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登山为了什么?——我登山一年半以来的杂想

 昵称177104 2012-12-03

登山为了什么?——我登山一年半以来的杂想

    早就想写点东西,总结一下我登山以来的感想,在论坛上和大家分享,但每次想动笔时都有意外发生,第一次想动笔时,是小聂在鳌山上走失身故,第二次时,是果果在鳌太线上走失,第三次想动笔时,是我自己在鹿角梁-大寺的穿越时,骨刺发作,24日,从草链岭下来,本意发完帖子,就该完成拖了数月的心愿了,可在动笔之前,更多的噩耗传来,3名驴友在鳌山的冰天雪地里受伤,需要救援,又过了一天,最不愿看到的结果成了事实,3人同时被鳌山的风雪吞噬。我真的想哭,更想一个人静静的去仰望,这都是为什么?
   从5,6份开始,也就是我在山里走了一年多一点点的时候,我和很多朋友一起说到自己的感受,“西安的户外活动,现在已经是一种疯狂,驴友疯了,领队也疯了,迟早要出事,而且是大事…….”,大部分认可我的观点,正在这时,小聂出事了,以为大家会冷静下来,可反而是推涨了大家的盲动,果果的幸而得救,又让一批人觉得,危险也就如此罢了,这次鳌山上抬下来的尸体,真的太刺眼、刺心。
   登山到底为了什么呢?我们该如何去登山?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每一个都有自己的观点,我想说说自己的观点,不与朋友争论对错,只是我个人的杂想,但希望朋友们一起来讨论:
     一、安全。我们去登山,不是战士赶赴前线,不是消防队员扑救火场,不需要我们冒着生命危险,就算是战士赶赴前线,他们也不会做无谓的牺牲的。所以,不论是去哪里,无论是浅山的休闲、腐败,还是鳌太穿越这样的挑战,都必须牢记安全第一,户外,安全问题处处都存在的,浅山的休闲,依然有,不只是穿越、登顶才有危险。有些老驴友,走的线路多了,甚至有些精彩的线路都走了无数次,自认为,应对危险已轻车熟路,往往麻痹大意,这个时候,危险也就在眼前了。一条路,前面的人走过去没有危险,后一个人未必就是安全的,安全会随着季节、时间,甚至每一个登山个体以及个体在不同时间段的体力的不同而改变,绝没有一成不变的。
   大家都想登临鳌山、东梁、冰晶顶、太白,我也都到过了,有些地方还是数次,但每一次都会小心翼翼的。想起第一次上东梁,那次是雨天,也是我第一次上“高山”,到了二道梁那里,浓雾弥漫,我支持领队(因为我年龄相当较大)否决了另一个强驴继续登顶的想法,就那样,下山泥泞的道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跌倒过,到了停车场,离天黑也并不是还有很久,要是强行登顶,难说没有意外发生。
    我们也常说,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但几乎没有一个人做到了,我在一些比较危险的路段会停下脚步来观景、拍照,但在一些平坦的大路上,经常会边走边看,有余光观察路况,出过的险情,比我在险路上多得多的,所以,危险是处处在。
    有些朋友喜欢在山上喝酒,阳光、蓝天、白云、轻风、野花、翠松........真的是很美,引吭高歌一曲,把盏对饮一盅,何其美哉!但就有人喝得酩酊大醉,不省人事。那次和一个户外队去圭峰山赏秋,景色确实太美,可就有一位女士,喝到大小便失禁,就更不用说走路下山了。幸好那天该对的几个强力领队都在,最后是横背下来的,一路下来,真的危险至极!
    二、保暖、防雨。既然是去爬山,就必然要进山,山里的气温比城里要低很多的,即使是夏天走进浅山,也会凉风习习,更不用说在高山上了。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5-6度,西安城区的海拔在450m左右,冰晶顶3015,太白(拔仙台)3767,鳌山3476,我们分别以西安是5°和35°,每1000米温降5.5度做一个计算,那时冰晶顶是-9.1、21,太白是-13.2、16.7,鳌山是-11.6、18.3,这还没有考虑山上大风的影响,实际温度可能会更低。山顶往往还有很重的雾气,空气湿度很大,人体保温非常困难,一旦衣物不够,失温非常严重,后果难以设想,更何况,高山上,多少都有高山反应的,运动技能、心肺功能都会不同程度的下降,应急能力和思维能力也会大幅下降,所以,登高多带衣物,是老驴的常识,但很多新人未必能知道。
    山上气候多变,今年我近10次登临山巅,仅一两次是晴天,其余各次都是云飘雾笼的,还遇到过大雨、冰雹,而且从晴天半小时左右就迅速变成了雨天,如果没有雨衣,后果也是极为严重的。
    三、环保。现在的秦岭山里,真的快变成垃圾场了,每个周末数万,驴友涌进山里,甚至有人说,夏天最高峰时,周末进山的人超过20万,具体人数我无法得知,但秦岭山里所有的路都如东大街一样是事实,山里的角角落落全都是人,堪比百盛、开元、骡马市。熙熙攘攘的人群,一方面给附近的山民带来了一些经济收入,但同时带来了如山的垃圾,漫山的垃圾触目惊心,原来上山,我还到处拍拍那些龌龊的场景,后来我也不拍了,因为实在是太多太多,我们几个经常在一起爬山的朋友就很纳闷,能带到山上来,吃完、喝完的空包装怎么就带不下山呢?甚至有人把垃圾装进袋子了,挂在树上,就是不愿带下去,既然嫌包装脏,那吃到肚子里的也是同样的东西,那不更恶心吗?
   每每想起在去太白的路上,松鼠在红牛饮料罐里寻食物的场景就心疼,想起笨蛋身后挂的3、4个大垃圾袋,还一路捡拾下去,我真是为出现这样的场景感到悲哀。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甚至就是为我们自己,我们能环保点吗?至少,我已经开始用饭盒带食品,力争零污染!
]
     四、走新线。每每看到论坛上某某又发现了新线,某某创了新记录、什么地方多么危险,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刚开始时我也很羡慕,很崇拜,也想去留下自己的名字,因为,那确实是一种荣耀。也许是因为工作的原因,往后能走长线、强线的时间越来越少,今年上半年是最后的“疯狂”,后又因各种原因,这个时间段又给我延长了2个月。这8个月的时间里,我走得多,也走得比较疯狂,跟着数只户外队,我去了黄山、婺源,走了川藏青藏,两上太白,一次4日鳌太,三次到达冰晶顶,东梁、营盘穿大峪、鹿角梁、大寺等等地方我都去了,也跟着新线走过了,所谓成功的背后,看到的是一种悲凉。
   鹿角梁是今年走出的大美新线路,我是在该线路发现几个月后从壕沟走过来的,当我到达鹿角梁的垭口时,草地植被多处已被践踏得满目疮痍(我承认,我也是其中的破坏份子),垃圾如同繁星满布,抬头看美景,低头看垃圾,不会多美的。又过了2个月,我再次到鹿角梁,我不敢说那里已经是垃圾场了,至少已经是沿着垃圾可以轻易地走到了,而路口的垃圾,足足可以装一垃圾车了!面对如此的垃圾,走新线时的人想到过吗?真的那种荣耀需要用垃圾来买单吗?
 
