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会沟通-好的沟通,是更高水平的操控吗?

 miyasa 2012-11-29

  李中莹,美国职业催眠治疗师,NLP培训师,香港专业效能管理学院的创办人。1993年首次接触NLP(身心语法程序学),并且决定投身于培训工作。1998年开始把NLP课程带入中国内陆,并在2003年为此移居内陆。李老师在心理健康、心理治疗方面,针对一个人的心态、态度、情绪,对外界事物所产生的反应模式,而研发出相应的应用概念与技巧,在以下领域相当有效——家庭生活、企业管理、自我成长、人生规划。

  ■ 《心理月刊》:为什么听懂别人说话这么难?

  李中莹:我们用头脑思考、记忆,有3个内感官:内视觉、内听觉、内感觉。我们每天接触的事物,我们的人生经验在大脑里积累,储存和提取这些信息都要靠这3个内感官。中国人最弱的是内听觉,最强的是内视觉,我的经验里,视觉型的占了70%。内视觉强而内听觉弱的人,不听别人讲话或听的时候不专心,习惯快速行事,性急没耐心,容易暴躁,一句话就闹翻。

  ■ 这是中国人的特点?

  是,内听觉强的人一般说话好,精准、有意义,而欧洲人比较均衡,我们就特别弱。

  ■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有很多原因,有一个是因为我们使用象形文字,是视觉型的,而欧美文字是拼音,是听觉型的。因此,中国人在成长过程中,因学习的需要而训练出惯用内视觉。

  接着说为什么沟通这么难,第二个原因,我们成长过程很少受有效表达的训练。我们看到一个妈妈怎么爱自己的孩子的?“乖,听话,现在放下!洗手!是不是要这个……”妈妈是在操控孩子,只要求听话,孩子根本没有机会表达自己。所以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孩子不开心有问题就吵闹,他/她说不出来要什么。妈妈也烦,不知道他/她要什么,直到找到问题所在,孩子点头了,妈妈就停止了。“以后不准这样了!你还顶嘴!”有机会给我们学习表达吗?第三个原因:文字本身。你有没有发现?从来没有一句话的文字能够充分表达它所包含的所有意思。

  ■ 是的,每一句话后面都有很多的前提条件。

  但是如果你去解释,只会越说越麻烦。你以为听的人会根据你说什么来判断?不是。根据科学研究,4%是对方说什么,其他都是我看到的,包括感觉。然后脑袋里面找过去的经验、记忆来比较,然后自己判断是怎么一回事。我们中文有一句话:我们的世界是凭我们的感官塑造的,看到的、听到的、感觉到的。英文也有一句话:看到就是真的。是这样吗?不对。不是感官塑造的,你的内心早就塑造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你带着一个定论带着对一个人的预设去看一个人,听什么都扭曲了。

  ■ 那我们碰到这种误解的时候,到底要不要去辩解?您说了辩解是无效的,但如果不辩解,误会依然存在,双方并没有有效沟通。

  我说不要说太多话,并不是不澄清、不解释,而是在表达时,本来想用20个字,现在却用了500个字还没有说完。可是假如你让对方误会的话,20个字担心对方误会,500个字只会让对方更加误会,没有用。你可以说,“我感觉你刚才没有听清楚我的意思,你容许我再说一次吗?”不要否定对方。没有达到效果责任在你,你可以改变,假如你可以加上一句就更有效:“我很在乎我们的关系,所以我很希望你能真的明白。”(“责任”的正确定义是“谁能做点事让效果更好”,而不是“谁错了?该罚谁?”)

  第四个原因:虚泛词。公平、道德、爱、关怀、搞定、交代……虚泛词有一个特点,每个人都以为自己知道它是什么。什么是公平?教育?道德?爱情……你发现越影响我们人生的这些重要的东西越难说清楚。可是我们往往是“公平,我当然知道了。”然后你用你以为知道的一套来跟他/她聊,他/她用他/她的一套,你们能找到共同点吗?

  ■ 在我自己的沟通中,会出现特定的人,比如有人说话特别容易激怒我,是什么原因?

