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夫播种习惯与收获

 蜗牛之窝 2012-12-04

在自然界中,耕土、播种、浇水,用心培育之后,才能有收割。人生其实也跟自然界一样。然而,人们却很容易受到简单的知识技巧或讲究实用性的书籍影响,而一味地追求「收获」。其实,无论是工作或私人生活,若想要获得「丰富的果实」,必须中、长期地不断培育「习惯的种子」。我称这种观点为「习惯的农业眼光」。

菠菜与玉米或柿子等农作物的生长期完全不同,有短期就可收成的农作物,也有中长期才能结果的农作物。但是,播下不同生长期间的种子,才有可能获得丰富的成果。

举一个例子来说,很久很久以前,某个村庄里有两名农夫。

其中一个农夫只大量种植马铃薯、萝卜、菠菜、小黄瓜……等三十天到九十天就能收割的蔬菜。这些蔬菜的收获量既可以填饱农夫家人的肚子,也能够分给左邻右舍。

另一个农夫也一样种马铃薯、萝卜、菠菜、小黄瓜……等短期可收获的蔬菜,不过,他只拨出百分之六十的时间种植这些蔬菜。另外,他同时也拨出百分之三十的时间种植南瓜、洋葱、牛蒡、大蒜以及哈密瓜、西瓜、草莓等,约半年才能收获的蔬果。最后,他用剩余的百分之十的时间,种植需花上数年,才能收获的柿子、桃子、苹果等树木。

五年后,两名农夫家餐桌上的菜色就完全不同了。

只注重眼前收获的农夫家的餐桌上,一样仅限于短期收获的菜色,所以食材没有变化,营养也不均衡。

另一方面,考虑短期、中长期均衡收获的农夫家的菜色,不仅有青葱、萝卜、玉米、西红柿等蔬菜,还有柿子、哈密瓜、草莓、桃子等水果。

两名农夫之间为何产生如此大的差别?原因在于有没有「眼光」。

结合短期收获的农作物与长期收获的农作物,以实现丰富的饮食内容。如果具备这样的眼光,就会播下各种不同作物的种子。

习惯也是一样。有可以马上得到结果的习惯,也有三到十年才看得出结果的习惯。希望各位读者能够与获得丰富收获的农夫一样,拥有中长期的眼光,培养各式各样的好习惯。

若要达到这样的结果,必须先清楚确定自己五年、十年后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想达成什么梦想?工作上想得到什么样的成就?如果长期目标够明确,自然就知道自己应该培养什么习惯。

短期习惯与中长期习惯的不同说明如下:

短期习惯

以农作物来说,就像是马铃薯、萝卜、菠菜……等三十天到九十天就能收割的蔬菜。

以习惯来说,就是「马上可以看出结果的必要习惯」。例如整理、存钱、不看电视、减少开电子信箱的次数……等。在商业社会中,必须培养这种具有速效性的习惯。

中期习惯

以农作物来说,就如同约半年才能收成的蔬菜、水果,例如南瓜、洋葱、牛蒡、大蒜、高丽菜、葱、豆子以及哈密瓜、西瓜、草莓。

以习惯来说,就是时间管理、写日记、考证照……等。

长期习惯

以农作物来说,就像是需花三到十年才能收成的苹果、柿子、桃子、梅子、柚子等水果。

以习惯来说,就是阅读、拓展人脉或是健康管理……等。

根据上述的分类,请试着描绘你五年后、十年后的模样吧(包含工作、家庭、人际关系、经济、学习、休闲、健康,还有"滚雪球"等要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