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说人体降火

 谢秋水 2012-11-24

  

 

    火,一般应有以下三种含义:

    一.生理性的火,为阳气所化,生命的动力,具有温养肌体、促进脏腑气化功能的作用。如少火、命门之火等。

    二.病因六淫之一,与暑热同性,但无明显的季节性。

    三.病理性的各种功能亢进、功能失调的表现,常称之为“化火”。

 

    火证可因外火,即直接感受湿热邪气,或由风、寒、湿、暑、燥五邪在一定条件下转化而成;也可因内火,即脏腑功能失调和情志过激所变化而生。所以有“五气皆能化火”与“五志皆能化火”之说。如临床上遇到的肝火、胆火、心火等,常因情志变化,气机壅塞不通,郁而化火。

    因火为热之极,故火证常可见发热、恶热、烦躁不安、面红目赤、舌红苔黄、尿赤、脉数或咽喉红肿、疮疡红肿热痛等症状。由于火有炎上的性质,所以临床常有心火上炎、口舌糜烂;胃火上炎,牙龈肿痛;肝火上炎,目赤涩痛等。

    因火有消灼津液之特性,故火证除见到热象外,常同时并见干渴喜冷饮、舌干少津、小便短少、大便干燥等津干液少的症状。火、热邪易灼伤脉络,迫血妄行,故可引起出血与发斑。如某些吐血、衄血病证若见心烦、口渴、舌红、脉数等症状者,为火邪炽盛,迫血妄行所致。又如某些温热病热入血分,常见吐血、衄血、发斑等动血症状。

 

    火证

 

    火证有虚实之分,内外之邪均可化火,则为实火之证;津液、元气、阴血的不足,以致正火内动,则为虚火之证,火挟风、寒、湿、痰、食、郁亦成实火之证,燥火为实火之本证,余者均为兼夹之证,最终必归于燥火。

    实火指阳热亢盛实热证。人体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体内病理产物蓄积,以邪气盛,正气不虚为基本病理。多起病急,病程短,而正气尚盛。主要症状是:发热恶热,面红耳赤,心烦,口渴喜冷饮,大便秘结或泻下黏秽热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甚则神昏谵语,躁扰不安,或见发斑、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等。此外,疮疡而见红、肿、热、痛者也属实火所致。治疗上宜采用苦寒制火、清热解毒、泻实败火的原则和方法。

    虚火则是指人体的阴阳、气血、津液、精髓等正气亏虚,邪气不著所致。多起病缓慢,病程长,而正气已虚。虚火多因内伤劳损所致,如久病精气耗损、劳伤过度,可导致脏腑失调、虚弱而生内热、内热进而化虚火。根据病机不同,一般将虚火进一步分为阴虚火旺和气虚火旺两种病状。阴虚火旺都多表现为全身潮热、夜晚盗汗、形体消瘦、口燥咽干、五心烦热、躁动不安、舌红无苔、脉搏细数。治疗时应以生津养血、滋阴降火为原则。气虚火旺者表现全身燥热、午前为甚、畏寒怕风、喜热怕冷、身倦无力、气短懒言、自汗不已、尿清便溏、脉大无力、舌淡苔薄。治疗时应以补中益气、强肾兴阳、甘温除热为原则。

 

    根据部位,火又可分上焦火、中焦火及下焦火。中医把头昏、咽喉肿痛等偏上部位的火热症状叫做“上焦火”,把烦热口渴、胃脘痛等中间部位的叫做“中焦火”,把便秘、尿赤等偏下部位的叫做“下焦火”。

 

  根据脏腑,火分心火,肺火,肾火,肝火,胃水,脾火和小肠火。

 

    上火

 

    一是直接受自然界“火热之邪”的侵袭而引起“上火”症状;一是机体内“生命之火”由于阴阳失调而引起“上火”症状。

    引发“上火”的具体因素很多。情绪波动过大、中暑、受凉、伤风、嗜烟酒以及过食辛辣之品,贪食肥腻之品和中毒等都会“上火”。

 

  防火

 

    原则是多饮水,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最好少吸烟,少饮酒,少食过于油腻性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

 

    下火

 

    实火用泻法清热降火

    虚火用补法滋阴降火

 

  上焦(心肺部位)有火

    典型症状:吃不进

    表现为口干、舌烂、唇裂、目赤、耳鸣及微咳。

    成人可选服牛黄清心丸(),小儿可选服珠黄散等。

 

  中焦(脾胃部位)有火,

    典型症状:受不了

    表现为时而胃火亢盛,食不知饱,时而呃气上逆,脘腹胀满,不思饮食。

    宜选用栀子金花丸、牛黄清胃丸、清胃黄连丸、清胃散,小儿宜服七珍丹等。

 

  下焦(肝、肾、膀胱、大小肠等部位)有火,

    典型症状:拉不出

    表现为大便干结,小便短少,尿色黄赤、浑浊有味,阴部时痒,妇女白带增多,甚至带黄。

    常用中药可选三黄片、当归龙荟丸、栀子金花丸、龙胆泻肝软胶囊等。

 

 

    心火:思虑过度引发

    典型症状:口舌生疮、口腔溃疡、咽痛咽干、失眠

    心火有虚实之分,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悸、心烦、口干、颧骨发红,舌红少津、失眠、健忘等症状。实火则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症状。

  中医讲究喜怒伤心,“劳心思虑,过耗其真”,意思是太劳心了,就容易伤神。开心或者操劳过度就会“心火元盛,神明不安”,也就是上了心火。反之,忧愁思虑、激烈的情绪刺激,也可能引发心火。

