曾与李氏父子大战石磐关。李雄称帝后,追谥其曾祖李虎为巴郡公,祖父李慕为陇西王,并在壁州创建“巴王庙”。李雄回乡祭祖时留驻巴王庙,其读书之处,称“读书台”,台上“人瑞年丰”四字,千年至今,犹光灿夺目。 

    李雄祖辈皆行伍出身,与文字无缘。即位后,在丞相范长生辅佐下,开始读书习字,“听览之暇,手不释卷”。逐渐开始通晓儒家经典,明白治国之道。“雄乃虚以受人,宽和政策,运至迩安,年丰谷登,乃兴文教,立学官……至乃闾门不闭,路不拾遗,狱无滞囚,刑不滥及。”李雄在位三十年,采取“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使大成国出现了“长治久安,年丰谷登,民多富裕,路无拾遗”的局面。李雄死后,李班嗣位,由于皇族内部矛盾和獠人的反抗,成汉政权江河日下,永和三年(347年)为东晋所灭。《华阳国志》在记叙李雄的政绩时写道“宪和政役,车少役稀”,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讲,也代表了巴渠宗人对李雄的信赖与认可。

    历史的巧合与重复又发生在五百年后,唐末,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宕渠宗人打着黄巢起义军的旗号,起兵响应,唐僖宗逃往成都,丞相郑畋逃往其子壁州刺史郑凝绩处。郑氏父子不容宗人起义,父子共谋,残酷镇压宗獠起义,除獠人于诺水河(黄巢岭)。光启二年,郑凝绩改“佩天彭印”后,王建接任壁州刺史,在壁州壁山建有鹿鸣寺和圣鹿堂。《蜀中名胜记》:“王建为壁州刺史,后僭位。永平三年(913年)麟见于壁山,二鹿随之。此立祠之始也。”王建出身卑微,以屠牛、贩私盐为生,后参加镇压黄巢起义军,靠行伍起家,成为宗人首领。上任后,改行善政,招抚流亡,聚宗人子弟兵八千,攻保宁,夺利州,取成都。894年,唐昭宗被迫封王建为蜀王,907年,王建在成都自立为帝,国号蜀,是为“前蜀”。剽捍勇猛的宕渠人,为王建争得半壁江山,并拥戴他做了皇帝。

    王建毕竟出生于劳动人民,因而较之别的帝王更能体恤民情,顺应人心。他招贤纳士,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深受知识阶层拥护。时中原多难,名人贤士、能工巧匠纷纷入蜀,使蜀中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蜀中人民较长时间免除了战乱,出现了人民安居乐业,经济文化日益繁荣的局面。成都王建墓,大足石刻,壁州王建崖造像即为那个时期能工巧匠之杰作,其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虽逾千载,仍光芒四射。透过这些艺术作品,亦可以看见老百姓对王建统治下前蜀鼎盛局面的由衷欢欣。唐末五代时著名高僧贯休逃难至壁州,题诗赞曰:“河南河北处处哭,唯有全蜀少尘埃”。可见王建政绩之深得人心。历史是最公正无情的判官,“大成”“前蜀”小国之君,只因让人民得到了实惠,竟让后人永远铭记在心。“巴王庙”至今香火不衰,“王建崖”前游人如织。“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实乃鞭辟入里之真知灼见。

    到了明朝晚期,又一位叱咤风云的人物,与米仓古道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就是“大西皇帝”张献忠。在陕西高迎祥、李自成揭杆起义之时,“勇猛好斗”的张献忠也拉起了起义队伍。已许是性格的使然,抑或乃命运的安排,张献忠始终没有李自成那样风云风光,也没有李自成起义军那样浩大的声势。但张献忠也始终自成一体,未肯归入李自成大军,与李自成的“大顺”农民军保持着若即若离、明争暗斗的关系。其间,张献忠在走投无路最低谷时,还曾搞过“假投降”,一度时期为起义军所不齿。张献忠没有能象李自成那样所向披靡,破潼关,攻洛阳,占北京,坐天子。他似乎始终在他的老家陕西及毗连的四川、湖北等地绕圈子。《巴州志》载,明崇祯以来,张献忠先后由巴入蜀,经米仓古道,剑门古道四次攻击入川。明崇祯十年(634年),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第二次、第四次率起义军入川时,均攻占巴州城。第四次攻克巴州时起义军斩杀巴州知州卢尔淳,同知张连曜,完全控制并统辖巴州全境。

