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散文的世界天马行空

 昵称8088609 2012-12-04

散文大师天马行空

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之一。广泛阅读,对于同学们继承民族优秀传统,吸收人类进步文化,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中学阶段是阅读的最佳时期,也是个人素质的奠基时期,在这一时期多阅读多积累,对于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作用。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阅读心理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人们越来越喜欢具有“精品”特征的微型文章。

近年来,全国各地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阅读试题已经逐渐与“新课程标准”接轨,摒弃了“陈”、“俗”、“碎”、“空”的题型,突出了“综合考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阅读文本大多在千字左右。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发展独立阅读能力,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运用所学的语文知识,帮助理解结构复杂、含义丰富的语句,体会精彩语句的表现力;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

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对散文的综合阅读正是为达到这些要求提供了最好的途径,也是发展同学们的阅读能力的必要环节。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阅读鉴赏散文的过程中,要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达方式,能够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文本的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要达到这些要求,就必须对和散文有关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有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和理解。

散文是一切文类的基础,就像素描是一切绘画的基础。散文的特色,就在一个“散”字,“散”的意思,是拘束少,可以随便、自由,爱怎么说就怎么说,爱怎么写就怎么写,海阔天空,无拘无束,我们的日常生活琐事,都可以融入散文的内容之中。

如果文学作品是说话,是说话的延长,散文就是谈天,是谈天的延长。

散文的写作,可以天南地北,无所不包。

散文犹如散步,不必每分钟一定走多少步,不必沿一定的路线,不必预定一个终点。犹如谈天,事先并未预定要产生结论,也未曾设计起承转合,乘兴而谈,尽兴而止。

虽然说“文无定法”,但是既然称为文章,就要讲求文采和章法,讲究文章的结构布局、行文的技巧等等,只不过散文的结构技巧,比起小说和剧本,是简单多了。

散文的第二个特色,是作者可以直接表现他自己,以非常主观的态度立论、陈情,不必像小说和剧本一样,常常是以第三者的角度来叙说或扮演故事。散文里的“我”,多半是指作者自己,小说、戏剧里的“我”,只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充其量只是作者的代言人。朱自清的《背影》,写的是他父亲的背影。在散文之中,几乎是作者以第一人称叙说他的生命经验,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想他身边熟悉的人、事、物和山川景色。

散文的第三个特色是写作形式广泛,议论、记事、抒情、写景、摹物,一应俱全,每一种都可信手拈来,而且一篇文章之中,可以夹叙夹议,可以抒情而兼说理,形式技巧都非常自由。

首先看记叙文。记叙文的写作,首先要确立题旨,到底全文的主旨是什么?全文的中心思想确立以后,就开始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组织资料、表现资料,去芜存精,把和题目无关或不太相关的材料,视文章的需要一一割舍,行文之中,随着要掌握到主题,即使是散文,也不能东拉西扯,离题太远。至于遣词、造句、谋篇、裁章的修辞技巧,当然也是要讲求的。

在记叙的方法上,可以依发生时间的先后,用顺叙法或是倒叙法,也可以依事情的轻重和内容的需要,用插叙法和补叙法。虽然记叙文多半是以第一人称的方式,陈述作者自己的意见,但是也可以站在客观的立场,用第三人称的方式来作说明,或是夹杂着主、客观不同的角度,使文章更为活泼变化。梁实秋《鸟》一文,写他对鸟的回忆,用的是倒叙法,文章开头第一句话:“我爱鸟”三个字,为全文的重心,用了第一人称的口吻,是典型的记叙文。

抒情文,顾名思义,主要是以抒情为主,人的情绪常受外界事物的影响,所谓“触景生情”、“睹物思人”、“因事寄情”,都是强调人受到外界事物的刺激,心有所感,形诸文字,用散文的形态表现,便是抒情文了。人是感情的动物,人类感情的触发,是很自然的事,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人生的生离死别,对生命的无奈,在诗人、文士的眼中,便成了像杜甫所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了。而对人生的无常,就有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慨叹。

抒情文的写作,一般可分为三种,一是“情尽乎辞”,二是“情溢乎辞”,三是“辞溢乎情”。心里感觉到十分,笔下也写出了十分,这是“情尽乎辞”,作者的感情完全流露出来,文辞也能完善地把感情刻画出来。心里感觉到十分,笔下只写出七、八分,这是“情溢乎辞”,文辞没有能够完善地把感情全部刻画出来。心里有七、八分的感情,笔下却写出了十分,这是“辞溢乎情”,文辞过于夸张,超出了事实。最理想的抒情文,当然是“情尽乎辞”,但是“情溢乎辞”也有它的好处,虽然会有“辞不达意”的毛病,但是如果能含不尽之意,意在言外,而有含蓄之美,也是不错的,就怕“辞溢乎情”,有三分情,却说七分话,夸大其辞,徒事铺张藻饰,就不好了。

议论散文是以论理为主的夹叙夹议的散文,包括杂文、小品、随笔等。其特点是:对于事理的议论,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具有文学性和哲理性;在理论上要求依循逻辑规律,做到论证严密、观点鲜明、概念准确,以理服人。科普散文又称为文艺性说明文或科学小品,是以科学知识为题材,以表现某种思想感情、说明某种科学道理为主要内容的散文。它的主要特点是把科学性、文学性和情感性紧密结合,熔于一炉。

散文世界见真情

散文是一切文体的基础,诗有很多的暗示,散文明白如话;小说的人物对话是特色,散文则多自言自语的独白;散文家把作品直接呈现给读者,剧作家写成剧本,交给演员,由演员表演给读者看。散文,不论形式或内容,是最自由的文类,最不受限制、拘束。

散文和其他文类共同的特质,就是以人生为主轴。一切的文学,脱离了人生,便脱离了文学的生命。千载悠悠,人类的生命包罗万象,文学的题材也就包罗万象。散文可写日常琐事,也可以写家国大事;可以写小桥流水人家,也可以写大漠孤烟长河;可以写姹紫嫣红,也可以写荒烟蔓草。取材广、技巧风格广,是散文的最大特色。

