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鼠李

 chh71 2012-11-26

鼠李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中药鼠李落叶小乔木或开张的大灌木,高可达10米。果实含大黄素、大黄酚、蒽酚;另含山柰酚。种子中有多种黄酮甙酶。树皮含大黄素、芦荟大黄素、大黄酚等多种蒽醌类。 另外还含有微量鼠李糖。国际通用的鼠李科(Rhamnaceae)鼠李属(Rhamnus)约百馀种灌木或乔木之通称。原产北半球温带地区。用来作泻药的美鼠李皮(cascara sagrada)则取自美鼠李(R. purshiana)。

编辑本段植物属性

基本信息

  
鼠李,鼠李属(Rhamnus)的一种。

  鼠李,鼠李属(Rhamnus)的一种。

buckthorn
  鼠李科(Rhamnaceae)鼠李属(Rhamnus)约百馀种灌木或乔木之通称。

产地分布

  西洋鼠李(R. cathartica)原产欧亚大陆,现已归化各地;树高约3.5公尺(12呎),树皮深色且常带刺,叶深绿色呈广椭圆形;树皮可提黄色染料,黑色的小果实可制泻药。桤木鼠李(R. frangula)树高可达3.5公尺,供观赏;高篱鼠李(R.f.var. columnaris)为其变种,可形成一高4.5公尺、宽逾1公尺的窄篱。

鼠李

鼠李(5张)
  卡罗来纳鼠李(R. caroliniana)常于纽约州佛罗里达州德克萨斯州一带形成矮树丛。意大利鼠李(R. alaternus)与若干变种,则于温暖地区栽作观赏树。岩鼠李(R. saxatilis)树高约1公尺,乃多刺矮灌木

编辑本段中药属性

基本信息

  
鼠李

  鼠李

(《本经》)
  【异名】牛李(《吴普本草》),鼠梓、稗(《别录》),赵李、皂李(《唐本草》),山李子(刘禹锡《传信方》),乌巢子(《本草图经》),女儿茶、牛筋子(《救荒本草》),楮李、乌槎子、牛皂子(《纲目》),绿子(《本经逢原》),乌罡子、牛诮子、禾镰子(《医林纂要》),羊史子(《植物名实图考》),臭李子(《中国树木分类学》)。
  【来源】为鼠李科植物鼠李的果实。
  【植物形态】鼠李,又名:乌槎树(《唐本草》),冻绿柴、老鹳眼、红皮绿树、大绿。 学名:Rhamnus davurica Pall.
  树皮灰褐色,小枝褐色而稍有光泽,顶端有大形芽。叶对生于长枝上,或丛生于短枝上;有长柄;长圆状卵形或阔倒披针形,长4~11厘米,宽2.5~5.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圆形或楔形,边缘具圆细锯齿,上面亮绿色,下面淡绿色,无毛或有短柔毛,侧脉通常4~5对。花2~5束生于叶腋,黄绿色,雌雄异株,径4~5毫米;萼4裂,萼片狭卵形,锐头;花冠漏斗状钟形,4裂;雄花,雄蕊4,并有不育的雌蕊;雌花,子房球形,2~3室,花柱2~3裂,并有发育不全的雄蕊。核果近球形,径5~7毫米,成熟后紫黑色。花期5~6月。果期8~9月。生于山地杂木林中。分布东北、河北、山东、山西、陕西、四川、湖北、湖南、贵州、云南、江苏、浙江等地。
  【采集】8~9月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果柄,微火烘干。
鼠李

  鼠李

【药材】干燥果实近球形,外表黑紫色。光泽而有皱缩纹。果肉疏松,内层坚硬,通常有果核2枚;果核卵圆形,背面有狭沟。
  【性味】苦甘,凉。
  ①《唐本草》:"味苦,有小毒。"
  ②《本草图经》:"味甘苦。"
  ③《纲目》:"苦,微寒,无毒。"
  【归经】《本经逢原》:"入肝、肾。"

功用主治

  【功用主治】清热利湿,消积杀虫。治水肿腹胀,疝瘕瘰疬疥癣,齿痛。
  ①《本经》:"主寒热,瘰疬疮。"
  ②《本草经集注》:"主大热。"
  ③《唐本草》:"下血及碎肉,除疝瘕积冷气,九蒸酒渍,服三合,日二。"
  ④《食疗本草》:"主胀满、谷胀,和面作讲子,空心食之,少时当泻。"
  ⑤《日华子本草》:"治水肿。"
  ⑥《品汇精要》:"杀虫,消毒。"
  ⑦《纲目》:"治痘疮黑陷及疥癣有虫。"
  ⑧《医林纂要》:"取汁熬膏,滋阴,养肾,活血。"

用法用量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2~4钱;研末或熬膏。外用:捣敷。
  【选方】①治痘疮倒靥黑陷:牛李子杵汁,石器内密封,每服皂子大,煎杏胶汤化下。(《小儿药证直诀》牛李膏,一名必胜膏)
  ②治诸疮寒热毒痹:鼠李生捣敷之。(《圣惠方》)
  ③治齿匿肿痛:牛李煮汁,空腹饮一盏,仍频含漱。(《圣济总录》)
鼠李

  鼠李

【名家论述】
  1.《本经逢原》:"牛李,善解诸经伏匿之毒。《本经》治寒热瘰疬。《大明》治水肿腹满,苏恭治下血及疝瘕积冷,捣敷牛马疮中生虫,时珍治疥癣有虫,总取其去湿热之功。"
  2.《本经》:主寒热,瘰疠疮。
  3.《本草经集注》:主大热。
  4.《唐本草》:下血及碎肉,除疝瘕积冷气,九蒸酒渍,服三合,日二。
  5.《食疗本草》:主胀满、谷胀,和面作饼子,空心食之,少时当泻。
  6.《日华子本草》:治水肿。
  7.《品汇精要》:杀虫,消毒。
  8.《纲目》:治痘疮黑陷及疥癣有虫。
  9.《医林纂要》:取汁熬膏,滋阴,养肾,活血。

编辑本段简介

  英文名称:Buckthorn

鼠李

鼠李(3张)
  规范名称:鼠李[1]
  拉丁名称:Rhamnus spp. (R.cathartica, R.purshiana, etc.)
  中文科属:鼠李科/鼠李属
  产地:欧洲,北美,亚洲和北非均有广泛分布
  西洋鼠李(R. cathartica)原产欧亚大陆,现已归化各地;树高约3.5公尺(12呎),树皮深色且常带刺,叶深绿色呈广椭圆形;树皮可提黄色染料,黑色的小果实可制泻药。桤木鼠李(R. frangula)树高可达3.5公尺,供观赏;高篱鼠李(R.f.var. columnaris)为其变种,可形成一高4.5公尺、宽逾1公尺的窄篱。卡罗来纳鼠李(R. caroliniana)常于纽约州至佛罗里达州和德克萨斯州一带形成矮树丛。意大利鼠李(R. alaternus)与若干变种,则于温暖地区栽作观赏树。岩鼠李(R. saxatilis)树高约1公尺,乃多刺矮灌木。

编辑本段颜色/外观

  心边材的整体色彩接近,心材呈黄橙色,时有暗红色或褐色条纹,边材灰白色或稻草的浅黄色

编辑本段纹理/气孔

  木纹紧密,木理精细。

编辑本段气味/安全

  加工时有轻微气味;有报告称,对皮肤有刺激性。

编辑本段加工性能

  加工容易,干燥不充分易出现缺陷,需仔细检查。胶合,油漆性能良好。

编辑本段用途

  车旋对象,雕刻或小型项目。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鼠李(5张)

鼠李(3张)

参考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