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 《张迁碑》

 率我真 2012-11-30

《张迁碑》

《张迁碑》,全称《汉故城长荡阴令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明初出土。碑刻于东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186年)二月,纵317厘米,横107厘米。凡15行,行42字。

编辑摘要

《张迁碑》 - 概说

《张迁碑》《张迁碑》

《张迁碑》,全称《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群表颂》,也称《张迁表》。东汉灵帝中平三年(186年)二月立。

碑原在山东东平县,现在山东泰安岱庙。碑阳十五行,行四十二字。碑阴三列,上二列十九行,下列三行。额篆书二行十二字”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最早榻本为明榻本,八行“东里润色”四字完好。清初榻首行“焕”字不损本。最初记载见于明代都穆《金薤琳琅》。

顾炎武《金石文字记》中曾疑此碑为后人摹刻,但大多数学者认为,从风格特征及此碑朴茂端庄的气息来看,此碑非汉人所不能,而且风化剥蚀的自然现象也并非后人摹刻所能及,当为原作无疑。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榻本。《中国美术全集》书法篆刻编收入。[1]

 

 

《张迁碑》 - 释文

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

《张迁碑》《张迁碑》

 君讳迁,字公方,陈留已吾人也。君之先出自有周,周宣王中兴,有张仲,以孝友为行,披览《诗·雅》,焕知其祖。高帝龙兴,有张良,善用筹策在帷幕之内,决胜负千里之外,析珪于留。文景之间,有张释之,建忠弼之谟。帝游上林,问禽狩所有。苑令不对,更问啬夫,啬夫事对。于是进啬夫为令,令退为啬夫。释之议为不可,苑令有公卿之才,啬夫喋喋小吏,非社稷之重。上从言。孝武时有张骞,广通风俗,开定畿宇,南苞八蛮,西羁六戎,北震五狄,东勤九夷,荒远既宾,各贡所有。张是辅汉,世载其德,爰暨于君,盖其繵纟连。缵戎鸿绪,牧守相系,不殒高问。孝弟于家,中謇于朝,治《京氏易》,聪丽权略,艺于从畋。少为郡吏,隐练职位,常在股肱。数为从事,声无细闻。徵拜郎中,除谷城长。蚕月之务,不闭四门。腊正之祭,休囚归贺。八月算民,不烦于乡。随就虚落,存恤高年。路不拾遗,犁种宿野。黄巾初起,烧平城市,斯县独全。子贱孔蔑,其道区别。《尚书》五教,君崇其宽;《诗》云恺悌,君隆其恩;东里润色,君垂其仁。邵伯分陕,君懿于棠。晋阳佩玮,西门带弦,君之体素,能双其勋。流化八期,迁荡阴令。吏民颉颃,随送如云。周公东征,西人怨思。奚斯赞鲁,考父颂殷。前哲遗芳,有功不书,后无述也。于是刊石竖表,铭勒万载。三代以来,虽远犹近,《诗》云旧国,其命惟新。 
 于穆我君,既敦既纯,雪白之性,孝友之仁。纪行求本,兰生有芬,克岐有兆,绥御有勋。利器不觌,鱼不出渊,国之良干,垂爱在民。蔽芾棠树,温温恭人,乾道不缪,唯淑是亲。既多受祉,永享南山,干禄无疆,子子孙孙。 
 惟中平三年,岁在摄提,二月震节,纪日上旬。阳气厥析,感思旧君。故吏韦萌等,佥然同声,赁师孙兴,刊石立表,以示后昆。共享天祚,亿载万年。 
碑阴文
(上列十九行) 
故安国长韦淑珍钱五百;· 
故从事韦少口钱五百; 
故从事韦元雅钱五百; 
故从事韦元景钱五百; 
故从事韦世节钱五百; 
故守令韦叔远钱五百; 
故守令范伯犀; 
故吏韦金石钱二百; 
故督邮范齐公钱五百; 
故吏范文宗钱千; 
故吏范世节钱八百; 
故吏韦府卿钱七百; 
故吏范季考钱七百; 
故吏韦伯台钱八百; 
故吏范德宝钱八百; 
故吏韦公携钱五百; 
故吏汜定国钱七百; 
故吏韦闰德钱五百; 
故吏孙升高钱五百; 
 (中列十九行) 
故吏韦公逴钱七百; 
故吏韦排山钱四百; 
故吏范巨钱四百; 
故吏韦义才钱四百; 
故吏韦辅节钱四百; 
故吏韦元绪钱四百; 
故吏韦客人钱四百; 
故从事原宣德钱三百; 
故吏韦公明钱三百; 
故吏范成钱三百; 
故吏韦辅世钱三百; 
故吏范国方钱三百; 
故吏韦伯善钱三百; 
故吏汜奉祖钱三百; 
故吏韦德荣; 
故吏范利德钱三百; 
故吏韦武章; 
故吏驺叔义; 
故吏韦宣钱三百; 
 (下列三行) 
故吏韦孟光钱五百; 
故吏韦孟平钱三百; 
故守令韦元考钱五百; 