如果诗歌是窗,那么散文则是门。窗,当然是不能随便出入的,但是,门——大家都可以从这里进进出出……写日记、读书信、作序跋等等,我们几乎每天不都是在和散文打交道吗?散文是最普遍、最流行、最通俗的文类,最容易写,也最容易读,只要能把心里的话,真实而贴切地表现出来,就是一篇具有可读性的散文,但是论文章的好坏,还是要看技巧的高低,我们欣赏一篇散文,除了注重内容的良窳,也注重技巧的优劣。

一般而言,欣赏一篇散文,最讲究的是看其内容是不是有趣、是不是有用。所有文学的功能,都在于陶冶性灵,培养高尚的情操,提供知识,增广见闻,以及是一项良好的休闲活动,可以增进生活的情趣。从古至今,所有人类的生活经验,大部分都是用散文记载下来的,不管是传统的古文,或是现代散文,主张“经世致用”、“文以载道”,强调政教、道德功用,一直是政治界、文化界、学术界的主流,新文学兴起以后,“为艺术而艺术”的纯文学主张,才日益抬头,得到一般人的肯定和认同。

散文不像小说,小说大半是编造出来的故事;散文也不像诗,诗是想象的世界;散文更不像戏剧,剧本并不是真实的人生。散文的重要特征,是用真感情写真人、真事,散文中的“我”,一般都是作者自己。散文几乎没有虚构的,应该都是就事论事,不会无中生有。散文家的真实人格与个性,比写作技巧的好坏,更为重要。

散文家所写的内容,虽然绝大部分是真人真事,不是虚构的事物,但是现实的生活是非常复杂纷乱、变幻不定的。散文家并不是把现实的生活,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他必须有所选择,有所剪裁,把最值得流传的东西,用最美丽的方式表现出来。散文的美,不是由于原始的材料,而是如同用心加工之后,烹调出来的可口佳肴。

散文追求文字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文章最忌平浅。内容空洞,索然无味,当然不会是好文章,而文章无法,虽连篇累牍,也必至如游骑无归,起讫不明,先后倒置。古人讲“言有物”、“言有序”,就是这个道理。

我们在欣赏一篇优美的散文的时候,常会不由自主地和作者一起叹气,一起欢笑,完全沉浸在作品的世界里,这是因为作品的感染力,引起了读者的共鸣,产生移情作用,让读者仿佛就置身在作品的情境之中,难分彼此,在美感经验中,读者获得很大的心灵满足。当然,有些富于哲理的文章,则会启发读者的思考,把作者的生命经验和自己的生命经验,作一比较,并对很多人生的道理,产生大彻大悟的作用,一些精彩的人生警语,成为一辈子立身处世的座右铭。

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文学的欣赏,常常是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我们欣赏散文,当然不必人云亦云,随着别人的节拍起舞,自己要有主见,不只是作者的知音,也要是作者的良师益友。培养欣赏散文的能力,首先对散文的特色与特征、散文的写作技巧和风格的种类,要有一定的了解,其次,平常要养成阅读的习惯。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故圆照之象,务先博观。”东西看多了,就熟悉了,“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平常多阅读名家作品以及别人评析的文章,加上对文法、修辞等的训练,自然就能成为欣赏高手。下面从四个方面来讲。

一、鉴赏散文的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散文语言是精粹的文学语言,准确、简洁、凝练。优秀的散文作家总是用精粹的语言酿造文章的诗情画意、熔炼深邃的思想,力求做到言简意赅、文约而意丰。鉴赏散文的语言,就是鉴赏作家炼字炼句的语言运用工夫。由于作家的个性不同,表现在文章中的语言风格也不尽相同,如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给人的感觉是空灵清丽,巴金的《灯》给人的感觉是含蓄蕴藉。就是同一位作家,在不同文章中表现出的语言特点也不完全一致,如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表现出的语言特点是朴素而典雅,而在《绿》中则又表现为明亮而细腻,这些都需要鉴赏时加以辨析。鉴赏散文的语言,一般从朴素自然、精炼畅达、形象生动、节律优美等几个方面入手。

二、鉴赏散文的意境。意境是文学作品将生活图景或自然景色与人的思想感情融合在一起而形成的艺术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是否有感染读者的意境,是评判一篇散文优劣的重要标志。散文作品既不能像小说那样借助生动的人物形象和完整的故事情节吸引读者,又不能像议论文那样借助判断、推理等方法以逻辑的力量征服读者,它所依靠的是意境,是用意境去感染读者。凡是优美的散文,无不在山水光影、人情世事的精微描述中融入作者深邃的思想和浓厚的感情,使人读了如同身临其境,亲历其事,从而受到熏陶和启迪。鉴赏散文的意境,不仅要领略散文的意境之美,还要审视作者创设意境的艺术处理手段和方式——如何借景抒情,如何融情入景等等。

三、鉴赏散文的艺术构思。艺术构思是作家创作时为表现某一主题而进行的构想和思维。散文的构思虽侧重于意境的创造和情趣的贯通,但对于文章的立意、取材和结构等要素也是刻意追求的。散文立意贵在深刻、新颖。深刻,就是善于抓住主旨,揭示本质,言近旨远,发人深思;新颖,就是有独特见解,不落人窠臼能够做到“平中出奇”。散文的取材非常广泛,表面上似乎造成了散文结构的“松散”,但优秀的散文作品,其“松散”的结构却体现着严密的思路。作者无论写到了什么内容,指向总是一致的,都是为了更好地表现主题,于是“形散神不散”便成为散文最大的且独有的特点。散文作者正是在这“形散神聚”的挥洒中完成对生活的艺术反映的。阅读散文要把握好散文的线索,从而理情作者的行文思路。散文的线索,可以是时间或空间,也可以是客观物件或主观情感,甚至可以是视觉角度或诗文名句,不一而足。此外,还要注意散文是否有“文眼”。文眼就是提示文章中心的字眼,它是文章的窗户,就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一样,通过它就能窥探到文章的中心。文眼往往揭示全文的主旨,它或出现在篇首,或出现在篇中,或出现在篇末,或出现在标题。

