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赵宦光

 潜夫故里人 2012-11-27

赵宦光 - 人物介绍

赵宦光

赵宦光赵宦光

 [明](一五五九至一六二五)字凡夫,一字水臣,号广平,太仓(今江苏太仓)人。国学生。卜居寒山,著书数十种。尤专精字学,说文长笺其所独解。也创作草篆,盖原天玺碑而小变焉。由其人品已超,书亦不蹑遗迹。能刻印。著刻符经、并草篆。卒年六十七。《明史·文徵明传、书史会要、吴县志、广印人传》晚明著名文学家-赵宦光 

赵宦光 - 著作

著有《说文长笺》、《六书长笺》、《寒山帚谈》、《牒草》、《寒山蔓草》等(其中好多著作是隐居寒山后完成的)。

赵宦光 - 生平

赵宦光篆书赵宦光篆书

 他最擅长书法,其篆书堪称一精,志趣不凡,被人称为“高士”。赵光遵照父亲的遗愿将父亲的坟安在寒山的同时,举家迁到了这座山上,过起了隐士生涯。赵?光定居寒山后,就没有离开过,并与其夫人在寒山岭埋头读书,深居简出,他们在纸上写,也在山石上写,岩上岭上手迹遍处,书卷气就象江南氤氲的水气,充盈了整座山岭,至今沿洗心泉侧御道朝上走,过飞鱼峡,在泉石上尚能依稀见到镌有笔力雄健的“千尺雪”三字,这三字乃赵?光亲笔手书,乾隆皇帝为此专门写下赞词,“泉飞千尺雪千尺,山篆三字铭云峦”(详见《题千尺雪长句》)。赵光在寒山守孝之际,为寒山创造了别开生面的景象,利用岩石山野的天然景观,自辟岩壑,叠石造园;凿山疏泉,构建小塘;又斩榛植松,养木培林;置砖雕木,筑室起屋,于是有了寒山别墅。寒山别墅造好后,他向妻子陆卿子发出邀请,携妻子一同来此守孝,这一守竟然守到了去世。赵?光经营寒山的初衷、过程、规模、寒山在他手中形成的胜迹、风光、情趣,他专门撰写了一篇《寒山志》,以留后人。

晚明高士赵宦光“泛滥经书,贯串百家,策名上庠”,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人物;他热爱自然,深怀人文,为生态文化建设殚精竭虑,构建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社会关系,是中国积极隐逸文化的奠基者。

赵宦光一生著书不下数万余卷,“书各为类,类各为品,品各为篇,篇各为目,莫不搜微抉妙,穷作者之心。立未有之义,雕镂造化,争光云汉,而吟风弄月者不与焉”。尤其作为优秀的文字学家和书论家,创新草篆体,其洋洋大观的《说文长笺》《六书长笺》奠定了他成为晚明文化成就的代表之一,其艺术思想广为流传,影响深远。

赵宦光 - 评价

作为生态文化建设的先驱,赵宦光在吴郡西部寒山穷其毕生,以一家三代将近百年的历程,使荒山成名胜,以奇石、美木、秀水、摩崖、寺庵、别墅、诗文、书画,开创了明代吴郡西部辉煌的文化图像,在吴文化史上贡献卓著。

赵宦光身前、身后受到的追捧更成为一大文化现象,缙绅大夫、文人骚客只要来到吴地,必访赵宦光踪迹,因此留下诗篇数千。清代,乾隆帝六下江南,六次前来瞻仰赵宦光遗迹,并赋诗赞誉,所作44首寒山诗中,有16首诗更是直接称颂赵宦光,并留下珍贵御碑,成为苏州文化的一大奇观。