《张迁碑》 - 释文说明

此碑立于东汉灵帝中平三年(公元l86年),为谷城旧吏韦萌等为张迁立的去思碑。碑高292厘米,宽l07厘米,厚20厘米。碑阳文l5行,满行42字,凡567字,字径3.5厘米,隶书。碑阴刻立碑故吏41人衔名及出资钱数,计3列41行323字,字径3.5厘米,隶书。额篆书阴刻“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2行12字,字径9.5厘米。形制丰满,文辞淳古,隶法朴茂,为汉碑中之佳作。铭文着重宣扬张迁及其祖先张仲、张良张释之张骞的功绩,并涉及到黄巾起义军的有关情节。张良、张释之和张骞,《汉书》皆有传,但看不出他们之间有家族关系。 
此碑于明初掘地发现,立于东平儒学明伦堂前,当时铭文尚完好可读。至明正德年间,“东里润色”4字尚完好,仅残缺五字。清乾隆间,“东里润色”的“东”字泐半,“润”字的“水”旁仅存中点,“色”字与下“君”字皆泐大半。光绪十八年碑毁于火,常熟翁氏就原碑重新剔刻,但神气全非,幸碑阴文尚完好如旧。解放后,在东平县府院内建亭,将碑置于亭内。l965年移岱庙炳灵门内,外置玻璃罩保护。l983年9月移岱庙碑廊。现残泐68字,其中22字全泐。兹将现状详记于下: 
第1行:“君之先”的“先”字泐下半部;“以孝友为行”的“为”字泐下面4点;“焕知其祖”的“焕”字全泐,“知”字泐右半部。 
第2行:“决胜”的“胜”字泐右上部;“张释之”的“之”字全泐;“建忠弼之谟”的“弼之”2字全泐。 
第3行:“释之议为不可”的“释”字泐右上部,“可”字泐上半部;“苑令”的“苑”字泐。 
第4行:“风俗”的“俗”字泐右上部;“开定畿宇”的“畿”字泐上半部;“八蛮”的“蛮”字全泐;“六戎”2字皆泐右半部;“五狄”的“五”字泐右半部。 
第5行:“爰暨于君”的“爰”字泐上半部;“牧守相系”的“牧”字泐右半部,“系”字泐右半部;“不殒”的“不”字全泐,“殒”字泐左半部;“孝弟于家”的“于”字泐右半部。 
第6行:“声无细闻”的“无”字泐大半;“徵拜郎中”的“徵”字全泐,“郎中”2字全泐。 
第7行:“蚕月”的“蚕”字泐右上部;“休囚归贺”的“囚”字泐下半部;“存恤高年”的“存”字泐大半,“高”字泐左半部,“年”字全泐;“路不拾遗”的“路”字泐右上部,“遗”字泐左半部。 
第8行:“烧平城市”的“城”字泐大半;“其道区别”的“其”字全泐;“尚书五教”的“教”字泐大半;“诗云恺悌”的“恺”字泐右半部;“君隆其恩”的“君”字泐下半部,“隆”字泐大半,“其”字泐下半部,“恩”字泐左下部;“东里润色”的“东”字仅存右上角,“里”字全泐,  “润”字泐右部大半,“色”字及以下“君”字全泐。 
第9行:“西门带弦”的“带”字泐下半部;“流化八期”的“流化”2字全泐,“期”字泐下半部;“迁荡阴令”的“迁”字泐大半,“荡”字全泐;“颉颃”的“颃”字泐右半部;“随送”的“送”字泐下部大半,“于是”的“于”字泐左半部;“铭勒万载”的“勒”字全泐,“万”字泐上半部。 
第12行:“纪行求本”的“行”字泐右半部;“绥御”的“御”字全泐;“出渊”的“渊”字全泐。 
第13行:“佥然”的“佥”字泐下半部;“孙兴”的“孙”字泐右半部;“万年”的“年”字泐左上部。 
碑阴第1列第2行衔名全泐;第8行“钱八百”的“百”字全泐;第2列第l8行“驺叔义”的“义”字泐右半部。[2]

