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获得性遗传

 龙泉清溪 2012-11-26

获得性遗传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获得性遗传是“后天获得性状遗传”的简称,指生物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产生带有适应意义和一定方向的性状变化,并能够遗传给后代的现象。由法国进化论者拉马克(C.Lamark)于19世纪提出。强调外界环境条件是生物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并对生物进化有巨大推动作用。

编辑本段获得性遗传定义

  获得性遗传是“后天获得性状遗传”的简称,指生物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产生带有适应意义和一定方向的性状变化,并能够遗传给后代的现象。由法国进化论者拉马克(C.Lamark)于19世纪提出。强调外界环境条件是生物发生变异的主要原因,并对生物进化有巨大推动作用。
  获得性状是否能遗传一直是生物进化研究中争论的焦点。
  如果获得性状可遗传,就可以进一步说明环境可引起遗传物质变异。生物学家已发现了不少获得性遗传的实例。例如,当用一种酶把枯草杆菌的细胞壁去除后,在特定的生长条件下,它们可以继续繁殖,后代也是无壁的,并且这种状态可以稳定地遗传下去,只有把它们放在另外的一种生长条件下,细胞壁才会重新生长出来。逆转录酶的发现,也证实了获得性是有遗传可能性的。“生命环境均衡论”的学者们认为 :如果生活的环境条件改变了,生活也就发生改变,那么,动植物将采取适应其生活的性状,并且在这种性状永存的情况下,遗传因子也与之相应发生变化。但是必须经过地质时代这样漫长的时间单位。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获得性是可遗传的,但并不能认为获得性遗传是生物进化的主要方式。因为在环境条件未发生剧烈变化的很长时期,生物进化的脚步并没有完全停止。生物进化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归根到底都必须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只有这样变异才能一代一代延续下去。获得性遗传只强调了进化的外因。

编辑本段获得性遗传解释

  获得性是指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在改变了的外界条件作用下所产生的新的特征特性,这种新的性状在有性繁殖的后代重复出现,就称获得性遗传。
  拉马克学说的内容之一。拉马克认为,具有神经的高等动物,后天获得性性格可以传到下一代。即只要获得的性状为双亲所共有,就能通过繁殖保存在它们的后代中。较有名的例子除长颈鹿外,还有对鹭、鹤等涉禽长腿的解释,即这些鸟类长期生活在水边,但不喜欢游水,为了不使身体陷进淤泥,就尽力伸长腿部;为了吃到水里的鱼虾,又不至于濡湿身体,就尽力伸长颈部。这样获得的性状,逐代遗传下去,年深日久,就成了长颈长腿的涉禽了。

编辑本段获得性遗传发展历史

  第一个阶段 生物进化的理论最早是由拉马克提出来的。
  拉马克的进化理论主要内容是说:
  (1)一切变异(获得性状)的原因在于环境的影响或者器官的用进废退。
  (2)凡两性所共有的获得性状都可以传给后代。
  (3)获得性遗传是普遍适用的法则。
  拉马克的这个理论被后人总称为“获得性遗传”。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生活着不同形态功能的生物,这是人们最简单的经验事实。因此,拉马克的获得性遗传就是这种感性认识的第一次总结。这也是获得性遗传理论发展的第一个阶段。
  获得性遗传理论发展的第二个阶段是达尔文通过调查,积累了大量资料,用事实证明了物种形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第三个阶段是米丘林阶段。这是获得性遗传理论的实践阶段。米丘林通过对植物的实际培育,改变了植物的性状,使南方的植物可以在寒冷的北方生活。但是,获得性遗传理论并未因此而获得真正的胜利。原因是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中心法则的确立。中心法则指明,生物性状是有DNA中储存的信息决定的。并且是有DNA——RNA——蛋白质的方向表现的。
  基因理论和中心法则是获得性遗传问题发展的第四个阶段。这个阶段是对获得性遗传的完全否定。
  反转录酶的发现使获得性遗传问题的争论重新开始。实验证明,遗传信息的传递不只有DNA——RNA——蛋白质这一个方向。实验证明RNA——DNA方向是客观存在的。
  人们用设想填满了DNA、RNAH和蛋白质这三个因素之间所有的联系通道。这三个物质之间处于完全平等的相互作用的链条关系。这个关系如果成立,中心法则即告失败。因为获得性遗传是被中心法则击败的,所以,中心法则的失败将使获得性遗传问题重新获得解放,重新成为研究和讨论的对象。

