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噪音和耳鸣的关系

 when幸福来敲门 2012-11-25
噪音和耳鸣的关系
发布时间:2012-1-15  阅读次数:145  字体大小: 【】 【】【
发生噪声性耳聋后,最先出现的症状是耳鸣,而且耳鸣往往比耳聋更多见,常见的是高音调耳鸣。
噪声对听觉器官的影响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在噪声环境下出现听 力疲劳。因为听觉器官是接受声音刺激的,机体必然会作出适当的反应。但是,当这种刺激太强时,如超过90分贝,就能损伤听觉器官,也就是损伤螺旋器的毛细 胞,这时,即使离开了噪声环境,在安静之处,耳朵里仍会嗡嗡作响。这种耳鸣反过来又掩盖了听力,此时如与人交谈,会感到听不清对方在说什么。待过一段时间 后,耳鸣消失了,听力才得以恢复,这就是听力疲劳现象。
另一种情况是,长时间在强烈噪声环境下工作,螺旋器毛细胞经常暴露于噪声刺激下,就会引起毛细胞破坏,发生退行性改变。病变程度与噪声的强度、频率、工龄长短有密切关系。
由于最先受影响的是语言频率以外的高频率,也就是生活对话不常用的频率。因此,在平时的语言交谈中,不会感到听力不好,数年后逐渐发展到言语频率的听力衰退,才渐渐感到耳聋。
如果发现自己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环境,或者觉得自己持 续一段时间有耳鸣的情况就应该注意了。尽快给自己安排时间去做一个专业的听力检查,及时了解自己的听力情况,听取专家的建议,例如:转换工作或生活环境, 如果不行,可以选配一个适合的助听器去保护自己的残余听力等等。就算检查报告说你是正常的,也不可掉以轻心,因为听力下降会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所以也要定 期到专业机构做定期检查,以确保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耳鸣的分类

文章来源:有问必答健康社区 2005-2-23 17:17:24 文字大小:【】【】【

  根据不同的标准,耳鸣有不同的分类,一般常根据下列标准进行耳鸣分类:

   (1)根据耳鸣的发病原因,可分为耳源性耳鸣和非耳源性耳鸣。耳源性耳鸣按其发病部位, 又可分为周围性与中枢性两大类。周围性耳鸣包括外耳、中耳、内耳迷路及耳蜗神经等部位所引起的耳鸣;中枢性耳鸣的病变部位在蜗神经核、中枢通路及大脑皮质 听觉中枢。非耳源性耳鸣泛指一切与听觉器官无关的疾病所引起的耳鸣,常见病因包括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神经性疾病等。

   (2)根据耳鸣能否被他人听见,可将其分为主观性耳鸣与客观性耳鸣;主观性耳鸣较常见,占耳鸣的绝大多数。客观性耳鸣极少见,此类耳鸣检查者亦可听到, 且可以记录,多由于 耳附近疾病的影响所致,如颈动脉瘤、颈静脉球体瘤、咽鼓管肌群或软腭肌阵挛、咽鼓管过度开放、颞颌关节病等引起的耳鸣。

    (3)根据耳鸣的表现特征,可将其分为持续性耳鸣和节律性耳鸣。持续性耳鸣可有单一频率或多频率声调的混合,多为主观性耳鸣。节律性耳鸣多与血管搏动一 致,偶尔与呼吸节律一致,耳鸣的频率较低,如为肌肉收缩所引起,则耳鸣的频率较高。节律性耳鸣大多数为客观性耳鸣。

    (4)根据耳鸣的测试分类。Feldman(1971年)根据耳鸣患者的纯音听力曲线与耳鸣的掩蔽阈曲线的关系,把耳鸣患者分为以下5型: 

  Ⅰ型:常为高调耳鸣,且伴有高频听力损失,听力曲线与掩蔽阈曲线从低频到高频逐渐靠拢,故又称会聚型。此型患者多属工业噪声性耳鸣,约占受检者的22%。

  Ⅱ型:比较少见,两条曲线从低频至高频逐渐分开,故又称分离型此型约占受检者的2%。

    Ⅲ型:听力曲线与掩蔽曲线相互毗邻,近乎重合,故又称重叠型此型可见于美尼尔病与耳硬化症患者,约占受检者的53%。

    Ⅳ型:当听力曲线与掩蔽曲线的各个频率点相距10分贝或大于10分贝时,两条曲线有一定的间距,这意味着需要用较响的声音才能把耳鸣掩蔽住,故又称间距型。此型不多见,约占受检者的17%。