《张迁碑》 - 总体风格

《张迁碑》杨守敬

《张迁碑》历来被誉为汉碑中稚拙古朴、风格雄强的典型。此碑用笔,入以方笔,出以铺毫,以方为主,方圆兼备,二分书稍壮,被尊为方笔典范。

笔力坚实雄厚,气势开张;笔画朴拙饱满,且富于变化,尤其是磔画,稍纵即收,以敛取势,独具特色。结体用势平直,字体凝正,劲挺茂密,稳健自然,形如狮蹲虎踞,剑拔弩张,气势万钧,具有端正朴厚雄练之致。它还兼有篆意、草情、楷法,在汉碑中别具一格!清代杨守敬在《平碑记》中说此碑“用笔已开魏晋风气。

此源于《西狭颂》,流为黄初三碑(即《上尊号碑》、《受禪表》、《孔羡碑》)之折刀头,再变为北魏真书《始平公》等碑”。

《张迁碑》 - 结字特点

隶书的结字,一般都要在整饰中求纵肆、逸宕,并要求敧正相生之妙。《张迁碑》就体现了这两个特点。

1、纵而不肆,遒丽骏发以波、磔取势,左右开张,这在圆笔汉隶中体现十分突出,但《张迁碑》的波、磔故意用“敛笔”,使字体纵而不肆。尽管有波势,但没有夸张的向左右伸延,而是欲放纵却又故意将笔敛回,好象碑中的“君”字,上面横画,只造成方形磔尾,也不放纵夸张,下面的“口”字,写得较小,这种纵而不肆又不呼应之中,体现了遒丽骏发之气。

2、疏密得当,敧正相生敧正相生,是书法艺术的一种技法,《张迁碑》这一特点更突出,例如:“性”字,左旁的竖心,结体紧密右旁的“生”,却结体疏阔,而且相当歪斜,特别是一般为是主画的最后一长横,却在竖画的左边长,行笔到竖画之右,竟没有取放纵之势而是用了敛笔,写得与上面两横等齐。然而,就在这紧密、疏阔的矛盾中,在这歪斜倾敧中,体现了敧正相生之妙。

3、点画写法,《张迁碑》世称方笔典型。所谓方笔,主要是指行笔时多用顿笔,时行时顿,在笔画的转折处要显现出棱角,使笔锋的变化露在外面,给人以斩钉截铁的力感!

《张迁碑》 - 赏析

《张迁碑》《张迁碑》

《张迁碑》是东汉隶书成熟时期的作品,书法造诣极高,多为后人效仿。在众多的汉代碑刻中,此碑风貌极为强烈,格调方朴古拙,峻实稳重,堪称神品。《张迁碑》虽然不以秀逸取胜,而率真质朴之气更具风采。落笔稳健,似昆刀切玉;运笔劲折,斩钉截铁。与东汉其它碑刻相比另具一番气象。在隶书的形成过程中,笔法由圆变方,此碑是汉隶方笔系统的代表作,起笔方折宽厚,转角方圆兼备。行笔阔笔直书,笔势直拓奔放,力量感表现极为强烈,使得线条极具抒情性。其线条质感老辣坚实,蕴藏丰富,一点一划都是情感表现的载体。此碑在线条的构成上强调积点成线,使每个点步步为营,都注入了一定的力量。
其线条的组合规律别具特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粗细相间,变化微妙

