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露凝珠(十六)处世、二

 chunbulao 2012-11-24

       秋露凝珠(十六)

           处世、二

 

   我谈处世的体会和感悟,首先说到的是做好自我,这是首当其冲的问题。这里面该说到的东西还有很多,但是其要点就是节制欲望、知足常乐、认识自己。然后再谈第二方面:善待别人。

二、善待别人。在这个世界上,你一定要和别的人打交道、要和别的人发生联系、要和别的人利益共享、要和别的人产生矛盾纠葛。这时侯就用得上这两个字:“善待”。“善待”的意思是出于善良的用心来对待每一个人。既然是善待,当然就不能是用歪心、歹心、坏心、毒心来对待别的人。话是这么说,这个世界上人事之间非常复杂。人的心思就更加难以揣摩了,有个词叫“是何居心“、“居心不善“、“居心叵测”。这都是讲人们在处世中,经常会动心眼儿。动着动着心就往歪处想了,于是就出现“勾心斗角,矛盾出来了。所以如何让人心思靠近、矛盾化解,这就需要处世的能耐本事了。那么应该怎么做呢?谈几点我的感悟:

第一点就是先把自己的心事捋清。自己想干什么、自己想达到什么目的、自己有什么私心杂念、自己想不想解决矛盾?让我来看,如果不是你必须面对的有杀身之祸的大是大非问题,都可以采取:拖、缓、辩、变、让和忍的方法,一、“拖”让时间去淡化、和缓、放松大家的情绪,进而让矛盾朝着好的方向转化。二、“让”,让了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俗话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该退一步的时侯一定要退。不要死心眼儿、不要认死理、也不要得理不饶人,“得饶人处且饶人”吗?在这里我讲一个小故事:吕蒙正是历史上一个知名人物,他曾在宋代两个皇帝手下三次担任宰相之职,他第一次当宰相,有一个官员在帘子后面对别人说:“这个无名的毛头小子也能当宰相吗!”吕蒙正当作没听见,走过去了。散朝后,一些臣子为吕蒙正忿忿不平,要求追查是谁如此大胆放肆。而吕蒙正不让追查,他说:“若一知其姓名,则终生不能复忘,故不如毋知也。”吕蒙正是个处世的聪明人,该糊涂时须糊涂,不仅赢得了雅量美名,而且省却了很多烦恼,况且还给那个人留了一条出路。

第二点就是咱们先人,很早就总结出一条处世的做法,或叫作主张。就是这两个字:中庸”。中庸听起来就是一种不偏不倚、不前不后、不左不右、不好不坏,不为福先、不为祸首的处世哲学。其实就是这样一种处世哲学,古往今来很多人不以为是,结果很多人都受到了历史的惩处。社会生活中,为人处世很多时候不“似是而非是不行的。一个人这一辈子当然不能傻得要命、蠢得可怜,但是也绝不能聪明过度、心机过多。所以郑板桥那首”聪明难,糊涂亦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的对联,非常受人赞许。庄子写了一篇寓言散文,讲的是山木和大雁的故事。山木因为长的不够材料而得其终年,大雁却因不能鸣叫而被处死。弟子问,人将何处呢?庄子说:“处乎材与不材之间,似是而非也。”所以白居易写了一首诗说:“木雁一篇应记取,致身材与不材间。”这都是告诉人们,做人还是“中庸”一点安全、保险。

我说的这些都是对普通百姓而言的,如果你是要做大事业的人,绝不能取中庸之道,那就必须要有铤而走险的胆魄和气概,还必须要有不怕得罪人、敢做能担的胸怀和责任心。

第三点是讲处世要讲究一些技巧的。人生中大概有10-20%的事情是你无法掌控的,而有80-90%的事情是你应该能够掌控的。那为什么我们觉得很多事情都不如人意呢?主要就是我们没有把我们能够掌控的事情办好。为什么没有办好呢?可能是话说得不受听、或不得体;可能是事做得不圆满、或不到位;可能是时机还不成熟,有点操之过急;可能你在很多细小的事情上过于随意、或是忽略;可能是你心思过于慎密、过于追求完美;可能是你快言快语、口无遮拦;可能是你过于急躁,情绪失控;可能是你看问题的角度不同,而意见相左;可能是你过于优柔寡断,而断送机会;可能是你过于执著,而缺少了灵动……这样数列下去,我们会发现人们都有很多处世不周的地方。世上人无完人,总有这样、或那样的缺陷,所以处世总有不周全、不如意之处。但是我以为有几点,人们必需要学会:

第一点你要学会微笑。俗话说“不打笑脸人”,与人相处和善、微笑,总比哭丧着脸给人看要强多了。“和霭可亲,即之也温”。切不可急躁、翻脸,一急坏百事,一翻脸满盘皆输。

第二点你要学会尊重。“人德必目敬始,故容貌必恭也”,你从内心里要尊敬人家、重视人家。由此可以引申出,要学会倾听、还要欣赏别人。这就是说要看别人的优点、长处。

第三点你要学会说话。说话重要的是说到点子上,不在于你能滔滔不绝。如果你不善于表达,记住“敏事慎言”、“沉默是金”。“人生失意无南北,一言为重百金轻。

第四点你要学会“临事庄肃”。这是孔老先生说的话,就是说做任何事情,都要庄重严肃,不要随意、懈怠。另外,做事要落实在行动上,而不是口头上。“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第五点你要学会真诚。真诚是处世的第一要素。“唯天下之至诚能胜天下之至伪,唯天下之至拙能胜天下之至巧”,这也是曾国藩说的话。中国著名的企业家胡雪岩在他创立的,胡庆余堂国药店大门的背后挂着一块匾额,上书两个大字:“戒欺“。

第六点你要学会利益平衡。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事情,都是一种利益相关的联系,不管是社会上,还是自家里,都要学会摆平利益砝码。中国人最缺少的就是这一点,不是自己想多得一点,就是以权说话、以势压人,而缺少的就是民主的利益契约。

关于处世的学问和技巧,要说得太多了。比如,老子的学说讲:“大成若缺”,是说最圆满的好像也是有欠缺的。“大巧若拙”,最灵巧的恰恰就是那些显得最拙朴的。“大方无隅”,最方正的,反而好像是没有棱角的。这都是处世的诀窍。再比如吕端的故事,说北宋宋太宗评价吕端这个人“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所以毛泽东有两句诗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都是很聪明的处世方法。

三、关爱万物。处世不仅仅是与人相处,还要和世上的万物相处。世上的一切事物皆有情感、皆有灵性。山有情、水有情、树木有情、花草有情、石头有情、白云有情,雨有情、风有情、空气有情,鱼有情、鸟有情、宠物有情。所以我们今天提倡和谐社会,提倡保护环境、提倡爱护小动物、提倡关爱一切生命,这不也是我们处世的一个重要内容吗?大自然给了人类那么多物质上和精神上的物产,人类从大自然中汲取了那么多的营养和享受,我们不该回馈给他们一些人间的爱吗?

我说的这些处世的感悟,可能有很多不太合时宜,可是如果按照现实的某些合时宜的做法去做,可能会毁了你自己、也会毁了别人,甚至会毁了中华民族的大好前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