    “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定蜀未定”。1644年,在李自成的“大顺”军已被吴三桂引来的清兵追逼,被迫退出北京城时。张献忠在五次兵临成都后终于攻占成都,建立了“大西国”。此时,已是清世祖顺治元年,满人席卷关内,大明朝灭亡,大清王朝建立了。张献忠偏安的“大西皇帝梦”做了不到两年,便在清兵的四面围攻下,不得不匆忙撤离,试图沿米仓古道打回陕西老家。1646年,张献忠移师顺庆(南充)至西充一线打粮,因部将叛变,被清兵围困,在西充凤凰山中箭殒命。张献忠攻占巴蜀期间,曾有“张献忠剿四川”之说,随后便有康熙年间开始的长达一个世纪的“湖广填四川”。张献忠攻城掠地,舐血好杀,对巴蜀人民造成的灾难是无法估量的。在撤离成都前,这位凶残的大西皇帝曾下令火烧成都,一夜之间,千年古城化为废墟,40万生灵涂炭。唐代时便是全国五大繁华都市之一的成都古城灰飞湮灭。张献忠之举,充分暴露了一介草莽与生俱来的鼠目短视行为,也为他的凶残暴唳划上了一个历史的句号。

                                   6

    检点米仓古道,环顾巴山蜀水,古巴州、古壁州还留下了诸多宦游者和为官者的躇踌满志:三国蜀汉时期,一代圣相诸葛亮为实现刘备“匡扶汉室,一统天下”的遗愿,驻守汉中,北伐曹魏,六出祈山,度过了他一生最为呕心沥血的岁月。毫无疑问,诸葛亮是一个历史上最聪明的人,一俟鹤氅纶巾,羽扇挥罢,从此剑门、米仓古道关隘壁垒随风翻卷,箭射风铃叮当千年。一部《三国演义》,诸葛亮的计智谋略成为最高潮,六出祈山成为最后的绝唱。而诸葛亮亲笔撰写的《前后出师表》让拳拳老臣之心在米仓古道随风飘舞,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津津乐道的不疲话题,并最终因杜甫诗句“出师未捷身先逝,长使英雄泪满襟。”被捧上神坛。病逝五丈死后,诸葛亮遗体归葬在定军山,后人为纪念他,还为他建造了号称“天下第一祠”诸葛祠。又有谁能否认米仓古道在诸葛丞相北伐中原大业中的纽带作用呢?只要盘点一下诸葛亮的用兵谋略及军事摆布,便可了然丞相对作为军事要道的米仓古道的倚重。猛将张飞驻镇守川北门户保宁(阆中),得意门生姜维驻守利州,汉寿亭侯关索及其妻鲍三娘分别驻守壁州得汉城,擂鼓城,有警则击鼓相闻。诸葛亮为早日完成北伐大业,可谓费尽心机,不遗余力,强化前线与后方基地之间的联系。要知道那样的人力物力安排,对国势弱小的蜀国来讲已竭尽全力了。

    诸葛亮人在汉中,心系蜀汉天下,在崎岖坎坷的米仓道上,他不知经历了多少次木牛流马的鞍马劳顿,也不知栉风沐雨了几多朝晖夕阴。历史的无情在于它的公正无私,岁月的可觅,则因为它的传承有情。沿着米仓古道寻觅,诸葛丞相的故事始终是一篇说不完的话题。诸葛一生穷尽心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意欲兴复汉室,却最终无力回天。杜甫有感于此,曾作《八阵图》诗:“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真真道出了一代圣相耿耿于心的遗恨和悲伤。诸葛亮治蜀,已名载史册,成为历代典范。清人赵藩所作中国十大名联之一的“攻心联”,颇令后来者深思:“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后来者从不怀疑诸葛亮的智慧和忠诚,人们津津乐道的都是他的《隆中对》、《出师表》等绝世雄心檄文以及治国用兵识人之“诸葛亮谋略”。而对那连诸葛亮亦无法辅佐,最终“乐不思蜀”的昏君刘禅,晋惠帝时御史李苾过剑门、米仓古道之嗟叹,可谓一语中的:“刘禅有如此地理,尚还自缚于人,岂非庸才耶!”