在《张迁碑》中,线条的粗细对比非常地醒目强烈;且随结构的变化而变化。粗线条显得粗犷有力,厚实奔放;细线条显得含蓄深沉,内敛雄浑。在整体上一般以较长的粗线条为主,较短的细线条为辅;然两者相辅相成,极为自然。

直曲结合,方劲沉着

《张迁碑》的线条多平直朴实,沉着痛快,方折意味浓厚。不过,在平直的线条为主的情况下,也结合一些圆转的笔调。如作品中的“一波三折”以及转折处的一笔带过就很明显。但两者相互并存,变化也就显得非常细微。

扁平匀称,端庄大方

在体态上多取横势,字形以扁平为主,同时以长、方为辅,风貌古朴。在横向上比较开张,纵向上则较为收敛,而长和方的体态则是根据笔划的繁简而产生的,在整体布局上,起着协调变化的作用。

错综揖让,生动丰富

每个字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之间形成的关系非常谐和,讲究相互交错穿插,使每个部分都成为具有生命力的个体,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变化极为丰富。

复杂的空间对比

由于线条之间的穿插组合,使得《张迁碑》中的空间分割关系变得错综复杂,对比也就异常地强烈;它有多种形式存在;如“兴”字的左右对称;“为”字的上紧下松,“善”字的上松下紧,“铭”字的左疏右密,“勋”字的左密右疏等等,真正做到密不容针、疏可走马的矛盾调和,可见其空间对比是较为丰富多彩的。

《张迁碑》 - 评价

《张迁碑》(局部)《张迁碑》(局部)

明·王世贞评云:“其书不能工,而典雅饶古趣,终非永嘉以后可及也。”

清·万经评云:“其字颇佳,惜摹手不工,全五笔法,阴尤不堪。”

清·孙承泽《庚子消夏记》:“书法方整尔雅,汉石中不多见者。”

清·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碑额十二字,意在篆隶之间而屈曲填满,有似印书中缪篆。”

清·康有为《广艺舟双楫》:“《张迁表颂》其笔画直可置今真楷中。”

清·杨守敬《平碑记》:“篆书体多长,此额独扁,亦一格也。碑阴尤明晰,而其用笔已开魏晋风气,比源始于《西狭颂》,流为黄初三碑(《上尊号奏》、《受禅表》、《孔羡碑》)三折刀头,再变为北魏真书《始平公》等碑。”

《张迁碑》 - 《张迁碑》的临摹

《张迁碑》用笔以方为主,是汉隶中方笔的典型代表。其笔画厚重质朴,骨力劲健,再加上篆籀笔意的运用,使其古拙中有一股雄秀之气。其结体常于平稳中见奇崛,静中寓动,错综而富于变化。初看此碑似有笨拙之感然细细咀嚼,则会领略出其体态变化多端、疏密得体、错落有致、方圆兼备的在巧拙之妙。特别是碑阴之字,似不经意,但其意态上的雄健高古之气尤为明显。明代孙退谷《庚子销夏记》评其书云:“书法方整尔雅,汉石中不多见者。”郭沿先则称此碑为“是碑为冠”(《芳坚馆题跋》)。 
《张迁砷》用笔以方为主,然它的方中寓圆之趣,又是其他汉碑所不及的。其行宅涩劲,富于篆意而又不失灵动。 
第一、的用笔方法。 