四、鉴赏散文的表现技巧。散文的表现技巧很多,鉴赏散文的表现技巧可以重点鉴赏散文经常用到的修辞手法、表现方法、思维方式等。摹绘形容、比喻和拟人是散文写作最常用的修辞手法,可以使描述更加生动传神。象征、对比、渲染、映衬是散文写作最常用的表现方法。含蓄之美是许多抒情散文的共同特质,而象征往往和含蓄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如巴金《灯》的主题思想,就是借助象征的表现方法含蓄地表达出来的。运用对比可以使形象更突出、情感更真切、道理更明晰。例如郁达夫《故都的秋》是通过“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的对比,更深切地表达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强化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爱恋之情。想象和联想是形象思维的重要方式,内容丰赡的优秀散文大都离不开奇特的想象和广博的联想,秦牧的《土地》就是极好的例子。此外,散文写作常根据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艺术处理,如描写中的因小见大、以点带面、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等,也需要鉴赏时仔细揣摩和体会。

当然,鉴赏散文还必须注意的“景”与“情”、“形”与“神”、“理”与“趣”、“实”与“虚”、“扬”与“抑”、“详”与“略”等等诸多的关系,这里就不一一述说了。

阅读不仅仅是为了写作,也不仅仅是为了应试,而是为了更好地充实自己的精神生活,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让我们用心去品悟散文,永远点燃这盏心灯,为自己,也为他人。

听山

作者:冯 源

平生与山有缘,生于山城长于山城。后来迁家川北,读书、工作、生活,所处所历,皆为群山拥抱,便终日在山的谷涧脊背中上上下下、来来去去。年长日深,不知是受了山的薰陶和水的浸润,还是于山水于生活有了领解和悟会,渐渐地滋养出听山的嗜好。

初次听山,是在大学读书时一个孟春的黄昏。春雨初霁,林间清幽,山岚逍遥,晚霞如瀑,从对面的山脊泻下,次第地织染着远近凝翠的岑峦和尚含绿滋的林卉;残流涧,迂回曲折,涓涓淙淙,犹无声地吟咏着天籁。整个山间仿佛依然笼罩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显出一片宁静,如一幅恬淡的油画,又如一位绿装倩然的处子,所能够倾听到的,只有宁谧的大地吮吸昊天甘霖微微的喘息。那时年轻,心高志远,好动喜闹,一次的经历便以为山不过是一位哑然的孤独者,一个寂静的缩写,淡然无味,令人难耐。

学生生活多是平淡、单一,甚至枯燥,又兼远离城市,课余饭后的时日便大多是在山中蹊径的散步中消逝。或许正是如此,才有了那次在雨中听山的偶然的经历和所获。那是一个炎热而郁闷的夏日的午后,与同学步于山径,试图以宁静和清幽来弱化心里的烦闷。盛夏的天,孩子的脸,说变即变,风和日烈间骤然乌云密布。周围无舍,便索性立于树下。雨酣畅淋漓,倾泻在树叶枝梗、青草绿塘,每一次砸下,山中就有一阵清脆或浊重的回响;大雨携着劲风,风过处,树叶枝梗便急速不断地屈身弯腰,舞蹈似的,摩擦着推搡着,浑身鸣叫;空中的鸟儿被风掠来拂去,东奔西突,忽切而慌乱地寻找巢穴或可栖之处;从山顶涌下的洪水肆无忌惮地在林间、草丛中奔走,又汇成一股股更大的急流,在沟壑里冲撞喧哗,声如金石相击……风声、雨声、水声、树声,交织相融,有如一首雄壮激越而又无序无节的音乐。我倾听着,心灵仿佛受到了一次山的如流的歌韵和大自然醇浓之流的洗礼,也味出了山的亦静亦动、或柔或刚的性格。

听有所获,情有独钟,在“绿树枝头一线红”的清晨,在“人散后,一勾新月在天际”的夜晚,在小园香径,在流水偎依的桥头,或是凄风苦雨、残阳古道,一次次地静坐聆听。听山是寂寞的,它不比听城市听海。但听山又是不寂寞的。你俯身可拾红花绿叶,仰首能得蓝天白云;可以听到花的绽放、叶的吐蕾,群鸟的和鸣、风雨的协奏、雷电的高歌;听到云的轻盈、风的潇洒,日出日落、月降月升的恢宏和壮阔,和它深厚内腹云涌的情潮,以及它们所融汇成的一支亮亢又柔婉、急切而徐缓的旋律。这是一支美的旋律,你珍蕴了它,便珍蕴了大自然;你拥有了它,或许也就拥有了一种昂扬向上的生活或人生。

踏着这支旋律的节拍,走入社会,也走入一片新的天地,我依然钟情于听山,依然拥有这支旋律,并矢志不渝地前行。

“蜀汉多奇山,仰望与云平”,这是古人的摹状。这里的山,既非高大雄伟也不神秀奇峻,而是蜿蜒绵长的浅丘低山,但是,你目游其中,会看到它们始终不移地在天际描绘出的浪漫而有致的“五线谱”;你心骋其间,能听到另一支旋律——历史的鼓声与时代的潮音融合的旋律。

据史书记载,汉建安16年,刘备为了实现其谋臣诸葛亮提出的据益州、复汉室进而逐鹿中原的战略,率精兵驻扎这里,偏安益州的刘璋也“延至北山”。他们“饮酒乐甚”之余,登山远望,夹江两岸的沃野良田、富庶丰饶尽收眼底,刘备想其不久将为己有,便欢曰:“富哉,今日之乐乎!”他如愿以偿,夺隘取关,进而有了蜀地,建立了蜀汉政权。站在山顶,遥想一千七百多年前:如果没有那一阵阵隆隆的鼓声,或许就没有三国的鼎立和蜀汉的繁荣及富庶,也不会有今天这座据史建造的“松柏茂密,篁秀花明,溪壑清幽,景色迷人”的苑囿。

