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十二讲 辛弃疾(下)

 田牧 2012-11-28

第十二讲 辛弃疾(下)

 

  今天,我们接着讲辛弃疾。先让我们看一看刘克庄在《辛稼轩集·序》中对辛弃疾的评论。他说:“公所作大声鞺鞳,小声铿鍧,横绝六合,扫空万古,其秾纤绵密者,直不在小晏秦郎之下。”这是说辛词是多方面的,有的写得豪放、激昂,有的写得委婉、含蓄;他的词有一些近于“婉约”的作风,简直是不在晏几道和秦观之下。其秾纤绵密者”写得是那样纤细,而且感情是那样秾挚,写得那样缠绵而且细致。小晏,名叫晏几道,其父晏殊也是著名词人,人们称晏殊为大晏,称晏几道为小晏。小晏的词,在中国词的历史上认为是最缠绵、最香艳的,他的作品常常写一些对他过去听歌看舞生活的留恋。秦郎就是秦观,号少游,秦少游的词也是写得十分多情、委婉缠绵的。刘克庄说辛词也有这一类的词。可是,不管辛词写得是大声、小声,豪放激昂,纤秾绵密,但是我上次讲了,辛弃疾的本质是一个。我们要从他的万变之中找到一个根本,辛弃疾的根本如我们在讲前一首词时所说是两种激荡盘旋的力量。
  下面我们再谈一首他的纤秾绵密的作品《摸鱼儿》,看一看在他纤秾绵密的作品之中,同样是表现了他自己的一种根本的本质。《摸鱼儿》是词的牌调。唐五代词作,一般只写一个牌调,“菩萨蛮”就是个“菩萨蛮“浣溪沙”就是一个“溪沙,它后边没有一个题目。从苏东坡开始词后面的题目就慢慢多起来了。词后面有了题目,正是词诗化的一个现象。词本来是歌词,供歌女演唱的,所以本来没有题目,作者不是要表现自己情志的,可是从苏东坡开始表现了他的逸怀浩气,就开始有题了,这正是词诗化的现象。辛弃疾这首摸鱼儿》有题目,题目是: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宫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这个题目是什么意思呢?
  我多次讲过,辛弃疾是把生命和生活都投注到词的写作之中的一个作者,所以讲辛词就一定要结合辛弃疾的生平来讲。正如杜甫的诗篇,我们称之为“诗史”,他的诗是反映了当时的时代,反映了个人生活的经历。我们讲温庭筠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可以不管他的历史。就是写一个美丽的女子。可是讲辛弃疾词,我们要讲题目,讲写作的时代背景。淳熙己亥”是南宋孝宗淳熙六年。宋孝宗一度有收复北方的志意,可是后来失败了,“主和”的势力又强大起来了。而辛弃疾在那时做过江西的提点刑狱,做过湖北、湖南、江西的安抚使,曾做了几件大事,平定了江西的“寇乱”,平乱之后他曾给皇帝上疏论盗贼扎子》,在这里反映他对人民的重视。他说“民为国本,贪浊之吏迫使为盗”,希望皇帝深思致盗之由”,寻求“盗之方,不要只依仗我们平定盗贼的兵力。在此篇奏疏之中,他还说“臣孤危一身久”,我一个人只身离开北方亲友,参加义军到了南方,而且一直处于被迫害之中他所受的迫害一方面来自南方秦桧等主和势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辛弃疾是北人南来,南方人对于从北方来的人有一种嫌隙、阻隔,不能真正地坦诚相待。所以说“臣孤危一身久矣”。他又说,我之所以能保全下来,实在是“荷陛下保全”,所以我要“事有可为”,“杀身不顾”,但“恐言未出口而祸不旋踵”,只怕我的忠告、我的政治理想,话尚未说出,灾祸就在那一转身的时间内来到了。
  事实上也证明了这一点。辛弃疾果然就遭到了弹,说他“杀人如草芥,用钱如泥沙”,结果被罢免了官,放废家居达十年之久。这就是他在放废以前内心的悲慨。辛弃疾是喜欢有军政实权的人,只要有了权,他就一定要有所作为的。写这首词时,正是在他放废之前,南宋当局将他的官职转为没有实权的管理运的官。他说“自湖北移湖南”,”即运,水运转谷”。他本来期待国家给他军政实权,以便实现他收复失地的志意,可是朝廷却把他安排为湖北转运副使,而现在又一次从湖北转运副使变为湖南的转运副使,只是管理一些运事务,他的内心十分失望。