点的用笔方法点的用笔方法

 姜夔《续书谱》中说:“一点者,欲其与画相应;两点者,欲自相应;三点者,必一点起、一点带、一点应;四点者,一点起,两点带、一点应。”《张迁碑》中的点,除映带自然、顾盼生姿外,还有方严峻利、圆融浑厚之美,其形态或卷屈、或平伸,或翘首、或俯视,可谓极尽变化。 
1.顶点。在《张迁碑》中,顶点各有不同。如图一中“京”字顶点凌空,有鸟瞰世界之感,呼之欲出;“帝”字顶点以小横为之,以加强字的横势;“高”、“方”等字,顶点牢牢搭在横上,有融为一体之感;而图二中“文”字的顶点,又大又侧,坠石之感特强(底部撇捺交叉,则稳如磐石)。“本”字的顶点与横似连还断,斜侧生姿,再加上与横坚的西己合,足见其高占方峻中的闭情逸趣。《张迁碑》顶点的用笔有方有圆,而以方宅居多;有正有侧,而以侧居多。用方笔者,其下多以圆笔辅之;而用圆笔者.其下必以方笔辅之:如图一巾“方”字顶点用方笔,其下的横折弯钩则用圆笔;图二中“字”的顶点用圆笔,其下横折和子部门磺折撇均用方笔。首点侧者,其下梢正,如“文”字;首点正者,其下多侧,如“家”字。
2.横两点、《张迁碑》中的横两点有几种类型。①相向型。此类较多,左右两点在大小、方圆、映带等方面各有不