然而,时光之脚匆匆地前行,那一阵鼓声早已沉积为一段历史、几行碑文,和一丛丛萋萋荒草,代之的是一阵又一阵时代的潮音。10多年前,当第一批建设者来到这里,便种下了第一个希望——给这寂静的荒山秃岭披上了绿装;接踵而至,第二批、第三批……他们用双手创建了校园、公园、疗养院,也创造了这一方的社会文明、时代精神。你信步其中,不仅能听到大自然的旋律,而且可以听到时代的潮音,使你满心欢愉,也令你深味沉思。

山如箜篌弹歌奏律,其实,生活在这一片群峦中的蜀人之心莫不是一支支箜篌,他们所弹奏出的旋律,又岂是大自然所能媲美的。

徐志摩先生曾说:居山是福。我信然。

另一种旋律

——《听山》导读

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山有一种大气,是平常人的境界所达不到的,因此,只有那些“胸怀天下”的人才能领会到山的精髓。作者是有这种领会能力的,而且,作者领会的方式有些特别——用耳朵“听”。平常所见多是描绘水光山色之作,作者们大多以视觉为基点生发出各种意兴,见得多了,也就不足为奇。兵贵奇,文贵新。文章正是以别致取胜的。

文章以“平生与山有缘”入题,声明“滋养出听山的嗜好”并非偶然。紧接着,又写了大学时代“一个孟春的黄昏”的初次听山经历:“春雨初霁,林间清幽,山岚逍遥,晚霞如瀑……残流涧,迂回曲折,涓涓淙淙,犹无声地吟咏着天籁。”山的宁静与恬淡,反而使年轻心高的作者感到“淡然无味”。

改变作者看法的是另一次“雨中听山”的偶然经历。散步途中,天突降大雨,雨下得酣畅淋漓,作者行文也如雨一般的淋漓酣畅。作者静立于树下,听大雨携着劲风的呼啸,听树叶枝梗舞蹈似的磨擦,听山洪肆无忌惮的喧哗,听鸟儿惊慌的鸣叫,听万籁的齐鸣,在“清脆或浊重的回响”中,作者的“心灵仿佛受到了一次山的如流的歌韵和大自然醇浓之流的洗礼”。从而使作者感觉“听有所获”,一改旧时的印象,变得对“听山”“情有独钟”起来,接着一次次地在“清晨”、“夜晚”,在“香径”、“桥头”,“静坐聆听”。作者一次又一次地在“听山”的“寂寞”与“不寂寞”间徜徉,蓝天白云,花开鸟鸣,风雨雷电,云舒云卷,日升月落,无不是一支“美的旋律”。久在其间,激起“昂扬向上”的生活态度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

历代文人垂青于山,“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之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这些诗句,或闲适,或感伤,或超然,但有一点是共通的,就是山在作者的眼中均已超出其本身的意义而成为一种象征,从而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本文亦如此。作者所“听”到的昂扬向上的山已超越其本身,化身为“厚重的历史催动之下的时代精神”的象征。在“心骋其间”的时候,能令人“听到另一支旋律——历史的鼓声与时代的潮音融合的旋律”。

山厚重,从不游移,所以才有“不动如山”一说。不论是大漠荒野、雪地冰源,或是海底河畔、城郭乡村,山一旦矗立,便永远不动分毫。庙宇落脚,山便享人间烟火,大雪驻留,山则守天地寂寞;植被覆盖,山就展满身华妆;即便赤裸向天,山也落得个苍凉辛酸。亘古不变如山,决不应天意人情移动分毫。三国时代的蜀汉政权在这里的“一阵阵隆隆的鼓声”中,成就了三国鼎立和蜀汉的繁荣及富庶,到了今天也只是成为“一段历史、几行碑文”和“一丛丛萋萋荒草”,代之以“时代的潮音”。山中自然的旋律正如不动的山一样,千百年来并没有变化,所变化者,是时代赋予的“另一种旋律”。它与厚重的历史揉合,弹奏出大自然所不能媲美的旋律。

荷叶咏

作者:郑伯琛

阵阵沁人心脾的清香从湖上飘来,愈往前走便愈分明地看出湖上的那一片墨绿。啊,到了,荷花洲!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星罗棋布玉立婷婷的荷花。粉荷垂露,盈盈欲滴;白荷带雨,皎皎无瑕;怒放的,嫩蕊摇黄;含苞的,娇羞欲语。再加上绿盖叠翠,青盘滚珠,好一幅迷人景色。

我在一块大青石上坐下,凝神思索古人许多咏荷的诗句纷至沓来……是啊,荷花!多少人赞美过你,描绘过你,把许多美丽的名称赋予了你啊,荷花除了叫莲花外,还被称为菡萏、芙蓉、芙蕖、藕花、水芝、水芸、泽芝、水旦、水华、玉环等。我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彼泽之陂,有蒲菡萏”的句子。爱国诗人屈原在《离骚》中曾幻想“集芙蓉以为裳”。魏晋时的曹植以荷花的美形容过他理想中的洛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绿波”,白居易则描绘了荷花不轻不慢,不容亵玩的品格:“蔷薇带刺攀应懒,菡萏生泥玩亦难。”别外,不少诗人或取其清新,或取其艳丽,写过许多秀丽如画的佳句。

忽然,一阵凉风吹来,一阵清香袭来,田田荷叶轻轻摇荡,把颗颗“珍珠”倾入湖中。我的联想中断了。看着眼前的景象,一个奇异的念头油然而生,而且夹杂着一丝隐隐的不平之气。我大胆地设想:如果去掉这些荷叶将会怎么样?如果只剩下一枝枝光秆荷花。茕茕孑立,景色还能这样迷人么?从美学意义上看,荷叶是美的一个组成部分,失去了这部分也就失去了美。再从生物学的意义上看呢,没有叶子便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便绝对长不出这些漂亮的荷花以至莲蓬和藕。难道那些荷叶就不值得歌颂么?难道它们只能作为一种陪衬出现在古人的诗中么?

