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青葱岁月,纯真时光

 风雨中慢慢走 2012-12-01
人的一生会经历许多难忘的时光和美好的情感,譬如甘之如饴的爱情,经久醇厚的亲情,而校园生活无疑是人生所度过的最纯真无暇的时光。
时隔多年之后再次来到母校——厦门三中,漫步美丽的校园,看着幢幢融合现代元素弥漫着时代气息的教学楼、图书馆、体育场、会议厅,为母校这些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感到欣喜的同时,无来由地,心里却有点说不出的感慨。突然想念起以前的那个校园,想念起那段人生中最纯真的时光,想念起那些年的那些人那些事。
现在的母校,没有留下一点当年的痕迹可以供我回忆和找寻,上网查找当年的校园风貌图片,也没有搜索到,只能凭着记忆勾勒出当年的校园图。记得当年的校门是朝着如今的厦禾路,而不是现在的南北朝向,进入校门,右侧的一小片空地是放自行车用,与此空地相邻的是篮球场,再往前走就是学校的行政中心——小礼堂,每逢开会、文艺汇演都会在那里举行。那时的校园建筑风格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梯田地势,两层结构。地势最低的教学楼是初一初二年,一层是初一年段,二层是初二年段,与其相邻的是办公楼,老师批改作业试卷的地方。沿着台阶往上走,地势稍高的教学楼是初三和高一年级,依此类推。当时学校还有几处平房,一处是位于小礼堂右侧的两间专门用来上音乐课的教室,还有一处是食堂,剩下的平房是背靠小山坡的教师宿舍。学校的最东面就是占地面积最大的体育场,当时只有一块简陋的草皮,一个普通的沙坑,即便如此,那也是笑声欢呼声最多的地方,这是男生最爱的场所。当年最令我神往的地方却是学校后面的那座小山,对它的喜欢就如同鲁迅先生儿童时候喜欢百草园的心情。
小山方圆数里,有郁郁葱葱的小树林,一畦畦的田地,芳草菲菲,鲜花怒放,怪石嶙峋,这是一片属于我们的乐土。那时候,在这片乐园里,总能见到三三两两的同学,手里捧着书本,有的倚靠在结实的树干上,有的在碧绿的草地上来回踱步,有的坐在光滑的青石上,或朗朗而读,或默默铭记,或窃窃私语。休憩的时候,闻着奇花异草的芳香,聆听鸟儿欢快的鸣叫,踩着舒软伴着“沙沙”作响的落叶,疲惫的心顷刻被一种空彻澄明的心境所替代。小山最高处距离平地有二十多米高,没有路可上。只有一根由上往下盘根错节的树藤,那时正是武侠小说影视风靡的年代,为了炼就影视中如猿猴一般身轻如燕的轻功,年少轻狂的我们经常小心翼翼地拉着树藤往上攀爬,期盼有天也能成为那样一位武功卓绝的大侠,却全然忘了脚下的危险。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和最要好的一位同学,在小山最高处的那块巨大突兀的青石上结拜兄弟,我们模仿着武侠剧中的人物举动,双双下跪磕头,发着同生共死的豪迈誓言。当年的举动,在现在看来,或许显得幼稚令人宛尔,但谁又会忍心去嘲笑那样的一种质朴纯真的情谊?
中学时经历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考试,至今让我记忆犹新的一次考试是初一年上学期期中考,这是一次特别的考试,初一年和初二年混班考试,和我同桌的是一名初二年的女生,每科试卷做完后,她总会乘监考老师不注意,对我偷偷指点,那是一种无法言喻的感觉:紧张、兴奋夹带着些许的欣喜。三天的考试很快过去了,心里突然有种莫名的失落感,总是期待那样的场景能够再度重现。当然,历史不会重演,偶尔相遇,心里常常一阵的惊慌和心跳,想打招呼,又怕对方不理睬引来的尴尬,她似乎也不认识我了似的就那么的擦肩而过,多年以后,终于明白:那不是爱,那只是一个少年心中萌发的一种朦胧而又纯真的情愫,抑或说那是个情窦初开的少年的情怀。
以上撷取的仅仅是我在众多校园生活的几个小片段,如今,小山早已被高楼大厦所替代,校园也已焕然一新,但回想起曾经的那一幅幅温馨、安谧、唯美的画面时,仍会在心湖里激荡起阵阵的涟漪。
我无法将现在的校园和以前的作比较,如今的新颖秀丽,过去的简约朴素,在我看来,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底蕴。
怀旧的人总爱伤春悲秋显得多愁善感,恰恰我就是这样的人,有人曾经对我说,常常回忆过去代表你已经老了,是的,人都会老的,唯一不老的是这颗对母校眷念不忘、无比挚爱的赤子之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