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为政箴言(一)

 如少水鱼 2012-12-04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论语·为政》)

原典贪廉者治理之大纲,奢俭者贪廉之根柢。欲教以廉,先使之俭。

——清·陈廷敬《陈文贞公廷敬事略》

注译治贪墨和倡廉洁是治国理政的总纲,奢侈和勤俭又是贪与廉的根本。想要教育官员廉洁,必须先让他们做到勤俭。

解读奢则贪,俭则廉。要戒贪,必去奢;要守廉,必倡俭。

原典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战国《韩非子·有度》

注译法律不屈从迁就地位高的权贵者,就如同拉直的绳子没有弯曲一样。

解读这句话道出了法治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战国末年,封建地主阶级是政治上的统治者,也是特权阶层。韩非一反儒家刑不上大夫的观念,提出执法必须公正严明,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对我们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无借鉴意义。

原典心有所未达,以下情塞而不能上通;行有所未孚,以上泽壅而不得下浃。

——宋·欧阳修《新唐书·列传·刘赉》

注译心意有所不能通达,是因为下面的情况闭塞而不能通到上面;行动有所不能使人信服,是因为上面的恩泽不能遍及下面。

解读此句为唐代刘赉所言。刘赉这两句话想要说明的是,国家以民为本,欲治理天下,不可不知百姓之情。如果百姓之苦君主能够了解,君主惠民的恩泽百姓能够得到,君民上下相孚,彼此信任,则国家安定,政权巩固。可以说,民情是实事求是中最大的“实事”,也是所求的最大的“是”。

原典专听生奸,独任成乱。

——唐·姚思廉《梁书·贺琛传》

注译如果专听一面之词,就会生出奸邪之事;如果独断专行,就会发生祸乱。

解读南朝梁武帝萧衍,历史学家称他“英武睿智”、“弘招贤之路”、“引谅直之规”。“专听生奸,独任成乱”,是梁武帝驳斥大臣贺琛专听独任的言论时说的。梁武帝还列举秦二世胡亥独任赵高,出现指鹿为马的叛逆行为作为其论据。这句话到今天仍然发人深省。领导干部在工作中应充分发扬民主,不能偏听偏信,更不能独断专行。

原典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春秋《老子·五十一章》

注译生养了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推动了万物生长而不自以为尽了力,作为万物的首长而不对它们宰制,这是最深厚崇高的道德。

解读这实际上是倡导谦虚谨慎的道德品格。老子是教人们在公心上自知、自谦、自重,不要贪天之功,不要居功自恃,也不要以“长”自居。

原典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战国·庄子《德充符》

注译镜子明亮就不落灰尘,落下灰尘就不明亮。经常和贤人一起相处就不会有过错。

解读这是庄子《德充符》中的一个故事。说的是断了脚的申徒嘉和郑国大夫子产一同拜伯昏无人为师。子产瞧不起申徒嘉,不愿意和申徒嘉一起出入。申徒嘉就说了上面那句话批评子产。子产听后,觉得很惭愧,立即改变了对申徒嘉的态度,和申徒嘉以德相交。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其意义正在于此。

原典损上益下,人悦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

——《周易·益》

注译减省于上而增于下,民众就会无限欣喜;从上方施利于下,其道义必能大放光芒。

解读在上位的人只要能给百姓带来好处,百姓就会感到无限欢欣。在上位的人只要真诚地施惠于民众,就会得到民众真心的爱戴和拥护。

原典善为吏者树德,不能为吏者树怨。——战国《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注译善于做官的人在百姓之中树立恩德,不会做官的人在百姓之中树立怨恨。

解读孔子在卫国担任宰相时,他的弟子子皋担任主管刑罚的官员。子皋按照刑律,砍掉了一个犯人的脚,这个被砍掉脚的人后来当了守门人。有人在卫国国君面前造谣说“孔子要造反”,卫君听信谣言,要捉拿孔子。孔子急忙逃走,他的弟子也四散躲避。子皋从后门逃出,那个被砍掉脚的守门人引着他躲在暗室里,子皋才没有被捉到。事后,子皋问那个守门人为什么要救他。守门人说:“我罪有应得,您秉公执法,我何怨之有?”孔子听说这件事后说了上面的那句话,从中可以看出,孔子对弟子“为政以德”的赞赏溢于言表。

原典闻贤而不举,殆。

——春秋《管子》

注译知道贤才而不举用,就会失败。

解读人才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执政者必须重视人才,唯贤是举。2000多年前的管仲提出要“使贤者食于能”。就是说,让有才能的人担当重任,治理民众,就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果国家官吏都是一些庸碌无能的人,民众就很难服从,就会导致“殆”。所以,举贤任能是治理国家的关键。