看啊,这些荷叶,墨绿、浑圆、厚重,多少年来默默无言地居于人们强加给它们的“陪衬”地位,上催芙蓉赤,下助玉藕白。盛夏时候,它们从不与人争风,反而像把把团扇把阵阵清香送来。这是一种多么朴实无华的品格!它们又是无私的,久旱初雨就像天降甘霖,可是这珍珠一样宝贵的水啊,它们一点一滴都不沾唇。它们总是小心地把水保存起来,那该是留给湖中鱼儿的吧!当风雨袭来时,它们紧密团结,连成一片,不怕风摧雨压,就是身子翻过来也忘我地护持着朵朵荷花;当烈日吐火时,它们个个撑起翠盖,挡住炎热,静静地看着阴凉处的鱼戏虾游。它们竹撑起翠盖,挡住火日,静静地看着荫凉处的鱼戏虾游。它们襟怀坦荡,外直中通,日月都能囊括在心中,虫豸从来不敢侵身,当人们把荷叶从茎部掐断时,千丝万缕连着根,那是它们不忘湖塘养育之恩的证明。

荷叶对人类是很有益处的。作为药材,它可以去热清火,这在《本草纲目》中有记载;作为特殊的包装材料它不怕水浸,不怕油污,在纸张缺乏和塑料产生以前,它曾起过不小的作用。另外,用荷叶煮成的荷叶粥,碧绿馨香,清爽可口……它本身有用,而且帮助生长了于人类有用的莲蓬和藕。它本身美,而且创造了荷花的美。但最吸引我的不在这些,也不在荷叶的自然美。最吸引我的是荷叶的精神美。诚然,它不像荷花,它没有什么艳称、佳号。荷叶,莲叶,如此而已。当人们指点、欣赏着荷花甚至忘记它的存在时,它从不计较什么;不争名,不求利,不出风头,不论地位,它总是默默地工作,默默地战斗。是的,古人的诗赋中从没专门歌颂过它,但离开它,便使一切咏荷名作的产生成为不可能。它的风格不但深深感染着我,而且给我许多启示。这湖中的美景是谁创造的呢?远处的青山是谁染绿了的呢?那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是谁盖起来的呢?这大地上的一切美好事物是谁培育出来的呢?朋友,你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吗?过去的史书上很少记载,古代的诗篇中也很少赞颂。他们像荷叶一样,只有两个最简单的名称:人民,群众。可是,荷叶的风格就深深蕴含在他们之中。荷叶的风格不就是人民的伟大精神的象征?!

我爱荷叶,故作荷叶咏。

让我们学一点荷叶品格

——《荷叶咏》导读

赞叹荷花之美的诗我们读过不少,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等等,但歌颂荷叶的篇章我们却读得不多,《荷叶咏》另辟蹊径,让荷叶走进了我们的视界。

文章开头,作者并没有让荷叶先出场,而是极力描写荷花之迷人,美之曰“玉立婷婷”、“盈盈欲滴”、“皎皎无瑕”、“娇羞欲语”,犹如少女般清纯可爱。加上“绿盖翠叠,青盘滚珠”,我们不由自主进入一幅美不胜收的画中。

接着,作者不由得想起许多咏荷的名句,从先秦的《诗经》开始想到唐代白居易的句子,如果不是一阵“忽然”而来的凉风,作者也许还要长久地沉浸在历史的回味当中。这一阵凉风打断了作者的思绪,并且让作者产生了“大胆的设想”:“如果去掉这些荷叶将会怎么样?如果只剩下一枝枝光秆荷花,茕茕孑立,景色还能这样迷人么?”通过这两个反问,文章真正的主角出场了。

荷叶,其色墨绿,其形浑圆,其态厚重,而其品格最令作者称道:“不争名,不求利,不出风头,不论地位,它总是默默地工作,默默地战斗。”它无私,“珍珠一样宝贵的水啊,它们一点一滴都不沾唇”;它坚韧,风雨袭来,它“忘我地护持着朵朵荷花”,烈日炎炎,它“静静地看着阴凉处的鱼戏虾游”。这里,作者巧妙的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根据荷叶的生长特点,展开丰富的想象。

作者在介绍荷叶的品格之时,并没有忘记荷叶本身的自然美,而且还创造了美。但吸引作者的却是它的“精神美”。默默无言的工作,“上催芙蓉赤,下助玉藕白”。作者这样热情地歌颂荷叶是为了什么呢?在文章结尾,作者通过对湖中的美景,远处的青山,金碧辉煌的亭台楼阁的建成,提出了一系列的设问,点明了荷叶的精神世界就是人民群众的思想风貌。人民一直默默无声的创造着历史,构筑美好的社会。歌颂荷叶,实则是在歌颂人民群众。“荷叶的风格不就是人民的伟大精神的象征?!”这样总收一笔,画龙点睛,有水到渠成之妙。在此基础上,作者用“我爱荷叶,故作荷叶咏”作结,短短一句,显得简洁又自然贴切,既表明了作者的写作动机,又起到了概括全文,唤起人们深思,引起人们感情上共鸣的作用。

另外,从文章中,我们也可以看出,作者是爱荷之人,从其去荷花洲,再在青石上坐下回味古人之诗,写荷花,写荷叶,都可看出其热爱之心。作者爱荷叶,荷叶精神又是“人民”之思想风貌,那么,我们就可以看出作者的心思之所在了。

一则热爱“人民”,二则让我们学一点荷叶的品格。

家园如梦

作者:山 珍

夜很深,也很静。浅浅的月光流进了我的村子,挤进了那扇用皮纸蒙住的三字窗。风轻轻地梳理着窗外还略单薄的树枝,嗓音很低,却让我听得清楚那来自远方的呼唤。

庭院里的那口古井,清楚地倒映着我曾经在井旁的柳树上猴跃的童年。辘轳上那长满黑斑的麻绠,依然牢牢地吊着我的心事,绷得像调紧的弦。

“月光光,亮堂堂,背书包,进学堂……”井边学会的童谣鲜活如初,只是教我童谣的母亲,却已独卧寒山。母亲的声音已成记忆,然而母亲的血必将灌溉我的一生。

流浪的脚步离开家园,只把乡愁饲养在井中,任何一丝不经意的涟漪,都有可能荡得我遍体伤痕。

屋后的荒坡上,零零散散地落户了一些三月莓树,它们在贫瘠中送走一个个春夏秋冬,又迎来一个个春夏秋冬。

母亲为我摘莓子时被刺破的手指,滴着血,凝成一团不褪的火红,永远燃烧在我记忆的深处。那些吃三月莓当饭的甜甜的日子,是母亲用手一分一分地扳来的。今年的三月,我想母亲还会在另外的世界里为我采摘三月莓。只是母亲已移居黄泉,即使我将膝盖埋进坟土,也无法缩短母子间的距离。

