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切糕事件标签化倾向不可取

 月冷千山 2012-12-05
昨日,一则有关“街边买卖切糕引起纠纷赔偿损坏核桃仁糖果约16万”的消息成为网络上的舆情热点,“天价切糕”引来了网友的恶搞潮,创意无限的网友贡献出无穷的想象力。

  有一点需要注意,此次切糕事件中出现了一种不应有的贴标签倾向,当某个群体被习惯性地标签化之后,会影响公众对事物的判断能力,进而引起不必要的误解。

  凡事需要先定真假,然后才能判断是非。此事最早来自于岳阳警方微博账号的警情快报,“村民凌某在购买新疆人核桃仁糖果时,因语言沟通不畅造成误会,双方口角导致肢体冲突引发群体殴打事件。事件造成二人轻伤,损坏核桃仁糖果约16万,加损坏的摩托车和受伤人员共计20万”,“天岳派出所将凌某刑事拘留,十六名新疆人员财物得到赔偿并被遣返回疆”。

  此为一车切糕20万的由来,切糕之天价也成为网友调侃的主要理由。岳阳警方随后将该微博删除,原因目前不得而知。单就微博内容来看,网络上的理解有很多偏颇之处。比如,岳阳警方没有说明损坏切糕的具体数量,网上理解的一车切糕并不确切,警方明确有16名新疆人员得到赔偿,假设一人拥有一车切糕,则一车切糕的价值应为一万元。

  对于凌某的遭遇,有网友感同身受,他们强烈质疑,切糕体积那么小,为啥会这样重?对此问题,另外一些网友提供了答案,从切糕生产工艺来看,的确会有压缩饼干的效果。至于一车切糕一万元是否合理,则有待熟悉这种食品的业内专家给予回答。不过考虑到切糕诱人的卖相和传统民族食品的品牌形象,其价钱应该不会便宜。

  市场经济,买卖自愿,只要货真价实,买卖双方不应有冲突。切糕事件之所以引起如此广泛的共鸣,是因为很多人有过“被宰”的经历,因此有些网友自然而然由切糕而否定特定群体的形象,这是此次事件中最值得警惕的倾向。

  毋庸讳言,一部分卖切糕的新疆人存在强买强卖的现象,也有一些新疆人有扒窃行为,但没有一个统计能够说清楚多少新疆人在全国各地卖切糕,也没有具体的数据能够证明其中又有多少人是强买强卖,更没有关于新疆扒手比例多过其他民族扒手的有力证据。仅凭一些个人遭遇和口口相传以及网络的放大,就将某种不良形象强加给某个族群,是武断和不负责任的做法。

  给某个族群贴标签是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比如在前些年国内有关于河南骗子、广西砍手党等各种传闻,实际上都是以少数行为为整体贴标签的行为。在国外同样如此,通常认为,美国的有色人种的教育程度、文明程度偏低,所以在收入方面也要低于白人,但统计数据却显示,来自西印度群岛的黑人群体挣的钱就比来自波多黎各岛的以白人为主的群体所挣的钱要多,日本人挣的钱比一般白人挣的钱也要多。

  当一个族群被贴上标签之后,他们作为一个整体,就很容易与其他族群形成敌对状态,在处理族群关系时采取不合作的态度,进而继续强化标签的负面作用。因为各种复杂的因素,新疆的一部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较慢,中央政府已经出台多项措施推动新疆发展,相信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违法现象的数量会有所降低,这一规律在河南骗子和广西砍手党上已有体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