原典明王之任人,谗谀不迩乎左右,阿党不治乎本朝。

——战国《晏子春秋·内篇问上》

注译圣明的君主任用人,谗谄阿谀的小人不能靠近他的左右,结党营私的人不能在他的朝廷上为官。

解读“善人不能戚,恶人不能疏者危。”君主是否“亲贤臣,远小人”,关系到国家的安危。谗谀之人一向善于察言观色,见风使舵。他们对君主的喜恶了如指掌,所说的都是君主爱听的话,所做的都是君主喜欢的事。这样的人一旦被重用,便会欺上压下,误国害民。因此,对于谗谀之人必须坚决清除,否则将会危害国家和人民。

原典目贵明,耳贵聪,心贵智,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春秋《管子·九守》

注译眼睛贵在明亮,耳朵贵在灵敏,头脑贵在智慧。用众人的眼睛观察,就没有看不见的;用众人的耳朵来听,就没有听不到的;用众人的头脑来思考,就没有不知道的。

解读一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当政者要想治理好国家,就必须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历史上多少刚愎自用、独断专行的君主,闭塞了自己的视听之路,最终导致了身死国亡的下场!

原典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

注译为官者重视诚信,老百姓就不敢不动真情说真话。

解读生活在春秋战国的乱世之中,孔子看到战乱频频,民不聊生,清楚地意识到民心向背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关键。因此,他劝导执政者要施行德政,讲诚信。执政者讲诚信,人民就会以诚相待。

原典夫为人臣者,以富乐民为功,以贫苦民为罪。

——西汉贾谊《新书·大政上》

注译身为人臣,应以使人民富裕快乐为功绩,而以人民贫穷困苦为罪过。

解读这实际上是贾谊的政绩观,很值得当代的党员干部借鉴。为官从政要为民办实事办好事,切实解决人民的疾苦,帮助人民脱贫致富,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原典德惟治,否德乱。

——战国《尚书·太甲下》

注译用德治理国家,就会天下大治;不用德治理国家,就会天下大乱。

解读这句话是商朝宰相伊尹告诫新王太甲的话,他希望太甲施行德政,做一个英明的君主。中国的政治传统十分重视德治,也十分重视政德。我国最早的一部政治论文汇编《尚书》,主张将道德教化作为治国的基本原则,这种思想在今天仍然不失借鉴意义。当前,全国各地加强对领导干部德的教育、考核,有助于培养领导干部良好的官德,有助于提升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有助于提升社会公信力。

原典“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周易·谦》

注译“勤劳谦虚的君子”,民众都敬重服从他。

解读谦虚不仅仅是一种立身之道,而且是一种为政之德——一种联系群众、团结人民的道德力量。谦虚谨慎、彬彬有礼,是对别人的尊重。尊重别人的人,必然受到别人的尊重。勤政为民、谦虚谨慎的干部,作出的决策群众必然拥护和支持。

原典君子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

——唐·吴兢《贞观政要》

注译君子平安的时候不忘记可能的危险,存在的时候不忘记可能的败亡,政治稳定的时候不忘记可能的动乱,这样就可以保证自己的安全和国家政权的稳定。

解读这句话源于《周易》的“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魏征从隋朝盛衰兴亡的历史经验教训中,深感《周易》中的这段话非常中肯,便在给唐太宗进谏时加以引用,规谏唐太宗“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治不忘乱”,尤其要警惕“骄奢淫逸”,而且“闻过必改”,于“当今之无事”中,“行畴昔之恭俭”。

原典好大而不为,大不大矣;好高而不为,高不高矣。

——西汉·扬雄《法言·修身》

注译爱好谈大事业而不去做,大事业就成就不了;爱好谈高远的理想而没有行动,高远的理想就实现不了。

解读“好大而不为”、“好高而不为”,就是空谈之意。古来空谈皆误国,大话尽化为乌有。当前,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就要力戒空谈,远离浮躁,少讲空话,多干实事。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以对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高度负责的精神,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不图虚名,不务虚功,不提脱离实际的高指标,不喊哗众取宠的空口号,脚踏实地,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做好各项工作。

原典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

——战国《墨子·公孟》

注译从事政务的人,嘴上说的,自己一定要做到。

解读告子曾对墨子说:“我(能)治国为政。”墨子对他说:“政者,口言之,身必行之。今子口言之而身不行,是子之身乱也。子不能治子之身,焉能治国政?”墨子怀抱“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人生理想,并把这一人生理想付诸实施。他强调为政者应该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说到做到。他反对口是心非、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他认为,“言义而弗行,是犯明也”。对那些夸夸其谈而不付诸行动的人,墨子极为鄙夷。