    唐玄宗奔蜀,匆忙走过米仓古道时,有个叫严武的小吏从之。入蜀后,严武被擢为谏义大夫,至756年,太子李亨在宁夏灵武即位,是为肃宗。严武被推荐为门下省给事中,为正五品,相当于大内总管之职。严武的官声刚刚有了点起色,岂料乾元元年,严武恩师房琯被贬为汾州刺史,严武遂被贬谪出京,放任巴州刺史。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朝庭分剑南道为西川、东川。严武升迁为剑南道东川节度使,后又擢升成都尹,剑南节度使。始终在巴山蜀水、米仓古道、剑门古道一带往复升迁。直到广德元年(763年)返回长安,任京兆尹兼吏部侍郎,封郑国公。广德二年再调任剑南节度使,后加检校吏部尚书。严武之父严挺之,曾官至刑部侍郎,迁太府卿。严武出身官僚之家,从仕途经历来看,“居蜀最久,而始于从玄宗”。也就是说,他的快速升迁是因为跟对了逃难亡蜀的主子玄宗。

    严武任巴州刺史时间短,也没有多少建树,《巴州志》记载仅廖廖数百字。唯有两件事值得一提。一是他大胆向朝廷推荐了落魄诗人杜甫,让杜甫在历史留下了“杜工部”的美誉,并与杜甫有诗作唱和。严武《巴岭答杜二见忆》:“卧向巴山落月时,西乡千里梦相思。可但步兵偏爱酒,也知光禄最能诗。江头赤叶枫愁客,篱外黄花菊对谁。歧马望君非一般,冷猿秋雁不胜悲。”严诗算不得上乘之作,却也颇含真情。大概当时亦不太得意,故与老杜有惺惺相惜之态。因为杜甫之盛名,反倒为严武脸上贴了不少金。不管怎么说,杜甫是十分感激严武的,这从杜甫写给严武的诗中可以感觉到。

    严武最值得称道的另一件事。以巴州刺史的身份向肃宗进献《奏请赐巴州南龛寺题名表》。那“奏表”至今仍镌刻在南龛摩崖之上。严武在“奏表”中对巴州南龛摩岩造像暨南龛寺极尽吹捧之能事,“旧石壁镌刻五百余铺,划开诸龛,仕出众像,前佛后佛,大身小身,琢磨至坚,雕饰甚妙。”并再三祈请上皇:“臣幸承恩宥,驰赴阙廷。辞旧奏陈,许令置额。降以紫泥,远被云雷之泽,题诸绀宇,长悬日月之光”。唐代皇室普遍信奉佛教,自太宗以降,至武周时期,国中佛龛四起,香火旺盛,一派阿弥陀佛之声。古巴州的南龛、北龛、西龛、古壁州的千佛崖,佛日崖便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善于逢迎的严武正是瞅准机会,别出心裁,百般讨好,亲上奏表。看来他号准了皇帝的心脉,心中早就算定,此表一奏,皇恩浩荡,必定前途无限光明。好大喜功的肃宗仅凭严武之“奏折”,于乾元三年下旨:“其寺宜以光福为名,余依”。皇帝朱批一锤定音,遂成南龛“光福寺”千古美名。果然,肃宗颁诣不久,严武便打马去剑南道东川节度使上任了。严武上表为“南龛寺”争得了“国家级”的品牌,这既是他个人的政绩,更是古巴州的千古奇事。