编辑本段获得性遗传的理论争议

  获得性状是否能遗传一直是生物进化研究中争论的焦点。
  如果获得性状可遗传,就可以进一步说明环境可引起遗传物质变异。生物学家已发现了不少获得性遗传的实例。例如,当用一种把枯草杆菌的细胞壁去除后,在特定的生长条件下,它们可以继续繁殖,后代也是无壁的,并且这种状态可以稳定地遗传下去,只有把它们放在另外的一种生长条件下,细胞壁才会重新生长出来。逆转录酶的发现,也证实了获得性是有遗传可能性的。“生命环境均衡论”的学者们认为 :如果生活的环境条件改变了,生活也就发生改变,那么,动植物将采取适应其生活的性状,并且在这种性状永存的情况下,遗传因子也与之相应发生变化。但是必须经过地质时代这样漫长的时间单位。
  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获得性是可遗传的,但并不能认为获得性遗传是生物进化的主要方式。因为在环境条件未发生剧烈变化的很长时期,生物进化的脚步并没有完全停止。生物进化是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归根到底都必须是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只有这样变异才能一代一代延续下去。获得性遗传只强调了进化的外因。
  “现代进化理论”已经抛弃了“获得性遗传”。由于基因知识的匮乏,达尔文时代的科学家无法研究生物性状,到底受什么控制,只有通过观察,这样他们很容易接受获得性遗传。基因理论建立以后,人们认识到自然选择的“优良基因”,是生物体内固有的并不是后天获得的。对获得性遗传的否定并不是对“进化论”的否定,相反是对“进化论”的进一步完善,科学就是这样否定错误理论一步一步完善理论。

编辑本段理论实验

  一种对获得性状的看法,认为生物后天获得的性状,不论是否触及遗传物质的变化,均能遗传给后代。历史上不少学者企图以实验证明获得性状的遗传,但都没有成功。
  例如,法国学者波尼尔(G.Bonnier)19世纪末就做过栽植树种的实验。他将每种植物的幼苗分成两份:一部分种在巴黎(平原),它们的植株长得较高,而且这种“高”的性状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另一部分种在阿尔卑斯山和比利牛斯山山顶上,它们的植株矮小,而且它们的后代也是矮小的。波尼尔由此得出结论:由环境影响而产生的获得性状是能够遗传的。
  但后来(1920~1940年)有几个美国人重复了这个实验,表明波尼尔的结论是站不住的。他们将60多种植物分别种在加利福尼亚的高山和平原上,结果与波尼尔看到的相同,即同一种植物,种在平原上的总是高的,种在高山上的总是矮的,并且都能遗传给后代。接着他们又做了交叉移植的实验:将高山植物结的种子拿到平原上种,结果它们和它们的后代都长高了;反之,将平原植物结的种子拿到高山上种,结果它们和它们的后代都变矮了。即环境只影响了表现型,由于遗传物质并未发生变化,所以这种获得性状不能遗传。高山上紫外线照射较强,故植物长得矮些;平原紫外线照射较弱,故植物长得高些。但都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的变化。
  1980年加拿大学者戈尔津斯基(R.M. Gorczyncki)等曾报道,免疫实验证明获得性状能遗传。他们反复地将一个品系小鼠的腺细胞、骨髓细胞和淋巴细胞,注射给另一品系的小鼠,当这小些鼠8周龄时,随机选10只有耐受性的雄鼠与无耐受性的雌鼠交配,结果发现有60%的后代个体具有其父的获得性状,即能耐受其父曾接触过的抗原。斯蒂尔(E.J.Steele)认为,编码变异性状的DNA由RNA病毒带至生殖细胞并整合到染色体上,从而使获得性状可以通过有性生殖而传至后代。可是,1981年,英国剑桥农业研究会动物生理研究所的霍华德(J.C.Howard)即在《自然》杂志撰文指出,戈尔津斯基的实验结果,英国几个著名实验室都重复不出来。以后也未见戈等有反驳的报道,表明他们的实验是不可靠的。[1]
参考资料
开放分类:
生物 生物化学 生物学 科学 自然科学 遗传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