横的用笔横的用笔

 同,如图三中“善”字两点,左圆右方、左小右大,且距离较大,开合变化较小;“幕”字的两点则左方右圆,左大右小,上开下台明显,朴实厚重,与整体风格相协调;“对”、“尚”等字的左右两点,不仅有大小、方圆之变,同时又相互呼应,顾盼生姿。②相背型。如图四“棠”、“兴”等字的下两点,一个向左,一个向右,在竖的两侧或在横下,虽相背斜立,但亦能蓄势凝练,亦有遥相呼应之感,且有方圆的变化;“性”字的右点则以短竖为之,略早向左下;倾斜之势,以示呼应。③同向型。两点基木同向出锋,但笔断意连,高低有别。如“恭”字的下两点,左点向右上出锋,右点向右下出锋,彼此意志相连。 
第二、的用笔方法。《张迁碑》中横的处理,世富于变化。起笔有方圆、轻重之别,收笔有回锋、日锋之变,行笔有的平稳安详,有的轻盈活泼,横势有平有斜。特别是笔画多横的宁,更是变化丰富。如图一中“君”字的一长横,方势逆起,转锋(一般是拇指向内食指、中指向外稍捻笔管,配以手腕徜向右翻来凋正笔锋)后向右涩行,至“燕尼处用力高挑而出锋,横势虽平,但亦厚重朴拙,出锋潇洒。如图一中前一个“之”字下部的横,亦逆锋方起,蓄势调锋向右涩行,但梢显轻盈,提按有致,“燕尼”则极重,牢牢地托起—上部,且横势尢低右高,在乎正中显欹侧变化之势。有时字这—横的起笔又较轻,收笔重出锋,对比鲜明,如图一中后一个“之”字。字的横㈩笔灵动多姿;图二巾“其”字的长横,圆起,出锋收笔;“寸”字右部的三横,第一横方起,收笔回锋,呈下弧势,第二横圆起回收,呈平势,第三横方起]笔,“燕尾”出锋,呈上弧势。“行”字的两横更是富于变化:第一横圆起向右上厂宅,力渐重,后向右上梢提,力渐轻,收宅回锋;而第二横则方起,向右梢偏下涩行,至尾处用力较人,向右上尽力枱头山锋,打破了两横的均平之势。有些短横则是或平或斜,或粗或细,如“八”字的横画。 
第三、的用笔方法。《张迁碑》中的竖,起笔有方圆的变化,方多圆少,中锋涩进行宅,有提按的灵动变化,竖势有直侧的变化。如图三“之”字的竖,逆锋方起笔,调锋(一般是拇指向外,食指、中指向内梢捻笔管,手腕梢向上弓,以凋正笔锋)后向下直而涩行。“九”的竖(《张迁碑》中“九”字的撇作竖处理)逆锋方起笔,调锋后用力向下涩行,宅势渐重,回锋收宅。“上”字的竖则逆锋圆起宅,向下涩行。“辅”的两长竖行宅中均有明显的提按变化,轻灵活泼。图四巾“东”宇的中竖,曲而不显怯弱;“外”的竖向左下倾斜;“干”字的竖向右下倾斜;”喋”的下竖向左下行笔,带有一定的弧势。还有更多短竖的不同变化,这些大大丰富了《张迁碑》竖的内涵,显示出独具匠心的艺术特色。临习寸宜细致观察体会,认识这些变化,再付诸宅墨。其实任何一个笔画,都没有固定的形状,其长短、粗细,正侧、方圆应随字势而巧妙变化,万不能干篇一律。只有在此基础上认真体味汉碑,才能享受其无穷变化的奥妙之趣。 
第四、的用笔方法。撇在《张迁碑》中有方圆、长短、曲直和平斜的变化,回锋收笔。如图一“令”字的撇长且稍带弧势,起笔逆锋圆势,调锋后(一般是拇指向外,中指、食指向内稍捻笔管,手腕向左下稍翻,调正笔锋)向左下弧势涩行,收笔回锋。“夫”字的撇长而曲势较大,方势起笔,顺锋向左下用力行笔,回锋收笔。“才”字的撇短而细直,略取横势。“周”字的撇竖直而收笔处稍曲。 
第五、的用笔方法。《张迁碑》中的捺有大小、平斜、曲直、方圆之分,起笔多逆锋蓄势,有方有圆,行笔涩进,收笔用力,出锋劲逸,有时含蓄凝重。如图二“更”字长捺斜而稍直,出锋劲健。其写法是逆锋方起笔,调锋后(一般是拇指向外,食指、中指向内稍捻笔管,手腕稍向左上弓,以调正笔钧锋)向右下涩进,至“燕尾”处,驻笔蓄势,拇指渐向内,食指、中指渐向外稍捻笔管,手腕稍向右上翻转,后再用力出锋。 
第六、的用笔方法。《张迁碑》中的折画,多数为方势直转,用笔斩钉截铁,雄强有力。如图二中“君”字的折,横至折处,蓄势转笔(拇指稍向外,食指、中指稍向内捻笔管)直切而下,劲健而有力。而“负”字的折则横至折处,稍提笔向上,调锋后再向下运行,既有方势,又有圆意。“之”的竖折,有意圆转(亦需指腕配合),以示变化。 
《张迁碑》的结字特点,变化丰富,平中寓险,似欹反正。展玩全碑,洋洋洒洒数百字,平正者极少:或上密重而下疏轻,似重心不稳而以雄强之笔力、巧妙之笔画化险为夷;或左右敛放自如、高低错落有致;或斜正相生,稳中求变,险象环生……现就不同结构重点举例加以简述。 
其一、独体字。独体字的笔画往往较少,但长短、方圆、粗细、斜正等变化丰富,无板滞感

独体字用笔独体字用笔

有活泼气,是《张迁碑》的特点。如图三“之”字,中竖方笔,左右两折有圆有方,底横富于变化;“云”字,主横粗重,“蚕头燕尾”十足,三角之状,尤其稳固而又有势;“少”字,中间短竖直而富于变化,两侧点相呼应,其下一撇虽斜势亦安然平托;“月”字两竖均有向内之势,然中横平直,左竖撇低些,使字余斗中寓正,颇具匠心;图四“人”字撇短粗而稍直,一长捺有力向右下出之,一收一放,动感十足;“八”字撇捺浑穆,起笔稍轻,稳重中透出一股活泼之气;“上”字虽下横出锋较重,但上短横不短,使字既平稳又得体;“王”字中竖稍呈右弧,而三横之势各有变化,特别是第三横,左缩而右伸,整个字古雅之中透出一股灵动之情趣。 
其二、上下结构。《张迁碑》中上下结构的字,或上下疏密有别,收放有度,或通过横、竖势的变化以求古拙中的灵动。图一中“墅”、“犁”字,下疏展而上紧密,横势较大,古拙之气跃然纸上。“双”字更是上不透风,下可走马。“幕”字亦独具匠心,上半部几乎占据了整个空间,长横极力伸展且有斜势,“巾”部小而斜,富有动感。图二中“策”字除疏密外,横、竖之势变化也很明显。“帝”字长横伸展,下部的竖势笔画斜而参差,又统领在长横之下,打破板滞局面。“节”字右下部的竖有意倾斜,充满了动感而又不失平稳。“贺”字的处理,颇有意味,上敛下放,但就上部本身的“加”而言,又横向舒展,高低错落,同一结构,敛中有放,实为巧妙之举。图三中“棠”字的处理,虽敛放不明显,但欹斜得势,自然而洒脱。“景”字横、竖势的不同处理,更是稚拙可爱,令人拍手称妙。