等到三月莓红透的时候,我该回趟老家,去荒坡上采摘一包三月莓,捧撒在母亲的坟头。母亲曾经为我寻找三月莓的目光,擦亮一串串累累的爱。

屋右的古枫树——鸟的天堂。孩提时,父亲总是架着长长的梯子,猫着腰一回又一回地爬上树去为我取鸟,样子很吃力,可父亲的脸上却从不滚落丝毫吃力的神情。

如今,鸟渐渐地少了,只剩下乱七八糟的鸟巢搁在树桠间,可年迈的父亲却像童年的我一样,在鸟归的季节里,一遍遍地数着鸟巢。又是鸟儿孵殖的季节,隐约中,我感觉父亲佝偻着身子站在古枫前学舌一般地重复着“一、二、三、四……”,那深深陷进了眼窝的眸子,专一地注视着通往山外的羊肠路。

屋左蜿蜒蛇行的山路依旧在为我走出大山的举动作注脚,那浅浅的一行不知打上了我多少若隐若现的脚印。从山村走进城市,实际上是走进一种诱惑,甚至是一种折磨。

山路的源头是生活,山路的尽处还是生活。生活就是生生死死,造化平衡世界,谁能适应这个世界,谁就是赢家。做个赢家吧,赢家有能力随遇而安。无论生活把自己推到哪个位置,都要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轻松靠自己给予,快乐只属于创造快乐的人。

怀念家园,更怀念家园里的某些人。我茹苦一生而今永隔幽冥的母亲,愿您有您的天堂;我艰难活命又思儿念女的父亲,愿您有您的寄托!

在家门前那堵不倒的竹篱笆上,我将自己攀援成一株不忘的牵牛,紫色的喇叭始终朝向敞开着的家门,芬芳屋里的每一道墙缝。

家园如一件厚厚的袄,等待着每一个伶仃的流浪者去穿;家园如一双不破的鞋,永远套在流浪者缺暖的脚上;家园如一柄永新的伞,一直搭在流浪者风雨兼程的肩膀上;家园如一块啃不完的饼,让流浪者一次又一次地去补充能量;家园如一根拉不断的线,末端总系着一个流浪者的大风筝。

大爱至纯 真爱无痕

——《家园如梦》导读

《家园如梦》是一首缠绵婉约的心灵之歌,是一个漂泊他乡的游子对家园的依恋和灵魂深处对爱与亲情的思念和呐喊。

文章以“家园如梦”为题。确实,家园装着作者太多太多的梦和回忆:在井旁树上猴跃的童年;母亲为我摘莓子被刺破手指;父亲爬上枫树为我取鸟;还有屋左那条蜿蜒蛇行的山路送我走出大山,离开家园,走向充满诱惑和折磨的城市,走向生活……

“月光光,亮堂堂,背书包,进学堂……”当童谣还在耳边回响,母亲已独卧寒山,从此阴阳两隔。江淹诗云:“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生离死别。梦回家园,物是人已非。杜鹃啼血,此痛何及?“即使我将膝盖埋进坟土,也无法缩短母子间的距离。”母亲的离去让我无比的痛苦。母亲在辛劳的一生中,一直默默地奉献着坚韧的爱心。有了母亲,再穷的日子也过得甜甜的。母亲为我摘莓子时被刺破的滴着血的手指,凝成一团不褪的火红,永远燃烧在我记忆的深处。母亲的血,必将灌溉我的一生;母亲的爱,将永远沐浴我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如果说,母亲的爱,犹如细腻柔和的流水,滋润浇灌着我;那深沉执著的父爱,就如沉默的大山,随着岁月流逝而不断积淀。

父亲的脊背并不伟岸。父亲为我上树取鸟时很吃力(虽然他从来没表现出来),父亲佝偻着身子站在古枫前学舌一般的重复着“一、二、三、四……”,那深深陷进了眼窝的眸子,专一注视着通往山外的羊肠路。这是何等感人的画面。父亲那道深情的目光是我心灵的火种,是我心中一份长存的记忆!

大爱至真至纯,真爱无言无痕!

山路的源头是生活,山路的尽处还是生活。我沿着山路走出家园,家园给予我的一切正是我生活的源头。即使沿着蜿蜒蛇行的山路,走进了繁华的都市,但心灵依然栖息在遥远的家园。于是,我便攀援成一株不忘的牵牛花,攀在家门前那堵不倒的竹篱笆上,紫色的喇叭始终朝向敞开着的家门,芬芳屋里的每一道墙缝。宋代词人黄庭坚的名句“五更归梦三百里,一日思亲十二时”,何尝不是作者心灵的真实写照呢?

家园,是生命中宁静的港湾;是人生旅途中永久的驿站;是永远在我们心谷潺潺流淌的一泓清泉;是矗立在我们心中的永恒丰碑!

时光如水,逝者如斯。家园的许多东西都将在岁月的风刀霜剑中化为尘土,唯独那至真至纯的爱和亲情会永恒地充盈在天地之间。

清明的心弦

作者:王 蒙

我喜欢北方的初冬,我喜欢初冬到效外、到公园去游玩。

地上的落叶还没有扫尽,枝上的树叶还没有落完,然而,大树已经摆脱了自己的沉重与快乐的负担。春天它急着发芽和生长,夏天它急着去获取太阳的能量,而秋天,累累的果实把枝头压弯。果实是大树的骄傲,大树的慰安,却又何尝没有把大树压得直不起腰来呢?