  Ⅴ型:任何强度的纯音或噪声均不能掩蔽的耳鸣即属此型,故又称阻尼型或不能掩蔽型,此型可见于重度感觉神经性聋者,因听力损失严重,即使用很强 的掩蔽噪声也只在患者的听阈附近,甚至根本听不到,因此难于产生对耳鸣的掩蔽效应。不仅如此,有部分患者尽管听到的掩蔽声很响,然而耳鸣依然如故。对双侧 耳鸣患者,需双耳同时施加掩蔽声以确定是否属于此型。

低频噪音 - 简介

低频噪音对人体有危害低频噪音对人体有危害

所谓低频噪音是指频率在500赫兹(倍频程)以下的声音,即在一秒内震动20到500次所发出无规律的声音称之为低频噪音。

1980年丹麦国际会议时定义1~100Hz声音叫做低频噪音(Low Frequency Noise),1/3音阶中心频率为2~63Hz。

中国住宅小区的低频噪音源主要有5大类:电梯、变压器、高楼中的水泵、中央空调(包括冷却塔)及交通噪声等。

低频噪音 - 传播途径

低频噪音按传播途径主要分为:

结构传声

结构传声是指安装在大楼内的变压器、水泵、中央空调主机通过居住大楼的基础结构大梁、承重梁将低频振动的声波传导到各家各户。

空气传声

空气传声是指低频噪音通过空气直接传播到小区住家户。

驻波

驻波是指低频噪音在传播过程中经过多次反射形成驻波,低频噪音在波腹中的振幅最强,对人的健康危害最重。

低频噪音 - 声学特征

(图)噪音,低频表现更干净噪音,低频表现更干净
振动、低频噪音和一般的噪声都有一个共同的性质,都是一种振动的波、是能量传播的一种方式。

穿透墙壁

低频噪声可穿墙透壁,直达客厅、睡房。

不易衰减

低频噪声不像紧急刹车声和迪厅音乐那样刺耳,但二者都会产生声压。高频噪音随着距离越远或遭遇障碍物,能迅速衰减,如高频噪音的点声源,每10米距离就能下降6分贝,马路上的线性声源每10米也能下降3分贝。而低频噪音却递减得很慢,能够长距离奔袭直入人耳。

低频噪音 - 危害

(图)媒體報道媒體報道

低频噪音对生理的直接影响没有高频噪音那么明显,但会对人体健康产生长远的影响。

对孕妇和胎儿的危害

国内外的医学科研人员在这方面做了许多研究,证明低频噪声对孕妇和胎儿都会 产生许多不良的后果。如果长期受到低频噪音袭扰,容易造成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等各种神经官能症,甚至影响到孕妇腹中的胎儿,致使胎儿畸形等等。长期生活 在这样的噪音中对人的听力和神经系统影响很大,而且是器质性不可逆转的变化。

对人体及动物的影响

低频噪音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影响是多方面的,心理影响主要表现是烦扰(annoyance),而对生理的影响主要是在较强次声刺激时,可引起中耳压迫感、耳痛、鼓膜损伤、耳鸣及头痛、恶心、呕吐、平衡失调、视觉模糊等。

对人的听力、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医学科研人员通过对某热电厂调 查,了解中低频噪音接触对电力生产工人健康的影响,结果发现中低频噪音接触组工人在0.5~6 kHz各频段的听力损伤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且,接噪组工人高频听力损伤、语频听力损伤检出率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接噪组与对照组听力测定比较接噪组工人以头痛、头晕、失眠等症状为主的神经衰弱综合征以及耳鸣、不同程度的消化系统症状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中低频噪音接触对人体的听觉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以及代谢功能方面具有损害作用。

对人的血糖、血脂的影响

低频噪声刺激通过听觉通路传入大脑皮层丘脑下部,能影响内分泌的调节,噪声对血脂的影响表现为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的增高。接触低频噪音人员血脂血糖水平含量增高。[1]

低频噪声造成慢性损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耳鼻喉科医师孟庆书表示,噪音污染已经是世界七大公害之 首,而低频噪声由于可直达人的耳骨,而且会使人的交感神经紧张,心动过速,血压升高,内分泌失调。人被迫接受这种噪声,容易烦恼激动、易怒,甚至失去理 智。如果长期受到低频噪音袭扰,容易造成神经衰弱、失眠、头痛等各种神经官能症。[2][3]