  当你听到某些人的话特别敏感,可能是你成长的过程有一些创伤,就是过敏反应。还有很多人的聆听都很弱,如果内听觉弱,聆听也很弱。比如你说A的事,说了3个字,我脑袋就已经觉得这是B,在想怎么回答你,然后你还没有说完我就开口了,特别是压力大的人,聆听能力会很弱,他收进去很少,然后填补那部分的空白是用的自己的字。

  ■ 那有什么方法改善吗?

  有一个练习,每次他/她说完一句话你就重复他/她的话。比方他/她说“你喜欢旅游吗?”你重复那句话“你喜欢旅游吗?喜欢啊,我去过很多地方。”他/她说,“你去过很多地方啊,我也去过福建、丽江、内蒙古。”“内蒙古啊,我也喜欢……”就这样来锻炼你的聆听能力。

  ■ 还有一些人,别人不愿与他/她交流,比如很强势的人,既使他/她态度很友好,但每次都是他/她从你这里得到,不管是信息,感情,或者被说服去做原本不愿做的事情。

  其实无论与谁交流,沟通开始之前,有一个沟通技巧是最有效的,可是这个技巧沟通开始之前要完成,就是身份定位。简单的说身份定位是什么,就是对方在我的心里是谁,他/她是谁。比方说妈妈对孩子:孩子是最让我烦心的人,还是孩子是证明我是一个很有力量的母亲的人?这本身就已经有不同了。领导是找我麻烦的人,还是来帮助我提高、成长的人?当我改变对他/她的身份定位的时候,我对他/她的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都会改变,这个改变让我的态度、声调,连选择使用的文字都往往不同。

  ■ 这个是最有效的沟通技巧?

  因为以前我们是什么都不想就去和人谈。假如沟通很重要,或者是沟通必然的结果要把两个人的关系变成往上或者往下,我会说先想一想才开始。但很多人没有做这个事。还有,真诚的沟通是不应该预设一些结果目标的。我想跟他/她沟通一下说服他/她答应我,这个不是沟通,是操控。真诚的沟通是同等的,不是一个人操控另外一个。

  ■ 不预设结果目标,那沟通的目标是什么?

  举个例子,我想跟你沟通,让你去帮我办某一件事,现在我一说你觉得很辛苦,要浪费时间,要花你很多钱,你肯定很不舒服。可是假如我说出我知道你会很辛苦,但你去办这个事可以拿到一些你一直很希望拿到的东西,你就很开心。所以在沟通里面并不是我现在要你去做什么,是我预设了结果,说服你去做,这个是指令,想操控。真正的沟通是什么?第一,我了解你的状态;第二,对于这个事你的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应该怎么做。我了解之后找出来对你来说什么最重要,最在乎的,然后我找出来事情里面适应你的价值观,然后又找出来你最自如的做法,你就会自愿去做。

  ■ 这不是更高水平的操控吗?

  怎么会是操控呢?你可以这么做或那么做,可以得到这个或那个。你指定他/她那样做,减少到只有一个选择的时候才是操控。第三,两个人的沟通要照顾第三方——我们。很多人都忽略了,不是我就是你。但沟通还有第三方:我们。这个“我们”被我们忽略了,变成不是我就是你,所以结果就僵局了。不管什么时候什么身份,包括婚姻里,只要你坚持照顾“我们”,就妥帖了。

  ■ 一些语言外的技巧,比如身体语言,您怎么看这些因素在沟通中的作用,怎么样去运用这些技巧改善沟通质量?

  非常重要,我可以给你这些数字。沟通中,文字的作用7%,声调38%,身体语言53%。意识1%,潜意识99%。惊讶吧?有很多技巧,需要系统练习。

  ■ 在您看来,有效的沟通应该是怎样的,有没有一些标准?

  答案是:交集。你有你的一套信念、价值观、行为准则,我有我的。能坐在这里沟通肯定我们有重叠的部分,共同的信念、价值观,甚至行为准则。最好的结果是沟通之后,我们的交集部分变大了,里面有一些是我原来没有而你有的,你原来没有而我有的。有效的沟通是从1+1=2,变成1+1=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