赵宦光以高雅极至的文化素质与品格,以超迈达观的性格魅力及感染力,构建了家庭、家族、乡邦、乡情之间的最大和谐,成为当时及身后众多学者著述中的楷模。

赵宧光

  一、个人生平
  赵宦光(1559~1625)
  明藏书家、刻书家、书画家。字凡夫,一字水臣,号广平,又号寒山子。是宋太宗赵炅第八子元俨之后,宋王室南渡,留下一脉在吴郡太仓,便有了晚明时期吴郡充满人文色彩的赵氏一族。 原籍常熟璜泾(今江苏太仓),后与妻陆卿子隐居于支硎之南,建“小宛堂”藏书其中,夫妇皆有名于时。因藏有宋本《玉台新咏》一书,常熟藏书家冯舒、冯班、何大成三人,在寒冬飞雪之日,慕名前来借观抄录,三人自带纸、笔和干粮,借书昼夜抄录,4天抄成副本而归。何大成作有《同冯己苍昆季入寒山抄〈玉台新咏〉毕,遂游天平》一诗:“……忆昨小宛堂,抄书忘日昃。手如蚕食桑,心似蜂营蜜……”。另建有藏书处曰“蝴蝶寝”、“悉昙章阁”等。藏书印有“凡夫”、“吴郡赵宦光家经籍”、“寒山梁鸿幕下凡夫”、“寒山长”、“五砚斋”、“小宛堂”等。精通文字学,工书,在篆书中掺入草书笔意,篆书堪称一绝,志趣不凡,因此而有“高士”之称,开“草篆”先河。刻印过自撰《说文长笺》100卷附《六书长笺》7卷,《寒山帚谈》、《朝鲜史略》。所抄之书在格纸版心刻有“寒山堂篆书”字样。有《草篆说文》、《石经论语》、《赵凡夫杂著五种》、《蒙子指南》、《寒山帚谈》、《护生编》、《牒草》、《寒山蔓草》等几十种,多已佚。[1]
  作为王室后裔,赵宧光却一生不仕,只以高士名冠吴中。他兼文学家、文字学家、书论家于一身,一生著书不下数万卷,他的同乡挚友、文学家冯时可所著《凡夫传》评价他的所著:“书各为类,类各为品,品各为篇,篇各为目,莫不搜微抉妙,穷作者之心。立未有之义,雕镂造化,争光云汉,而吟风弄月者不与焉。”作为优秀的文字学家和书论家,他创新草篆体,其洋洋大观的《说文长笺》、《六书长笺》、《寒山帚谈》等使他成为“晚明孤峰”,成为晚明文化成就的代表之一,其艺术思想影响深远。
  二、历史贡献
  苏州众多历史名人中,赵宧光是值得推介的一位。赵宧光“泛览经书,贯串百家,策名上庠,是中华文化的经典人物;他热爱自然,深怀人文,为生态文化建设殚精竭虑,构建了天人合一的和谐社会关系,是中国积极隐逸文化的奠基者。 作为生态文化建设的先驱,赵宧光买山葬父,从太仓来到苏州,在苏州西部寒山穷其毕生,以一家三代将近百年的经营,开创了明代苏州西部山地辉煌的文化图像,在历史上影响深远。他为吴西山水文化写下的诗作有三百多篇,摩崖勒石百余幅,以至明代的寒山成为江南的文艺沙龙,直至清代,乾隆帝六下江南,十二次前来瞻仰赵宧光遗迹,并赋诗赞誉,有44首之多,其中15首诗直接写到赵宧光,成为苏州文化的一大奇观。赵宧光以极高的文化素质与修养,以其自身的魅力,构建了家庭、家族、乡民、乡情之间的最大和谐,成为当时及身后众多学者的楷模。
  三、人物介绍相关书籍
  1、《赵宧光传》的问世,奠定了苏州西部的文化地位与文化品质,通过《赵宧光传》的出版,赵宧光也从鲜为人知变成了热点人物,职业和非职业的阅读者,他们纷纷撰写书评,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赐予了苍茫的文化遗迹,这些文章先后刊发于《光明日报》《文艺报》《文学自由谈》《文学报》《文汇读书周报》《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南湖晚报》《散文选刊》《苏州杂志》以及澳洲《汉声杂志》等等。
  2、相继出版了《凡夫诗品》《凡夫园治》《凡夫人望》《凡夫书论》四部配套读物。《凡夫诗品》精选赵宧光诗数十首,予以评点,并配选历代著名诗人诗作数十首,与赵宧光诗对照品评;《凡夫园冶》挖掘赵宧光在治山、造园、建筑、植艺上的创造性和实践,予以系统阐述,再现艺术造诣;《凡夫人望》将赵宧光的出身、交谊、精神生活、哲学思想进行探索性的叙述与推介;《凡夫书论》将赵宧光的书法篆刻艺术、书法理论,及在中国书法史上占据的特殊地位进行钩沉汇总,展示其书论精萃,加以演绎,诠释其艺术魅力。

赵宦光篆书对联精品

许贵文

赵宦光(1559-1625)明代隐士,著名古文字学家。字凡夫,号寒山,吴县(今属江苏)人。读书好古,工书,与妻陆卿子隐居寒山。著有《说文长笺》、《六书长笺》、《九圜史图》、《寒山帚谈》、《牒草》、《寒山蔓草》。

超鸿蒙而远迹;侣山水以忘年。

此联是集句联。

上联出自三国时魏阮籍(210-263)《大人先生传》:“超鸿蒙而远迹,左荡莽而无涯,右幽悠而无方,上遥听而无声,下修视而无章。”阮籍此文是以晋孙登为原型而抒发个人怀抱之作,表现一种高古旷远的襟怀和老庄回归自然的思想,以及面对当时政治风云远祸全身的出世倾向。鸿蒙:指自然元气。《庄子·在宥》:“云将东游,过扶摇之枝,而道遭鸿蒙。” 迹:痕迹,足迹。上联说,超越了混混沌沌的自然之气,足迹到达了非常遥远的地方。状一种凌空出世之态。

下联出自唐王勃(650-676)《秋晚入洛于毕华公宅别道王宴序》:“维恐一邱风月,侣山水而忘年;三径蓬蒿,待公卿之来日。”集句时将“而”字改为“以”字,避免重言。侣:同伴。忘年:忘记年月。下联是说,以名山胜水为伴,仿佛忘记了“今夕是何年”了。描写的也是游离世外的隐逸生活。

此联是为隐士写照的。气象弘大,意境高远,有一种超然世外的空灵感。当是赵氏自况。

此联篆书书法,极富创造性,颇具欣赏价值。

单国霖先生评曰:“宦光擅行草,尤精篆书,他创造出一种草篆书体,自成一格。试看此联,在字形上以小篆为本。但笔法已完全不同于唐宋以来那种长锋圆茎、笔画细匀的‘玉箸篆’而是用富有抑扬顿挫变化的行草笔来写篆体,其起笔浑重有力,一笔之中显出粗细轻重,转折和接笔之际,提按笔势显露,时有似挑笔出之,这些都带有草书的笔性。经过他改易后的篆书,已脱去了传统小篆古雅浑穆的气格,而拓出刚健奇伟的气概。在篆体书法的发展中,赵宦光无疑是有着革新之功的”。(《介绍明代的三副对联》)

赵宦光篆书对联精品

明------赵宦光《寒山帚谈》摘阅

 
 