  此时他的一位朋友,同官王正之在小山亭摆下酒席,为他送行,辛弃疾写了这首词。那他是怎么写的呢?一个人写诗词,作品成功与否,有两个原因,正如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说,诗歌的写作要“能感之”,而且“能写之”。第一,在作品中一定要有感发的生命,要“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不是无话找话,空口说话,是需要内心有一份诚挚的感情,这就是“能感之”。我也说过,使你感动的引起你内心的情动于中的因素,一个是自然界景物的变化,花开花落,草长莺飞。陆机《文斌》说:“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强劲肃杀的秋天,叶于黄落了,人们见了很悲哀芬芳美丽的春天,当柔嫩草木的枝条生长的时候,人们是欣喜的,自然界给予我们感动,使我们感发了。除自然界以外,还有人事界给我们的感动。杜甫诗云:“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当唐明皇带着杨贵妃在骊山华清宫温泉享乐时,而道路上却是饿遍野,这就引起了杜甫的感动。安史之乱,当官军失败时,杜甫又写了“孟冬十郡良家,血作陈陶泽中水”(悲陈陶》)。孟冬十月的季节,我们国家十个郡县许多最好的年轻人在一次大战中死去了,他们的鲜血流在陈陶的泽中,像水一样地流去,这是人事界给诗人的感动,所以我们说第一你要能感之。辛弃疾过南剑双溪楼,看到那大自然的景物,“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他对景物有所感发,而自然界的景物又结合了他自己对国事的感慨,对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则是人事界的感慨。一个诗人,要想能感之,首先就要对国家、对社会、对人类有一种关心同情的心。辛弃疾还说过,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这都充分说明辛弃疾对宇宙万物都有一份关心的感情,所以他感发的生命才强大,他感发的力才强大。可是,只是“能感之”是不够的。辛弃疾是心心念念地想收复自己的故国,每天老喊收复故土,收复失地,作为诗歌创作是不够的,还需要有艺术性,所以除了“能感之”以外,还要“能写之”。上次我们讲过辛弃疾的《水龙吟,他那种激昂慷慨、摧折压抑的复杂感情都是用形象表达出来的。他是借自然界景物的形象,也借历史上典故的事象来表现的,这就是辛弃疾的艺术手法。在《摸鱼儿》中,他也是用这种艺术手法表现的。不过前面《水龙吟那一首,他是从高远开阔的、强大的力量来写的。“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我需要一把直天空的万里长剑,去扫除那西北的浮云。辛弃疾是用这种矫健豪壮的形象来表现的。
  辛弃疾不仅有大声鞺鞳的一面,而且也有小声铿的一面,即有纤秾委婉那一面。请看这首摸鱼儿》: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怨春不语。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蛾眉曾有人妒。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开头“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写得真是荡气回肠,干回百转,纤秾绵密,好极了。你看他第一句,就是千回百转地写出来的,每一年春来春去,匆匆就走了,花开之后,有风雨,一次风雨,花就零落一些。已经是开了一半的残花,还能经得起几次风吹雨打?“更能消、几番风雨”,真是多情。去年春天走了,好不容易盼来了今年的春天,可是“匆匆春又归去”,今年的春天也断送了。就是以一个诗人多情善感的爱花惜春的感情来看,就已经很好了。然而辛弃疾不只是这样的。我们已多次说过,辛弃疾所有的词,不论是写得欣喜的、悲哀的,还是写得豪放雄壮的、纤秾绵密的,他的本质都是不变的,都是写他对自己故国、故乡不能忘怀的那一份关心的感情,是他自己的一份忠义奋发的志意。“更能消、几番风雨”,对于花来说是风吹雨打的摧伤,而辛词中的“风雨”不止是对花的“风雨”。
  我们要结合所选的三首词来看,前一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他就曾说:‘可流年,愁风雨。”大家不要忘记,辛弃疾的词是万变之中有一本,即尽管风格不同,内容不同,都是从一个内心发出来的。现在西方现象学的文学批评,有一位美国现象学的批评学者叫米勒,他曾说:“作品就好像从作者内心之中放射出来的一千条道路,虽然终点不一样,但都是从一个中心走出来的。”我讲辛弃疾选了三首词,就是想讲其中一首时,与其他二首结合起来看。这里讲的是“更能消、几番凤雨”,而前面所讲第一首水龙吟》说的是“可惜流年,忧愁风雨”,“风雨”,指的是在他流年的生活之中,所遭受到的谗毁、摈弃的压抑,是他的患和苦难,是“忧愁风雨”。我辛弃疾二十几岁参加义勇军,“壮岁旗拥万夫”,投奔南方,可是现在他写摸鱼儿一词时,已经差不多有二十年过去了,他的壮志未酬,却多次遭到谗毁、打击、迫害。人生是无法不衰老的,任凭你是英雄豪杰,也是要衰老的。我辛弃疾到南方二十年过去了,已经四十岁左右,还能经历几番风雨?他表面写的是爱花惜春,但本质卜都是写他内心的志意。“匆匆春又归去”,我本来盼望这次任命能给我一些好的消息,使我能达成我的志意,可是没想到,我的希望又落空了,从湖北的运转到湖南的运,真是匆匆春又归去”。这写得真的是好,回肠荡气,委婉曲折。