    唐末天下大乱。与严武境况相似的另一位宰相郑畋,在黄巢起义军攻陷长安,僖宗皇帝逃往蜀中时,以疾辞任,避祸壁州,壁州刺史郑凝绩,迎养其父畋于壁山南寺,该寺被世人俗称“宰相园”。郑畋,唐会昌进士。历任中书舍人,兵部侍郎、吏部侍郎同平章事。黄巢起义军占领长安时,他为凤翔节度使,战败黄巢部将尚让,旋充京西诸道行营都统,纠合各藩镇势力包围长安,后称病解职赴壁州。郑畋退隐壁州,看似明智,却又搜刮钱财,大兴土木,构建佛宇,实乃宰相园地,激起宕渠宗民反抗。宕渠宗人(獠人)打着黄巢旗号,举行起义。郑畋父子合谋,与獠人战于诺水河黄巢岭。由于宗人势力强大,官军攻占多次失利,受到朝庭严辞训斥。郑畋父子“表请悬车,寡旨不允,再诏追觐。”不久凝绩改“佩天彭印”。唐僖宗中和四年,郑氏父子双双黯然离巴山宕水而去。

    《蜀中名胜记》:“壁山有嘉祐寺,唐节度使郑畋建,人呼为郑公山寺。”又云:“郑相遗踪在壁山下石涧中,梯石齿,披烟萝、入幽岩……”《清一统志》:“嘉祐寺,初名龙兴寺,宋改今名。”明代通江籍文人广东道御史向羽中游壁山宰相园感赋:“丞相高斋久就芜,青松留得伴浮屠。两山耸倚楼阁,一水当轩窗鉴湖。暂驻玉骆陪锡杖,献奇鸾凤看菖蒲。兴阑归去斜阳外,古柏枝头无数乌。”郑畋虽贵为宰相,驻跸壁州,身逢乱世,手握重权,本当有所作为,为民请命。然他除了吟诗作画,沽名钓誉,竞无半点怜民之举。难怪后人如此感怀,总算道出了沧海桑田,物是人非,亘古不变的一番道理。唯郑畋所作《壁州新建山寺记》描述的山川风物,再现了唐末巴山宕水的优美风光,令人耳目一新:“负面江山,雄压胜地;日月光照,风雨所交;钟梵松篁,铿锵满听,千家甍栋,历历在眼;晨烟夕艳,辉灿盈庭;鸥鹭篙榜,以资景物”。总算江山未改,历史不菲,大浪淘沙,留之一席。

                                    7

    绵亘千里的米仓古道,也是巴渠 宗人的后裔走出偏僻闭塞、通向外面世界的要道。沿着古道寻觅,依稀可以看见他们踉伧的身影:首先进入视野的便是归去来兮的明末通江籍文人向玉轩。

    向氏出生在三代为官的官宦之家。其曾祖父向羽中  曾任广东道御史,其祖父向阁曾任甘肃平凉通判,其父向天麟曾任江北新喻县丞。1634年向玉轩中进士,为崇祯翰林院侍讲,编修,风采表著大学士。1644年崇祯帝煤山自尽,明朝灭亡,随后清兵入关,李自成败走,满清开始统一中华的大业。中华大地战乱四起,民不聊生,山河更替,给向玉轩心头以极大的震憾。1645年向玉轩被清王朝授任西安布政司,次年任山东乡试主考,后任行人司正前吏部给事。身处改朝换代,人事迁徙,向玉轩渴求“一霎银河清似洗,辎骈前路莫尘埃”。的理想社会未能实现,反处“匪兔匪虎成何事,呼牛呼马漫弯人”的现实社会。1660年,“情不利有千秋在,一片干霄气不磨”的向玉轩毅然辞官,隐居于米仓古道上的西河(诺水河)金童山鹿开始了闭门著书,为文以寿的田园生活。