现在它宁静了,剩下的几片叶子,什么时候落下,什么时候飞去,什么时候化泥?随它们去。也许,它们能保留在整个的冬天,待到来年春季,归来的呢喃的燕子会衔去这经年的枯叶,去做巢。而刚去蛋壳的小雏燕呢,它们不会理会枯叶的琐碎,它们只知道春天。

湖水或者池水或者河水,凌晨时分也许会结一层薄冰,薄冰上有腾腾的雾气,雾气倒显得暖烘烘呢。然后,太阳出来了。有哪一个太阳比初冬的太阳更亲切、更妩媚、更体贴呢?雾气消散了,薄冰消融了,初冬的水面比秋水还要明澈怡远,不再有游艇扰乱这平静的水面了,也不再有那么多内行的与二把刀的垂钓下钩者的贪婪。连鱼也变得温和秀气了,它们沉静地栖息在水的深处。

地阔而又天高。所有的庄稼地都腾出来了。大地吐出一口气,迎接自己的休整,迎接寒潮的删节。当然,还有瑟缩的冬麦,农民正在浇过冬的“冻水”,水与铁锨戏弄着太阳,场上的粮食油料早已拉运完毕,稀稀落落的几个人在整理谷草。在初冬,农民也变得从容。什么适时播种呀,龙口夺粮呀,颗粒归仓呀,那属于昨天,也属于明天。今天呢,只见个个笑脸,户户柴烟。炕头已经烧热,穿开裆裤的小孩子却宁愿呆在家门外边。

这时候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游人与过客已经不那么拥挤。大地、花木、池塘和亭台也显得悠闲,她们已经没有义务为游人竭尽全力地显示她们的千姿百态。当她们完全放松了以后,也许会更朴素动人。而这时候的造访者,才是真正的知音。连冷食店里的啤酒与雪糕也不再被人排队争购,结束了她们的大红大紫的俗气,庄重安然。

到郊外、到公园、到田野去吧,野鸽子在天空飞旋,野兔在草棵里奔跑。和它们一起去告别盛夏和金秋,告别那喧闹的温暖,去迎接漫天晶莹的白雪,迎接盏盏冰灯。迎接房间里的跳动的炉火和火边的沉思絮语,迎接新年,迎接新的宏图大略,迎接古老的农历的年。二踢脚冲上青天,还有一种花炮叫做滴溜,点起来它就在地上滴滴溜溜地转。

初冬,拨响了那甜蜜而又清明的弦,我真喜欢。

甜蜜而又清明的弦声

——《清明的心弦》导读

古往今来,在无数文人墨客笔下,春有疏柳和风,夏有润花夏雨,秋有高天明月,可冬呢?枯木、寒云、归鸦,大多凄凉、黯淡。而王蒙的这篇《清明的心弦》却是别开生面,它独特、新颖、深邃,仿佛一条宁静而不失生机的山间小溪,在我面前淙淙流淌。

首先,作者用他独到的审美视角选择初冬,发现初冬之美,并以其老到的笔法彰显大家风范。王蒙14岁入党,19岁写出成名作《青春万岁》,他的人生经历过大起大落,走过了中国发生大变革的时期,尝过酸甜苦辣种种人生滋味。在人世沧桑中,王蒙获得了一种超越苦难的人生经验和感悟,始终保持着内心深处的“清明”。写于1983年的《清明的心弦》便传达出作者的这种人生境界。全文从最后的几片枯叶写起,写湖水河水,写大地田园,直写到公园里的花木、池塘与楼台亭阁。看似毫无章法,却又浑然天成。比如写树,春天要“急着发芽和生长”,夏天要“急着去获取太阳的能量”,秋天被果实“压得直不起腰”来,而只有初冬,它才有一份宁静、从容与安详;再写太阳,“有哪一个太阳比初冬的太阳更亲切、更妩媚、更体贴呢?”写冰消雾散后,“初冬的水面比秋水还要明澈怡远”,没有游艇的扰乱,没有垂钓者的贪婪,“连鱼也变得温和秀气了,它们沉静地栖息在水的深处”。处处都显示出北方初冬的大自然的宁静与悠闲,这一切在作者的心弦上弹奏起一曲闲适、恬淡的乐曲。

其次,王蒙散文的排比句是一道独特的风景,是语言狂欢的形式表现,由此形成的流动的气韵着实是他人难以企及的。如结尾,在两个“告别”之后,有六个“迎接”:“迎接漫天晶莹的白雪,迎接盏盏冰灯。迎接房间里的跳动的炉火和火边的沉思絮语,迎接新年,迎接新的宏图大略,迎接古老的农历的年。二踢脚冲上青天……”这六个“迎接”并非平列的铺陈,其内涵各有意境:由白雪冰灯——宁静的美,进入炉火边的沉思絮语——温和的美,再到新年的宏图大略——波澜壮阔的美,然后到农历新年的二踢脚冲天——火爆的美。这种语言美,使读者联想到长江的滚滚波涛,以及大海的壮阔。

宁静的初冬,拨响了作者那甜蜜而清明的心弦,也拨响了无数读者的心弦。

婉约江南

作者:素 素

几年前曾在一个夏季走进江南。江南是淋在雨中的,乡间的稻田里水涨满了,住在稻田里的人家被水围在汪洋里,绿苔已长到屋顶。城市的街道是水洗过的,街边摊上摆满了被水浸泡得干干净净肉很厚的鸭脚掌,红色塑料桶里装着水珠颤动的凤尾花。我手中擎着一把伞,从上海走到南京,又从南京走到苏州、杭州,每天衣角是湿的,心情也是湿的。那次的江南之行,印象就是人被蒙在了雨中,掉进了水里,找不到高处,看不见岸。我这个来自北方的女人就想,生在江南,不可能不多情不缠绵,所谓才子佳人,是江南的天所造地所设的,这里就应该发生梁山伯祝英台白蛇许仙那样的故事。