原典吏人盖法律为师也。——元·张养浩《权力忠告》

注译作为官吏,应该把法律作为处理公务的老师。

解读依法治国,重要的是依法治官治吏。作为官吏,应当懂法,以法律为准绳,依法行政,依法办事。元代名相张养浩主张,凡是求学准备当官的人,在阅读经书史籍之外的时间里,应该将国家的制度、法令详尽地考察和阅读。只有如此,有朝一日做了官,才不会被庸俗的小吏所蒙蔽。

原典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

——西晋·陈寿《三国志·钟繇华歆王朗传》

注译治理国家,应该以人民为基础,而人民以衣食为根本。

解读太和年间,魏明帝欲伐蜀,曾任相国的华歆上疏劝阻。这句话就是疏中之言。华歆希望魏明帝“先留心治道,以征伐为后事”,意思是先解决老百姓的衣食问题,“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土之心,则天下幸甚”。华歆的“以民为基”思想,无论哪个时代的执政者都应该记取。

原典太平之时,必须才行俱兼,始可任用。

——唐·吴兢《贞观政要·择官》

注译在和平年代,德行和才干都兼备的人,才可以任用。

解读贞观六年,魏征向唐太宗提出“才行俱兼,始可任用”的用人建议,无疑对“贞观之治”起了积极的作用。他认为,如用“才力不及”的人,“不为大害”;如果“误用恶人”,即使这个人才能高超,也“为害极多”。因此,他建议唐太宗选拔人才时,“审访其行”,“察其善恶”,“知其善,然后用之”。魏征这种用人之策,到今天仍有它的现实意义。

原典制器者必择匠以简材,为国者必求贤以莅官。

——后晋·刘响《旧唐书·列传·魏玄同》

注译制造器具的人只有选择良匠才能节省材料,执政治国者必须寻求贤才来担任官职。

解读这是吏部侍郎魏玄同给唐太宗上书中的话。魏玄同认为,“任人者,诚国家之基本,百姓之安危也”。他指出,百姓穷困,盗贼四起,狱讼不清,礼仪缺失,其原因在于“下吏不称职,庶官非其才”,而更重要的是“官之不得其才者,取人之道,有所未尽也”。就是说,官吏不称职,用非其才,主要是选拔任用官吏的办法存在问题。这是“为国者”必须重视的。

原典明王之所恒者二:一曰明法而固守之,二曰禁民私而收使之。

——春秋《管子·任法》

注译全句意译为:贤明的君主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制定的法律并且坚持执行;二是制止民众损公利己的行为,并使他们为君主效力。

解读要做到依法治国,首先要“明法”并持之以恒,再就是执法要坚决,要公正。对于触犯法律的人,不管是至爱贵戚,还是达官显要,都要依法予以惩罚。这样,才能维护法律的尊严,保障法律的威慑力,才能有效地制止损公利己的行为。管仲的“明法而固守之”思想,对于今天的党员领导干部带头依法办事仍具有积极的镜鉴意义。

原典若不能受谏,安能谏人?

——唐·吴兢《贞观政要·求谏》

注译如果不能接受别人的批评,又怎么能让别人接受批评呢?

解读这是贞观五年唐太宗对房玄龄等近臣所作的训示。唐太宗认为:“自古帝王多任情喜怒,喜则滥赏无功,怒则滥杀无罪。是以天下丧乱,莫不由此。”他常恐因喜怒妄行赏罚,所以告诉大臣们:“恒欲公等尽情极谏。公等亦须受人谏语,岂得以人言不同己意,便即护短不纳?”唐太宗为了政治清明,常常自我反省,要求群臣直言他的过失,同时也要求大臣们能“受谏”。唐太宗的这段训示,在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三?唐纪九》中亦有记载。

原典使吏非法无以守,则虽巧不得为奸。

——战国《商君书·慎法》

注译要使官吏除了法令以外就没有遵守的东西,这样,官吏再狡猾也干不成坏事。

解读商鞅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必须依法治吏。在今天看来,这一思想仍有积极意义。国家管理官员的最好办法是制定法律,并要求官吏严格遵守,对违反法律的官员坚决依法予以严惩,这样才能促使各级官员廉洁奉公,不敢胡作非为。

原典居官以正己为先。

——清·张廷玉《明史?刘大夏传》

注译当官首先要端正自己的品行。

解读所谓“官”,就含有领导、导向之意。“正人先正己”,如果居官行事不正,贪污腐化,而要求部下清正廉洁,那是不可能做到的。

原典后世子孙仕官,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于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吾孙也。

——元·脱脱等《宋史·包拯传》

注译包氏后世子孙有贪赃枉法者,活着的逐出本家,死了的不得归葬祖坟。不听从我的教导,就不是我的子孙。

解读这是北宋包拯留给家人的遗训。包拯一生清白,极恨贪污受贿,为官刚毅,不徇私情,因此深为贵戚宦官忌惮,而深受黎民百姓爱戴。他为官俭朴,“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包拯清廉正直,对后代要求极严,令人敬仰之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