低频噪音 - 监测标准

国外

在日本及欧美国家,针对低频噪音对人的影响及量测、管制等方面都有研究,但仅为建议值,无法强制噪音源改善。

中国

中国现行的环境噪声标准还没有针对低频噪音的标准。所以在对城市居住区的低频噪音测量时,声级计的分贝数显示往往符合现行的有关噪声标准,没有超标。但城市住宅小区居民对环境噪声中的低频噪音的投诉越来越多。

低频噪音 - 防治

(图)安裝隔音玻璃安裝隔音玻璃

专 家提醒,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防治措施,尤其在房屋的装修方面要注意选好材料和工艺。比如地面使用实木地板的隔音效果较好;在地面或者通道部分铺地毯也可 以降低噪音;可以用专业的隔声材料做隔音吊顶;选择隔音好的门窗非常重要;多选用布工艺装饰和软性装饰。一般来说,越厚的窗帘吸音效果越好,质地以棉麻最 佳;在临街的窗台、阳台摆放一些枝叶较多的绿色植物,也能降低噪音的传入。[4]


什么是声音三要素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点击数:3076 日期:2007-11-28

Q:什么是声音三要素?声音三要素是什么意思?

声音三要素是:响度、音高、音色

1.响度

响度,又称声强或音量,它表示的是声音能量的强弱程度,主要取决于声波振幅的大小。声音的响度一般用声压(达因/平方厘米)或声强(瓦特/平方厘米)来计量,声压的单位为帕(Pa),它与基准声压比值的对数值称为声压级,单位是分贝(dB)。 对于响度的心理感受,一般用单位宋(Sone)来度量,并定义lkHz、40dB的纯音的响度为1宋。响度的相对量称为响度级,它表示的是某响度与基准响 度比值的对数值,单位为口方(phon),即当人耳感到某声音与1kHz单一频率的纯音同样响时,该声音声压级的分贝数即为其响度级。可见,无论在客观和 主观上,这 两个单位的概念是完全不同的,除1kHz纯音外,声压级的值一般不等于响度级的值,使用中要注意。

响度是听觉的基础。正常人听觉的强度范围为0dB—140dB(也有人认为是-5dB—130dB)。固然,超出人耳的可听频率范围(即 频域)的声音,即使响度再大,人耳也听不出来(即响度为零)。但在人耳的可听频域内,若声音弱到或强到一定程度,人耳同样是听不到的。当声音减弱到人耳刚 刚可以听见时,此时的声音强度称为“听阈”。一般以1kHz纯音为准进行测量,人耳刚能听到的声压为0dB(通常大于0.3dB即有感受)、声强为 10-16W/cm2时的响度级定为0口方。而当声音增强到使人耳感到疼痛时,这个阈值称为“痛阈”。仍以1kHz纯音为准来进行测量,使 人耳感到疼痛时的声压级约达到140dB左右。

实验表明,闻阈和痛阈是随声压、频率变化的。闻阈和痛阈随频率变化的等响度曲线(弗莱彻—芒森曲线)之间的区域就是人耳的听觉范围。通常认为,对于 1kHz纯音,0dB—20dB为宁静声,30dB--40dB为微弱声,50dB—70dB为正常声,80dB—100dB为响音声,110dB— 130dB为极响声。而对于1kHz以外的可听声,在同一级等响度曲线上有无数个等效的声压—频率值,例如,200Hz的30dB的声音和1kHz的 10dB的声音在人耳听起来具有相同的响度,这就是所谓的“等响”。小于0dB闻阈和大于140dB痛阈时为不可听声,即使是人耳最敏感频率范围的声音, 人耳也觉察不到。人耳对不同频率的声音闻阈和痛阈不一样,灵敏度也不一样。人耳的痛阈受频率的影响不大,而闻阈随频率变化相当剧烈。人耳对3kHz— 5kHz声音最敏感,幅度很小的声音信号都能被人耳听到,而在低频区(如小于800Hz)和高频区(如大于5kHz)人耳对声音的灵敏度要低得多。响度级 较小时,高、低频声音灵敏度降低较明显,而低频段比高频段灵敏度降低更加剧烈,一般应特别重视加强低频音量。通常200Hz--3kHz语音声压级以60dB—70dB为宜,频率范围较宽的音乐声压以80dB—90dB最佳。