这次来江南是秋天。以为秋天的江南是晴的,没想到秋天也有梅雨般的日子,那细细的雨丝,浓浓的雾气,又一次将我的衣角和心打湿。我手中仍是擎把伞,走进无锡,走进周庄,走进绍兴,这都是我以前不曾去过的地方。有一个感觉:这次我走进了江南的细节,走进了江南最美最温柔的所在;我仿佛曾经是这里的人,或者这里就是我的老家,在这里面走的时候,脚下一绊一绊的,都是乡愁。

江南让我伤感。六年前也是这样,外滩迷蒙的夜灯,沧浪亭厚重的门,西湖边的断桥,秦淮河两岸的人家,给我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我像是来晚了,又像是刚刚与谁擦肩而过,我为此而伤感。这一次我又重温旧梦似的迷失了,一走进江南的雨中,就想哭,就仿佛掉入深潭,就仿佛我曾在这里失恋。

那个雨天,我在无锡的寄畅园里走不出来了。当我听说这个园子原是宋代大词家秦观子孙所建的私园,这个园子立刻就成了我的故知。我知道,这感觉与秦氏子孙无关,是因为秦观,确切的说,是秦观词里那一句千古绝唱:“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写情的唐诗宋词,没有比这一句更美的了。它已经超越了古典,也超越了现代。我想,千年以前那个在苏东坡门下做弟子的男人,一定是经历了什么,他为生命的相逢惊喜,又为相爱而不相守叹息,当爱不可得,就告诉你以这种方式自救,这是一个浪漫的男人,也是一个理性的男人。他写下的这句千古绝唱,从宋代唱到今天,不知让多少人找到支撑,找到爱下去的理由。他也是一定要这么写的,多雨的江南,就是滋生温情和爱的地方,一代词家,不可能背离爱的主题。让我惊奇的是,时空已是一千多年,却从未落伍,许多人至今还在如此表达。

淅淅沥沥的雨中,走在秦氏明代子孙所建的园里,怀想的却是他们宋代的爷爷。在我心里,这个园子的背景里如果没有秦观的名字,这个园子就是一般的园子,秦观的词里如果没有那样一句千古绝唱,秦观也和其他的人没有什么两样。生命的意义其实是很具体的,秦观爱了,秦观还写下那么一首词,于是他就与别人不同,就千古流芳。历史其实也是这么连接起来的,它并没有和你要太多,是你想做太多,却什么也没做好。比如爱,你爱了很多的人,却没有真正地爱过,你的生命就不会留下痕迹。

可是,走遍了这个园子,我居然没有看见一块属于秦观的碑刻石雕,到处都是康熙乾隆下江南时恣意涂抹的“御笔”,本是清静避世的“凤谷行窝”,却踩满了王者的脚印。也许它当初不是这个样子,这都是后来的人加进去的。不管怎样,既然它是和秦观联系着的,就应该在园的一角刻一块秦观的词牌,不用多,就刻那千古的一句是矣。

也许因为我是女人,走这个园子的时候,我的眼里只有写词的那个男人。每一条小径,每一道门坎,都是他牵引着我的。是他使我仍然相信,这世间存有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情不在乎形式,不在乎远近,等待是最美的。

我清楚地觉出,在北方的时候,我是不安分的,绝望的,江南的雨雾,浇灭了我的焦躁,却给了我从未有过的忧郁。走进此园,有如流浪的路上突然看见了归宿,有一种温暖扑面而来。婉约的江南,婉约的秦观,我走了这么远,原来就为听你说那一句我熟读千遍的古词。

心中永远的温柔情怀

——《婉约江南》导读

素素笔下的江南是淋在雨中的。夏天来时,“城市的街道是水洗过的”,“人被蒙在了雨中,掉进了水里,找不到高处,看不见岸”。秋天来时,也是梅雨般的日子,“细细的雨丝,浓浓的雾气”,迷蒙的夜灯,亦真亦幻的感觉。手中撑着一把伞,行走在江南雨中的素素让人想起了戴望舒的《雨巷》,仿佛又看到“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这空灵缥缈的文字和扑面而来的忧郁,让我们情不自禁地行走在素素雨中的江南里。

雨打湿的不仅是衣角,更是她的一颗温柔的心,女性的敏感和细腻在这样的雨中被轻轻地触动,她感觉自己走进了最美最温柔的江南,她感觉这儿就是她的老家,而此时伤感也在脚下一绊一绊的随之而来;似乎与谁擦肩而过,似乎重温旧梦,似乎淡淡的乡愁,就这样掉进了温柔的深潭中,不能自拔。

而“多雨的江南,就是滋生温情和爱的地方”,“生在江南,不可能不多情不缠绵”,“这里就应该发生梁山伯祝英台白蛇许仙那样的故事”,作者走在雨中的寄畅园中,更多的是对爱情真谛的一种寻觅。千年前的秦观的那句千古绝唱牵引着她:“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她感受到“它已经超越了古典,也超越了现代”,“时空已是一千多年,却从未落伍”。这个浪漫而理性的男人,“是他使我仍然相信,这世间存有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情不在乎形式,不在乎远近,等待是最美的”,“我”在千年之后的江南雨雾中找到了“支撑”和“爱下去的理由”。

由此,作者还从秦观的千古绝唱中,领悟到生命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其实是很具体的,秦观爱了,秦观还写了那么一首词,于是他就与别人不同,就千古流芳。”“历史并没有和你要太多,是你想做太多,却什么也没做好。”对生命意义的思量,让这个温柔的飘着细雨的江南,在纤巧中有了一份挥之不去的沉甸甸的重量。

“婉约的江南,婉约的秦观,我走了这么远,原来就为听你说那一句我熟读千遍的古词。”正是婉约的江南,给了素素从未有过的忧郁,正是秦观的这句话,让素素看见了归宿。

贾平凹说:“真正好的散文,不在乎它写了什么,告诉了读者多少东西,而在于让读者想到了什么,有多少唤醒。”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素素的《婉约江南》让读者在心灵深处领略和体味江南婉约迷人风光的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爱情,对生命的深沉的思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