    向玉轩学问渊博,诗词雅健,因受当时流行的“西昆派”影响,故自号“西昆”,著有《西昆诗集》《金童山房记》等诗文留传于世。辞官归田,如游鱼得水,羁鸟归林,向玉轩为诺水之雄险奇秀而陶醉,欣奋之情,跃然笔端。“三十年足迹遍天下,所见佳山水不少”,然生于“万点蜀山中”,“秀甲西河”的金童山才是他的归宿之地。早晚“躬耕陇亩,茶云秋熟”,房舍“处二水交会,凤漾鱼鳞,流分燕尾”。屋后“一峰矗起,旁无附丽,百围颖濯,此文房毛锥也”,因而,也便有了足以与陶东篱比美的《山居》诗:“结屋东山下,心清事自幽。倚栏观鹤舞,临江看鱼游”。心事了了的闲情逸致跃然纸上。在《二洞记》中,他抒写中峰洞(佛光洞)、牛角嵌的壮美风光:“其旁多石窟,为避乱者所栖,每视其登,猿挂蜗粘,见者股粟,登者自若也。至柏林以上,则愈狭愈险,瞬息九渡……”面对蜿蜓其间的米仓古道,则更忆昔年北上赴考、做官之时,三过于斯之艰辛险境:“胜游原自昔年间,今日厘来感旧颜。花发未论殷七七,人行直过水三三。虹梁动影蛟螭背,鸟道像崖虎豹关。幽涧已频看未足,闲人翻是不曾闲”。闫王碥古栈道的险奇风光,已成为后人考证和研究米仓古道的有力诗证。光阴荏苒,斗转星移,三百多个春秋过去了,向玉轩连同他的诺水诗文依然放射着灿烂的光芒。

    继向玉轩之后,米仓古道又相继出现了几位出类拔萃的文经武纬之才。出生于通江的李钟峨,生于清康熙元年(1662),乃父李蕃,山东黄县知县,兄李钟壁,广西平南县令,后升刑部督捕主事,时人并称“巴山三李”。李蕃、李钟壁俱为能诗善赋者,李蕃《诺水歌》“烟雾连州看不远,渔舟皆去不复返,惟有江流无早晚”。令人回味无穷,荡胸生云。李钟峨出生在官宦人家,幼不好读,贪玩嬉戏。18岁时,父亲李蕃遭人陷害,被捕入狱,使他震惊猛省,在艰苦环境中,他且耕且读,努力奋争。32岁中举人,45岁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提督福建学政,61岁升翰林院侍讲,教乾隆太子攻书,又转任太常寺少卿,掌礼仪。

    李翰林在京22年,官自八品升至四品。曾任三朝实录、国史分韵、大清一统志等编修工作。主编《盛京志》时,写出《保宁府志》初稿,他的诗文集《雪鸿堂文集》,被收入乾隆大典《四库全书》中。李翰林在朝为官,历经康雍乾三代王朝,曾辅佐过雍正,授业于乾隆,尤以风采表著,文思敏锐,受到朝官好评。相传李翰林自江南主考归来,逢康熙登基六十年之“千叟宴”,满朝文武齐聚,康熙欲试李翰林文思,出一妙对相嬉:上联为“十口心思,思乡、思家、思父母”,李翰林跪拜答曰“寸身言谢,谢天,谢地,谢君王”。颇获皇帝青睐,由此可见李乾林在朝为官实力。而另一妙联,则讲李翰林荣归故里,在诺水被船家出对为难之事。船家上联为“南通江、北通江、南北通江通南北”。李翰林不假思索地对答:“南当铺,西当铺,东北当铺当东西”。李翰林的才华令船家欣喜万分,特意送他一条活蹦乱跳的大鲤鱼,暗示他终得“鲤鱼跳龙门,衣锦还故里”,这也是故乡人民对他功成名就,荣归故乡的崇高评价。

    告老还乡,李翰林致力于撰写“乡邦文献”和编修地方志。《保宁府志》《通江县志》均由他主编而成。为后世研究巴山渠水、风土人情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史料。游玩巴山诺水,书写的“通江八景”诗,更是文思泉涌,令人赞不绝口。“隔江烟树傍浮图,蹬道纡回取径殊。坐我春风麟见否?依他冬日鹿鸣无。桃高柳下云和鱼,燕语茑啼笙共竽。坐久忽怀千里梦,芊芊青翠遍平芜”。真果叶落归根,乡思绵绵,诗情化理,跃然笔端,一代文豪,风采俨然。