  接着他又说:“惜春长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一般人写对春天的哀悼,是等花谢了才哀悼,连李后主都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而辛弃疾却真是多情的人,是真正爱花的人。他是在花还没有开之前,就已经惜花了。他说我常常担心那花开得太早。因为花开放得早,也就零落得早,我因为花落,就甚至担心他开得太早,“惜春长怕花开早”。接着他更深一层地写“何况落红无数”,我连花开早都预先哀悼了,何况今天是满地的残花狼藉。于是他又说道:“春且住,见说道、天波芳草无归路。”他说我希望春天能为我暂时地留住。到这里,我又想起了杜甫。杜甫经过安史之乱的颠沛流离之后,回到长安,一心为国,早晚上奏疏,就像辛的十论”、“九议”一样。杜甫那时是“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坷。明朝有封事,数间夜如何”(杜甫:《春宿左省》)。杜甫说,我晚上写完了奏硫,睡不着觉,听着朝廷的大门什么时候开一阵风吹过,就以为有人骑着马鸣着玉坷上朝了。我为什么不睡觉,因为明天早上我要为国家上一个奏疏。封事”就是奏疏。所以我屡次地问什么时辰了?天怎么还不亮?这是杜甫对国事的关心。杜甫与辛弃疾一样惜春,他在曲江二首》中写道:“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又写道: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诗人真是有“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心。“一片花飞”,我就觉得春天不完整了,何况我今天正面临“风飘万点”,真是“正愁人”。凡是伟大的诗人,像屈原、杜甫、陶渊明、辛弃疾,不论写什么都是他们内心本质的流露。杜甫对国家的关怀,看到了自己的国家怎么会有这么多缺点,怎么会发生这么多不应发生的让人痛心的事情,真是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所以我要“传语风光共流转”,希望春光能留住,花不要飘飞,那些不该发生的、不好的事情都能挽回,我自己有时间能实践我“致君尧舜”的理想。这像辛弃疾、杜甫那样的人,对国家、对人民的关怀,有那样忠爱志意的人所共同有的一份感情。
  辛弃疾说:春且住”,我怎么能把零落的事情挽回呢?我怎么能把我的年华挽呢?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实现我的理想,那就是“春且住”。下一句“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是一语双关,听人家说天涯芳草无归路。这“天涯芳草无归路”有两种解说的可能。一个意思是一般人说的指春天归去。黄庭坚有两句说:“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清平乐)春天走了我们希望把春天挽回,可春天到哪里去了呢?“寂寞无行路”,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去”。假如有一个人知道春天的去处在哪里,我就要唤取归来同住”,把春叫回来,跟它一同地留住。我们说天涯到处是芳草,哪一条是春天的归路?哪一条路可以把春天呼唤来?这是一个可能的解释。第二个意思我们可以联想到楚辞上“春草生兮萋萋,王孙游兮不归”的句子,说一个人走了,第二年的春天回来了,芳草长得那么茂盛,远行的人没有回来。辛弃疾在此也是万变不离一本。
