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被贴上了怎样的“标签”

 汕头能率 2016-04-14

清朝有个诗人(小王没法确认他的名字,说法太多了),一时高兴写下了这样的诗句: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可惜最后,被贴上反清、有二心的标签,身首异处。

在我们生活中何处都有贴标签的现象,对于个人来说,初次见面,我们就会被贴上各种标签,所以我们经常被教育,第一印象很重要,要给人一个好的第一印象。我们每天处理的事情太多,记忆空间也不足,只有根据每个人的行为特点,给对方贴上标签,方便自己记住这个人。

而对于群体来说,我们更习惯于给一群人贴上标签。地域歧视就是其中的一种,像山西人是老抠,湖南人是蛮子,四川人生得尖等等。还有行业歧视,比如说IT男都是蓬头垢面,不修边幅,理工科的都是些书呆子等等。这些无不是我们给别人随意贴上的标签。

 

那我们为什么要贴标签呢?

1.急于快速的了解他人

是一种对他人所拥有的特质快速识别的一种方式。

2.在新环境或新话题中迅速归类

这一点中情况可能有很多,例如当你进入一个新群体时你可能会不知道如何站队,用贴标签的方式可以让你迅速找到你喜好或性情相近的一类人。

再例如出现了新话题时,你可能处于一个只是了解的层次,贴上标签”XX党”,也许就能让周围的人觉得你没有落伍。攻击点鲜明,在话题中的立场从灰色变为非黑即白。

3.强调特质寻找群体归属感

有些生活中的特质可能在大多数人的心理或性格里面都多多少少的含有一些,通过贴标签会使一部分认为自己特殊并且缺乏关注的人引入一个泛化的群体中,就像十分流行的一句“中枪的转发”类似这种。

4.鲁莽认知

一个小情节或者一个细微的习惯动作会被人上升到心理层面,给你贴上多动症或者强迫症的标签,或者因为你的一句话认为你是一个人的粉丝或如何。

现代人的认知被信息时代所干扰,信息太多太快,人们的认识只能停留在是或不是的阶段,对一个明星只有喜欢或不喜欢,很少喜欢部分。

5.降低认知成本

这是小王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标签化的人事物,降低了我们对其的认知成本,如果,没有给人贴上特定的标签,那我们认知这个人,或许就要花上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我们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和时间去完全了解一个人,只能通过标签将他分类。

但是,我们应该去提升贴标签的能力,而不是希望人们不要贴标签。

 

我们常把贴标签分为两种,一种是先塑造出实实在在的内容,在贴上对应的标签,另一种是先贴上某种标签,再以这个标签为目的,来塑造自己的实质。就像小王在前面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在你去世后,你希望亲戚朋友在自己的墓碑上镌刻哪些字眼?”其实这就是在给自己预先贴上一个标签,让自己按这个标签的内容来塑造自己的形象。

贴标签,不一定要贴好标签,但是需要我们好好的去贴标签,因为我们每个人无时无刻都在贴标签和被贴标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