临仿法书,要明明指出何处不如古人,不妨十数改作,必肖而后已。既能肖,必令熟;若不能肖,又不能自

显其不合处,而一时眩惑者,则将权且放下,宜别作字,待后更临。更临不似,如前暂止,三四临摹,无有不肖

矣。虽然,此特皮相。皮相既熟,筋骨精髓自然充裕。凡求皮相,以自家临仿之恶札比照法书。凡求筋骨,以他人临仿之佳书比照真迹。凡求精髓,以翻拓古拓之异同相为比照。凡求神妙,以真迹墨本相为比照。如此重重参考,如玉石之。○仿书,始不可不拘,后不可不纵。一于拘,不为我有;一于纵,古法全乖。故曲士不情,达士不典。仿大字作小字,欲其拘也;仿小字作大字,欲其纵也。(此段讲临摹法书的方法,临后要仔细对照法帖,出入在哪里,以求改进,现求形似,在精熟。若不能形似,且感盲目,就先放下不要再写,再写亦是徒劳,如此反复,临摹数遍后没有不像的,形似之后练得精熟,筋骨自然就丰腴了,这一点我稍有不同意见,神韵筋骨并不是形似后就自然能得到的,神似这个过程更需要书法学习者深思,揣摩,博览群书,开阔心智,深入读帖,方能得之),,“仿书”我不太明白是什么意思,跟“摹书”有何区别?有关仿书的最后一句为何意,还请朋友们指点一二啊yishujia.findart.com.cn

小大互临,不特使后日事事无碍,且能及时笔笔着力。着力则不苟,无碍遂为腕中神物。(请朋友们指教此句)

阅古帖,逐字掩卷如在目前,想见此帖佳书在我笔端,方能不失。若虽能悬想想见此字,而不在笔端,则写时仍惘然不类。我的理解是这句话的意思其实就是“意在笔先”,胸中无字,写的再多也是惘然

古名迹不易得,求之金石文。金石善本不易得,当以同文数本并观,高下真假,自然呈露。又须淹灌前人书法,然后能校法书。否则不无行迷失路。

阅同帖异刻,比量其不侔处,得失是非,校若白黑,方能得力。凡翻工之与正本,势必天渊。时帖或是二刻俱翻,通非善本,即偶中两是,百无一二。会须着眼辨之,自无水鉴,仿之哲匠。(研习书法一段时间后,要慢慢学会辨别,有所取舍,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选则临习的碑帖法书时要选好的版本。)

书仿正本,勿仿副本。墨迹为正,石刻为副。原刻为正,翻刻为副。前翻为正,后翻为副。全文为正,集文为副。可类推也。墨石之殊,古新之异无论矣,至若集古误人,人多昧此。

临仿须用拓本,把玩须用墨迹。人一家言,不无出入,而气象自如。凡帖一经摩勒,败笔故少,而自得真境索然矣。至若书家亲炙,便是庄诵坟典,百千遍后,妙理自出,字字言言,皆我心髓,不以因人成事、受人指纵者比论也。

为何他讲临仿要用拓本呢?是学其结构吗;把玩用墨迹我能理解,只有看墨迹才能体会作者当时的笔法、墨法、章法及心境,也才能体会其神妙,内涵

刻石能振救书家之败笔者,此其小补而有大害事处。何也?善学书者多于败处为功,始见名家脂髓,一经改缀,虽若无漏,瞒人多矣。不特无以求作者用心,真境亦已索然。至若集古诸帖,则又后人拣择多帖中中方圆平直合法者而加之整顿,全是后人作用,非不淳正,晋风扫地矣。余是以于圣教、兴福等帖每不喜观。

不见真迹,不知妙境。不观古刻,孰辨败笔。

临摹法帖,不必字字趋步。泛览一周,觉有得失,便握管拟作。伎痒不已,然后再阅,会心处喜不自胜,或依仿结构,或顿其波折而为之。再四再三,不得即已,三四仿阅,妙迹自呈。十数翻摹,古人败笔亦已不掩。能辨得失,败笔皆我师资。

我本就是个初学者,看看这些理论是很有好处的,虽然里面也有一些个人的意见,在今天看来不一定对,但是这仍是学习书法要看的,有很多好的东西,尤其对没有老师指导的学书者来讲,应该多看看此类的论著,毕竟这都是古人研究的学书精要,会少走不少弯路的

今天下午没有临帖,看了几遍赵宦光的《寒山帚谈》,收获不少,没事的时候应该不断的看几遍。现摘出临仿卷中部分论述大家分享,绿色部分是我的一些拙见,不知对否,不对的地方还请朋友们指正!
赵宦光:“博采众长,始自成家”

有位与董其昌同时却与董身世相反、且十分淡泊名利的书法家,叫赵宦光(1559-1625),字凡夫,又号小臣,南京吴县人,隐居寒山,足不人市。明陶宗仪《书法会要》说他的书法极取《天玺碑》而变化,自创草篆。“由其人品已超,书亦不摄遗迹。”其书学思想也是异于时人的。他不同于丰坊、项穆等人心中只有晋人;他也鄙弃赵孟板式的只有古人没有自己;他讲究学问养书,要求书家有著述立说的见识修养。其主要书学著述有《寒山帚谈》一卷,集中反映了他的书学观和书法美学思想。他对书家的要求是:

能学问不能文章,此儒家之学究;能文章不能翰墨,此君子中之伦父;能翰
墨不能法帖,此名士中之野孤;能法帖不能遵古,此好事之俗调。皆所不及。

赵宦光对于作一个书家的要求是相当严格的。他把只能死啃书本,没有自己的见识的人,看做是学究;认为能著述而笔下没有好字的人,算不上高人学士;能写字,却不知取古人之长,仍是野狐;死守古人法帖不能遵循古人的创造精神,也不过是好书而不懂书的俗调。
对于如何认识历代书法艺术的特点,对于如何汲取古人这些特点,他的看法是:

不学唐字不能得法,不学晋字不能得韵。不帷不能得法,且绝古人之血脉;
不帷不能得韵,且昧于宗支家数。不可谓晋无法,不可谓唐无韵;晋法藏韵中。
唐韵拘于法。能具只眼,可直学晋;不具只眼,而薄唐趋晋者,十九谬者。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到,他也崇古,不过他不像其他人重晋薄唐,却又不知晋唐书各具的艺术特点,更不知何以去学取这些特点。晋书韵胜,但亦有法。唐书法胜,也有韵在。理解到这一点,唐人书可学;理解不到这一点,薄唐学晋也学不出所以。
方法的运用以认识为基础,认识不同,方法不同,目的要求也不同。他认为:

学书须博采众美,始自成家。若专习一家,即使乱真,无过假迹,书奴而
已。

“书奴”,“假迹”,本不是他的观点,但几乎五百年来没有听到过这种声音了。正当人们强调如何将自己变成古人不可得时,出现了赵宦光绝然相反的美学思想。为了能获得充分的营养,他主张各种字体的书迹都要学习,而且找各种字体的最佳范本。

学篆,必箱鼓碑,博之以《坛山》、《祖楚》诸金石。唐宋以下,一字不得
入肺腑;学隶,必钟传汉碑,博之以蔡芭而上诸碑揭,元代而下不得窥也;学
正,必欧、虞、颜、褚,博以钟、王,钟、王非得唐迹不显其妙。宋人而下不得
习也;学行,必二王,博之以诸家法帖。诸帖非二王不能淘汰入正途,宋之书不
得习也;学藁草必颠、素,博之以章、索,非颠、素不成文也,宋人而下亦不得
习。如是五家,各为书法门户,苟先看后笨,则是醉生梦死。

对于学正行书,他反复强调:

不学则已,学必先晋,晋必王,王必羲,羲必汰去似是而非诸枯。

他极力反对以“现在名家写法帖”为临本。他斥“训蒙先生特索现在名家写法帖”以教初学者,批评他们“愚亦甚矣”。
实事求是地说,他的话过分了、绝对了。但是他不像丰坊、项穆等人看到单一的正行实用字体,他认定作为书法艺术素材,篆、箱、隶、草等都是有生命力的,都是应该学的。而且他也不是一味崇古,以为越古越好。他能有分析地指出不同字体各有不同时代的高峰。 (来源 书法屋:www.)尽管崇晋,却并不主张学草书也找王羲之;尽管祟唐,却不主张学唐之隶篆。对于“宋以下人”(当然包括元明一些炙手可热的人物如赵、董者)他认为看都看不得的。为什么?他认为:

世间恶札,一种但弄笔画妍媚,一种但顾雕体圆整,一种但识气象豪逸,求
其骨力。若周闻知,更进而谈韵度,尤不知其九天之外。如是书家,亦足名世,
可怜哉。骨力者,笔法也;韵度者,字法也。一取其实,一取其虚,取之在学,
得之在识。二者相须,亦每相病。偏则失,合则得。

赵宦光认为“但求笔画妍媚”、“但顾雕体圆整”和‘.但识气象豪逸,求其骨力”,都是由于不识何以为“韵度”,也就是说,他认为书法之美,不在故意做作,不在片面地追求所谓气象、骨力,而在形质与气象的统一和谐。从他所说“取现代名家写法帖,愚亦甚矣”和其他一系列言论看,他的话是对赵孟撅,董其昌的书法讲的,他对赵松雪董其昌等人的书法极为不满。
当时,享有盛名的正是这些人,他鄙弃,慨叹:“如是书家,立足名世,可怜哉”。有没有文人相轻,有意攻件的地方,固然可以作这样的怀疑,但从其本人的书法追求和其整个行径看,这个隐居人对炙手可热的当朝书家是不屑与他们为伍的。他已发现他们“但求笔画妍媚”,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信息,即在时人都在重赵、董,习赵、董之时,他已把这种书风看做是不堪与古风比拟的弱点了。
    项穆心目中只有真行,没有习篆学隶以充实书家修养之意,如说:“逸少以前,专尚篆隶,罕见真行。简朴端厚,不皆文质两彬,缺勒残碑,无复完神可仿。逸少一出,会通古今,书法集成,模楷大定,自是而下,优劣互差。”,在项穆看来,逸少以前的篆隶,有质无文,不足为法。加之汉魏原告石也都残缺失去真神,也不可仿。只有王羲之一人,集古今书法之大成,立定了楷模,再往后的书法都存在这样那样的缺点。学书只应也只能学真行,学真行也只有学王羲之。但是人们知道,到项穆生活的时代,王羲之的真迹还有没有?有多少?如果没有.如果很少,如果只有摹拓,人们要学王字,事实上已不可能,这不就是一句空话吗?
    赵宦光的视野较项穆开阔多了。赵宦光是在全面认识传统书法遗产的基础上论书法学习的。虽然当时,篆隶等已不再是通行的实用文字,但作为书家、用作书法艺术创造,他主张多种字体全面学习、择优学习。他谈了许多关于学书的具体方法,也是放在多种字体的基础上谈的。对于他的书学思想,也必须放在这一情况下理解。比如他讲书法的基本书写能力,要从熟悉古人中获得。他说:
        不熟则不成字,熟一家则无生气。熟在内不在外,熟在法不在象。
    这几句话,说了多层意思:书法艺术不止于技巧,但技巧之熟又是书法的基础,不熟就根本谈不上写字,要求书家多实践,在反复实践中求熟;但不是死守住一家(哪怕他是王羲之).死抱一家是会写死的。这又表明他与项穆等人不同;熟在内,即内在规律掌握的熟,不在外,即不是手法形式、表现面目的熟。对前人某家体势若只有面目体势的熟,就越容易程式化成为甜熟。只有内在规律的熟,才能由情性驱动,进行得心应手的创造。所以:熟在法,不在貌,法熟才得心应手,貌熟则甜俗平庸。
    话很简要,思想很深刻。即他将“法”与内在规律联系起来,从内在规律来理解“法”。与那一些讲“无一笔不似古人”的,与那些笼统地讲所谓“学其神”的,讲得实在,说得具体。
    他并不反对临仿,但他很讲究临仿的目的和方法:
 