  他在前一首词里说过:“落日楼头,断鸿声里”;又说“江南游,“休说鱼堪脍,尽西风,季鹰归未?”我是北方来的游子,要回到我的故乡,可是故乡沦陷了;要收复故乡,然而我的理想还没有达成,回到哪里去?“见说道、天涯芳草”就“无归路”。我没有回去的路,我内心的怨向谁去诉说?怨春不语”,我怨春,春天没有回答。上次我讲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时,曾引用波斯诗人奥马伽音的“天垂日月寂无言”,问花不语,问天无言,怨春不语”,谁给我回答?我看见的是什么?算只有殷勤,画蛛网,尽日惹飞絮”。多情的人,想把春天挽回,除了我辛弃疾以外还有谁?我算了算,那殷勤多情的想把花留住,把春天留住的,只有“画蛛网”,只有那着油漆、画着彩画的屋檐下,蜘蛛织成的蛛网。蜘蛛好像与我一样有想把春天留住的感情,因此才故意在屋搪下织成一张网,整天(尽日)在那里对春天挽留。惹飞絮”,当花落的时候,那柳絮飘飞。我们看不见柳花开在柳树上只要它的花蕊一开,就变成柳絮飞走了。王国维写过两句词说:“开时不与人看,如何一霎濛濛坠”(《水龙吟》)。柳花零落了,只有画檐的蛛网在那里尽日地想把飞扬的柳絮挽留在自己的网中。蜘蛛多么殷勤,多么多情,我辛弃疾何尝不是如此呢?何尝不想把春天留住。我想留住春天,一个是由于我不忍心看到花的零落,不忍心看到南宋王朝这样沉迷,这样的腐败。我多么想把它挽救过来,“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辛弃疾想像得多么丰富,他把一个蜘蛛网想像得那么多情,这与他内心要把春天挽回的感情一样多情。他写得真是回肠荡气,真是缠绵恻。这是这首词的上半
  下半,“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辛弃疾这首词是属于写得十分纤秾密的一类。因为唐五代的小令词大都写美女的伤春的感情。这首词虽然调子较长,但内容也是写美女和伤春。上半是自然界景象,是伤春。而下半“长门事则是典故的人事形象,是美女。这是辛弃疾多方面艺术手法的表现。“长门”之典,出于汉朝。汉武帝小时,他姑母有一个女儿叫阿娇。一天他姑母就和他开玩笑说:等你长大了,就把阿娇-你的表妹嫁给你好不好?汉武帝说,如果阿娇嫁我,我当以“金屋藏之”。这就是常说的“金屋藏娇”。后来阿娇果然嫁给了汉武帝,做了皇后,就是汉武帝的陈皇后。大家要知道,皇帝的后宫佳丽三千,皇帝转眼之间就三心二意,后来汉武帝就宠爱了别的女子,把当年要金屋藏之的阿娇冷落了,让她住在不能蒙受皇帝宠幸的长门宫。陈皇后为了再次得到汉武帝的宠爱,就请当时颇有文学才能的一位作者,与卓文君有一段浪漫故事的、赋写得很好的司马相如为她写一篇斌,希望以此打动皇帝。于是司马相如就为她写了一篇《长门赋》,写她悲哀寂寞被冷落的心情,希望汉武帝能感动。辛弃疾引用这个典故,意思是说,我也希望能有一位像司马相如一样的人,在皇帝面前替我说几句话、感动朝廷,任用我,让我能够实践收复祖国失地的理想志意。这就是长门事。可是准拟佳期又误”,我原来所准拟的希望朝廷重用我的那个美好的期望又一次落空了。我从安抚使变成了湖北的运副使,已经是一次失望,本希望朝廷能再有一次委我重用,可是却由湖北移湖南漕”,“准拟佳期又误”。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蛾眉曾有人妒”。
  中国古典诗歌除了用典故之外,还讲究你所用的字词要有出处,即以前有人用过。“蛾眉”是有出处的,我们在讲温庭“懒起画蚁眉”时曾提到西方的符号学说:每一个符号,每一个语言都可以引起一事的联想。“蛾眉”就是一个可以引起一串联想轴上起作用的一个语码。俄国一位符号学家劳特曼(lot man)曾说:所有的有符码作用的,引起联想上丰富的联想的语码都是与你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背景结合起来的。一个人要认识自己的国家,你一定要熟悉自国家的历史文化,只有你熟悉了这一点才有了根本,才能很好地接受外边的营养。你自己的根本没有,你的生命都没有了,再吸收什么也不能成长,因为你连生命都没有了,你吸收什么?这是十分重要的,这在欣赏古典诗歌上就更重要了。“蛾眉”的出处,使我们在联想轴上就想到了屈原所说的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离骚》)。屈原说:那些女子嫉恨我,谗毁我,就是因为我比她们更美丽。“蛾眉”指女子,而屈原不是女的,他借蛾眉”是说自己才干、品德的美好。司马迁的《史记)在《贾列传》中就曾说,当时楚国上官大夫令尹子兰嫉害其能。为什么嫉恨、陷害屈原?就因为屈原的品德、才能比他们好。天下就有这样的人,自己没有才能,干不出事来,人家有才能做出事业,他还满心忌妒,拚命破坏。孔子说君子要“成人之美”、不是说凡是别人有美好的就要破坏。然而,居然从屈原时代开始,就往往有这样堕落的、败坏的、丑陋的人,“众女嫉余之蛾眉兮。”