2.音高

也称音调,表示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受。客观上音高大小主要取决于声波基频的高低,频率高则音调高,反之则低,单位用赫兹(Hz)表示。主观 感觉的音高单位是“美”,通常定义响度为40方的1kHz纯音的音高为1000美。赫兹与“美”同样是表示音高的两个不同概念而又有联系的单位。

人耳对响度的感觉有一个从闻阈到痛阈的范围。人耳对频率的感觉同样有一个从最低可听频率20Hz到最高可听频率别20kHz的范围。响度的测量是以1kHz纯音为基准,同样,音高的测量是以40dB声强的纯音为基准。实验证明,音高与频率之间的变化并非线性关系,除了频率之外,音高还与声音的响度及波形有关。音高的变化与两个频率相对变化的对数成正比。不管原来频率多少,只要两个40dB的纯音频率都增加1个倍频程(即1倍),人耳感受到的音高变化则相同。在音乐声学中,音高的连续变化称为滑音,1个倍频程相当于乐音提高了一个八度音阶。根据人耳对音高的实际感受,人的语音频率范围可放宽到80Hz--12kHz,乐音较宽,效果音则更宽。

3.音色

音色又称音品,由声音波形的谐波频 谱和包络决定。声音波形的基频所产生的听得最清楚的音称为基音,各次谐波的微小振动所产生的声音称泛音。单一频率的音称为纯音,具有谐波的音称为复音。每 个基音都有固有的频率和不同响度的泛音,借此可以区别其它具有相同响度和音调的声音。声音波形各次谐波的比例和随时间的衰减大小决定了各种声源的音色特 征,其包络是每个周期波峰间的连线,包络的陡缓影响声音强度的瞬态特性。声音的音色色彩纷呈,变化万千,高保真(Hi—Fi)音响的目标就是要尽可能准确地传输、还原重建原始声场的一切特征,使人们其实地感受到诸如声源定位感、空间包围感、层次厚度感等各种临场听感的立体环绕声效果。

另外,表征声音的其它物理特性还有:音值,又称音长,是由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决定的。持续的时间长,音则长;反之则短。从以上主观描述声音的三个主 要特征看,人耳的听觉特性并非完全线性。声音传到人的耳内经处理后,除了基音外,还会产生各种谐音及它们的和音和差音,并不是所有这些成分都能被感觉。人 耳对声音具有接收、选择、分析、判断响度、音高和音品的功能,例如,人耳对高频声音信号只能感受到对声音定位有决定性影响的时域波形的包络(特别是变化快 的包络在内耳的延时),而感觉不出单个周期的波形和判断不出频率非常接近的高频信号的方向;以及对声音幅度分辨率低,对相位失真不敏感等。这些涉及心理声学和生理声学方面的复杂问题。


为什么尽量补偿高频部分的听力损失?

精华答案 好评率:100%

*(1)一般来说;高频听力损失严重的听障人士都集中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元音主要分布在低区一般不超过3600赫兹。
@清辅音主要分布在高频区一般不低于2000赫兹。
@浊辅音分布在250赫兹和4000赫兹之间。
(二)听辨语言的信号的能力下降;
@(2)由于辅音的声源是肺气流,能量较少,(约占语言能量的5%,对语言清晰度的贡献为95%)而原音的声源是声带,能量较多,(约占语言能量的95%,对语言清晰度的贡献为5%)可见辅音对听清语言,吐词清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听不到辅音,就会使听辨语言的能力下降甚至丧失。
(3)语训效果不佳
@汉语的音节可以分成声母,韵母,声调三部分,
@前置的都是声母,其余的部分是韵母,声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
@声母都是辅音,其中清晰的音节绝大部分中心频率位于4000赫兹以上,
@前置辅音对字,词的辨别至关重要,(如;chang,zhang,shang.)
@在大多数音节中,辅音必须连上后面的元音,组成一个音节。

根据行波理论,应该是内耳底部接受高频信息的部位损伤了吧!