        仿帖不得不记前人笔画,又不得全泥前人笔画。比较彼之同异,生发我之作
    用。变化随疑,始称善学。若抄取故物,庸奴而已。即不失形似,屋下架屋,士
    君子不取。字字取裁,家家勿用,方得脱骨神丹。苟不精熟,势必纪念旧书,杂
    乱系心,何由得流转无穷之妙,求成就不可得也。
        仿书时,不得预求流转;预求流转,不得其形式,反弄成卤莽。亦不可不预
    知流转;不知流转,到底不能生发,竞成描写庸工。
 
    仿字,不是为了使自己变成“描写庸工”,而是让自己掌握基本规律,获取一定的挥写技能,因此,既不能不预知流转,(学仿就是为生发作准备)但没有扎实的准备,又无以生发,所以又不能过早地随意流转。目的不同,方法也不同。即使在仿帖之时,也要注意既记住前人笔画,又不要“全泥”前人笔画。随时注意变化,随时思考问题,这才是真正善于学书。只知按故物抄写,不过是故物的“庸奴”。在学书方法上,他有两句名言:“字字取裁,家家勿用”。从古人营造的优秀书迹中,一个字一个字地极取,但古人现成的形式一家也不照搬。他认为这才是脱骨神丹。但是这要有一个前提—精熟。如果不在仿书中求得精熟,就必然以自己的习惯为习惯,想取得流转自如之妙,也是不可能的。
    (寒山帚谈》也讲技法,而且是联系美学要求来讲的,如说:
 
        作字三法,一用笔、二结构、三知趋向,用笔欲其有起止无圭角,结构欲其
    有节奏无斧凿,趋向欲其有规矩无固执。
        何谓用笔?正锋起伏,下笔有意是也;何谓结构?疏密得宜,联络排偶是
    也;何谓体裁?格致裁益,不构绳墨是也;何谓顾盼?左右上下,往来有情是
    也;何谓筋骨?强弱得所,和而不乖是也;何谓逸锋?乌衣子弟,翩翩爽爽、到
    处有致是也。
        何谓力童?同是刚劲之称,深浅粗细,从可分也。力浅量深,力粗量细,力
    卑量高,力易量难,露筋骨为力,藏筋骨为量,无筋骨为弱,急疾偏锋为露,正
    锋不滞为藏,柔弱宛转曰弱。
        字有四法:曰骨、曰脉、曰格、曰调。方国肥瘦,我自能主,谓之骨。缓急
    从意,流转不穷,谓之脉。取法乎上,不蹈时俗,谓之格。情游物外、无囿法
    中,谓之调。
        字有四病:“曰构、曰稗、曰俗、曰野。无法所繁谓之构,为笔所使谓之
    裤,为墨所使谓之俗,为手所使谓之野。”
 
        夫物有格调,文章以体制为格,音响为调,文字以体为格,锋势为调。格不
    古则时俗,调不韵则犷野。故Is At、碑揭、A弃、铭识,若钟之录,索之章,张
    之草,王之行,虞欧之真楷,皆上格也。若藏锋运时,波折顾盼,画之平坚之
    正,点之活钩之活,撇拂之相生,挑别之相顾,皆逸调也。
 
    在整个书法追求中,他强调用笔见起止,即历时性的运动感,强调结构既有节奏又无做作痕迹,趋向,也就是字之行路的组织有规矩不死板。三者统一,讲的一个东西:静态的书法要给人以生动而节律的运动意味之美。
其次他把整个书法当做生命形象来观照时,他强调了骨、脉、格、调四字审美特点,并特别注意主体的精神气格的审美价值和意义。“方圆肥瘦我自能主”,而不同于以前人从形式的力感着眼,“缓急从意,’,从书写者主体之意而“流转无穷”,才叫气脉。也不是前人所讲的无形之线的“意连”。这“格”,“调”“不蹈时俗”,“无囿法中”,随主体的修养气象、精神追求游于物外,自然成形。与此相对立的四病,概括起来,就是没有主体,主体变成了物质因素的奴隶,而不是物质因素的主宰。
    在他论述格调的时候,又特别强调了“古”和“韵”。格调不高古,就流为时俗,格调无韵致则犷野。“时俗”显然是指当时流行的只知以晋人为法式,只求熟媚而无生发之书。“犷野”则是指没有认真从古人汲取营养无书法基本修养的任意挥写。这里,他有一个显然不同于时俗的观点:自s鼓、鼎彝、铭识,直至“虞欧之真楷,皆上格也”。不是除了王羲之无好书,不是除了王羲之不可学。
    项穆等人只知有晋,只知亦步亦趋学晋,把学得像王羲之当书法最高理想。赵宦光不是一个偏食者,他说:
 