上下结构上下结构

 其三、左右结构。《张迁碑》中左右结构的宇,其明显表现是:敛放自如,参差错落,奇正相生。图三中的“缪”字敛左放右,整个字显得浑朴而又空灵,其左下之空和右部长撇、长捺,再加上竖势的变化,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张”字的“弓”部动感十足,再加上右部横的变化、竖钩和捺短缩的匠心处理,更给人以活泼而又浑厚之感。图四中“仲”字左轻右重,右竖粗而向左下倾斜,平衡了左部的轻和“中”部的左粗竖,古拙之气顿生。“外”字大胆造险而又浑然天成,大巧若拙,在《张迁碑》中甚为显眼。其右部竖高出左部,短粗而又向左下倾斜,右点化为横捺稍向下靠,粗而有力,牢牢地平衡了字势,整体上又险中有险。“行”字右部虽放,但上下均比左部内缩,斜势粗重的横波,如没有一短粗之竖支撑,实难具生命,而其竖若稍长,则流于板滞也。“勋”字左高右低,上宽下窄,下部左点和右横折弯钩稳住了全字,使字不至于左歪右倒而散架。 
其四、包围结构。包围式结构的处理,在《张迁碑》中,除外框的变化以外,其被包围的内容亦灵动多姿、疏密有致。图一中“周”宇,右竖曲而有力,收笔亦千脆利落,中横夸张变形,其下之“口”虽稍侧但稳健。“国”字四面包围,但两竖相向而立,均有斜势,内部之“或”虽朴茂但也有空白处,可谓朴茂中见空灵。“旬”字整体有向右下倾斜之势,但曲而有力的横折钩,使中间的“闩”像镶上的明珠一样夺目动人。“间”字左竖撇曲而灵动,右竖斜而朴拙,左右形成鲜明对比,而又在对称中求变化,中间的“日”纯取斜势,以呼应左右的欹侧之势,整个字斜而不倒,耐人寻味。《张迁碑》“辶”的写法,也显现出空灵与厚重的浑然一体,再加上被包围的内容疏密、方圆的处理,使字之神态跃然纸上。 
同字异形。《张迁碑》中相同的字较多,但几乎无一在用笔、结字—仁不精心安排,或方圆、或粗细、或欹侧,或有出锋藏锋之别,或有同旁异形之变,极尽

包围结构包围结构

 变化,如图二中“其”、“万”等。这正如《兰亭序》中的“之”字一样,变化中有统一协调,浑然天戎,趣味无限。 
总之,《张迁碑》是汉碑中的名品,它的用笔、结体的变化,给后世的隶书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外在的朴茂浑厚的特点,固然是由于用笔,结休所决定的,但同时掺入的圆和之笔,使雄强的力势之中不失圆润,而其变化多姿的外在特征又是牢牢地建立在平实稳健基础之上的,即险绝中寓平正和稳健。再者其采用篆书笔意,刚柔相济,故使学隶者不宜直接人手,只有具一定的汉碑的基础后,才可涉猎此碑。在学习中,如能对其用笔、结体的变化规律加以认真领悟,必将收获丰厚。相信朝临暮读之后,读者对此碑定会“一日有一日之境界”。[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