  辛弃疾的时代也一样,“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因为“蛾眉曾有人妒”,“蛾眉”早就被人妒恨过,天下凡庸的人总是嫉恨那有才能的人。“千金纵买相如斌,脉脉此情谁诉?”就算我用金能求得像司马相如这样的人为我写一篇《长门斌》来感动皇帝,可是“脉脉此情谁诉“脉脉是多情的样子,那情思像水一样要流出来的是“脉脉。我这份感情向谁去诉说?将来有没有人能像司马相如为陈皇后写长门赋》那样为我说几句话?这就是“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辛弃疾写自己的感情,表面是用女子来写的,写别人对他的嫉恨。
  在第二首《水龙吟》中他也写了这种感情、本质是一个,用的形象不同,说的方式也不同。在那首词中他说:“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此地有两把宝剑,可以扫除西北浮云,我要燃犀牛角下去寻找。我要挣扎,希望“千金”能够买得相如赋”,实现我的理想和志意。可是我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风雷怒,鱼龙惨”也就是象征着迫害。我要下去找宝剑,水中的鱼龙都要愤怒,刮起大风,响起大雷,卷起巨浪,不让我完成我的志意。“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你们不是得意吗?不是猜忌吗?不是风雷怒吗?可是“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你们不要太得意了。舞”是歌舞,杨玉坏、赵飞燕以自己的美貌,博得了皇帝的宠幸。以前我讲温庭时曾引过杜荀鹤的诗:承恩不在貌”。他说,皇帝真的爱的就是容貌美的女子吗?也不一定是如此的。如果杨玉环天天给唐明皇进忠告,说这个不对,那个也不对。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说都五点了,你快起来去上朝吧,那样唐玄宗就可能不喜欢她了。所以陈鸿写长恨歌传》说杨玉环得到唐玄宗宠爱,不仅是她的美貌,而且更重要的是她先意希旨”,总是多方探求皇帝所喜爱的是什么,在玄宗没表现出来之前,她就先逢迎了皇帝的旨意。在仕宦之中,一般在上位的人,也喜欢下边的人听话、逢迎。你有自己的理想,自己的志意,常常进忠告,他就不喜欢了。所以辛弃疾对那些小人得志,用了那些逢迎的、且的、不正当的手段而作威作福的人说:“君莫舞”,你们不要那么得意,没有看见杨玉环、赵飞燕都死了吗?都死后化为尘土了吗?而且不仅如此,你要知道,杨玉环、赵飞燕都是不得善终的。辛弃疾又说:我也不是没有想过,政党的争执,政海的波澜,总是有反复的,说不定哪一天你们也会倒下去的。但我关心的不是这个,我不是一定非要把你们打倒,我不需要与你们争强争宠,我所关心的是在你们这种作威作福之中,我们的国家怎么样了。所以说:“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这还不算,他说“闲愁最苦”,我所感慨的是一段说不出的哀愁,是那“闲愁”。
  以前我讲冯延的词,有一首鹊踏枝,就曾说:“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什么是闲情,说不出来名目,只要你空闲下来,忧伤就会涌上心头。无法断绝、无法放弃的闲愁才是最苦的。这闲愁还不是与那玉环、飞燕争宠。为什么闲愁最苦?他说:休去倚危栏”,不要靠着那高楼危险的栏杆向外看,因为你一看所见的,是“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沉落的夕阳在烟霭濛濛的柳条之中向下沉落,这真是让人断肠。关于斜阳,我们在前一首《水龙吟》“系斜阳缆”时讲过,“太阳”一般代表君主与朝廷,“斜阳”正代表那些走向危险和衰败的朝廷和国家。所以他说: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我的愁并不是要与玉环、飞燕一类的人争宠,我所优伤的是我们的国家会在你们这样作威作福之中落到什么样的下场。这才是我辛弃疾关心的事情。
  我们选的辛弃疾三首词,外表都不同。第一首《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写得比较直接,公开站出来说“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可借流年,忧愁风雨”,比较说得明白。第二首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是两种力量冲击、回旋、激荡,说得比较含蓄。第三首摸鱼儿》说得就更加含蓄了。第二首还是用“倚天长剑”来表现的,而第兰首则是用美女伤春、寂寞哀伤来表现的。辛弃疾作为一位英雄豪杰的词人,我们一向都赞美他的豪放,但要知道辛的豪放不单是写两句空洞的口号,他是真的“能感之,能写之”,是用生命去写他的诗篇,用生活去实践他的诗篇的。这正表现了他感情的深挚。