听力损失

编辑本段定义

  听力损失(hearing loss)又称聋度(deafness)或听力级(hearing level)。是人耳在某一频率的听阈比正常听阈高出的分贝数。由于年龄关系产生的听力损失称为老年性耳聋;由于社会环境噪声(年龄、职业性噪声和疾病等影响除外)产生的听力损失称为社会性耳聋;职业性噪声导致的听力损失称为噪声性耳聋。   噪声引起的听觉敏感度下降、听阈升高、听觉功能障碍甚至听力丧失,总称为听力损失。可分为暂时性和永久性两种。   ①暂时性听力损失   在强噪声环境中短时间引起的耳鸣和听力下降,听阈升高10dB,脱离噪声数分钟听力即恢复,这种现象称听觉适应(auditoryadaptation);如噪声作用时间较长,听阈升高15~30dB,听力需几小时甚至几天才能恢复,这种情况称为听觉疲劳(auditory fatigue)或称噪声所致暂时性阈移(noise-induced temporary threshold shift,NITTS或TTS),即通常所说的暂时性听力损失(temporary hearing loss)。   ②永久性听力损失   在噪声作用下引起听力的不可恢复的损伤,称永久性听力阈移(noise- inducedpermanent threshold shift,NIPTS或PTS),也叫永久性听力损失(permanenthearing loss)。工业噪声引起的PTS大多由TTS发展而来,有一个慢性发展过程,在听力图上形成3000~6000Hz处的V字形或U字形听力下降,即所谓4000Hz听谷(dip)。高频“听 谷”是职业性噪声致听力损失的一个典型特征,也是噪声聋的前期信号。PTS通常为对称发生发展的,常伴有耳鸣,有时对高频声听力下降,而对语言交谈并无明 显影响。如继续发展,则听谷加深,并向高频与低频两个方向扩展,直至出现噪声性耳聋(noise-induced deafness),听觉缺失。[1]

编辑本段听力损失类型

  听力损失是听觉功能障碍的表现,轻者称重听或听力减退,重者称耳聋或全聋。一般临床上把听力损失分为传导性、感音神经性和混合性三类。   传导性听力损失:病变在外耳或中耳,使声波传入内耳受到障碍。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病变在耳蜗、听神经或听觉中枢,引起对声音感觉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听力损失。   混合性听力损失:任何导致传导性听力损失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因素同时存在,均可引起混合性听力损失,它兼有传导性听力损失和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特点。

编辑本段听力损失程度的划分

   纯音平均听阈PTA:500Hz、1000Hz、2000Hz三个频率点在决定语言可懂度的重要性中占70%,是衡量听觉功能的关键范围。为此,世界卫 生组织WHO采用500Hz、1000Hz、2000Hz这三个频率点听力损失的平均值,作为划分听力下降等级的依据。   
听力损失的分级

  听力损失的分级

除 了上述常用的听力损失程度分类方法之外,世界卫生组织(WHO)1997年颁布新的划分标准,较以前的标准增加了一个4000Hz的听阈,充分考虑了听力 障碍者的高频听力损失的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现多采用该新标准。它根据500、1000、2000和4000Hz的平均听力损失将听损程度分成4个 等级:26~40dB为轻度,41~60dB为中度,61~80dB为重度,大于80dB为极重度。

编辑本段确定听力损失办法

  一般的,在医院或专业助听器验配中心,可以进行听力测试。通过听力测试,可以准确的衡量听力损失。下图是一张听力图的例子:   按 照国际标准,红色的小圆圈代表右耳的气导结果,红色大于号代表右耳骨导结果;蓝色小十叉代表左耳气导结果,蓝色小于号代表左耳骨导结果。根据国际卫生组织 (WHO-1997)的定义,平均听力损失等于气导500,1000,2000,4000Hz的平均值。在上面的图中,右耳的平均听力损失为75分贝,左 耳为77.5分贝。   同时,国际卫生组织(WHO-1997)将听力损失分级如下:   平均听力损失小于等于25分贝为正常;   平均听力损失介于26~40分贝为轻度听力损失;   平均听力损失介于41~60分贝为中度听力损失;   平均听力损失介于61~80分贝为重度听力损失;   平均听力损失大于等于81分贝为极重度听力损失。[2]   如果您没有听力图的话,粗略的估计一下:   正常的语言交流没有问题,只是偶尔的听不清楚他人的对话,那么平均听力损失一般不超过45分贝;   听别人说话要注意听,别人声音小时会听不清,看电视开很大音量,那么平均听力损失大约在50~55分贝;   别人一定要很大声说话才能听清,那么一般来说,听力损失不小于60分贝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