        真书不师篆古,行草不师章分,如人食桑衣丝而不知禾苗蚕茧所出也。晋唐
    各帖,每有奇钩怪引、转盼非常之文,未始不疑其阔误,及观古迹,宛然忧遇,
    回视前日,都成梦幻。
 
    不师真书前的各体,真书运笔结体哪来,搞不清楚,除了照晋人的葫芦画瓢,欲生发也不可能。他的视野大大地开阔于前人了,他从根本的审美理想出发,提出技法美学思想,并指出为什么:
 
        笔法尚圆,过圆则弱而无骨;体裁尚方,过方则刚而不韵。笔圆而用方,谓
    之道;体方而用圆,谓之逸。逸近乎媚,道近乎疏,媚则俗,疏而野。帷媚与
    疏,即未入恶道,亦野俗之滥筋乎?预防其流毒,斯不为魔中。
        字须结束,不可涣散;须自然,不可勉然。然各自成象而结束者,自然也;
    曲直避让而结束者,勉然也。若夫交错纷奴而结束者,妖邪野孤,不足道也。
        点画不得著粗气,运转不得著俗气,挑别不得有苦气,顾盼不得有稚气,引
    带不得有杂气。永、苏诸人不能无俗,米、黄诸人不能无粗,不妨各自成家。但
    苦稚杂乱不足道也。
        字以格力为主,作古人奇字诸书,以顽而能锐,锐而还朴为格力;作大小篆
    箱诸书,以圆而能方,方不露圭角为格力;作行书3k草,以主客分明,引带不杂
    为格力。体法互明,取近斯显,不得不分属以著其悦耳,泥则穷矣。
 
    这格力。既是主体的精神气格,也是工力和才能,总之是人的本质力量的表现。不同的字体以不同的形势展示格力,即展示人的本质力量丰富性。苏东坡说:“大字难于紧结,小字难于飘。若大字有小字的紧结,小字有大字的飘逸,则显出书家过人的格力。其他各体各有显示书家格力之处,这样“分属以著其说”。只是为了强调不同特点,但不是绝对的。把它绝对化,只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就又片面了。
    所以这一些,说明赵宦光的书学观已大不同于同时代那些以书名家的人物,一、他也十分尊崇王羲之,主张好好学王。但他不把王看成唯一的楷模,不认为时代只应发展以王为模式的实用书。二、他肯定不同时代创造的字体,都是值得学习的遗产。作为书家,要全面汲取营养,单打一造就不成宏伟的艺术殿堂。三、他认为学古就是为了出古,而且学书之初就要有出古的思想准备,而不是一般人所说的“书临百家自出新”。四、他不像前人把“人品即书品”变成宣传儒家道统的迁腐之论,而是力求把艺术格调与主体的审美理解、艺术工力修养等在书法形式上的表现联系起来。
    更值得注意的是:他在论述选取前人各种字体作学习范本时,分明说“宋以下不得学也”。在论“点画不得著粗气,运转不得著俗气……”时,更说智永、苏轼诸人不能无俗气,米莆、黄庭坚诸人不能无粗气,似乎连唐宋人都否定了。其实不然,紧接上两句话之后,他说:“不妨各自成家”。即不仅智永,而且宋之苏、黄、米,他也承认他们纵有不足,也不妨“各自成家”,因此反过来,我们还可以有理由认为他所谓的“宋以下不得学”,其中是不包括宋人的,因为其《寒山帚谈》中,竟没有一句对元代以下诸人那怕是部分地肯定。并非同时代人,未敢轻下断语,而是他确实不屑于提及他们的艺术和追求:
 
        取现代名家写法帖,愚亦甚矣。
        如是书家,立足名世,可怜哉!
 