  辛弃疾是词人中传下的作品最多,方面最广,风格最多变化的一位作者。辛弃疾的艺术成就还不只是说他形象用得好,而是他语言用得好。他可以用古典典雅的字,《诗经》、《庄子》、《论语》、《楚辞)、《世说新语》,他都可以把它融会在词里边,而且写得非常好。面另外一方面,他也可以用俗语,民间的最通俗的口语,一样也用得好。他六百多首词有这么多的内容、这么丰富的变化,我们没时间一一介绍,所以只能掌握一个重点,介绍他的本质以及从本质分散出来的几种变化而已。我们大家手中的材料后面附有一些评语,这些评语写得也不见得完全对,我只想读一段就把对辛弃疾的讲授结束。
  谢章在《赌棋山庄词话》中说:“学稼轩要于豪迈之中见精致。近人学稼轩,只学得莽字、粗字,无怪阑入打油恶道。试取辛词读之,岂一味叫嚣者所能望其顶踵。稼轩是极有性情人,学稼轩者,胸中须先具一段真气奇气,否则虽纸上奔腾,其中俄空焉,亦萧萧素索如牗上风耳。”这是我们学辛弃疾、学豪放的词入最应注意的一点。学辛弃疾决不可流入那种虚浮的、叫嚣的、空泛的作风。

  下面我们再看一位新的作者。除辛以外我们还选了三位作者,即姜夔、吴文英、王沂孙。这三位作者中,姜夔大家还比较熟悉、比较有名,文英、王沂孙大家比较生疏。过去编选文学史的人,都认为文英、王沂孙等人的词晦涩、琢,而内容是空洞的,所以对他们在艺术上予以贬低了。而且更值得注意的是,姜、吴、王三人都是没有科第功名,在仕途上又没有显达的事业和地位。中国词的演进很值得注意,初起之时,文人写词,很多都是仕宦中地位很显达的,韦庄是宰相,冯延巳是宰相,晏殊是宰相,欧阳修做到副宰相,范仲淹曾带兵在西夏边境防守,都是功名、事业、文章,道德不可一世的人物。可是词到了南宋末年,写词的人大都是事功上没有什么大成就的人,而这些词人的作品好不好呢?我过去讲过,一个作家的作品感发的生命是最重要的。一篇作品的好坏,一个大诗人跟一个小诗人的分别,就是因为他的感发生命是有厚薄、大小、深浅种种不同的。我们对韦庄、晏殊、欧阳修个人的品德先不管,他既然做到一国宰相的地位,他对国事就必然要有所关心。所以我说冯延的词,“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一晌凭阑人不见,鲛绡掩泪思量遍”。他为什么这么执著?这么不肯放松?宁可牺牲奉献自己而要把感情坚持下去,这里有一个环境地位的关系。香港的一位学者饶宗颐就曾说:冯延有鞠躬尽瘁的“开济老臣怀抱”,他自己的命运与南唐国家的命运是结合在一起的,他负担着自己国家的成败危亡,怎能不关心自己的国家呢?他的环境、地位迫使他去关心。而作为一个作者,总是关心面越广越大的,他的感发生命就越强,这是一定如此的。而有的人,像杜甫是不需要有什么重要的官职加在他的身上,他是以一位平民老百姓这样的身份来关心的。他说:“杜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与契。”(《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我是杜陵的布衣,一个平民野老,没有高官厚禄显要的职位,但我对国家的关心是不能放下的,是“葵倾太阳”“物性固莫夺”。当然那些有地位的人,与国家的成败危亡结合得关系更密切,他是要关心国家的,但是平民百姓也同样是有人关心国家命运的。吴文英、王沂孙都不是达官显宦,但在他们的词中也都同样地表现了他们对南宋国事的关怀,只是他们表达的方式不同。这就是值得注意的一点了。我常说作为作品的本质最重要的一点是感发的生命。感发的生命如何传达出来?一般地说,在词的演进历史之中是曾经有一个转变的。什么转变?一般地讲,我们中国的文学,诗歌里边感发的生命本来都是以直接地传达为好,你可以用比喻,也可以用比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诗经·关雎》)“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诗经·硕鼠)不管是用了比,或用了兴,总之你的感情是直接传达出来的。李后主的词“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他的感发的生命也是直接传达的。辛弃疾虽然用了不少各种的形象,自然的形象,人事的形象,历史典的形象,倚天长剑的形象,落花的形象,美女的形象。不管是“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还是“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只要一说出来,就带着感发的力量感动你了,都是直接的传达。这原是中国诗歌最早的一种传统。词最早也是这样的传统,可是词在中间经过了一个转变,这个转变的关键人物就是周邦彦。在中国词史上,周邦彦是一个“结北开南”的人物。结北开南的转变,差别在哪里呢?就在于以前的作者大多是以直接的传达、直接的感发来写作的,而周邦彦是以“思力为词”的
