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瓜

 chh71 2012-11-30

王瓜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王瓜  
王瓜

王瓜为葫芦科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块根纺锤形,肥大。茎细弱,多发枝,具纵棱和槽,被短柔毛。生于山坡疏林中或灌丛中等处。国内具有分布。植物的果实、种子、根均可供药用,中药名分别为:王瓜、王瓜子、王瓜根;其中,王瓜具有清热,生津,化瘀,通乳之功效。

中文学名: 王瓜
拉丁学名: Trichosanthes cucumeroides (Ser.) Maxim.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葫芦目
科: 葫芦科
属: 栝楼属

编辑本段植物描述

形态特征

  多年生攀援藤本;块根纺锤形,肥
植物-王瓜(图1)

  植物-王瓜(图1)

大。茎细弱,多分枝,具纵棱及槽,被短柔毛。叶片纸质,轮廓阔卵形或圆形,长5-13 (-19) 厘米,宽5-12 (-18) 厘米,常3-5浅裂至深裂,或有时不分裂,裂片三角形、卵形至倒卵状椭圆形,先端钝或渐尖,边缘具细齿或波状齿,叶基深心形,弯缺深2-5厘米,上面深绿色,被短绒毛及疏散短刚毛,背面淡绿色,密被短茸毛,基出掌状脉5-7条,细脉网状;叶柄长3-10厘米,具纵条纹,密被短茸毛及稀疏短刚毛状硬毛。卷须2歧,被短柔毛。花雌雄异株。雄花组成总状花序,或1单花与之并生,总花梗长5-10厘米,具纵条
王瓜果实

  王瓜果实

纹,被短茸毛;花梗短,长约5毫米,被短茸毛;小苞片线状披针形,长2-3毫米,全缘,被短柔毛,稀无小苞片;花萼筒喇叭形,长6-7厘米,基部径约2毫米,顶端径约7毫米,被短茸毛,裂片线状披针形,长3-6毫米,宽约1.5毫米,渐尖,全缘;花冠白色,裂片长圆状卵形,长14-15 (-20) 毫米,宽约6-7毫米,具极长的丝状流苏;花药长3毫米,药隔有毛,花丝短,分离;退化雌蕊刚毛状。雌花单生,花梗长0.5-1厘米,子房长圆形,均密被短柔毛,花萼及花冠与雄花相同。形、卵状椭圆形或球形,长6-7厘米,径4-5.5厘米,成熟时橙红色,平滑,两端圆钝,具喙;果柄长5-20毫米,被短柔毛。种子横长圆形,长7-12毫米,宽7-14毫米,深褐色,两侧室大,近圆形,径约4.5毫米,表面具瘤状突起。花期5-8月,果期8-11月。[1-2]

生态环境

  生于海拔 (250-) 600-1700米的山谷密林中或山坡疏林中或灌丛中。[1]

地理分布

  产于华东、华中、华南和西南地区。分布于日本。[1]

物种区别

  该种与全缘栝楼(T. ovigera Bl.) 相似,但后者的小苞片披针形或倒披针形,较大,中上部具粗齿;花萼裂片三角状卵形;种子两侧室较小,中央环带宽而隆起。[1]

编辑本段化学成分

  果实含β-胡萝卜(β-carotene),番茄烃(ly-copene),7-豆甾烯-3β-醇(stigmast-7-en-3β-ol),α-菠菜甾醇(α-spinasterol)即是7,22-豆甾二烯-3β-醇(stigmasta-7,22-dien-3β-ol)。
  瓜皮含有机酸:壬酸(pelargonic acid),癸酸(capric acid),月桂酸(lauric acid),肉豆蔻酸(myristic acid),十五酸(pentadecanoic acid),棕榈酸(palmitic acid),硬脂酸(stearic acid),棕榈油酸(palmit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亚麻酸(linolenic acid)等。
  叶含黄酮类成分:山柰甙(kaempferitrin),山柰酚-3-葡萄糖-7-鼠李糖甙(kaempferol-3-glucoside-7-rhamnoside)。[3]

编辑本段药用价值

中药名称

  药名 王瓜 (《本经》)
王瓜

  王瓜

  拼音 wang gua
  别名、藈姑(《尔稚,),土瓜(《本经》),雹瓜(《圣惠方》),老鸦瓜(《本草图经》),野甜瓜、马雹儿(《丹溪纂要》),马剥儿(《医学入门》),马瓟瓜、公公须(《纲目》),杜瓜、鸽蛋瓜(《福建民间草药》),吊瓜(《浙江中药手册》),山冬瓜、水瓜(《闽东本草》),苦瓜莲、小苦兜(《江西民间草药验方》)。[3]

药材基源

  为葫芦科植物王瓜Trichosanthes cucumeroides (Ser.) Maxim.的果实。[3-4]

中药药性

  【性味归经】味苦,性寒。归心、肾经。
植物-王瓜(图2)

  植物-王瓜(图2)

  ①《日用本草》:“味苦,平凉,无毒。”
  ②《医学入门·本草》:“味酸。”
  ③《医林纂要·药性》:“苦,寒。”
  ④《本草再新》:“入心、肾二经。”
  ⑤《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阴经。”
  ⑥《湖南药物志》:“有毒。”
  【功效主治】清热,生津,消瘀,通乳。主治消渴,黄疸,噎膈反胃,经闭,乳汁不通,痈肿,慢性咽喉炎。
  【各家论述】
  ①《日用本草》:“止热躁大渴,消肿毒,除黄疸,行乳汁,通经水。”
  ②《医学入门·本草》:“治噎膈。”
  【用法与用量】内服:烧存性研末入丸、散。外用:捣敷。
  【用药禁忌】孕妇、虚证禁服。
  ①《品汇精要》:“妊娠不可服。”
  ②《本草从新》:“稍稍挟虚,切勿妄投。” [3]

药方选录

  ①治消渴饮水:雹瓜去皮,每食后嚼二、三两,五、七度,瘥。(《圣惠方》)
  ②治反胃吐食:马雹儿,灯上烧存性一钱,入好枣肉、平胃散末二钱,酒服。(《丹溪纂要》)
  ③治大肠下血:王瓜一两(烧存性),地黄二两,黄连半两。为末,蜜丸梧子大。米饮下三十丸。(《指南方》)
  ④治淤血作痛:用土瓜仁连皮囫囵烧存性,研末,无灰酒空心服二钱。(《本草汇言》)[3]

附注说明

  植物王瓜的种子和根亦均可供药用,中药名:王瓜子王瓜根[3]
  
药名 药用部位 性味 功效
王瓜子 以植物的种子入药 味酸;苦;性平 清热利湿;凉血止血
王瓜根 以植物的根入药 味苦;性寒 泻热通结;散瘀消肿
参考资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