    五、创纪录、挑战极限。某某创造了什么新的记录,某某又有新记录,帖子一旦出来,顶帖跟帖的赞美声,不绝于耳,好像那真的是英雄了。能创记录,能挑战极限固然值得庆贺,因为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而且是极难做到的。可我觉得这不是登山的唯一目的,甚至不是终极目的,登山,尤其是户外登山,我觉得放松心情,愉悦自己,领略美景,体验工作之外的情趣,开阔视野,才是我们去追求的。而这些是和创记录、挑战极限没有必然联系的。那次,跟着一个练暴走的朋友,3个半小时登临冰晶顶,下山也是一路鬼赶,我并不觉得爽,因为我该拍的照片没拍,该看的风景没看,后来一个很强力的朋友给我说,要破我的记录,而我根本不知道这算不算记录,我问他,破这个有意义吗?如果你能在登顶的同时拍下200张照片,我佩服你,如果只是跑上去,这个记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如果你的目的就是在创记录、挑战极限,当然又是另当别论了。
     六、领队的素质。每次户外活动,安全、环保、开心程度,以及其他的林林总总都和领队直接相关,领队的素质直接决定着活动的成败。我有不少朋友,参加户外活动,已经从挑队伍发展到挑领队了。我和某一个领队关系很好,他带队也很有自己的特点,安全、环保、时间控制、开心等等都能兼顾,绝不带自己不熟悉的线路。我也认识另外几个“领队”,自己对线路不熟悉,又没有约束队伍的能力,甚至自己只知道去开心了,这样的素质也敢带队,就更不用说应急处理了,或许下一次事故就在他们手中发生。
一次活动,少则数人,多则数百人,一般也是数十人,有些队伍,也真是胆子大,竟然只有一个领队,顾了前,自然就不可能顾尾,反过来也是一样,尤其是长线、强线、危险线路,因为越是这样的线路,每次的人员越少,能做领队的人也少,少一个领队就能少很多费用,也能增加成行的可能性,但这是用生命在赌博!这次鳌山事故,如果多1个有经验的领队协助处理留置人员,悲剧或许就能避免了。我和冠子队走过一次,那次的人员并不是很多,但前前后后的领队有5、6人,对讲机里不停的通报路况,让人觉得很放心。