  但我说周邦彦用思力来写词,并不是说他有思想性、有哲理性,是说当他写词的时候用了安排勾勒的手段。他不像李后主内心有了感动就脱口而出,而是用思索来安排的。这句话怎么说?怎么写?他不是用直接的感动来写的,这是另外的一种写法。写人间词话的王国维就因为他一直不认识这一种的写作方法,所以他一直不能真正欣赏周邦彦的词,也就更不能欣赏受周邦彦影响的南宋的姜白石、吴文英、王沂孙这一类词人的词了。因为王国维对欣赏这类词走的路是不对的。比如你要到一位朋友家去,一定要认得路,才能找到他的门,如果不认得路,你就是整天到处转也找不到他的家门。我们批评、衡量一首诗歌是好还是坏,就跟我们裁判体操、女排、足球一样。女排有女排的衡量方式,男子足球有男子足球的衡量方式,如果用拳击的办法衡量女排那是不可以的。王国维的好处就是他对南唐这一类词人特别会欣赏,对冯延巳、中主、后主,还有受南唐影响的晏殊、欧阳修的词他真是掌握得很精微,能看到这些词内中最深处的那种感发的生命。可是姜吴等词入,人家不是用感发写的,人家不是走这条路出来的,人家是开另一条路出来的。王国维正是因为没有找到这条路,所以他一直不会欣赏南宋这一类词人的词。
  周邦彦的词,以前在北京的唐宋词讲座中,我已经对之做过相当的介绍,现在我们就再举他一首以前没讲过的词,来对他的一些重要特色略做简单的说明,这就是他最出名的一首《兰陵王》词:

 

  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凄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兰陵王》柳

 

南唐词人的词都是直接感发的,所以他一念就打动你了,“林花谢了春红”“梅落繁枝千万片,犹自多情,学雪随风转”。可是,我们看周邦彦在这首词一开头说:“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他写的这个形象是比较客观的,他写的好似一幅图画,没有在写柳丝之中表现自己的感情。冯延的《鹊踏枝》一开头就写了“梅落繁枝干万片”,我“犹自多情”,要“学雪随风转”。李后主是“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而周邦彦却是客观地描绘了一幅图画,并没有直接表达自己的感情。这就是“勾勒”,“勾勒就如画画的勾勒,先画一个轮廊,比如你画花,先画花的轮廓,画花瓣,这里再涂红的颜色,这里再画黄的花蕊。这是画画的办法,先勾勒后描绘。“柳阴直”,是说一行很整齐的柳树,排列得很整齐。“烟里丝丝弄碧”,人家辛弃疾说是“烟柳断肠处”。而周邦彦没有在这里写什么自己的感情,只说这柳阴是直的,在烟霭迷之中,一丝丝柔软的柳条,绿颜色,在风中摇摆。“弄”是柳条在风中舞弄的姿态。我们欣赏周邦彦的词,它的表面都没有打动你,你要思想去追寻“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什么地方的柳条呢?就是北宋都城-沛京城外沛河堤上的柳树。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在隋朝修筑的河堤上,我看见了多少次拂水飘绵送行色”。拂水”是指柳条垂在水中,动在水面上;“飘绵”是指柳絮,柳絮被风吹落下来了,所以是飘绵。绵”就是尽日惹飞絮”的柳絮;“拂水飘绵送行色”,就是在这样的景色之中,有多少客人从这里走了,都是在这里送别了。“拂水飘绵送行色”,写那种送行的情景,这是整个的背景,是一幅图画。离别的悲伤,人家还没有写呢。
  于是有人提出题了,这题不是我提出的,而是前人评论周邦彦的词的人。因时间来不及,我不能详说,最近我写了一篇有关周邦彦词的文章,就要在古典文学论丛上登出来了,这篇文章中,我曾引了清朝一些词人,像周济、陈廷,以及我国当代的前辈词学大师俞平伯的祖父俞陛云,还有俞平伯本人。这几位词学家都曾评说了周邦彦的这首词,面每个人的见解都不同,有的说这首词写的是送行之辞,口气是送行人的话有的说不是的,是写的远行人的话,是走的那个人的话。于是陈廷就说周清真周邦彦号清真)的词的章法、往往“有出人意表者”。意表,是说在人意料之外,你推测不清楚,不能预知他到底要说些什么,这就很奇怪了。这是写作的另外的一种方式。“林花谢了春红”,更能消、几番风雨”,一开头你就知道他要说什么。