     清末民初,通江又走出一位风流倜傥的少年才子。姓李名善济,生于清同治庚午年(1870年),15岁入邑痒,18岁补廪,废除科考后就读于成都政法大学,曾任武胜、通江视学等职。因其生性恢谐,放浪形身骸,恃才傲物,不拘小节,有李白之风,人称“仙李”。李善济自幼好学,善读工文,少时曾自书对联一付,以明心迹“名士岂虚生,大则以王小则以霸;全才堪自信,文不借笔,武不借枪”。得意狂傲之态益于言表。而另一挽扬州任上归来渡江溺难挚友之联,尤见才情:“耿骨葬江鱼,剑挂芦边,琴挂芦边,想秋水伊人,宛在,宛在,指波心之水而宛在;雄风惊海怪,魂游天际,神游天际,望家乡何处,归来,归来,跨扬州之鹤以归来”,此联才气升腾,抒情哀婉,读来令人潸然泪下,柔肠寸断。

    民国建立伊年,任通江视学的李善济撰联祝贺:“以摄政王始,以摄政王终,二百年妄自称尊,扰乱中华。该大汉国兴,该大汉国盛,十八省联邦独立,震荡全球。”极尽人民对满清朝腐败的愤恨和对民国诞生的渴盼。李善济任通江山长(教育局长)期间,因对“晦而不知为政”的燕知事进行冷嘲热讽,为燕所不容。后被迫脱离官场,投奔青城山,在建福宫作小徒弟以避祸。在青城山,李善济借物抒怀,写下《古银杏歌》,抒发了“君不见末央宫阙长生,栋梁都作沧海变”的沧桑情怀。之后,他有感而发,凝巴蜀四千年文明史于笔端,一气呵成394字的《青城长联》:上联以“溯禹迹莫岷阜以还,纵横八百里舆图……”笔力纵横,指点巴山蜀水,描绘出自大禹导江治水,青城山幽绝天下的壮丽画卷,下联“自轩辕甯封而后,上下四千年文物……”以四川为背景,胸罗春秋,介绍自轩辕拜宁被封为五岳丈人之后,有关青城山的神话传说,巧借李白、杜甫之诗,将“峨眉秋月”“玉垒浮云”入联,有如锦上添花,别开诗趣。此联堪称中华楹联史上的奇葩,其影响与昆明“大观楼长联”在伯仲之间,成为巴山蜀水之千古华章。

    而今,米仓古道变得冷落了,但它曾千真万切繁荣喧嚣过。那古栈道的遗址默默地承受了多少个世纪,静观着咸咸涩涩的岁月。那迢遥路途的仰天叹息,那伧促脚步声中的星星夜灯,象个巨大的问号,伴随着历史的脚步更替,悄悄地追逐着岁月流逝。就在这条米仓古道上,走过了多少正直善良的爱民者?走过了多少憎恨奸邪的落难者?又走过多少伤痕累累的跋涉者?黑夜里,那路人疲倦的眼睛永远像闪烁的星星……意志,良心和灵魂,又有多少被撼动?昏君和奸邪意志的倒塌,愚昧和嫉妒教条的结束!那一双双充满欲望的眼睛,充满渴求的心灵,就那样被岁月和纪年熟视无睹!凭谁问,数千年岁月流逝,在这条古道上,走着的跑着的都是怎样重重叠叠的脚印?

    米仓古道,或闹闹嚷嚷或默默无闻地走过了数千年。它是一团留在大地令人费解和充满魅力的历史之谜,更是一条充满生机活力永不停息的生命之路。因而,它的饱经沧桑与历尽忧患,注定要让那些寻寻觅觅的后来者,寻寻觅觅……

 

                                                                2003·12  东篱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