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楝属

 chh71 2012-11-28

楝属

编辑本段基本信息

  属中文名:楝属
  属拼音名:lianshu
  属拉丁名:Melia

楝属植物

楝属植物(6张)
  中国植物志:43(3):99
  描 述:Melia L. 楝属,楝科,约20种,分布于东半球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川楝 M. toosendan Sieb. et Zucc. 和楝(苦楝)M. azedarach L. 2种,我国西南部至东部盛产之,木材精致色美,施工易,可供建筑和家具用;根皮和子实入药。落叶乔木或灌木;叶为一至三回羽状复叶;花白色或紫色,排成腋生、分枝的圆锥花序;萼片5-6;花瓣5-6;雄蕊合生成一管,管顶10-12裂,花药10-12,生于裂片间的内面;花盘环状;子房3-6室,每室有胚珠2颗;果为核果。
  所有物种:
  川楝
  楝
  楝属

编辑本段描述

分布

  Melia L. 楝属,楝科,约20种,分布于东半球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其中川楝 M. toosendan Sieb. et Zucc. 和楝(苦楝)M. azedarach L. 2种,我国西南部至东部盛产之,

用途

  木材精致色美,施工易,可供建筑和家具用;根皮和子实入药。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或灌木;叶为一至三回羽状复叶;花白色或紫色,排成腋生、分枝的圆锥花序;萼片5-6;花瓣5-6;雄蕊合生成一管,管顶10-12裂,花药10-12,生于裂片间的内面;花盘环状;子房3-6室,每室有胚珠2颗;果为核果。
  所有物种:
  
楝属

  楝属

  川楝
  楝
  楝属

编辑本段楝属植物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楝属植物系楝科楝族植物,全世界约有20种,分布于东半球热带亚热带地区。该属药用植物主要有苦楝3种,在我国均有分布.其中以苦楝的分布最广,川楝次之。川楝和苦楝的干燥树皮及根皮作为驱虫药苦楝皮收入《中国药典》。近年来,国内外有大量的楝科楝属植物的研究报道,证实楝属植物提取物具有杀虫、抑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生育等多种药理活性,楝属植物做为植物源农药,具有对有害植物高效、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易分解、不污染环境和不破坏生态平衡等优点而备受青睐。另外,日本资深病毒学家根路铭博士2007年从苦楝中获得了具有广谱强抗癌活性而无副作用的植物萃取物,其抗癌作用的多重性超过了最近国外新上市的双重作用抗癌剂有望发展成为一类新型的无毒副作用的抗癌新药,为楝属植物开辟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l化学成分

  目前,从楝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次生代谢产物种类繁多,从简单的芳香类化合物到香豆素类、黄酮、蒽酮、总醌、甾醇、单萜、二萜及三萜类化合物等,植物来源不同,化学成分差异很大。
  1.1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楝属植物中有杀虫活性的化合物主要集中于三萜类,尤其以四降三萜类化合物的生物活性最高。糠属植物含有多种楝烷型三萜成分,具有苦味,总称为柠檬苦素类化合物,是主要的活性成分,目前从楝属植物中分离出的柠檬苦素类化合物已有数百种之多。早在1955年
  四川中药研究所即在川楝和苦楝中发现了川楝素,后经钟炽昌、舒国庆等研究测定确定其有两个互变异构体即川楝素和异川楝素。
  
楝属

  楝属

2药理活性

  2.1杀虫楝属植物很早就应用于消化道驱虫和农业杀虫方面。印楝索和川楝素对舞毒蛾、日本金龟甲、亚洲玉米螟、白脉粘虫等效十种昆虫均有较强的拒食、胃毒、触杀及抑制生长发育作用。首次发现苦楝老叶提取物能有效干扰埃及伊蚊幼虫的发育、抑制其产卵,为防止骨痛热等疾病的传播提供了新的工具。CarpinellaMC.等研究发现苦檬子油及提取物对头虱成虫致死率高达96.5%,且能有效推迟或抑制幼虫的孵出。
  2.2抑菌作为天然的广谱抑菌剂。楝属植物对多种革兰阳性菌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翟兴礼等[26]实验证实苦楝果实提取物能够抑制巨大芽孢杆菌、短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Bt一8010和Bt一7216等,且有浓度依赖性。PrashantGM[27]等体外试验显示印楝提取物能够抑制可导致龋齿的变形链球菌、唾液链球菌,轻型链球菌、血链球菌的活性。
  2.3抗病毒&rqueroAc拈]等从苦楝叶分离出化合物1一Cinnanloyl一3,11一dihydroxy—meliacarpin(CDM),可以将DNA病毒如1一型单纯疱疹病毒,或RNA病毒如水泡性口膜炎病毒的蛋白限制在高尔基体内,从而抑制其增值,并能调节NF—kappaB信息通道。干扰素反应是病毒感染早期的宿主防御反映,丫一干扰索与口/p一干扰素协同作用可以抑制1一型和2一型单纯疱疹病毒的体外复制,PetreraE等研究显示CDM不影响干扰素的抗病毒效能或协同作用。研究发现,印楝在抗病毒(如艾滋病病毒、淋病奈氏病毒等)方面有显著作用,MbahAU[加等研究结果显示印楝叶的丙酮一水提取物能够增加HIv患者的CⅨ+细胞数,而CD4+分子是HlV的主要受体,HIV感染导致CD4+细胞减少是艾滋病的中心环节,因此CD4+细胞数量的恢复利于艾滋病人免疫功能的重建,新生的CD4+细胞抗后病毒能力有待进一步研究。.
  2.4抗生育张先福[”】等证实腹腔注射小剂量川楝素对怀孕小鼠具有特定的胚胎毒性,可导致着床期雌鼠胚胎死亡。引起妊娠早期小鼠的胚胎异常或流产、死亡.溶解。MandalR等考察口腔给药苦楝子提取物对雌性白鼠的抗生育作用,结果显示给药雌鼠的受精指数和平均胚胎数均有下降,子宫肌层厚度、子宫腺直径、子宫腺腔直径等显著减小,蛋白质和肝糖原含量显著升高。
  2.5抗肿瘤印楝中的印苦檩内酯和去氧印苦楝内酯对P一388、KB、HT一1080、LU一1、COL一2、MEL一2、BC一1等人肿瘤细胞呈现明显的细胞毒性,另外印苦楝内酯对NIE—15成神经细胞瘤、143BTK一骨肉瘤细胞株也呈现明显的抑制作用。Bose等研究显示印檩叶提取物可以诱导人体外周血单核细胞释放细胞溶解因子从而抑制肿瘤生长。
  
楝属

  楝属

参考文献

  [1]杨东升.张金桐.糠科植物中两种杀虫活性物质的研究概况.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00。7(2):12l~126.
  [2]舒国庆.集晓天.关于川糠素的化学结构的修正.化学学报1980。38(2):196~198.
  [3]谭卫红,宋湛谦.天然植物杀虫荆印楝素的研究进展.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2004.10(1)123~28.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