但现在有一类词,你从他的主观感情上摸不透要说些什么,从“拂水飘绵送行色看,好像是送行人的话。可是你看这首词后来他又写了什么?他写:“愁一箭风快,半篙波暖,回头迢递便数释,望人在天北。”船走了,像箭似地这么快的一阵风把船送走了,用竹篙一撑,这船就开行了,等走了一段路,回头一看,已经过了好几站了。驿”是船停泊的渡口,是一站一站的。后边他又说:“凄测,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垠岑寂”。写路上的行程,经过了另外的一个渡口,另外的一个水边。这不是远行人的话吗?所以他让人莫测高深,章法出人意表,一句好似送行人的口吻,一句好似远行人的口吻。他到底说的是什么?而且这首词表面上看起来,不给我们直接的、强烈的感动。但是你要知道,他不是用思力写的吗?你就要走他样的道路,用思力去追寻。他的好处就是不让你直接地去感动,要你用思想慢慢去想,要让你想出来,他是感动也让你想了以后才能感动。你怎么去想,你也要对周邦彦的身世有一点了解。
  周邦彦本来是南方钱塘人,弱冠之年,二十岁上下的时候,从钱塘来到当时的首都京。他是到京来上学的,上的是国立大学-“太学”。当时,宋朝天子是神宗,神宗用了王安石变行新法。新法实行时,神宗扩展了太学,把国立大学收录的学生加了倍,所以南方钱塘的周邦彦才有了机会到首都的“太学”入学。按当时的政治情况来说,他是新法的受惠者。周邦彦这个人在年轻时,人家记载说,他是一个有豪俊之气的人,也像很多年轻人一样,要急于表现自己,不甘心忍耐寂寞,不甘心多下几天功夫就要急表现自己。周邦彦本是一个太学生可是他要表现自己呀,就想了一个办法,写了一篇赋,叫《都赋》。中国的赋”有一个传统,都是用长篇的文章来歌都市的美好,班固与张衡的《西都赋》、《西京赋》是赞美长安和洛阳的美好,后来左思的《三都赋》赞美三国的魏、蜀、三个都城的美好。周邦彦从钱塘来到京,他心目中也认为都城是景物繁华,与别的地方是不同的。所以他就写了《都赋》。而在《都赋》的赞美之中他又结合当时的政治背景对新法歌颂了一番。《都赋》献给了神宗,神宗一看都是赞美我变行新法的好处,于是非常高兴,对这个赋十分欣赏。神宗就找一个人每天给他朗诵,听了很高兴。是就把周邦彦从太学的学生一下子提为“太学正’,从学生变成领导了。本来有这个机会,周邦彦就可以一帆风顺、飞黄腾达了。但是人间的事情很多是难以预料的,就在他献赋以后,不到一年左右的时间,神宗就死去了。神宗死后,宋哲宗即位。哲宗年幼,由太皇太后-高太后主事。高太后反对实行新法,她一上台,就把所有推行新法的人都贬出去了,把当年反对行新法、维护旧法而受到新党打击迫害的人又都起用了。党上了台,如司马光之类的人就掌权了。周邦彦不是写过《汴都赋》,赞美过新法,由太学生提升为太学正了吗?幸而他还没有过早地飞黄腾达,所以在这种政海的波澜之中,打击还不太大,只是把他从首都的学校贬到地方的学校去教书,为庐州教授,后来又到过荆州教书,又做过江苏水县的知县。就在他在外边漂泊辗转的几年中,北宋政海波澜又有一次翻覆,高太后死了,哲宗亲政。哲宗又行新法,就把旧党人士都贬出去了,又把推行新法的人召回来。就在这个风气之中,周邦彦也被叫回来了,初为国子主簿,又曾官秘书省正字,徽宗时曾一度出知隆德府及明州等地。其后又被召还京师,秘书监,进徽阁待制,提举大府。这首《兰陵王》,就是周邦彦晚年任职大府时所作的一首词。
  这时的周邦彦已经阅尽了政海抢桑,所以这首词中实在蕴含有很深的感慨,只是周邦彦并没有用直接感发的笔法来写,而是用思力以勾勒安排的笔法来写作的。在这首词开端,他说:“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他的感情没有直接写出来,而是围绕着柳树勾勒描画了一番。但他这里果然就没有感动了吗?这就是王国维不会欣赏了。他的感情的感动是透过思力来表现的。你不是看不出他的感情感动在哪里吗?你看不清他是送行人的话还是远行人的话,为什么?因为他的感慨是同时包括了送行人,也包括了远行人。他所写的离别不是一个个人事件的个体的现象,他写的是在新旧党争中首都京城外离别的共相。周邦彦经过了新旧党争,他看过多少次升降迁贬。以前是旧党的人被迫害贬出去了,后来是新党的人被迫害贬出去了,他也被贬出去了。后来新党的人被召回来,旧党的人又被贬出去了,他看惯了政海波澜。然而在政海波澜之中表现最明显的是什么地方?是首都城外的送别。一批人走了,一批人来了,又一批人走了,又一批人来了,所以他写的是宦海波澜之中,新党争之中的京城外送行的共相。这是周邦彦的一个特色,他是用安排思索来写的。我们先认识了周邦彦的特色,然后再结合他的特色来看一看受他影响的南宋词人姜夔、吴文英、王沂孙。下课时间到了,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