    此外,天气炎热和过食辛热的食物,如辣椒、桂皮、芥末、香菜、花椒等,容易上心火。还有人鹿茸、人参等温热的补品吃得过多,都会导致心火。

    防火要领:减少思虑、控制情绪。

  控制情绪,减少紧张,少生心事烦事。尤其是减少思虑那些迟延不决、处理繁杂、涉及众多人际关系的烦心事。多吃蔬菜水果,少食辛辣食物、烟酒,多运动。可以多食一些性寒而味苦的食物,如苦瓜、苦菜、百合、苦丁茶类,多食酸枣、红枣、百合等补养心肾之品。

    降心火食方 冰糖莲子汤

  实火平时可以吃点芦根和带芯的莲子,清心泻火。虚火可用金银花泡点水喝,或者用补心安神丸通过滋阴安神来去火。

 

    肝火:经常熬夜引发

    典型症状:目赤肿痛、头痛头晕、睡眠不稳、爱发脾气

    肝火又分为实火和虚火两种。由情绪引起的,一般偏虚火,主要症状是:舌苔少而红、头晕耳鸣,嗓子干却不太想喝水。实火表现则是:面红目赤、口苦咽干,总想喝水。

   防火要领:稳定情绪、充足睡眠。

  生气容易上肝火。肝火产生的原因主要在情志。中医上说“怒易生火,易伤肝脏”,会引起肝气在体内堆积,从而导致肝气易结,气血不畅。防肝火晚上十二点前尽量入睡;多吃些木耳、菊花和莲子这样偏凉食物;少吃辛辣、过腻过酸、煎炸食品。此外,外感火热之邪,也容易上肝火。比如春天,风热之邪容易侵犯肝脏,导致上火;夏天和冬天则分别有暑热和寒邪侵犯。

    降肝火食方:枸杞菊花茶

  实火要泻火,先得清肝,可以用决明子、麦冬泡水,或者龙胆泻肝汤。虚火可以边滋阴边降火。

 

    胃火:饮食失调引发

    典型症状:痘痘长、牙龈肿、口角烂

    胃火分虚实两种,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胃口不好、便秘、舌红、少苔,在中医上说是“平素胃阴不足,津液亏损”,加上起居失度、劳累引起上火;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硬。

  防火要领:多吃粗粮多喝水。

  贪吃辛辣、烧烤等刺激性食物,会使脾胃受损,严重者口角会出现糜烂,应多吃豆类、小米等粗粮;体内热量堆积太多,脸部长痘,上火源自内热,应多吃清淡食物;多喝水以加速新陈代谢。

    降胃火食方:百合绿豆粥

  去实火可以吃点黄连、栀子、木瓜;去虚火则可以吃点生地和知母。

    注意:胃火,即是胃热。对于嗜酒、嗜食辛辣、过食膏粱厚味等饮食不当引起的火气,中医称之为胃火,通常是由湿热、食滞两方面原因造成。中医认为,胃火调节应当遵循清热、清滞的原则,要饮食节制。

 

 

  肺火:反复感冒引发

    典型症状:咽喉干疼、口干而渴

    主要表现为干咳无痰、痰中带血、咽疼音哑、潮热盗汗等。出现口鼻干燥、出气热的现象,很容易伤风,而且伤风后出现高热、咳嗽、痰黄稠而粘、舌红苔黄等症状。小孩睡觉时盖不住被子,喜欢俯卧,喜食冷饮,口唇发红。

    实火往往气喘,呼吸声很粗,痰又稠又黄;虚火则痰比较少,但痰中可能带血丝,而且声音嘶哑,有盗汗,人也会越来越瘦。

   防火要领:注意保暖、及时增减衣物

  

    降肺火食方:罗汉果猪肺汤 银耳雪梨汤

  上实火可以多吃点苦瓜,或者用薄荷、菊花泡水喝,可清热宣肺、止咳平喘;上虚火则可用百合、梨、冰糖炖水,用来滋阴、润肺、降火。

    也可用呼吸咳嗽洗肺法,透过深呼吸和主动咳嗽,帮助呼吸道排出分泌物,增强免疫力。选择空气新鲜处,反复进行吸气呼气,排出肺内气体,每天主动咳嗽几下以有效清洁肺部。

 

 

    上火症状消除方法

 

 

  喉干嗓哑时:

  饮淡盐水;服蜜梨膏;饮橘皮糖茶。

  咽喉肿痛时:

  常吃生梨能防治口舌生疮和咽喉肿痛;用醋加同量的水漱口,可减轻痛苦;嫩丝瓜捣烂挤汁,频频含漱;咽喉疼痛时,可用一匙酱油漱口,漱1分钟左右吐出,连续34次,有疗效。

  口长水泡时:

  切几片生姜入口咀嚼,可使水泡慢慢消除;临睡前洗好脸,挤点眼药膏涂在口唇疼痛处,翌日疼痛就会减轻,继续敷用几天,可使疼痛消失。

  鼻塞难通时:

  如左鼻孔不通,可行俯卧位或右侧卧位,右手撑住右后颈,掌根靠近耳垂,托起头部,面向右侧,肘关节向右上方伸展,伸得越远越好。由于经络的舒展作用,少则十几秒,多则几十秒,即可使鼻孔通气。如右侧鼻塞,可以相反动作治之。两侧同时鼻塞,可先后轮换动作治之。

 

  常见清火药

 

  牛黄清心丸:主治心火和胃火引起的牙痛、口臭、便秘。

  牛黄上清丸:主治火热上攻引起的头痛、牙痛或毒火所致的疖子等。

  牛黄清胃丸:主治胃火上升引起的口疮、牙痛、心烦口渴和便秘等症。

  龙胆泻肝丸:主治肝火盛引起的口苦眼红、耳聋耳鸣、肋痛、黄疸等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