   七、循序渐进。我在冰晶顶、东梁、鹿角梁,甚至是太白的线路上遇到一些登山的朋友,看到他们走得很吃力,就问他们,走过哪些地方,让我大为诧异的是,有些朋友甚至是第一次登山,我真佩服他们的大胆,更佩服这些户外队的大胆!我登山是从天子峪、金龙峡这样的线路开始的,上东梁是4个月以后,上冰晶顶是半年后,而我是在大山里长大的,差点做了专业长跑运动员的,首次和户外登山时都是小心翼翼的,等慢慢熟悉了,适应了,一点点加的强度。户外队,你能否在收到新人报名时,大致问清对方的能力,并用信息专门提醒这次活动的难易程度,这是对对方负责,更是对自己队伍的负责,一旦有意外,绝不是钱可以搞定的。你公告里的免责声明,在法律上是无效的,这个,你可知道?
   登山是长距离的耐力运动,每一次的登山,也必须有循序渐进的问题,一定要有一个热身的过程。很多次,队伍一下车,领队带着队伍就猛冲,殊不知,不用十分钟,就有一大片在后面哭爹喊娘的,而我这个队伍最后的人,往往半小时后就轻轻松松的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还有充足的时间拍照,因为,我是按运动规律走过来的,再加上我的运动能力,后来居上是必然。
    八、互相理解的团队精神。我要说的团队精神,除了相互帮助,给多的是可否适当顾忌所有参与者的情趣。同一个队伍,一起进了山,沟沟坎坎,过水爬坡,我还真很少见不相互帮助的。但粗俗的骂语、无限制的大分贝音乐、毫无分寸的亲昵、过分的自我表现.......你喜欢,旁人未必喜欢,甚至是厌恶,只是对方不愿或者不屑说出来。既然是一个团队,我们是否可以相互理解、相互尊重一点,让每一个人都开开心心,当然也包括自己。
一些朋友喜欢独行,我不赞成,除非是走景区。因为在山里,随时都有危险存在,不论你多么的强悍,常走,难免会有意外,如果只是一个人,一旦出现不能继续前行或其他异常情况,后果难以设想。这种事情,没有人会希望发生,但不希望不等于危险就不存在。我还是喜欢一个团队共同前进。
    九、基本的装备。
登山,不是逛公园,是具有相当的危险性的,基本的装备是保证自身安全的基本保证。鞋、登山包、衣物、食物、水应该是必不可少的,手电,有事没事,趁早充好电,放在登山包里,随时可以用,护膝、手杖、手套、帽子、雨披也应该随身携带,创可贴、防晒霜、甚至感冒药、夏天的防暑药是否也应该在登山包里常备呢?冬天的雪套、冰爪,关键时候,真的可以救命,绝不要省这个钱。至于帐篷睡袋,哈哈,我就不说了,你都用这东西了,自然是高手了,懂得的不会比我少了的,也自然知道该怎么装备了。绳索、砍刀之类的东西,那是领队的事情,你我也就可以不用关心了。
   上天给了西安户外绝佳的户外条件,我们真应庆幸,也值得去珍惜。我们参加户外去登山,是为了什么?我认为不是去逞能,去比强,而是不伤害自己也不伤害别人的前提下去愉悦!根据自己的体力、兴趣、爱好,体验大自然,珍惜自己、珍惜生命、珍惜自然,也珍惜同伴。
这就是我的感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