    他根本不承认他们是书家。
《篆学指南》  (明)赵宦光 撰
  余读周公谨所著《印说》,叙论精确,前辈文何多宗之。第稍嫌其繁冗,特节录数则。语虽不多,而作印之要已备,因名之曰《篆学指南》,以贻同好云。
  印者何?信也。信从爪何?手持信也。从节何?节表信也。
  先辈云,汉有摹印篆,其法只是方正。后人不识古印,妄意盘屈,大失古法。自唐篆始作俑。又汉印文皆白文,朝爵印文皆铸,盖择日封拜,故可缓;军中印文多凿,盖即时行令,故不可缓。唐易朱文,古法渐废,至宋绝无知者。
  阳文文贵清轻,阴文文贵重浊。重非重滞,浊非淤浊。方平正直,无纤无巧,无悬无剩,转运活而布置密乃为上乘。清轻像天,重浊像地,各从其类也。
  白文印须仍摹篆,字不可圆,或遇斜笔,取巧写过。文须逼边,不可使空,空便不古。朱文印第不可盘屈如唐篆,或取杂体不妨旁通,其太奇险费词说者亦须谨避。文不可太逼边,逼边便板,须当以字中空白得中处为相去,庶免印出与边相倚,惟四出笔乃可着边。
  印二名者可回文,如姓下着印字在右,名在左也。单名者不可回文,回文读不去矣。字宜用氏,不宜用父。男子尊称人呼我者也。名印着氏不得,字印着印不得。
  仍旧非真仍旧也,譬如水行不能舍舟而车,陆行不能舍车而舟也。然而操之乘之非舟车也,我操舟,我乘车也。
  昔人论篆有云:点不变谓之布棋,画不变谓之布算,方不变谓之斗,圆不变谓之环,可谓善状,又若为刀法发者。凡篆之害三:闻见不博学无渊源,一害也;偏旁点画凑合成字,二害也;经营位置疏密不均,三害也。刀之害六:心手相关(乖),有形无意,一害也;转运紧苦,天趣不流,二害也;因便就简,颠倒苟完,三害也;锋力全无,专求工致,四害也;意骨虽具,终未脱俗,五害也;或作或辍,成自两截,六害也。
  论篆又云:摹印有四:功侔造化,冥契鬼神,谓之神;笔画之外,得微妙法,谓之奇;艺精于一,规矩方圆,谓之工;繁简相参,布置不紊,谓之巧。又篆把笔决:双钩悬腕,让左侧右,虚掌实指,缓纳急送,意在锋前,字居笔后。
  作书妙在第四指得力,作印妙在第三指得力。俯仰进退,收住垂缩,刚柔曲直,纵横转舒,无不如意,非真得力者不能。
  一画失所如壮士折一肱,一点失所如美女眇一目。味此二语,印法大备,差发少不如意,不妨全体,重磨至于再至于三,杂诸秦汉旧印中简择不出,如诗家拟古乐府缠是当家。
  文有法,印亦有法;画有品,印亦有品。得其法斯得其品。婉转绵密,繁则减除,简则添续,终而复始,死而复生,首尾贯穿,无斧凿痕,如元气周流一身者,章法也。圆融净洁,无懒散、无局促,经纬各中其则,如众体咸根一心者,字法也。清雅朗正,无垂头、无锁腰、无软脚,如耳目口鼻各司一职,点画法也。法由我出,不由法出,信手拈来,头头是道,如飞天仙人偶游下界者,逸品也。体备诸法,错综变化,莫可端倪,如生龙活虎捉摸不定者,神品也。非法不行,奇正迭运,斐然成文,如万花春谷灿烂夺目者,妙品也。去短集长,力追古法,自足专家,如范金琢玉各成良器者,能品也。
  下笔如下营,审字如审敌,对篆如对垒,临刻如临阵。以意为将,以手指为卒,以坐落为形势,以识藻为粮饷,以意义为甲胄,以毫管为弓矢,以刀挫为剑戟,以布算为指挥,以配合为变动,以风骨为坚守,以锋芒为攻伐,以得意为奏凯,以知音为赏功。
  凡印字简须劲,令如太华孤峰;字繁须绵,令如重山叠翠;字短须狭,令如幽谷芳兰;字长须阔,令如大石乔松;字大须壮,令如大刀入阵;字小须瘦,令如独茧抽丝;字太缠须带安适,令如闲云出岫;字太省须带美丽,令如百卉争妍;字太紧须带宽绰,令如长霞散绮;字太疏须带结密,令如窄地布锦;字太板须带飘逸,令如舞鹤游天;字太佻须带严整,令如神鼎足立;字太难须带摆撇,令如天马脱羁;字太易须带艰辛,令如雁阵惊寒;字太平须带奇险,令如神鳌鼓浪;字太奇须带平稳,令如端人佩玉。刻阳文须流丽,令如春花舞风;刻阴文须沉凝,令如寒山积雪;刻二三字以下须遒朗,令如孤霞捧日;五六字以上须稠叠,令如众星丽天。刻深须松,令如蜻蜓点水;刻浅须入,令如蛱蝶穿花;刻壮须有势,令如长鲸饮海,又须俊洁勿臃肿,令如绵里藏针;刻细须有情,令如时女步春,又须隽爽勿离澌,令如高柳垂丝;刻承接处须便捷,令如弹丸脱手;刻点缀处须轻盈,令如落花在草;刻转折处须圆活,令如顺风鸿毛;刻断绝处须陆续,令如长虹竟天;刻落手处须大胆,令如壮士舞剑;刻收拾处须小心,令如美女拈针。
  执政家印,如凤池添水,鸡树落英;将军家印,如猛狮弄球,骏马御勒;卿佐家印,如器列八琏,乐成六律;学士家印,如凤书五色,马鬣三花;内史家印,如孤凤朝阳,五龙夹日;御史家印,如絮萦骢马,蜨绕绣衣;督学家印,如艺海泛澜,文江翻浪;法司家印,如绣斧凝霜,乌台列柏;牧民家印,如五马鸣珂,双凫飞舄;经业家印,如骅骝汗血,蚌蛤藏珠;隐士家印,如泉石吐霞,林花吸露;文人家印,如屈注天潢,倒流沧海;游侠家印,如吴钩带雪,胡马流星;登临家印,如海鸥戏水,天鸡弄风;豪士家印,如百宝流苏,千丝铁网;贫士家印,如三径孤松,五湖片月;鉴赏家印,如骊龙吐珠,冯夷击节;好事家印,如五陵裘马,千金少年;僧道家印,如云中白鹿,洞里青羊;妓女家印,如春风兰若,秋水芙蓉。
  一刀去又一刀去,谓之复刀;刀放平,若贴地以覆,谓之覆刀;一刀去一刀来,既往复来,谓之反刀;疾送若飞鸟,谓之飞刀;不疾不徐,欲抛还置,将放更留,谓之挫刀;刀锋向两边相摩荡,如负芒刺,谓之刺刀;既印之后,或中肥边瘦,或上短下长,或左垂右起,修饰匀称,谓之补刀。连去取势,平贴取式,速飞取情,缓进取意,往来取韵,摩荡取锋,起要着落,伏要含蓄,补要玲珑,往要遒劲。
  大抵制作须着刽子手段,鉴赏须着金刚眼睛。
  琴有五不弹,印有九不刻,其揆一也。篆不配不刻,器不利不刻,兴不到不刻,力不余不刻,与俗子不刻,不是识者不刻,强之以势不刻,求之不专不刻,取意不佳不刻。
  作者苦心,正须识者珍重,若不珍重,作亦徒然,作既徒然,不若不作。 附录: 赵宦光(公元1559-1625年)字凡夫,又字水臣,号广人,长期隐居寒山。精六书。工诗文。善书法,运用行草笔势作小篆,创划篆体。篆刻取法汉人,线条苍劝,结构谨严工稳,对朱简有较大影响。平生著书数十种,主要有《说文长笺》、《六书长笺》、《九圃史图》、《寒山帚谈》、《牒草》、《寒山蔓草》、《寒山集》、《刻符经》、《动草篆》等。其友章宗闵将其印作集编为《赵凡夫先生印谐》。

寒山幸也,凡夫幸也——读徐卓人《赵宧光传》


2007-09-13 21:37:32 凌鼎年 来源:紫金网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苏州的文友那儿听说了徐卓人在写《赵宧光传》,这使我很欣慰,也多少有些赧颜。欣慰的是被当今主流社会几乎遗忘了的晚明文化名人赵宧光,终于有人把他挖掘出来,让世人重新认识、评价其与众不同的一生;赧颜的是赵宧光乃太仓人,最应该为之写传的照理应该是太仓的有关方面与太仓的文化人。

据我知道:即便在太仓在苏州,知道赵宧光其人其事的已寥寥可数,还常有人把赵宧(yi)光写成、读成赵宦(huan)光。

2002年底,我动笔写《江苏太仓旅游》时,特地从《太仓州志》等地方志中查核了赵宧光的资料,写了一篇《多才多艺的明代隐士赵宧光》。但因苦于缺少资料,对赵宧光的研究浅尝辄止,但赵宧光这人,他那卓尔不群的个性,甘于寂寞的品性,不迎俗尘的艺德,不争名利的心态,孜孜不倦的精神,坚忍不拔的勇气,都给我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虽未动为之写传的念头,但为之写篇像像样样的传记文章,倒存之于胸已数年,因忙于其他的写作,此事也就一拖再拖。幸好文友徐卓人不趋时尚,慧眼识人,写出了这部让人眼前一亮的《赵宧光传》,所以当我一见媒体报道此书出版,我在第一时间打电话给徐卓人索书,先睹为快,先评为快。

读完《赵宧光传》,我深感由徐卓人来写此传记,乃合适人选,属“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具备也。此话怎讲,其一,寒山在原吴县境内,即今苏州高新区,苏州高新区乃苏州西部,历史的人文资源比之市区相对较少,如今高新区的经济突飞猛进,挖掘苏州西部文化底蕴适逢其时,此为天时;寒山虽经赵宧光一门三代开发而曾辉煌过,但三四百年的风风雨雨后,寒山早不复晚明时的盛况,只留下杂树古藤,荒草凄凄,从而鸟兽出没,人迹罕至。然,寒山毕竟在高新区,作为供职于高新区的徐卓人,可就近登山临水,探幽访古,虽说这种寻访与游山玩水完全不能同日而语,不过多少有地理上的近便吧,此乃地利;更重要的是徐卓人是出版过20多本书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文字过硬,写人物、编故事驾轻就熟,小菜一碟,由她来写此传,不说游刃有游,至少人尽其才,此乃人和。

当然,说起来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但真要写成赵宧光的传记,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因为相关的历史资料太少,不像有些历史人物只要在网上一搜一查,资料就铺天盖地而来。

我认真读了此书,深为徐卓人的敬业精神感动,当年,赵宧光三十年不近城市,在名不见经传的寒山访遍每一座庙,踏勘每一条溪,欣观每一块石,察看每一棵树,顺其自然,随地赋形,叠山理水,辟径铺路,筑室起屋,植树种花,一景一名,一名一石,书之镌之,传之后世,于是原来寂寥的寒山、荒凉的寒山,因赵宧光一家三代的开发,成了文人向往的世外桃园式的圣地。

中国有句老话谓之“大隐隐于朝,小隐隐于野”,但不少所谓的隐士,其实隐于野是其表象,显于朝才是目的,只不过视隐为终南捷径而已,而赵宧光却是真正意义上的隐,他才是名符其实的大隐之士啊。

如果不为五斗米折腰,隐于山野,耕读传家,自食其力,终其一生,就算是有节操的,那赵宧光就不仅仅是个朝伴青山,暮随晚霞的脱俗之辈,他避开了尘世的喧嚣,在寒山一生,至少有三大贡献:其一,创新草篆体,留下了文化艺术结晶;其二,毕其一生之力,开发了寒山,使寂寂无名的寒山,因他而成为名山;其三,在隐居寒山,开发寒山过程中,他自觉遵循了先哲“天人合一”的观念,成为生态文化建设的先驱,成为积极隐逸文化的奠基人。

作为赵宧光的同乡、他的后学,我看完《赵宧光传》后,对这位家乡先贤肃然起敬,深感对他的宣传太少太少。同时,我也对文友徐卓人的努力,深感钦佩,写成这本书,光有“板冷坐它十年冷”的精神还远远不够,因为除了泡图书馆,在古纸堆里一章一节,一字一句查核资料外,还得实地访踏,到寒山中去考察真山真水,一坡一岭,一石一峰,一沟一溪,一树一木去探寻、去发现、去核实,这比写小说写散文付出要多得多。看了那一张张原始的、精美的寒山景点照片,作者跋山涉山、披荆斩棘的种种艰辛,都跃然纸上,浮现眼前。

作为读者,一要感谢赵宧光;二要感谢徐卓人。我想说寒山幸也,因为有了赵宧光;凡夫幸也,因为有了徐卓人。人世间,最难得的是真正的知音,赵宧光是寒山的知音,徐卓人则是赵凡夫的知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